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金朝在泰和七年全盛统计人口不过768万4438户、4581万6719人,而清末人口已达到四亿三千万,几乎十倍于金,但很神奇的是,在旗人口却没有猛安谋克人口的十倍,甚至都没有赶超猛安谋克人口数。
大定二十三年八月,金朝统计猛安谋克户合计61万5624户、615万8636口,而大定二十七年全国人口是678万9449户、4470万5086口,猛安谋克人口数与全国人口比例大致是1:7.26,考虑到这中间有四年的差额,猛安谋克户可能还会增加,所以数字可以调整为1:7.25,顶天了。按这个比例,泰和七年的猛安谋克人口能达到632万7800口。
清朝官方对于在旗人口一直讳莫如深闭口不提,根据现有资料估算,在乾隆年间达到了一个顶峰528万人,随后清朝开始限制旗籍,包括允许汉军旗人出旗为民等手段,使得在旗人口迅速减少,但乾隆及之后的嘉庆、道光时期国家整体平稳,估计在旗人口又有一定的恢复,咸丰以后时局动荡,诸如太平天国、西北回民起义等,都对旗人造成了大量的杀伤。所以在1904年,孙中山先生估计清朝“满族人口不过五百万”。清亡之后,大量旗人因惧怕报复而改为汉族,加之民国战乱、日寇侵华,所以在旗人口再次出现断崖式下跌,至建国后1953年统计数字,全国满族数字不过242万,减少过半。
当然,有人指出金朝猛安谋克户里“正口”只有481万2669人(大定二十三年数字),剩下134万5967人的“奴婢口”都是汉人奴隶,可清朝在旗的也不全是满洲,还有蒙古、汉军甚至一部分俄罗斯人、朝鲜人呢,所以这个比例大致是可信的。当然,清朝人口十倍于金朝,而在旗人口却与猛安谋克户不相上下,本身也可看出女真-满洲人口的式微,因为按照一比七的比例,清末旗籍人口得达到六千万人,才能赶上金朝的比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