问题

欧洲内斗美国是最大受益者,两次世界大战了,为什么不长记性?

回答
欧洲的内斗与美国崛起:历史的教训为何总是被遗忘?

回顾二十世纪,两次波及全球的惨烈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大陆都成为了战火最先燃起和最激烈燃烧的地方。而在这两次欧洲的血与火之中,美国却扮演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旁观者,最终成为了最大的获益者。这不禁让人发问,为何欧洲似乎总是无法吸取历史的教训,一次又一次地陷入自我毁灭的泥潭?

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的愚蠢,美国的机遇

1914年,萨拉热窝的一声枪响,点燃了欧洲积压已久的民族主义、帝国主义和军事竞赛的导火索。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与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之间,因为复杂的同盟体系和地缘政治的博弈,迅速陷入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这场战争不仅仅是战场上的较量,更是欧洲列强百年积累的矛盾的集中爆发。

战争初期,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宣布美国保持中立。然而,随着战争的残酷性和持续性不断增加,欧洲各国经济濒临崩溃,国内矛盾日益激化。美国在此时期的经济地位却悄然上升。一方面,美国向交战双方提供战争物资和贷款,这在经济上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另一方面,欧洲国家为了战争倾尽国力,导致其工业生产和贸易遭受重创,而美国的工业生产却因战争需求而蓬勃发展。

当欧洲各国在漫长的壕沟战中消耗了无数生命和资源,精疲力竭时,美国才在1917年以“保护航行自由”为由参战。美国参战的决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威胁到了美国的经济利益和国民安全。但从结果来看,美国此时参战,无论是军事还是政治上,都恰好处在了一个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影响力的时机。美国军队的加入,虽然在战场上并非决定性因素,但却极大地鼓舞了协约国的士气,加速了同盟国的失败。

战争结束后,欧洲满目疮痍,经济凋敝,社会动荡。而美国则凭借其庞大的工业基础、相对完好的经济体系以及充裕的战后贷款能力,一跃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在凡尔赛和会上,美国更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试图塑造战后的世界格局,尽管其理想主义的十四点和平原则最终未能完全实现,但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却已不可同日而语。欧洲各国不仅要偿还美国的战争贷款,还不得不接受美国提出的各种经济和政治条件,在某种程度上,欧洲的复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的援助和投资。

两次世界大战的轮回:欧洲的病灶未除,美国的崛起之路

如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列强“政治艺术的失败”,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则像是这场失败的悲剧性延续。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并未能彻底解决欧洲的核心矛盾,凡尔赛条约的严苛条款反而为日后的仇恨埋下了种子。德国在战后的屈辱和经济困境,为希特勒及其纳粹党的上台提供了土壤。而欧洲各国未能建立起有效的集体安全机制,也未能及时遏制法西斯主义的扩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惊人地相似。欧洲国家依旧深陷于民族冲突、意识形态对立和地缘政治争夺。从德国入侵波兰开始,欧洲再次陷入了全民皆兵、生灵涂炭的局面。英法等国虽然在战争初期勉强抵抗,但很快就被德国的闪电战击溃,沦为被占领或被压制的地位。

而美国再次扮演了其标志性的角色。起初,美国同样采取了孤立主义的政策,但随着珍珠港事件的发生,美国被迫卷入战争。这一次,美国的参战更加彻底和果断。美国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在战争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成为盟国重要的武器弹药供应国。美国的军事力量,尤其是其海军和空军,对轴心国的最终失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战争结束后,欧洲再次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城市被夷为平平,工业设施被摧毁,数千万人丧生。而美国,因为本土未曾遭受战火波及,其工业生产和经济实力不仅未受损失,反而因为战争的需求而空前壮大。战后,美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拥有最先进的科技和最强大的军事力量。

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向欧洲提供了巨额援助,帮助欧洲重建,但这种援助也进一步巩固了美国在欧洲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欧洲国家在战后不得不依赖于美国的援助来恢复经济和维持安全,这使得欧洲在冷战时期成为了美苏两大阵营对抗的前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不仅没有削弱美国的世界影响力,反而为其登顶全球霸权提供了绝佳的“助推器”。欧洲各国在内部消耗和自我摧毁的过程中,无意中为美国的崛起铺平了道路。

历史的教训为何总是被遗忘?

