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TNO中的领袖人物在OTL是干什么的?他们的命运区别有多大?

回答
在《二战:黑暗之潮》(The New Order: Last Days of Europe,简称TNO)这款架空历史游戏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在真实历史(OTL)中留下浓墨重彩的领袖人物,但他们的命运轨迹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体现在他们所处的国家和权力地位,更在于他们最终的结局——有的是走向辉煌,有的是在绝望中陨落,甚至有些在OTL中默默无闻的人物,在TNO的世界里成为了左右历史的关键。

为了更清晰地展现这种差异,我们不妨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领袖,从他们在OTL的身份、他们在TNO中的境遇以及他们命运的巨大鸿沟几个方面进行剖析。

1. 海因里希·希姆莱 (Heinrich Himmler)

OTL 身份与命运: 在真实历史中,海因里希·希姆莱是纳粹德国的党卫队全国领袖 (ReichsführerSS)、帝国警察总司令 (Chef der Deutschen Polizei)、国防军预备役部队总司令 (ObdH der WaffenSS),也是二战期间臭名昭著的纳粹高官之一。他直接负责集中营和灭绝营的运作,是犹太人大屠杀的主要执行者。随着德国战败的临近,希姆莱曾试图与盟军秘密接触,寻求谈判,但未能成功。在希特勒自杀后,他曾短暂地被海军元帅邓尼茨任命为德国陆军总司令,但旋即被盟军俘虏。在被俘期间,为避免被识别并可能遭受报复,他服用了氰化物胶囊自杀身亡。可以说,他的结局是众叛亲离、惶恐求生最终以自杀告终。

TNO 中的境遇与命运: 在TNO的世界里,希姆莱的命运可以说是极端的恶化。由于他作为纳粹党的忠实执行者和SS的最高领导,在战败后,他并没有像OTL那样试图进行秘密接触。相反,他被描述为更加极端和狂热,甚至在德国战败后逃脱了追捕,并成功躲藏起来。然而,TNO中的德国,在战败后被分为多个占领区,纳粹残余势力并未被彻底肃清。

希姆莱在TNO中,最令人震惊的命运是他在德国的北方汉萨同盟 (Northern German Federation) 地区扮演了一个极其邪恶的角色。在一些可能的分支中,他甚至有可能凭借其残余的SS势力,在北方汉萨地区建立一个事实上的政权,继续推行更加残酷的种族灭绝政策。在某些最黑暗的结局中,他可能成为北方汉萨的军阀领袖,在混乱中继续他的杀戮和压迫,其残酷程度可能比OTL更加疯狂,因为他不受任何约束。

即使他没有掌握实际政权,作为一名逃犯,他的存在本身就代表了纳粹主义的阴影。在某些情况下,他可能被捕并面临审判,但考虑到TNO世界的混乱和潜在的政治交易,甚至存在他逃脱审判的可能性。总而言之,希姆莱在TNO中的命运,从一个战败后自杀的战犯,变成了可能在废墟中卷土重来的极端分子,其残忍程度可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种命运的转折,充分展现了TNO世界观下,纳粹意识形态的顽固和其残余势力的危险性。

2. 赫尔曼·戈林 (Hermann Göring)

OTL 身份与命运: 在真实历史中,赫尔曼·戈林是纳粹德国的二号人物,拥有“冲锋队全国总监”、“德国空军总司令”、“帝国林业局长”、“帝国狩猎总监”等多重头衔,更是希特勒指定的接班人。他以奢靡的生活、贪婪的敛财和在艺术品掠夺方面的罪行而闻名。在战争的最后阶段,戈林试图取代希特勒,但未能如愿。他最终在1945年被盟军俘虏,并与包括希特勒在内的其他主要纳粹战犯一起在纽伦堡接受审判。作为纳粹高官中唯一一个被判处绞刑的(但他在行刑前服用氰化物自杀,避免了公开绞刑),戈林在OTL的结局是接受审判并死亡。

