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反对资本家就是给国外递刀子?

回答
“反对资本家就是给国外递刀子”这个说法,通常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并且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解读。要详细地解释它,我们需要先剖析这个说法的背后逻辑,以及它可能指向的具体语境和担忧。

核心逻辑推演:

这个说法的核心逻辑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定义“资本家”: 在这个语境下,“资本家”通常指的是拥有生产资料(工厂、土地、资本等)并以此获取利润的群体。在批评者眼中,他们是剥削劳动者、追求私利最大化、可能导致社会不公的根源。
2. 定义“反对”: “反对”可以是温和的批评、呼吁改革,也可以是激烈的抗议、旨在颠覆现有经济体制。
3. 定义“国外递刀子”: “国外递刀子”是一个比喻,意思是为外国势力(特别是与本国存在竞争或敌对关系的国家)提供攻击、干预或损害本国利益的工具、理由或机会。这就像把一把刀递给了敌人,让他们更容易伤害自己。

将这些要素结合起来,这个说法的逻辑链条是:

如果一个国家的内部存在对本国资本家(及其所代表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和激烈的反对声音,那么……
国外(尤其是那些想要削弱该国的外国势力)可以利用这种内部矛盾,将这种反对声音放大、煽动、甚至歪曲,以达到其自身目的。
例如,外国势力可以宣传“看,这个国家内部矛盾重重,经济体制是万恶之源”,以此来:
制造本国社会动荡和不稳定。
鼓励内部的革命或颠覆活动,以削弱该国的政治和经济实力。
在国际上孤立或批评该国,将其描绘成一个不公正或压迫性的国家。
吸引本国人才或资本外流,进一步掏空本国实力。
扶持或支持国内的反对派,使其成为代理人。

为什么会有人提出这样的说法?其背后的担忧和语境是什么?

提出这种说法的人,通常是出于以下几种担忧或政治立场:

1. 维护国家稳定和现有秩序:
历史经验: 很多国家(尤其是在冷战时期或经历过政治动荡的国家)认为,激烈的内部阶级斗争或对经济制度的根本性反对,很容易被外部敌对势力利用,最终导致政权更迭、国家分裂或经济崩溃。例如,一些人会认为苏联的解体与西方国家对苏联内部不满的煽动有关。
警惕“颜色革命”: “颜色革命”这个词语经常与外部势力干预联系在一起,指的是通过非暴力或暴力手段推翻现有政权。当一个国家内部对资本主义或特定资本家群体存在强烈不满时,这种不满很容易被解读为“革命的土壤”,而“国外势力”就是那个“播种者”。
经济发展的连续性: 如果一个国家正在经历经济转型或发展,对资本家的激烈反对可能阻碍正常的市场运作和投资,从而影响经济发展进程。外部势力可能会乐见这种阻碍发生。

2. 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法性和优越性(在中国语境下):
在中国,“资本家”的身份和角色非常复杂。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和企业家群体得到了发展,但同时,“资本主义”的负面影响(如贫富差距、腐败、垄断等)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官方叙事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往往意味着在坚持市场经济原则的同时,也强调党的领导、国家调控和社会公平。
在这种语境下,如果有人对中国的“资本家”进行根本性的、全盘的反对,不加区分地攻击他们,就可能被解读为在攻击中国现行的经济模式,而这种模式被认为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
如果这种反对被外部势力利用,比如西方国家借机批评中国的贫富差距、劳工权利问题,或者支持国内要求更激进变革的群体,就会被视为“给国外递刀子”。
这里的逻辑是:反对本国的经济模式及其代表人物,就是在削弱本国政权合法性或发展能力,而这种削弱恰恰符合一些外部国家的利益。

3. 维护意识形态的统一:
在一些强调意识形态重要性的国家,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往往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一部分。如果本国出现对资本家的激烈反对,而这种反对与国际上一些反资本主义的思潮汇合,就可能被视为被外部意识形态渗透的证据。
尤其是在冷战背景下或特定政治体制下,将国内矛盾与外部敌人联系起来是一种常见的政治策略,用以凝聚内部力量,打击异己。