那么,为什么欧洲总是难以吸取教训,一次又一次地重蹈覆辙呢?这其中有几个关键原因:

根深蒂固的民族主义和国家利益至上: 欧洲大陆拥有悠久而复杂的民族历史,各国民族主义情绪一直十分高涨。当国家利益与他国利益发生冲突时,民族主义往往会压倒理性与合作。各国领导人往往难以摆脱狭隘的国家利益观,将短期优势置于长远的和平稳定之上。
权力平衡的脆弱性与军备竞赛的惯性: 欧洲国家之间长期存在着复杂的权力平衡关系。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或者有国家试图打破这种平衡,就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军备竞赛和军事对抗的升级。这种惯性一旦形成,就很难被打破。
意识形态的冲突与煽动: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法西斯主义等极端意识形态的兴起,利用了民众的不满情绪和民族主义,煽动了仇恨和战争。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对抗也一度让欧洲陷入分裂和紧张。
历史遗留问题的难以解决: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凡尔赛条约未能公正地处理战败国的问题,反而留下了深刻的怨恨。这种历史遗留问题一旦被利用,就可能成为新的冲突导火索。
缺乏真正有效的超国家机制: 尽管在两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国家曾试图建立更紧密的合作机制,如欧盟,但长期以来,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考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当重大利益冲突出现时,欧盟的凝聚力往往难以有效应对。

美国作为这场历史剧的旁观者和最终的受益者,其崛起并非偶然。美国能够抓住欧洲内斗的“机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相对孤立的地理位置、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及在关键时刻采取的战略性决策。然而,对于欧洲而言,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本应是构建持久和平的重要基石,但历史的进程似乎总是难以摆脱过去的阴影。欧洲为何不长记性?这或许是一个关于人性、权力以及国家利益之间永恒博弈的深刻反思,而这个反思,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仍然在不断地被重复和被遗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好好学习,危害那么大,但有几个人管得住自己的呢?

何苦为难欧洲人?

user avatar

欧盟做不了北约的主啊,乌克兰要加入北约,德国总理肖兹都公开说这个问题可能不是我们这一代人能解决的,但乌克兰把加入北约写入宪法,并且俄罗斯十几万军队压在边境几个月也坚决不改口。

这一局最惨的就是乌克兰,最乐观丢两个州,大概率第聂伯河以东都保不住了,全面占领可能性不大。刚刚还看新闻说乌克兰外长说俄军在敖德萨登陆,感觉不太可能。要是敖德萨登陆那就是要全面占领乌克兰啊,误传的可能性比较大。只能说里根这个级别戏子出身总统可能历史就只有一位,则司机把乌克兰搞到这部田地

其次是欧盟,欧盟证明了自己就是一团散沙,除了经济上形成了一个共同市场,国防和外交还是各玩各的。波兰,捷克,波罗的海三小国,保加利亚,罗马利亚这些东欧国家看到这种局面,恐怕更不把欧盟当回事了。而法国则体现出没有领导欧盟事务的能力,马克龙五月大选真是够呛了,右翼的泽穆尔和勒庞都公开表示如果上台就要退出欧盟,如果不幸实现,欧盟再失去法国,欧盟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欧盟叠床架屋的复杂机构加上是共识决不是多数决,导致法国德国对欧盟的各种贡献再大也无法真正领导欧盟,更不用说欧盟一体化了。

第三俄罗斯估计要面对十年以上最严厉的经济制裁,就算俄罗斯资源丰富,经济停滞倒退对社会的影响也是够呛的。

得利最大的就是美国,北约这个由美国主导的军事同盟在苏联垮台后对欧洲几乎没有用处,欧洲也不愿意自己头上多个婆婆,法国从96年组建欧洲军开始就不断提欧盟军队一体化的提议,就是想用欧盟军队一体化来取代北约,德国一直都支持,可惜是个战败国,不敢大声说话。这次之后,恐怕欧盟军队一体化就别想了。经济一体,政治外交军事分裂的欧洲才符合美国的利益,方便美国继续插手欧洲。