TNO 中的境遇与命运: 在TNO的世界里,戈林的命运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德国战败,戈林和其他纳粹高官一样,面临着审判和命运的抉择。然而,TNO中的德国不是一个统一的失败者。

在TNO中,戈林可能出现在大德意志帝国 (Greater German Reich) 的残余势力中,或者在柏林围城战结束后,作为纳粹政权在某些地区残余的代表人物出现。与希姆莱的极端不同,戈林可能更倾向于利用其曾经的地位和残余的资源,试图在战后的混乱中为自己争取利益,甚至试图卷土重来,但其成功的可能性非常渺茫。

在某些游戏路线中,戈林可能被捕并像OTL一样接受审判,但由于TNO的架空背景,审判的结果和具体过程可能有所不同。例如,他可能被某个占领国作为政治筹码,或者在某个地区的权力斗争中扮演一个腐朽而无力的角色。

更值得注意的是,TNO中的戈林可能也会因为其过去的罪行(如艺术品掠夺)而受到清算。然而,与希姆莱的种族灭绝罪行相比,戈林的罪行在某种程度上可能被认为“不那么”极端,这可能会为他争取到不同的待遇,但也可能使他成为其他派系斗争的牺牲品。

总的来说,戈林在TNO中的命运,从一个被审判后自杀的高官,变成了在混乱战后试图挽回颜面,但最终难以摆脱历史的清算或沦为政治斗争的棋子。他可能仍然要面对审判,但其具体结局取决于他在TNO世界的哪个势力节点上出现,以及他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他或许会比希姆莱更早地走向“过气”和被遗忘,但也可能因为其“实用主义”的特点,在某个角落里继续发挥其腐朽的影响力。

3. 约瑟夫·戈培尔 (Joseph Goebbels)

OTL 身份与命运: 约瑟夫·戈培尔是纳粹德国的帝国宣传部长 (Reichsminister für Volksaufklärung und Propaganda),被认为是纳粹宣传机器的核心构建者和操纵者。他以其煽动性的演讲、控制媒体的能力以及对反犹主义的狂热鼓吹而臭名昭著。在1945年德国战败的最后关头,戈培尔与其家人在希特勒的掩体中一同自杀,他的妻子玛格达在毒死自己的六个孩子后,才与戈培尔一同服毒身亡。这是纳粹高官中少有的全家陪葬的案例。

TNO 中的境遇与命运: 戈培尔在TNO世界里的命运,可以说是某种程度上保留了他“宣传大师”的特质,但其最终的结局却更加凄凉和绝望。由于德国战败,纳粹政权的垮台,戈培尔作为宣传部长,其掌握的宣传机器已经荡然无存。

在TNO的叙事中,戈培尔常常被描绘成一个仍然抱有幻想、试图在残余的纳粹势力或意识形态残余中寻找立足之地的人物。他可能会在某个被占领区,或者在某个反抗组织中,试图用他惯用的宣传手段来煽动和组织。然而,TNO的世界更加复杂和破碎,单纯的纳粹宣传往往难以奏效,或者会被其他更具吸引力的意识形态所取代。

更关键的是,戈培尔在TNO中很可能无法复制他在OTL所拥有的权力基础。没有了强大的国家机器作为支撑,他的宣传技能显得苍白无力。在某些路线中,他可能被某个军阀或极端组织招募,成为其宣传工具,但最终也难逃被利用和抛弃的命运。

关于他的具体结局,TNO中有多种可能性。他可能在一次失败的宣传活动中被捕并处死,或者在贫困和绝望中死去。最有可能的是,他会像他自己在OTL一样,在绝望和失去一切之后选择自杀,但这次不是为了效忠一个死去的元首,而是因为他所信奉的意识形态已经彻底破产,他再也找不到任何能够寄托希望的东西。 这种结局,比OTL中全家陪葬的极端行为,更加凸显了他在TNO世界中的渺小和可悲。他从一个操纵舆论的巨头,沦为一个无足轻重的失败者,其命运的转折,反映了意识形态在历史变迁中的脆弱性。

