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不同其实不能直接比,但一定要比的话,我提一本把。
弗朗西斯培根《新工具》,近代实验科学理论的鼻祖。西元1620年,在伦敦出版。相当于大明万历48年/泰昌元年。
首个中国翻译版本,译名《格致新理》,1877年沈毓桂。
随后1878年在万国公报上连载了新版本,译名《格致新法》,翻译者应当也是沈毓桂。
新版本底本为约翰·霍普斯(John Hoppus)1827年为英国“传播有用知识学会 ”(The Society of the Diffusion of Useful Knowledge)撰写的《培根 < 新工具(科学研究新方法)> 解读》
(约翰·霍普斯是当时的伦敦大学学院逻辑学与哲学讲席教授)
明末的翻译,不说别的吧,就说几何原本,欧几里得这书都距今两千多年的古书了。翻译了半本,利玛窦生病了,就没了。下半本金尼坚不肯帮忙。接下来20几年,徐光启也没能把下半本翻译出来。其他那些吹的一高的西法大家,看着那套原文书也没有什么努力成果。明末的三十多年所谓中西大交流,也就这样了。要等到1857年李善兰补全下半本翻译。
1620年《新工具》,大明还有几十年国祚呢。奈何17世纪耶稣会传教士不想让你知道这种反对上帝的新知识,你就是不知道。耶稣会传教士漏给你的那些一鳞半爪支离破碎的所谓西学知识,那和培根这本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的重要性比,完全是被吊起来打。
时代不同其实不能直接比,但强行要比,那就这样。肯定不符合题主预期。
《孟子字义疏证》戴震
《经义述闻》王引之
《广雅疏证》、《读书杂志》王念孙
《史记志疑》梁玉绳
《廿二史札记》赵翼
《廿二史考异》钱大昕
《朔方备乘》何秋涛
由于本人侧重于考据学,翻译著作很少涉及,兹不枚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