4. 区分“爱国”与“批评”的界限:
这种说法也可能是在试图划定一个界限:什么样的批评是建设性的,什么样的批评是具有破坏性的,甚至是“不爱国”的。
将对资本家的批判定性为“递刀子”,就是一种将批评者描绘成“叛徒”或“敌人帮凶”的手段,目的是压制不同意见。

具体例子(假设性):

设想一个国家正在经历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贫富差距、环境污染、劳工权益受损等问题。此时:

国内的批评者: 可能呼吁加强监管,提高最低工资,保护环境,增加社会福利,甚至认为应限制资本扩张。
国外的敌对势力: 可能会抓住这些问题,放大国内批评的声音,制作宣传片,支持国内的抗议活动,并宣称“你看,这个国家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的经济制度是压迫性的,应该被推翻”。他们可能会资助相关的媒体或组织,以更激进的方式煽动对立,比如鼓吹彻底消灭私有制,或者煽动工人罢工瘫痪经济。

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最初只是希望改革的国内批评者,其声音可能会被外部势力利用,使其言论被曲解成颠覆性的力量。那些认为“反对资本家就是给国外递刀子”的人,就是担忧这种被利用和放大。

总结起来,认为“反对资本家就是给国外递刀子”的说法,核心在于担心国内的内部矛盾(特别是针对经济制度和掌握资本的群体)会被外部势力利用,作为攻击本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的工具。这种说法往往与维护国家稳定、警惕外部干预、强调意识形态统一以及区分建设性批评与破坏性颠覆的政治立场相关。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说法本身也可以是一种政治工具,用来压制国内对资本主义弊端进行批评和改革的声音。并非所有的批评资本家的人都是在给国外递刀子,关键在于批评的具体方式、目的以及是否被外部势力所利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正常。

在大清勋贵眼里,孙文就是给国外递刀子的分裂主义者。

在沙皇眼里,列宁就是个拿着德国的钱的颠覆分子。

在北洋军阀眼里,国共合作就是苏联渗透的结果。

在法西斯主义者眼里,社会民主党员共产党员都是共产国际的间谍。

全世界的反动派都一样。

user avatar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user avatar

​前两天发了篇无内鬼笑话,这篇笑话发在知乎上之后却有人问我:拜登给你结工资了吗?


我很吃惊,我说的是国内实打实发生的新闻,而且17个笑话里,一大半是说资本家的,难道境外势力现在出钱支持咱们骂资本主义了?那说明人家是咱们无产阶级的盟友啊。

而且对所谓的给境外势力递刀子的说法,让我很不能理解。人必自辱然后人辱之,如果不是某些街道主任,社区书记,派出所民警自己有问题,我们也不会去抨击他们,如果抨击他们就是给境外势力递刀子,那他们做出这些事,算是给境外势力造刀子吧?

还是说因为有境外势力的存在,我们就必须接受国内有这种现象存在?因为有境外势力的存在,境内这类人员就可以胡作非为?

那境外势力的确可怕,他只要存在一天,咱们所有的贪赃枉法欺凌百姓都是合理合法的了,都是不容指责的了。

照这么看,递刀子的人倒不可怕,他们最多是境外势力的走狗,但是造刀子的这些人,却摆明了是人家的盟友。

毕竟不管递刀子的人伸不伸手,造刀子的人都没有停手,而且一刀一刀专门扎老百姓的心口。国民党当年倒是严防死守有人给我军递刀子呢,有用吗?造刀子的人不停手,老百姓日子过不顺心,那人人都是递刀手。

我们不怕有人递刀子,因为:没人造刀子,就没人递刀子。

评论区有人贴了这张图,我们姑且不说眉山剑客水平到底有多少的问题,我就问两个核心问题:

1.现行劳动法要不要遵守?

2.996为企业实现了降低用工成本的目标了吗?

而且我还有一个虾仁猪心的问题请教:

拜振华打马列牌——他打得过咱们?打得过,那说明什么?