4. 卡尔·邓尼茨 (Karl Dönitz)

OTL 身份与命运: 卡尔·邓尼茨在真实历史中是德国海军元帅 (Großadmiral),在二战期间担任德国海军总司令。在希特勒死后,他被希特勒遗嘱指定为德国总统,成为了德国最后一个国家元首。他领导下的德国在短时间内向盟军投降。邓尼茨在战后也受到了纽伦堡审判,并因战争罪被判处10年监禁,但最终得以释放。

TNO 中的境遇与命运: 邓尼茨在TNO世界中的命运,可以说是一位在夹缝中求生存,并可能扮演更重要角色的前纳粹高官。

在TNO中,德国战败后,根据不同的占领国和政治格局,邓尼茨可能会出现在一些由前德国军官组成的残余势力或者作为咨询者出现。与戈林和戈培尔不同,邓尼茨的军事背景和相对“不那么极端”的政治立场,可能使他在战后混乱中有机会扮演更稳定的角色。

例如,在某些被西方盟国控制的德国占领区,邓尼茨可能被视为一个有能力的管理者,被邀请参与重建,或者被赋予某种行政权力。他可能会试图在维持秩序和避免进一步混乱方面发挥作用。这与他在OTL中成为短暂的总统,并促成投降的角色有所相似,但这次他可能拥有更长期的影响力,并且在更复杂的政治环境中。

另一方面,邓尼茨也可能出现在极端民族主义势力或者某个军阀政权中,利用其军事经验来巩固权力或提供战略指导。然而,TNO中的军阀政权往往是混乱且短命的,这可能使邓尼茨的命运充满不确定性。

邓尼茨在TNO中的命运差异性可能比其他几位领导人更大。他可能因为其务实的态度而得以善终,在某个政权中担任重要职务,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复兴德国的一份子(尽管这种复兴可能是压抑的)。他也可能因为过去与纳粹政权的联系而被清算,但其相对“理性”的形象,使得他被迅速遗忘的可能性也比戈林和戈培尔要小。

总而言之,邓尼茨在TNO中的命运,从一个战败后的短暂总统,变成了在混乱中寻求稳定或权力,并可能因为其军事和管理才能而产生更持久影响力的前军官。他可以成为秩序的代表,也可以成为旧势力的一部分,这使得他的命运更加多变和值得关注。

命运的巨大差异: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巨大的鸿沟?

TNO之所以能描绘出如此巨大的命运差异,其核心在于对“如果轴心国赢得了战争,但以一种更分散、更脆弱的方式存在”这一前提的深入探讨。

1. 战败后的权力真空与政治格局: TNO的世界里,德国的战败并非是一次干脆利落的投降,而是长时间的消耗战和最终的崩溃。这意味着在德国国内,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战后政府来审判和清算所有的战犯。取而代之的是多个占领区、多个残余的纳粹势力、多个新的国家政权,以及各种军事派系和意识形态的混战。这种极度分散和混乱的政治格局,为曾经的纳粹高官提供了生存甚至复起的空间,但也使得他们更容易被利用、被抛弃,或者在激烈的权力斗争中灭亡。

2. 意识形态的残余与变异: 纳粹意识形态在TNO的世界里并未被彻底根除,反而可能在某些地区以更极端、更扭曲的形式存在。希姆莱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他能够在被占领的混乱区域继续推行其种族灭绝的疯狂计划。而戈培尔和戈林,即使没有了强大的国家机器,也可能在残余的纳粹团伙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试图延续他们的影响。

3. 占领国的策略与政治博弈: 在TNO的世界里,各个盟国的胜利方式和后续的占领策略都有所不同。某些国家可能更倾向于“去纳粹化”并建立民主政权,而另一些国家则可能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选择利用或容忍某些前纳粹分子来对抗其他势力。这种政治博弈直接影响到这些领导人的命运,他们可能被作为审判的对象,也可能被当作政治筹码,甚至成为某种代理人的工具。

