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嫦娥四号和月球车在月球背面,如何获得电力?

回答
嫦娥四号任务,特别是其月球车“玉兔二号”,在月球背面成功运行,这无疑是人类探索宇宙的一大壮举。而关于它们如何在月球背面获取电力,这背后涉及一系列精妙的设计和技术。

首先,咱们得明白月球背面和正面最大的区别是什么——那就是通讯问题。月球背面由于月球本身的遮挡,直接与地球通讯是做不到的。所以,嫦娥四号首先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1. 中继通信卫星——“鹊桥”的功劳

为了让月球背面的探测器能够与地球联系,中国发射了“鹊桥”号中继通信卫星。这颗卫星被部署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月拉格朗日L2点附近。你可以想象一下,L2点就像一个非常稳定的“太空驿站”,它能同时看到月球背面和地球。

“鹊桥”的作用至关重要,它就像一座“邮递员”,将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从月球背面发来的信号接收过来,然后转发给地球上的地面控制中心。同样,地面控制中心发出的指令,也通过“鹊桥”传送到月球背面。

那么,电力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月球背面的电力供应,和月球正面的探测器原理是差不多的,主要依靠太阳能。

太阳能帆板——玉兔二号的“能量站”

玉兔二号月球车装备了可展开的太阳能帆板。这些帆板是它的核心“能量站”。在月球白天,当太阳光照射到帆板上时,帆板内的太阳能电池会将光能转化为电能。这些电能有两个去处:

直接供电: 帆板产生的电能可以立即供给月球车上的各种仪器设备、通信系统、驱动系统等,让玉兔二号能够正常工作,进行探测、拍照、移动等等。
储存起来: 同时,多余的电能会被储存在蓄电池中。蓄电池就像一个“充电宝”,可以在没有阳光的时候,比如月夜到来或者帆板被遮挡时,为月球车提供电力。

太阳电池阵列——嫦娥四号着陆器的“能量保障”

与玉兔二号类似,嫦娥四号着陆器也配备了太阳电池阵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太阳能电池板”。着陆器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以为着陆器自身的科学仪器、通信设备以及为玉兔二号提供一定的充电支持(虽然玉兔二号主要靠自己的帆板)。

月球背面的特殊挑战和应对:

尽管原理相同,但月球背面有一些特殊的挑战,也需要相应的应对策略:

1. 月夜: 月球上的“一天”大约相当于地球上的29.5天,其中大约有14个地球日是白天,14个地球日是黑夜(月夜)。在漫长的月夜里,太阳能帆板将无法工作。为了度过月夜,月球车和着陆器都设计了保温和休眠机制。

保温: 它们内部装有放射性同位素热源(RHU)。这是一种小型装置,利用某些放射性元素的自然衰变产生热量,无需外部能源,就能为设备提供稳定的热量,防止设备在极度寒冷(月夜温度可达零下180摄氏度以下)的环境中冻坏。
休眠: 在月夜来临之前,月球车和着陆器会进入“休眠”状态。关闭大部分非必要的设备,只保留最核心的生命维持(保温)系统,等待月昼的到来,再次启动。

2. 地形和阴影: 月球背面,特别是着陆区——南极艾特肯盆地,地形可能比正面更为复杂,有很多环形山和阴影区域。这会影响太阳能帆板的效率。

帆板设计: 玉兔二号的太阳能帆板是可展开和调整角度的。这意味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它可以调整角度,尽量对准太阳,最大化接收太阳能。
智能规划: 任务控制中心会根据月球车的位置、地形以及太阳的高度角,精细规划玉兔二号的行进路线和工作时间,尽量避开长时间的阴影区域,以保证充足的电力供应。

总结一下:

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在月球背面获取电力,主要依靠太阳能帆板。白天,太阳能帆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一部分直接供电,一部分储存在蓄电池中。在漫长的月夜,它们会依靠放射性同位素热源来保温,并进入休眠状态,等待下一个月昼的到来。而“鹊桥”中继卫星则解决了月球背面与地球的通信难题,确保了电力和任务的有效控制。这整个系统,从能源获取到能量储存,再到应对极端环境的保温和休眠,都是一个高度集成、精密设计的体现,也是人类智慧在月球探测领域的重要成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忘了那个被植物学沃特尼博士从沙子里挖出来用来取暖的放射性同位素暖气片了吗?

