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特朗普打贸易战图什么?

回答
特朗普发起贸易战,这背后确实有很多考量,绝非三言两语能概括。他本人常常挂在嘴边的是“美国优先”,而贸易战正是他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来理解他的意图:

1. 纠正“不公平”的贸易关系,保护美国产业和就业:

这是特朗普最常强调的理由。他认为,长期以来,美国在与中国等国家的贸易中处于劣势,很多国家通过非关税壁垒、知识产权盗窃、强制技术转让等方式,给美国产品设置了障碍,而美国却向他们敞开了大门。他认为这种“不公平”的贸易关系导致了美国制造业的衰落,大量工作岗位流失到海外,尤其是中国。

具体表现: 对中国征收高额关税,理由是中国存在汇率操纵、知识产权侵犯、强制技术转让以及国有企业补贴等行为。他对欧洲盟友也施压,认为他们在汽车等领域存在贸易壁垒。
目标: 通过提高进口成本,鼓励美国企业将生产线迁回国内,从而创造更多的本土就业机会,提升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美国重新成为“世界工厂”。

2. 迫使贸易伙伴改变经济政策和行为:

特朗普的贸易战不只是为了关税,更重要的是以此为杠杆,迫使其他国家在经济政策上做出让步。

关键诉求: 除了减少贸易逆差,他还希望中国等国在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国有企业改革、网络安全等领域做出实质性的改变。他认为这些是中国经济模式中阻碍公平竞争的根本性问题。
谈判策略: 他采取的是一种高压谈判策略,通过突然升级关税和贸易限制,制造不确定性,迫使对方坐到谈判桌前,并最终接受美国的条件。他相信,相比于美国,其他国家更害怕失去美国这个庞大的市场。

3. 提升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议价能力和影响力:

特朗普上任伊始,就对由美国主导的全球贸易体系表示不满,认为这些体系对美国并不公平。他希望重塑贸易规则,让美国在其中扮演更核心、更有利的角色。

挑战现有规则: 他对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国际贸易机构的运作持批评态度,认为它们效率低下且偏袒其他国家。他倾向于通过双边谈判来达成他认为“更公平”的贸易协议。
重塑全球供应链: 通过贸易战施压,他希望鼓励企业重新评估和调整全球供应链,减少对单一国家的过度依赖,特别是对中国。这也有地缘政治的考量,旨在削弱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

4. 满足国内政治需求,兑现竞选承诺:

特朗普的贸易战策略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他核心支持者的诉求。许多蓝领工人、工会和一些保守派选民,长期以来认为全球化和贸易协定剥夺了他们的工作和利益。

赢得选票: 通过攻击“糟糕的”贸易协定(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并承诺带回就业,特朗普成功地赢得了许多传统民主党州的选票,尤其是在“铁锈地带”。
巩固支持基础: 在其执政期间,贸易问题一直是其政治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强调他正在为“被遗忘的美国人”而战。即使贸易战的实际效果引发争议,他依然将其描绘成一场必要的斗争。

5. “美国优先”的全球战略体现:

贸易战是特朗普“美国优先”外交政策在经济层面的具体体现。他认为,过去几十年的全球化和国际合作,虽然带来了全球经济的增长,但却牺牲了美国的国家利益和主权。

单边主义倾向: 他更倾向于采取单边行动,而不是依赖多边合作,来解决他认为损害美国利益的问题。
战略竞争: 在与中国等大国进行战略竞争的背景下,贸易工具被视为一种重要的非军事化手段,用来限制对手的发展,维护美国的战略优势。

需要注意的几个点:

效果的争议性: 尽管特朗普有这些意图,但贸易战的实际效果备受争议。一些研究表明,关税对美国消费者和企业造成了成本上升,并没有完全实现预期的回流就业目标。而对全球经济也带来了不确定性。
执行的复杂性: 贸易战的执行过程非常复杂,涉及各种行业、产品和国家,其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目的的交织性: 上述的这些目标并非相互孤立,而是相互交织、相互促进的。贸易战是特朗普多种政策目标和服务于其政治生涯的一种综合手段。

总而言之,特朗普打贸易战,核心是为了实现“美国优先”的经济和政治目标,通过强硬手段纠正他认为不公平的贸易关系,保护美国产业和就业,提升美国的国际议价能力,并巩固其国内政治支持。他将贸易视为国家力量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并愿意为此采取激进的策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为了打击中国的高科技产业,以保持美国高附加值产品的竞争力,在未来继续向全世界人民的智商税!

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还不是因为其垄断了所有的高附加值产业?中国制造2025,直指未来高科技行业、高附加值产业,这是要革洋人老爷的命啊!