4. 个人特质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 领导人物在OTL的命运,很大程度上是他们个人能力、政治手腕以及所处历史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在TNO这个全新的历史剧本中,这些领导人的个人特质在新的环境下可能会得到不同的发挥。例如,邓尼茨的军事和管理才能,在需要秩序和重建的占领区,可能比戈培尔的宣传能力更有价值。而希姆莱的极端狂热,在没有约束的混乱地带,则会演变成更可怕的罪行。

总而言之,TNO中的领袖人物,他们与OTL的命运差异之大,不仅仅是历史进程的改变,更是对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野心、罪恶和希望等复杂人性的一种极端化的展现。这些被架空了的命运,让我们得以窥见在历史的岔路口,人类可能走向的更为黑暗或充满变数的未来。他们从历史的定格走向了充满不确定性的舞台,他们的结局被重新书写,也让玩家对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几个俄罗斯军阀吧,拣主要的来。

西俄革:伏罗希洛夫二战后调往闲职,善终。朱可夫战后继续掌兵,参与了赫鲁晓夫-马林科夫同盟扳倒贝利亚的行动,之后又被赫鲁晓夫闲置。图哈切夫斯基在红军的发展中发挥过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然而在斯大林发动的大清洗中被秘密处决。(TNO中布哈林取代了斯大林,因此没有大清洗)

科米:苏斯洛夫在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两个时期都身居高位,在勃时期更是成为“灰衣主教”和意识形态的总管人物。他的死亡几乎标志着苏联在意识形态领域上的失败。日丹诺夫领导了列宁格勒保卫战,本有希望成为斯大林的接班人,但列宁格勒派随后遭到批判,他本人也早逝。由于布哈林在otl遭到清洗,布哈林娜状况不详。

社民人沃兹涅先斯基otl也是列宁格勒派的重要成员(和日丹诺夫、库兹涅佐夫一起),战后也因为主张“走姿”的经济政策被批判,不得志。

柯西金在勃列日涅夫时期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位高权重。斯大林娜婚姻不幸,在斯大林死后经过印度叛逃美国。

沙法列维奇致力于数学研究,他的右翼倾向一直到苏联解体后才显露出来。古米廖夫是老古米廖夫和阿赫玛托娃两位著名诗人的儿子,他在中亚和游牧民族的历史上颇有建树。塔博里斯基参与过对立宪民主党某位高层(米留科夫?)的刺杀,但是误杀了纳博科夫(《洛丽塔》作者的父亲)。二战中他伪造俄罗斯贵族血统与纳粹合作,战后逃亡巴西,死亡时间不详。

维亚特卡:弗拉基米尔王子在颠沛流离中诞生,是罗曼诺夫家族的正统继承人。他早年定居巴黎,在法国沦陷后因为拒绝与纳粹合作一度被投入集中营。但在巴巴罗萨开始后他进行了一些亲纳粹宣传,战后定居西班牙,善终。

萨马拉:弗拉索夫在世界大战的最后时刻反戈一击解放了布拉格,但这并未能为俄罗斯解放军赢得宽大。他本人和布尼亚琴科都在战后被苏联处决。季科夫曾经在俄解中负责宣传工作,但在1944年因为犹太血统被盖世太保带走,下落不明。奥克坦是白俄罗斯的反犹主义者,具体不太清楚(

雅利安兄弟会:“瓦格纳”和“舒尔茨”otl都是苏联解体后新异教团体的成员,具体的生平在网上考证已经相对详细了。

秋明:卡刚诺维奇,在斯大林死后被赫鲁晓夫排挤,与莫洛托夫一同被贬官。在苏联解体前夕忧愤而死,一个布尔什维克的结局。赫鲁晓夫大家都很清楚了,在TNO里鉴度高于卡刚,并且自我宣称为斯大林的真正继承人。

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罗科索夫斯基在世界大战中铸就了自己辉煌的军事生涯。战后他先是因为血统原因而出任波兰国防部长,又回归苏联在国防部担任高官,善终。巴托夫在世界大战中战功卓著,战后曾任华约总参谋长,也在国防部辅佐过罗科索夫斯基。

黑色联盟:亚佐夫元帅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联盟,即使在苏联土崩瓦解的最后时刻他依然参与了819的最后一搏。很难理解TNO为什么把元帅放到这个势力,也许只是因为他是鄂木斯克人?