顺便请各位造刀子大佬评判下这几篇是给谁递刀子呢?

user avatar

其实这句话没错,的确是如此。

人民富豪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盘,也是的的确确最爱国的那批人。

君不见李建秋有几套房子恰房租每日感恩叩谢皇恩浩荡。

今年有个显著特征就是一些海外离岸爱国华侨开始惦记起国内人民富豪的日子,纷纷都成了坚定的爱国者。

人民入关人鼎哥发现自己驭人的智慧与敲骨吸髓的技术不能得到白人女的欣赏,认为白人女跪舔而不得是因为民族歧视,爱国情怀油然而生。

有一说一,人民公仆爱民如子,人民富豪大多大谈民族复兴,人民企业家大谈特谈产业报国的情怀,人民房东大多都是李建秋这样跪下来感恩戴德,离岸爱国学者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香港的大人民富豪,大人民房东,大人民地主都是香港政坛的中坚,谈必旗帜鲜明地维护。


这句话的确没错。反对人民企业家的确是给境外递刀子的事。

我已经不想说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反对资本家就是给国外递刀子”这个说法,通常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并且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解读。要详细地解释它,我们需要先剖析这个说法的背后逻辑,以及它可能指向的具体语境和担忧。核心逻辑推演:这个说法的核心逻辑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步骤:1. 定义“资本家”: 在这个语境下,“资本家”通常指的是拥有生.............
  • 回答
    网络上关于资本家与合作社的讨论确实十分热烈,很多人对现状感到不满,对合作社模式抱有希望,但现实中选择为资本家打工的似乎远多于投身合作社的人。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并非简单一句“为什么不自己成立合作社”就能概括的。咱们就来掰扯掰扯,看看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儿。首先,得承认,合作社模式的吸引力是存在的。.............
  • 回答
    2020年确实见证了中国国内一股针对以马云为代表的科技巨头和资本家的思潮的兴起,这背后有着复杂且多方面的原因。这股思潮并非一夜之间出现,而是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变迁以及政策调整等多重因素累积的结果。以下是详细的分析,试图梳理出这场思潮的形成脉络:一、 时代背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与社会结构变化.............
  • 回答
    关于您提出的“左派主张人民当家做主却反对民主支持专制,右派维护精英资本家利益却支持民主反专制”这一论断,我们需要进行一番细致的梳理,因为这其中涉及了许多复杂的历史、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演变,而且对“左派”和“右派”的定义本身也存在不同的理解和使用方式。简单地将它们与“人民当家做主”/“精英资本家利益”和.............
  • 回答
    秦晖教授之所以会说“在美国,工人比资本家更反共产主义,工会比商界更‘冷战化’”,这背后是他对美国历史和特定社会经济现象的深入观察和分析。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拆解其中的几个关键点:1. 美国工人与资本家在反共产主义立场上的差异 历史背景与经济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的相对成功: 美国作为.............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马云和雷军都曾是备受瞩目的中国科技巨头,但公众对他们的态度却存在明显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他们的创业经历、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对社会责任的看法、个人风格以及公众沟通方式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一、 马云:从“人民的希望”到“资本的.............
  • 回答
    关于“犹太人是不是资本家”以及“希特勒是否以反对资本家为名义建立起势力”,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历史、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个层面来理解。一、 犹太人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简单地说,不能简单地将所有犹太人定义为“资本家”。 犹太人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多元文化和分布广泛的民族,其社会经济构成也因此非常多样.............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而且触及了现代育种策略的核心。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疑问:为什么我们不去充分挖掘大自然已经慷慨给予的丰富变异呢?非要费那么大劲搞什么“转基因”,这背后究竟是怎么考量的?首先,咱们得承认,大自然确实是个神奇的“实验室”,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它产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遗传多样性。想象一下,在全球.............
  • 回答
