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双方外交部的表态来看,中国没有对印度做任何让步。这点是毫无疑问的,因为按照外交惯例,即使不是以联合公报的形式发布,在文字上,双方也是要达成一致再发布的。
但是实质的让步肯定是有的,这路一时半会估计不会接着修了。
还有一种可能是中国利用在班公湖方向上制造的筹码换取在洞朗继续修路。
至于输赢问题:
首先,和平解决意味着都有让步,这是世界的一般公理。
其次,大国之间,赢面子比赢里子要强一些。赫鲁晓夫用古巴换了土耳其撤导弹,除了面子什么都没有损失,但是世界公认苏联输了。
第三,不是以联合公报或者会议纪要形式发布,意味着双方对内都可以宣传自己没吃亏,对内都算有个交代。
最后,无论如何,和平永远不是最差的结局。
谢邀。
简单点,印度服软了。
印度外交部刚发的声明:
In recent weeks, India and China have maintained diplomatic communication in respect of the incident at Doklam. During these communications, we were able to express our views and convey our concerns and interests. On this basis, expeditious disengagement of border personnel at the face-off site in Doklam has been agreed-to and is ongoing
这份声明显比前几周的语气要软和得多,传递出来的信号还是令中方满意的。
刚又搜了一下中国方面的新闻,根据中国外交部的反馈看来,印军的“expeditious disengagement”贯彻得比较好,迅速撤出了中国国境,回到了国界线的那端。
回顾这段时间来,中国外交与军方的的态度,不难想见,中国军队在边境上给予了印军极大的压力。结合我所知的消息,毫不过分地说,解放军已经做好了一场局部战争的准备。
印度决策层并不傻,在这种时候真和中国闹掰,损失太大,而且经过这三个月的对峙,基本上也把想表达的都表达了。人家声明也说了嘛:“we were able to express our views and convey our concerns and interests”。
我一直觉得,印度撤军是迟早的事儿,只是一个姿态问题。这事儿发生在今天算是一个合理的时间点,因为金砖国家峰会下周就要在厦门举行,莫迪先生会来中国参加。
莫迪先生摆出了友好的姿态,看能否在厦门换来一些友谊的回馈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