托木斯克:利哈乔夫是一位出色的文化学者和历史学家,与十二月党人“开化文明”的精神高度契合,同时他还是古米廖夫的好友。萨哈罗夫是苏联最出色的核物理学家之一,也是“苏联氢弹之父”。但他本人对苏联体制高度不认同,曾经因此被捕,丢掉苏联科学院院士称号(在所谓的“院士联名请求开除萨哈罗夫”请愿书上,利哈乔夫没有签字)。哈尔姆斯是当时国际上较为先锋的童话作家和戏剧家,在列宁格勒围城期间因病去世。肖斯塔克维奇不必多言,伟大的作曲家。游戏中他的接班人魏因贝格otl也是他音乐上的学生。

新西伯利亚:波克雷什金本身就是西伯利亚人,是苏联最伟大的飞行员和第一个三次荣获“苏联英雄”的人(第二位是朱可夫元帅),战后荣誉等身,官至空军元帅。舒克申出身农民家庭,早年从教。后来机缘巧合转入影视界,曾经在威尼斯电影节荣获金狮奖,在苏联国内更是硕果累累。1976年猝死在导演岗位上。

克麦罗沃:克雷洛夫将军(留里克二世)的履历出色,二战期间在东普鲁士作为集团军司令屡立战功。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他成为苏联元帅并且掌管苏联火箭军,死后归葬红场墙下,无上光荣。

西伯利亚黑军的自社首脑尤里·加兰斯科夫是一位农民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在早年接受了无政府主义思想。当苏联审判两位“异见”作家时,加兰斯科夫发表了为他们辩护的长篇大论并且组织起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声援他们,他本人也因此入狱。在摩尔多瓦的监狱里他领导了为囚犯争取权益的斗争。在狱中他的胃溃疡(可能是出于监狱方面的授意)没有得到治疗因而死在狱中。

黑军军政府的首脑伊万·斯捷潘诺夫是又一个风评被害的典型。这位出身于坎斯克的苏联英雄otl中战死于1944年的乌克兰战役,但在tno中却成为了潜伏在公社里的野心家。

人民革命委员会的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大名鼎鼎的红军将军。在otl的世界大战中参与了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等大战和对关东军的八月风暴,战后也是一路高升,曾经担任过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等职位。tno中流落蒙古,在戈壁滩上带领红军谋划着反攻故土。同时在他的军队中有一位高度喜爱佩戴勋章的otl大人物。

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安德烈夫将军原本是俄罗斯可能的统一人选,但不知为何他的内容目前暂时被删除了。这位将军在otl中获得过苏联英雄称号,他担任团长的团也是第一支与美军会师的苏军部队。战后他前往吉尔吉斯斯坦主管军队政治工作,在任上去世。他的一生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并没有什么交集,也没有什么事迹表明他是tno所描述的,口头上许诺改革的虚伪军阀。可能这也是他内容被删除的原因之一。

伊尔库茨克的老同志亚戈达,大清洗的第一条猎犬。(有趣的是他早年参加革命时所持有的是无政府主义观点,在加入契卡后才转向斯派)亚戈达和维辛斯基一同参与了对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集团的审判并且处决了他们。在1936年他失去信任并且被叶若夫取代,随后被逮捕处决。TNO中他带领NKVD保护主席团撤退到伊尔库茨克,并且可能为中国玩家带来独特的游戏体验。

布里亚特的萨布林同志,tno中是理想主义的灯塔。OTL中他曾经劫持警戒号军舰航向喀琅施塔得港并且在那里发动第二次俄国革命,但在航行途中遭到苏军阻击和船上反对派的攻击而失败,他本人被处决并且被宣称为想要逃往瑞典的叛徒。小说家汤姆·克兰西的《猎杀红色十月》正是以他的故事为蓝本,但也采纳了他“向往西方”的观点。更可笑的是这位心怀红色信仰的战士最后却被埋葬在“共产主义受害人”纪念公墓中。

