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是人评出来的,不是绝对客观公正的机器评的,而且众口难调,势所必然。
所以从奥斯卡奖到欧洲三大电影节,一样充满了评委主观、场外公关。结果只要能大体说得过去,令大多数人信服即可。
也就是说,90分战胜95分,85分战胜90分这种偏差,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也是任何奖项都极难避免的。
唯独不能容忍的,就是70分打败90分,甚至获奖者本身60分都不值的,纯粹自欺欺人,视公众如无物的评选:
2016年百花奖,李易峰(《老炮儿》)和杨颖(《寻龙诀》)分获男女配角奖,
李易峰战胜的还是段奕宏(角色同时获得上海电影节金爵奖影帝)、张译(角色同时获得金鸡奖最佳男配)、夏雨(威尼斯影帝一次炉火纯青的演出),
杨颖的获奖,则是在提名阶段就将真正有竞争力的对手一一排除,赢了几个出场时间极少,纯粹凑提名的客串角色。
这一结果也引发轩然大波,被激怒的广大公众群情激愤,一时让百花奖声誉扫地。
2018年百花奖,合计拿下了90亿票房的《红海行动》《战狼2》在各个奖项大获全胜,杜江与蒋璐霞获得最佳男女配角奖,吴京获得影帝,都是让那些豆瓣文青和影评人不爽,但足以让大多数观众满意的结果。
而把影后奖给了《十八洞村》陈瑾这位不太知名的老艺术家,而不是《七月与安生》周冬雨和马思纯这两位年轻影后,比较出人意料,
毕竟上届百花奖,和此前1个月揭晓的2018年电视金鹰奖,就因为将重要奖项发给演技平平、口碑拙劣的流量明星,引发了舆论的轩然大波和公众的口诛笔讨,因此,该届百花奖旨在挽回奖项的声誉和权威性,将影后颁发给这样一位演技无可挑剔的“老戏骨”,也是在情理之中。
到了2020年的本届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周冬雨),最佳女配(袁泉),最佳男配(王传君),是从提名名单起,就不存在什么悬念的,众望所归的结果,现场揭晓的票数上,均是超过半数的绝对优势。
最大原因是什么?现在的内地电影市场,已经蓬勃发展为世界第二大市场,甚至已经无限接近了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之和的整个北美电影市场。
(2018年,北美市场以4.62亿人口取得118亿美元票房成绩,折合人民币800亿元;中国市场以14亿人口取得609亿元人民币。)
市场急剧扩容后,带来的数量巨大的新观众,喜欢的就是好莱坞式的工业大片的光影特效,喜欢的就是铁血硬汉的打打杀杀,早就和十多年前那些更偏好演技、艺术影片和爱情影片的观众,再非同一口味。
因此,对当下的电影女星们来说,残酷的现实,是如今大多数的男观众,本就不喜欢看谈情说爱的女人戏,而且多数的女观众,更加不喜欢女角色的戏份太多,耽误了让她们看硬汉和帅哥……
2019年春节档的《疯狂的外星人》《飞驰人生》更证明,如今的一部商业大片,甚至连“镶边花瓶女主”都完全可以不要。
这同样也是电影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结果,男星主扛的大制作工业电影,各类科幻片和动作片成了绝对主流,所以,即使在好莱坞这个国际电影中心,众多的奥斯卡奖影后们,一样对漫威超英电影的各种镶边女性角色趋之若鹜。
所以,当吴京、徐峥、黄渤、邓超、沈腾、王宝强……这些个人号召力强大的内地中生代,早已将老牌港星取而代之,
加上张涵予、廖凡、王景春、张译、王千源、段奕宏这些实力派影帝,这些如日中天的内地中生代影星,共同扛起了当今华语影坛的大半边天下,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
和中生代男星们的大器晚成相对应的,当然就是“四旦双冰”等大花旦的集体落寞,一个个离开了商业大片的市场。
正因为当今电影市场下, 男星主扛的大制作工业电影成了绝对主流,导致的优秀女性角色的极大缺失,
因此,《少年的你》(周冬雨)作为难得的戏份充分、人设丰满、发挥空间巨大的“真女主角“”,去战胜一群“镶边女主”,《中国机长》(袁泉)作为 “镶边女主” 直接“主转配”,赢了一群真正意义上的女配角,本就在情理之中。
然而另一方面,本届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的竞争,本该是真正的龙争虎斗,但是从提名候选名单起,就排除了很多同样优秀的表演,不得不说是极大的缺憾:
《药神》(王传君)当然是很不错的表演,但与他竞争的,本该有《药神》(章宇),《攀登者》(张译),《烈火英雄》(杜江),甚至《我和我的祖国》(葛优、张译、黄渤),《流浪地球》(吴京)这种“可主可配”的角色,这样的名单才足够精彩,而不是就这么一枝独秀,赢得毫无悬念。
《烈火英雄》(黄晓明)就这么百花影帝二封,更是本届百花奖最让人无力吐槽的:
《我和我的祖国》(张译)就20分钟戏份,《中国机长》(张涵予)更是个没什么演技发挥空间的纯工具人,这都没错,可为何要让他们进最后提名名单来陪衬?