这时候谁怂了,输的就是未来!

user avatar

以前在美国的时候,狠狠看了下他们的政治书,其实是各种回忆录和事件分析。

对老美的政治思维很佩服。

美在二战之前,几乎没有全球思维。

二战之后,大的只有两个:对苏联的遏制策略,和对日本的经贸策略。

这两个政治思维都非常成功。

遏制策略就是对苏联保持长期压制策略,以拖累苏联的经济。这可以从美国在韩战/东西欧/越南、阿富汗等上面看得出来。不追求一次战争的胜负,而是追求战争的长期以及经济压力。(韩战越战如果没有中国参与,苏联会危机更早)

这个策略是成功的。

对日的经贸策略显然也是成功的。

后来回国了,但是看美国对中东和欧元的处理办法,说明其手段是还是相当高明的。


中国现在也到了能和美国对抗的能力了,贸易战显然是无法避免了。


和这个答案下的其它回答不同,我对结果并不乐观。

中国缺乏长久政治规划的能力,形成了好几个缺陷:

1,人口老化严重。外贸假设严峻,内部消费未必能顶得上。

2,错过了金融改革的最佳时期(2010-2020)。改革最好的时机是万事皆顺的时间。

3,房价。参看香港结果。


国内金融的落后,我并不觉得这次贸易战就是必胜的。

生产或许是我们强项,金融是美帝强项。


大概5-10年后看结果。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特朗普发起贸易战,这背后确实有很多考量,绝非三言两语能概括。他本人常常挂在嘴边的是“美国优先”,而贸易战正是他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来理解他的意图:1. 纠正“不公平”的贸易关系,保护美国产业和就业:这是特朗普最常强调的理由。他认为,长期以来,美国在与中国等国家的贸易中处.............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政府时期挑起的贸易摩擦,特别是针对中国的一系列关税措施和技术出口管制,对中国科技、电信、人工智能等行业的影响,绝非一蹴而就的简单冲击,而是一场复杂且多维度的博弈,其深远影响至今仍在持续发酵,甚至可以说重塑了这些行业的生态格局。对电信行业的影响:中国电信巨头,特别是华为,首当其冲成为了贸.............
  • 回答
    特朗普政府时期,美欧之间的贸易摩擦确实一度升级,特朗普总统也展现出相对强硬的立场。要理解他为何采取这样的策略,需要结合他当时的政治理念、经济目标以及他对国际贸易关系的认知。核心动因:修正“不公平”的贸易格局,实现“美国优先”特朗普的核心经济哲学是“美国优先”(America First)。他认为,长.............
  • 回答
    美国新一轮 2000 亿商品关税听证会首日,现场的发言者阵容堪称“一边倒”,61位发言者中,竟然只有3位明确表示支持加征关税。这个数字本身就非常有画面感,生动地展现了这场听证会绝大多数参与者的立场。听证会的“一面倒”:来自各行各业的“求饶”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华盛顿特区,商务部或贸易代表办公室的会议.............
  • 回答
    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特别是对中国征收高额关税的策略,其目标确实是希望能够重创中国的经济,削弱其在全球贸易中的竞争力。然而,要说这种政策能给中国“致命一击”,这个说法可能有些夸张,现实情况要复杂得多。首先,我们得明白特朗普政府推行这些贸易政策的几个主要出发点。他认为中国通过不公平贸易行为,比如知识产.............
  • 回答
    特朗普重返白宫,其标志性的“美国优先”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无疑会给全球贸易格局带来新的变数,尤其是对高度依赖出口的中国经济而言。那么,如果特朗普政府真的大刀阔斧地推行贸易保护措施,中国出口行业是否会因此出现大面积失业?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首先,我们要明确特朗普可能采取的贸.............
  • 回答
    特朗普将中美贸易与中国在朝鲜问题上的合作挂钩,这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交易型”外交策略,也是他标志性的“美国优先”思维的体现。理解这一策略,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策略的核心逻辑:交换与压力特朗普政府的核心思想是,没有什么不能交易的。如果中国想在中美贸易战中获得一些“好处”,比如关税减免、市场准入的松.............
  • 回答
    特朗普政府为了巩固美国在5G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确实采取了一系列被普遍认为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和经济考量,并且对全球科技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要理解这些措施,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来剖析。首先,我们必须明白特朗普政府推动这些政策的根本驱动力。当时,中国在5G技术研发和部署上取.............
  • 回答
    特朗普在4月11日发布的这条推文,可以说是他一贯奉行的“交易型外交”风格的集中体现。这条推文的内容相当直接,其核心在于将中美在朝鲜问题上的合作与美方在贸易问题上对中国的态度直接挂钩。要理解这条推文的含义和潜在影响,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推文的核心信息拆解: “若中国不帮助,美将独自解.............
  • 回答