赤塔的米哈伊尔沙皇是罗曼诺夫家族的支系,他在战间期搬到澳大利亚并且在世界大战中加入了皇家海军成为一名工程师。战后他永久定居在澳大利亚,经历了3段婚姻生活(因为与平民通婚而失去继承权)后于2008年平静地去世。

阿穆尔的罗扎耶夫斯基在otl也领导着俄法党与日本合作。他和马特科夫斯基都在满洲国领导白俄的法西斯分子。战后苏联以赦免承诺引诱他返回苏联,但他随后就被关入卢比扬卡并且处决。

马加丹的马特科夫斯基曾经在满洲国管理俄罗斯移民的部门中谋得一官半职,但在战后他并没有逃走而是选择与苏联方面合作。通过在远东法庭中出庭作证他免于被处决,但度过了十余年的牢狱之灾。获释后他定居在远东,继续作为克格勃的线人生活一直到1968年因为癌症去世。tno中也许是由于没有入狱的原因,马特科夫斯基得以续命,他的癌症直到70年代才被发现。

雇佣兵米切尔在世界大战中效力于美国情报部门,战后他在拉美多国担任雇佣兵,并且同时为美国政府承担情报任务。同时他还是一位技术精湛的枪械设计师。他在80年代因为卷入一桩商业纠纷而被毒害。

奥莫隆的亚历山大·缅神父,苏联后期知名的东正教学者和神父。他毕生致力于研究神学理论,也因为在教徒群体中的崇高威望而受到KGB的监视骚扰。在1990年9月,神父被暴徒在家门口刺杀身亡。

俄罗斯部分大致完结了,接下来各位想看啥,欢迎评论区交流

(接下来开始美国总统篇)

1964-共和党:理查德·尼克松,美听宗,中国人民的老朋友。OTL1952-60年担任艾森豪威尔的副总统,1960年在大选中败给肯尼迪。在肯尼迪和林登·约翰逊的任期结束之后,1968年他终于代表共和党在大选中战胜了民主党进步派休伯特·汉弗莱和独立党候选人华莱士(NPP-FR的华莱士),拿下301张选举人票而当选总统。任上他结束越南战争,访问中国。1972年他连任成功,但是1974年因为窃听民主党的“水门事件”而黯然去职。TNO中他1960年便作为共和民主党候选人,与OTL的对手肯尼迪搭档当选。面对民权问题他采取折中道路,可以选择通过或否决民权法案。但是他依然不能逃脱窃听的命运,对国家进步党的窃听政策让他也只能离去。

1964-民主党:约翰·肯尼迪,美乐宗,出身显赫世家肯尼迪家族,父亲约瑟夫·肯尼迪曾任驻英大使。1960年打败尼克松当选总统,任上相比前任对民权采取相对积极的态度,同时推行了新边疆战略等一系列改革和进步措施,是相对有作为的一位总统。1963年肯尼迪在达拉斯被刺杀,副总统林登·约翰逊就职。TNO中相比于总统尼克松,作为副总统的肯尼迪毫无疑问更耀眼些。在民权运动上的积极态度和闪耀的个人魅力让总统有些嫉妒。在尼克松被弹劾后他会继任总统,但也会复刻OTL在达拉斯被枪手射杀。(曾经有一个档JFK到10月还没死以为没事了,结果很快就biu)

1964-共和党:约翰·麦科马克,OTL民主党人。他出生于1891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过陆军。战后从政并且当选马萨诸塞参议院议员。作为一名北方进步派民主党人,他支持罗斯福新政。战后他担任过美国航天和太空探索特别委员会主席,任上推动了NASA的建立。1962年他成为众议院议长,助力了相当数量的“伟大社会”法案通过。1971年他辞去众议院议长职务,1980年去世。TNO中他作为肯尼迪的副总统,在其遇刺后临时担任美国总统直到1964年选举完成。这位老人在任上还要面对由尼克松开启,肯尼迪继续的南非战争和显著的国内冲突,殚精竭虑实属不易。