从演技发挥角度,《无双》(郭富城)、《少年的你》(易烊千玺)、《攀登者》(吴京)、难道不是更应该被提名?
即使和同样被提名的《误杀》(肖央)、《无双》(周润发)比,《烈火》黄晓明这种影片上映时演技评价甚至不如同片杜江的准工具人角色,又凭什么赢?
当然,归根结底,还是要怪《药神》(徐峥)因为《囧妈》卖了6亿网播,得罪了各大院线这些行业既得利益者,就直接被打击报复了,在提名名单就咔擦掉。——正因为没有了真正可以赢得毫无悬念、让大家心服口服的人选,才给了其他人的运作空间。
黄晓明的奖运之好,也确实令人瞠目结舌:他在2013年的《中国合伙人》算是演艺生涯难得一次超水平发挥,但竟能同时包揽华表、金鸡、百花三大奖影帝,同时获得内地第四大奖,长春电影节金鹿影帝,还是明显不够分量。
之前几十年来,无数年高德劭的老艺术家的影史经典作品,都没做到的内地电影奖项全满贯,《合伙人》“成冬青”真配得上么?天知、地知、明知。
现如今,黄晓明就这么百花影帝二封,拿到生平第四个影帝奖杯,不止是对同一评奖周期那些真正优秀演员的不公,更代表了一种极令人不安的业内趋势:
许多年前,在内地明星中最早实现了“系统化组织和管理粉丝”,成为所谓“明教”之“教主”,又有极懂得营销宣发的经纪人为他造势,所以黄晓明的流量人气热度,都曾经多年高居当时的内地小生之冠,可以说是如今这些当红流量明星的先驱。
此前拍了无数烂片,却在35岁凭一部《中国合伙人》横扫三大影帝的成功经历,也让黄晓明每当烂片雷剧拍得太多,口碑饱受质疑,已经严重影响他后续资源时,
又时不时“吃苦耐劳”“认真努力”地接拍一两部颇受肯定的口碑好剧,拿出一两个还过得去的角色,「《琅琊榜2》(萧平章),《无问西东》(陈鹏),《烈火英雄》(江立伟),《鬓边不是海棠红》(程凤台)」当做长久立足娱乐圈,未来继续大展宏图的新资本。
又比如今年某位流量女星借着一部网剧的表现,去大肆营销“演技进步、转型”是怎么回事,谁还不心知肚明?
毕竟新一代的流量明星,很多都是和黄晓明一样,经过几年三大院校的科班教育的正规演员,和那种纯粹从唱跳爱豆直接跑来演戏的老一代流量,演技表现确实就是两个档次。
这许多个进化版的“小黄晓明”,已经在万千追星少女的簇拥和“控评”下,雄心勃勃要统治十年、十五年后的华语影视圈。
当我们对他们“进步”的每次赞扬,都反过来成为他们巩固地位、大肆圈钱,公关奖项、争抢优良资源的资本后……
——除非我们当真希望,十年、十五年后的中国影坛中坚,和举足轻重的行业大咖,是一群复刻加强版的“影帝黄晓明”,并用他们的成功经历,激励着无数新人来投身这个行业,复制这样的成功。
此情此景,唏嘘可叹!
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从事到郑州。
鬓霜饶我三千丈,诗律输君一百筹。
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2013年的百花男主是黄晓明。
2016年的百花女配是黄杨颖。
2020年的百花男主是黄晓明。
你猜下一个呢?
我猜2025年的女主是黄杨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