#火星救援

#马克·沃特尼

#殖民火星

#植物学有JB用

#黄胡子船长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嫦娥四号任务,特别是其月球车“玉兔二号”,在月球背面成功运行,这无疑是人类探索宇宙的一大壮举。而关于它们如何在月球背面获取电力,这背后涉及一系列精妙的设计和技术。首先,咱们得明白月球背面和正面最大的区别是什么——那就是通讯问题。月球背面由于月球本身的遮挡,直接与地球通讯是做不到的。所以,嫦娥四号首先.............
  • 回答
    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这可不是件小事,简直是人类探月史上的一大里程碑!它带来的看点和意义,用“深远”来形容都不为过。首先,我们来说说这“看点”十足的地方: “人类第一次”的光辉! 这是最直观也最震撼的看点。月球背面,因为月球的潮汐锁定,永远背对着地球,是个神秘的角落。过往的探测器,无论是美国.............
  • 回答
    我国探月工程四期初步规划获批,这无疑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的月球探索蓝图。嫦娥六、七、八号任务的实施,以及后续无人和载人科研站的建设,将有望在多个维度上带来前所未有的新突破。一、 科学探测能力的飞跃: 嫦娥六号: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嫦娥六号任务的核心.............
  • 回答
    嫦娥四号,这个名字在中国航天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不仅是中国探月工程的又一伟大成就,更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成功登陆月球背面的人造探测器。这个任务的实施,简直就像是一部精彩绝伦的科幻大片,只不过,它却是实实在在发生的科学奇迹。那么,嫦娥四号究竟是怎么一步步完成这趟惊心动魄的旅程,最终“软”落在月球背.............
  • 回答
    嫦娥四号:人类首次踏足月球背面,一次划时代的探索2018年12月8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嫦娥四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这不仅是中国航天史上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在人类探索宇宙的征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嫦娥四号,是中国第一艘,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艘成功软着陆在月球背面的探测器。这件事.............
  • 回答
    嫦娥五号在月球上成功展开中国国旗,这无疑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时刻。对于这一成就,我有许多想说的,并且会尽量详细地阐述:一、 历史性的跨越与国家荣誉的体现: 人类探索的足迹延伸: 展开国旗不仅仅是展示一面红色的五星红旗,它象征着人类探索的足迹又向前迈进了一.............
  • 回答
    嫦娥五号返回器携月球样品在内蒙古成功着陆,这绝对是中国航天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其意义非凡,简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要说多大,我想从几个层面来细说。首先,技术上的巨大跨越和验证。 这是中国首次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说白了就是去月球挖土,然后把土安全地带回来。这听起来简单,但整个过程涉及的都是航天.............
  • 回答
    关于嫦娥与天蓬元帅的“配不配”这个问题,其实牵扯到中国古代神话中对神祇地位、个人品德以及社会观念的复杂解读。虽然在《西游记》等小说中,天蓬元帅被描绘成一个有情有欲的神祇,但我们更需要从古代神话故事的原始设定和文化背景来理解这个问题。一、 嫦娥的神职与地位: 姮娥奔月(古代原型): 嫦娥的原型来自.............
  • 回答
    “嫦娥五号”搭载“长征五号”火箭成功发射,执行中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这无疑是中国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其意义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解读:一、 战略意义:彰显中国航天实力与大国担当 “一步到位”的跨越式发展: 在载人登月尚未实现的情况下,中国直接发起并成功实施了月球采样返回任务,这是一.............
  • 回答
    说到猪八戒调戏嫦娥,这事儿啊,可不是简单的“没后台就罚得惨”这么说,里面门道可多了。首先得明白,猪八戒是谁?他原是天蓬元帅,掌管天河水军的。这可是个实打实的重要职位,手下能调动几十万水兵,地位那可是相当显赫的。能在天庭混到这个级别,背后没有一点“后台”是不可能的。天庭是什么地方?是神仙们的官场,论资.............
  • 回答