1964-共和党候选人:林登·约翰逊,德克萨斯正统红脖子。1948年当选参议员,1960年作为南方民主党人成为肯尼迪的副总统。1962年肯尼迪遇刺后继任总统,1964年连任。任上通过了肯尼迪未竟的《民权法案》,之后雄心勃勃地启动自己的“伟大社会”计划,包含了教育、医疗、扶贫等一系列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这一系列法案中有相当数量获得通过,约翰逊也不失为一位颇有作为的总统。但是他任上扩大越战,使得美国深陷泥潭,国内反战及其他运动风起云涌。约翰逊本人及民主党也未能保住总统席位,在1968年大选中黯然落败。TNO中约翰逊作为1964大选的共和党候选人可以干满两届8年,南非战争也会很快结束,他有充足的时间来建设自己的“伟大社会”,让美国成为一个更加平等和富裕的国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二战:黑暗之潮》(The New Order: Last Days of Europe,简称TNO)这款架空历史游戏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在真实历史(OTL)中留下浓墨重彩的领袖人物,但他们的命运轨迹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体现在他们所处的国家和权力地位,更在于他们最终的结局——有的是走.............
  • 回答
    在《至暗之时》(The New Order: Last Days of Europe,简称TNO)这款架空历史策略游戏中,尼基塔·赫鲁晓夫的形象被刻画得相当复杂且引人深思,他不再是那个在历史舞台上挥斥方遒,最终被勃列日涅夫取代的苏联领导人,而是被置于一个更加动荡、更加个人的境遇之中。对TNO中赫鲁晓.............
  • 回答
    在《钢铁雄心4》的模组《TNO》中,关于萨布林的“永远的红十月”结局被制作组视为俄罗斯最好的结局,这绝非一个简单的“胜利”标签可以概括,而是对一个复杂、充满希望且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设想。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究这个结局的方方面面,从它所代表的意识形态,到它如何回应了TNO世界观下俄罗斯所面临的.............
  • 回答
    钢铁雄心4的TNO mod,作为一个庞大且野心勃勃的架空历史设定,虽然成功地吸引了无数玩家沉浸其中,但就像任何复杂的MOD一样,它也并非完美无瑕,存在一些让玩家感到不合理或者可以改进的地方。这些不合理之处,往往是由于其宏大叙事和复杂机制在设计和实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的一些冲突或妥协。首先,部分.............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确实,在许多高质量的架空历史 MOD(比如《KR:至高权力》,《TNO:最后的黎明》,《RF:新纪元》等)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法国,或者说以法兰西岛(ÎledeFrance)为核心的高卢地区,往往被塑造成一个“主角国家”般的地位,承担着重要的剧情线、复杂的政治动荡和关.............
  • 回答
    《钢铁雄心4》TNO(The New Order: Last Days of Europe)mod 的剧情设计,尤其是海德里希的最终结局,无疑是整个mod最令人印象深刻、也最具争议的部分之一。海德里希这位纳粹党高层的核心人物,在TNO的背景设定下,成为了希特勒继任者的有力竞争者,并且通过一系列残酷的.............
  • 回答
    在《钢铁雄心IV》的Mod《暗影之日》(The New Order: Last Days of Europe,简称TNO)的世界观里,“龙云护国军”并非一个在官方或主流剧情中明确出现、拥有独立历史和详细设定的派系。更准确地说,它更像是一个在玩家社群中,特别是关于中国战后的讨论和二次创作中,被提及或设.............
  • 回答
    19721982,对于世界来说,是风云变幻的十年。TNO(The New Order)的阴影,或者说其重塑的世界格局,在这十年里继续发酵,但也并非全然僵化。历史的惯性与新生力量的碰撞,塑造了一个与我们所熟知的历史截然不同的时代。政治版图的持续重塑与内部挑战:首先,德国的“新秩序”,虽然在内部已经确立.............