还有个可能会得利的伊朗,据说伊核协议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达成,美国会解除大部分的制裁,未来中东十有八九又是是逊尼派,什叶派,以色列三国大战了。

随着欧洲局势紧张,中东三方对抗,美国军工复合体的好日子又要来了,共和党今年中期选举参众两院多数席位基本保证,拜登正式跛脚,川普只要2024身体抗的住,重回白宫真的不是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欧洲的内斗与美国崛起:历史的教训为何总是被遗忘?回顾二十世纪,两次波及全球的惨烈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大陆都成为了战火最先燃起和最激烈燃烧的地方。而在这两次欧洲的血与火之中,美国却扮演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旁观者,最终成为了最大的获益者。这不禁让人发问,为何欧洲似乎总是无法吸取历史的.............
  • 回答
    古代欧洲宫廷,这四个字一出来,很多人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金碧辉煌的宫殿、华丽的服饰,以及……权力斗争。没错,虽然我们印象中“宫斗”的标签更偏向于东方,但欧洲的宫廷,同样是充满了明争暗斗,只不过形式和侧重点与我们熟知的东方式宫斗有所不同,而且,很多时候,它的“战场”远比紫禁城更加广阔和复杂。要说欧洲宫廷有.............
  • 回答
    半年后要去欧洲旅行,时间过得飞快啊!想想就好激动,但是英语……说实话,有点儿小抓瞎。不过别担心,半年时间,只要咱们方法对了,绝对能把英语水平提上来一大截,让欧洲之行更顺畅、更自在。今天就跟你分享一下我这半年来的英语“修炼秘籍”,希望能帮到你!一、 目标明确,量身定制你的“英语冲刺计划”首先,我们得知.............
  • 回答
    欧洲能够突破所谓的“内卷”,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多层次的议题,它并非单一原因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长期互动、演变和累积的产物。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地理等多个维度来审视。首先,需要明确“内卷”在此语境下的含义。在中文语境中,“内卷”通常指一种社会或经济模式中,人们在.............
  • 回答
    德国外交部长安娜琳娜·贝尔伯克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密集两次到访乌克兰,其言辞“事关欧洲和平”的表述,绝非空泛的政治口号,而是包含着许多值得深挖的细节,折射出德国在当前欧洲地缘政治格局下,对安全、战略以及未来走向的深切考量。首次访问的铺垫:重申立场与评估局势贝尔伯克第一次访问乌克兰,虽然时间点上更早.............
  • 回答
    近世之前,日本作为一座岛屿国家,未能像英国在欧洲大陆那样发挥离岸平衡者的作用,对中国乃至内亚地区产生深远影响,其原因错综复杂,可以从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并非是日本“没有”想过,而是其所处的环境、自身的实力以及国际格局的演变,使得它扮演的角色与英国截然不同。地理与战略位置的差异:.............
  • 回答
    全球多家科技公司在欧盟范围内限制俄罗斯媒体账号访问,这一举动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解读,反映了复杂的国际政治、信息传播和技术公司的责任等议题:1. 欧盟的制裁与信息战的背景: 地缘政治背景: 最直接的原因是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以及欧盟为回应俄罗斯侵略而采取的制裁措施。信息传播被视为现代战争的重要.............
  • 回答
    这绝对是近年来欧洲能源格局中最具爆炸性的一个议题,触及了地缘政治、经济、环境,乃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欧盟雄心勃勃地提出一年内将俄罗斯天然气进口量削减三分之二,德国总理更是抛出要在年内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的重磅言论,这背后无疑是一系列复杂且深刻的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白欧盟此举的“导火索”——俄乌冲突。.............
  • 回答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确实给全球人口生育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尤其是对西南欧、北欧以及美国这样一些本就面临低生育率挑战的地区。我国的情况也同样值得我们深入探讨。要准确估计其具体影响,需要多方面的数据和长期的观察,但我们可以基于已有的趋势和疫情期间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一些相对细致的推测。先从宏观层面来看,.............
  • 回答