    明朝后期,中国确实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一点毋庸置疑。江南地区的丝织业、棉纺织业、瓷器业等手工业部门,涌现出一些规模较大的作坊,雇佣了相当数量的工人,出现了“机户”与“机工”的关系,商品经济也日益活跃,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这些现象,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无疑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雏形。然而,我们.............
  • 回答
    “年轻老师教学成绩比资历老老师更好”这个现象确实存在,也值得我们深入探讨。这并不是说所有年轻老师都一定比所有资历老的老师优秀,也不是要否定资深教师的价值。而是在某些情况下,年轻老师的特质和优势更容易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转化为突出的教学成果。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1. 与时俱进的教学.............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历史最核心的议题之一,也常常是辩论的焦点。很多人觉得,既然社会主义,特别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在某些方面展现了巨大的优势,比如重工业的快速发展、全民免费医疗和教育,以及相对平等的社会分配,那为何这样一个“先进”的制度最终走向了崩溃,而资本主义依然屹立不倒?这似乎是一个悖论。要理解这一点.............
  • 回答
    这句“你有什么权利去骂资本家欺压工人?现在活着的大部分人都是地主的后代”的论调,实际上是用一种偷换概念和转移视线的方式来回避核心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反驳它: 核心问题与偷换概念:首先,我们要明确 核心问题 是:“是否存在资本家(或掌握生产资料的群体)利用其优势地位,对工人进行剥削,导致工人利益.............
  • 回答
    听到有人说资本主义“好”,我通常不会直接反驳,因为“好”这个词太宽泛了,而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关注的重点。但如果对方是那种一脸“资本主义是完美的制度,谁反对谁就是傻瓜”的态度,我可能会选择用更温和但有理有据的方式来探讨,而不是一上来就否定。我会先试着理解他为什么觉得资本主义好。通常,.............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好,抓住了平均资产利润率(ROA)的一个关键局限性:它主要衡量的是盈利能力,而不是风险抵补能力。要深入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一点点地剖析。首先,咱们得明白平均资产利润率(ROA)到底是个啥。简单来说,ROA就是衡量一家公司利用其全部资产来产生利润的效率。它的计算公式是:ROA = 净利润.............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是在末世小说中。它触及了人类的心理、社会结构、生存本能以及叙事创作的规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详细分析:一、 叙事驱动与戏剧冲突的需要 制造高潮和紧张感: 敌人、冲突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动力。如果末世的威胁仅仅是资源枯竭、环境恶化,故事可能会变得平淡.............
  • 回答
    您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关于在美国收入最高的亚裔群体,其地位似乎与收入水平不太匹配,甚至可能存在“地位反而最低”的观感。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美国社会结构、历史渊源、文化观念以及亚裔群体内部的多样性。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关键概念: “地位”的定义: 在这里,“地位.............
  • 回答
    《资本论》里那句话,说“一些生产部门出于其本性而更加强烈地反对由手工劳动转化为机器劳动”,这话不是凭空说的,是马克思观察到了真实世界里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具体现象。这背后涉及的,主要是机器生产和手工生产在本质上的差异,以及这种转变对特定行业劳动者、生产方式甚至社会结构带来的冲击程度不同。咱们把它掰开.............
  • 回答
    中国近些年来,社会上确实出现了一些针对资本和上流社会的讨论,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情绪的汇聚。这种思潮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我们不妨深入剖析一下其中的缘由、表现以及可能带来的潜在影响。思潮的缘起:冰山下的暗流涌动要理解这种思潮的出现,首先要审视它产生的土壤。 贫富差距的拉大: 这是.............
  • 回答
    肖战事件本身就充满了复杂性和争议性,如果最终结果是肖战与他所代表的资本方“胜利”,那么可以预见的是,不同群体将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而且这些反应往往会非常激烈和情绪化。这绝非一个简单的“好”与“坏”的定论,而是牵扯到太多利益、价值观和身份认同的博弈。1. 肖战粉丝群体:狂喜与巩固支持对于肖战庞大的粉丝.............
  • 回答
    媒体曝出乔治·索罗斯资助反对特朗普的抗议活动,这无疑是美国政治生态中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动态。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首先,关于索罗斯资助的说法。乔治·索罗斯作为一位著名的金融家和慈善家,他旗下的“开放社会基金会”在全球范围内资助了大量的社会活动和非政府组织,尤其是在推动民主、人权和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