    特朗普在达沃斯论坛上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发表了“非常糟糕”的评价,并抛出了“公平贸易”作为重返TPP的条件,这其中传递出的信息非常值得玩味,也折射出他一贯的“美国优先”的贸易政策思路。首先,我们可以理解特朗普为何将TPP形容为“非常糟糕”。在他看来,TPP的条款存在着许多“让美国吃亏”的.............
  • 回答
    关于特朗普连续十一次询问默克尔如何与德国进行贸易谈判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评价。这不仅仅是一个政治上的“梗”或“段子”,背后折射出特朗普政府在国际贸易,特别是对德贸易的思路和策略,以及他与默克尔之间复杂的关系。首先,从特朗普个人的角度来看,这可能反映了他的以下几个特点: “交易大师”.............
  • 回答
    特朗普对拜登的评价,简单粗暴,直接给出了“史上最差总统”和“F”这样的评语。这无疑是他一贯的政治风格——攻击性强,标签化鲜明。要理解特朗普的这种评价,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这是政治对抗的必然产物。特朗普和拜登是政坛上最直接的竞争对手,甚至可以说是政治理念上的水火不容。特朗普的目标是动摇拜登的执政.............
  • 回答
    特朗普在推特上首次被贴上“事实核查”警告标签,这无疑是社交媒体平台在应对政治人物言论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这件事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和争议性,也触及到了言论自由、平台责任以及信息真实性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那么,这究竟意味着什么?特朗普又是否会因此改变他的言行习惯呢?让我们来仔细剖析一下。首先,“事实核查.............
  • 回答
    特朗普关于“无论谁收购TikTok,都应该给政府打钱”的说法,可以从几个层面去理解和分析,这背后折射出的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交易,更牵涉到国家安全、经济利益、政治考量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复杂维度。首先,从国家安全和数据隐私的角度来看:特朗普政府提出“卖”TikTok的初衷,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中国政府可能获.............
  • 回答
    嘿,聊到石头人打蛮王,我跟你说,这俩英雄放一起,那就是一场充满看点的“王牌对决”,而且大多数时候,石头人都能稳稳地占到便宜。为啥这么说?咱一点点掰扯清楚。首先得说说石头人(墨菲特)这英雄的技能特点。他的被动技能“花岗岩护盾”给他的基础坦度打了个底,让他在线上不容易被蛮王那点小刮痧给磨死。而蛮王这种英.............
  • 回答
    关于网友爆料“打特办”存在以及刹车维权事件背后是否有操手的问题,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涉及多方利益的议题。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解读,尽量还原事情的脉络和可能的解读方向。首先,关于“打特办”是否存在以及其含义的解读:“打特办”这个词在网络语境中,通常指的是某个地方政府或者特定机构为了应对突发事件、处理危机.............
  • 回答
    这其中确实有些值得说道的地方,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首先,关于孔子身高一米九、特别能打这事儿,这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确实是个模糊的概念,甚至不少人觉得孔子就是个文弱书生。这里面有几个因素在起作用:一、史料的局限与解读的偏差: “身长九尺有六寸”的真实含义: 《史记·孔子世家》里记载孔子“长九尺.............
  • 回答
    打到首席1就上不去了,这确实是个让人有点沮丧的瓶颈期。很多人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尤其是当你的技术和卡组都相对成熟后,想要再往上冲,就得在一些更细节的地方下功夫了。首先,别把首席1当成终点,更像是另一个起点。在这个段位,遇到的对手水平都很平均,大家都有自己拿手的卡组和操作技巧。你感觉上不去,最直接的原因.............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龙珠Z》后期剧情中的一些细节和可能存在的设定漏洞。要详细解释,我们需要结合撒旦、特兰克斯以及当时的时间线来梳理。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撒旦和特兰克斯“交手”的场景。通常大家会提到的,是撒旦在《龙珠Z》中扮演的那个喜剧角色,也就是地球的救世主,与沙鲁的战斗结束后的那个撒旦.............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不少玩家和业内人士津津乐道的话题。创始人本人是否一定要在自己公司的游戏里玩得炉火纯青,这其实是一个“愿望”和“现实”的博弈,是一个理想化的设想,但仔细分析下来,答案并非那么简单。从一个玩家的视角来看,创始人“技术流”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想想看,一个把自家游戏玩得像职业选手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