    说到《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里欧维和鲁内那对“欢喜冤家”的斗车情节,这里面的“梗”其实挺好玩的,也挺能体现出这俩人的性格和他们之间那种又爱又恨的关系。首先,我们得明白,欧维和鲁内斗的这两款车,萨博(Saab)和沃尔沃(Volvo),在瑞典,尤其是在那个年代(电影设定的时间背景),都算是国民品牌,.............
  • 回答
    .......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毕竟我们都盼着能早点背上行囊,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说实话,两年内出境游欧美有没有机会,这事儿还真不好一口咬定,得看好几个方面的情况,而且每个方面都充满了变数。首先,疫情本身的发展趋势是关键中的关键。 咱们得明白,现在全球疫情就像一锅还在熬的汤,里面放了多少料、火候怎么样,都影响.............
  • 回答
    201920赛季欧冠决赛,那场在里斯本的空场对决,注定是巴黎圣日耳曼俱乐部一个充满遗憾的夜晚。在这场万众瞩目的巅峰之战中,内马尔和姆巴佩,这两位被寄予厚望的巨星,虽然拼尽全力,但最终未能带领球队走向胜利,这场比赛他们的表现,确实是令人心头五味杂陈。让我们先从内马尔说起。这场比赛,内马尔无疑是巴黎圣日.............
  • 回答
    这可真是一场围绕内马尔的“豪门争夺战”,巴萨这次是下了血本,而且是下了“死本”。1亿欧元加上三名球员,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试探”,而是赤裸裸的“劝进”。更别说把格子都摆上台面,这更是把“诚意”二字写到了脸上,甚至有点“破釜沉舟”的味道。首先,这笔交易的“诱惑力”有多大? 巨额现金: 1亿欧元,这是.............
  • 回答
    欧洲中世纪时期,平民被册封为贵族的例子确实存在,但总体而言,这并不是一个普遍现象,而且“平民”和“贵族”的定义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也会有所变化。要详细讲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来理解:1. 中世纪贵族体系的形成与特点: 血统与世袭: 中世纪贵族的核心特征是血统的纯洁性和世袭性。贵族身份往.............
  • 回答
    欧洲中世纪是一个充满宗教色彩和骑士精神的时代,但同时也夹杂着不少令人忍俊不禁的滑稽事件。这些故事往往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信仰以及对权威的某种戏谑态度。以下是一些详细讲述的搞笑事件:1. “驴子的福音”——一场意外的宗教审判在中世纪的欧洲,尤其是乡村地区,人们对宗教仪式和圣礼非常重视。但有时,虔诚与.............
  • 回答
    将欧洲的高福利体系比作“庞氏骗局”是一种极具争议性的说法,尽管这种说法在一些讨论中出现,但将其简单地等同于庞氏骗局是不准确且过度简化的。然而,我们可以从一些角度来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比喻,以及欧洲高福利体系在可持续性方面确实面临的挑战。理解庞氏骗局的本质:庞氏骗局的定义是:一个非法的投资计划,通过.............
  • 回答
    欧洲列强,尤其是英国和法国,在南北战争期间确实对美国内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虽然并非直接派遣军队参战,但他们的政治、经济和外交立场,以及可能的秘密行动,都构成了不同形式的“插手”。理解这种插手,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欧洲列强的立场:为何会关注美国内战?首先,理解欧洲列强为何会对这场远在美洲的冲突产生.............
  • 回答
    要准确定义“亲华国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每个国家的外交政策都是多维度的,受到历史、经济、地缘政治、国内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亲华”的程度和表现形式也会随着时间而变化。然而,我们可以从经济合作、政治支持、文化交流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立场等几个维度来观察欧洲国家与中国的关系。基于这些观察,以下.............
  • 回答
    “欧洲在走向衰落”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论断,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它更像是一个持续被讨论的议题,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维度,并且不同人、不同角度会有截然不同的解读。为了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衰落”论的常见论据和表现: 经济增长放缓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