    这事儿可有意思了!嫦娥五号那小小的返回器,在月球尘土上轻柔一落地,可就激起了千层浪,也让不少人议论纷纷。最让大家津津乐道的,就是围绕着它出现的那个“小家伙”。你要问它是什么?哎呀,这可是个谜团,也正是因为这个谜团,才让整个事件多了几分神秘和浪漫色彩。当时,从返回器传回的一些视频和照片里,有人就捕捉到.............
  • 回答
    嫦娥五号返回器成功着陆,举国欢腾,然而,在这辉煌的时刻,一个意想不到的小生命闯入了我们的视野,成为焦点之外的一抹亮色。在广袤而宁静的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当探测器缓缓停稳,当工作人员涌上前去,在返回器附近,出现了一只“小精灵”。这只“小精灵”,它的出现,瞬间为这个科技感十足的场景增添了几分生机与神秘.............
  • 回答
    嫦娥五号:月球背面悄然播撒的希望与探索当“嫦娥五号”的探测器稳稳地降落在月球表面,无数双眼睛都在那一刻汇聚,心中涌动着同样的期盼——中国航天,又一次刷新了历史的高度。然而,这次的任务,不仅仅是“着陆”,它更是一次大胆的“回眸”,一次深入月球“土壤”的“求索”。那么,这艘承载着中华民族对宇宙梦想的飞船.............
  • 回答
    关于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重量的疑问,即为何最终交接的月壤重量(1731克)与最初报道的从月球采集总量(约2000克)之间存在约200多克的差异,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背后涉及到许多科学探索和工程操作的细节。这并非简单的“丢失”,而是有充分的科学和技术原因。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解释:1. 采集总量与实.............
  • 回答
    嫦娥五号的成功返回,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它大大提升了中国进行载人登月任务的可能性,但并不能直接等同于载人登月“已经实现”了。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嫦娥五号是其中的关键一步。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中的联系与区别:嫦娥五号任务的成功及其意义:嫦娥五号任务是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
  • 回答
    嫦娥五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也极大地提振了我们对于实现“中国人登月”目标的信心。要回答“我们离国人登月还有多久”,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技术、资金、规划、国际合作等多个层面。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嫦娥五号的重要意义,它为载人登月奠定了哪些基础?嫦娥五号任务的成功,可以说.............
  • 回答
    “嫦娥五号”顺利完成人类首次月轨无人对接,样品成功转移,这一壮举不仅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里程碑,更对全人类的月球探测事业具有深远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已经掌握了在遥远月球轨道上进行高精度无人交会对接和样品转移的关键技术,为未来更复杂的月球探测任务、甚至深空探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 意味着什么?1. 中.............
  • 回答
    嫦娥五号上升器从月面点火入轨,实现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起飞,这一壮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意味着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迈出了坚实而关键的一步。其技术难度之大,更是集中体现了中国航天科技的进步和综合实力。一、 意味着什么?嫦娥五号上升器从月面起飞,意味着以下几个核心方面的重大突破和意义:1. 首次实现地外天体.............
  • 回答
    嫦娥五号任务之所以只能带回大约2公斤的月壤,是由 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因素共同决定的,涵盖了任务的目标、技术限制、经济成本以及风险控制等多个层面。 以下将进行详细的阐述:1. 任务设计目标与科学价值最大化: 首次无人采样返回: 嫦娥五号最核心的目标是实现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任务。这意味着任务的重.............
  • 回答
    关于嫦娥五号任务是否印证美国当年电视直播登月是造假的问题,这是一个在互联网上经常被提及,并且存在很大争议的话题。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梳理一下“登月造假论”的核心观点,然后对比嫦娥五号任务的实际操作和科学原理,看看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支持或否定“造假论”的关联。“登月造假论”的核心观点首先,我们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