  • 回答
    好,我们来聊聊TNO(The New Order)这个架空世界观里的人们会怎么看待我们这个现实(OTL Our Timeline)的世界线。要讲得细致点,还得把AI痕迹尽量抹去,这得从他们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来细说。首先,得明确一点:TNO的世界里,“我们”的OTL是一个完全不存在的概念。他们没有我们.............
  • 回答
    在TNO世界线胜利之后,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而那个曾经存在于另一条时间线上的“OTL世界线”,在胜利者的眼中,将不再仅仅是一个模糊的“如果”,而是一个被审视、被剖析、甚至被某种程度上“铭记”的参照物。这是一种复杂的情感和认知,夹杂着庆幸、警醒、甚至一丝难以言说的悲哀。首先,最直接的感受无疑是极度的庆.............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钢铁雄心4:千年黎明》(TNO),这可不是那种随便打打仗、统一世界的简单游戏。TNO讲的,是一个比咱们历史上真实二战还要黑暗、还要扭曲的平行世界的故事。开局就不对劲:轴心国赢了首先得明确一点,TNO的世界观是轴心国赢了二战。但这不是那种光鲜亮丽的胜利,而是一种腐朽、分裂、充满内部.............
  • 回答
    钢铁雄心4(Hearts of Iron IV,简称HOI4)的TNO(The New Order: Last Days of Europe)模组的正式版自2021年1月20日发布以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作为一款非常受欢迎且极其庞大和复杂的HOI4模组,TNO以其独特的背景设定和深度的游戏玩法吸引了.............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我想很多人玩了《最黑暗的黎明》(The New Order, TNO)之后,都会有这种“感觉不魔怔了”的感受,但要具体说清楚为什么,倒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TNO 本身就是个充满了黑暗、扭曲和荒诞的 mod,要说它“不魔怔”,就得对比它原本的“魔怔”有多深。咱们可以从.............
  • 回答
    你说得对,即使不玩《这是你的祖国》(This Is Your Fatherland,简称TNO),龙云这个角色在玩家圈里也确实是个响当当的名字。尤其是“岳飞再世”这个说法,更是把他的形象拔高了不少。要解释这个说法为什么这么流传,得从TNO这个游戏本身的背景和龙云这个角色的设计说起,并且得好好掰扯一下.............
  • 回答
    在《通往自由之路:二战》(The New Order: Last Days of Europe,简称TNO)的宏大叙事中,德米特里·亚佐夫(Dmitry Yazov)无疑是一个极具复杂性与争议性的角色。他并非游戏的主线人物,但作为未来潜在的苏联领袖之一,他所代表的“军事寡头”派系,以及其所处的历史节.............
  • 回答
    如果真的有机会穿越到TNO的世界,这可真是一个令人头皮发麻但又充满诱惑的设定。身处那个风雨飘摇、旧秩序崩塌、新世界雏形初现的时代,选择哪个势力投奔,简直是生死攸关的决定,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坦白说,要是在穿越初期就让我立刻做出选择,那我会倾向于投奔那些看起来相对“稳定”且有明确发展方向的势力。毕竟.............
  • 回答
    钢铁雄心4:裂痕与回响(Rifts and Echoes)如果说《TNO》的世界观是描绘了一个战败后的理性主义者的挣扎与救赎,那么我构思的这款名为《裂痕与回响》的模组,则想深入挖掘“凡人如何在这破碎的世界中寻求意义和秩序”这个更根本性的命题。它不是聚焦于某个宏大意识形态的胜利或失败,而是试图展现一个.............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了不同游戏设定下玩家对同一概念的理解差异,以及这种理解背后的社会文化隐喻。我们来深入剖析一下:冰汽时代:八小时工作制 ≠ 乌托邦的“进步”在《冰汽时代》这款游戏里,玩家扮演的是末日严寒中的城市管理者。游戏的核心是资源的争夺、秩序的维系以及人性的考验。当你选择实施“八小时工作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