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特朗普连续十一次向默克尔提问如何和德国贸易谈判?

回答
关于特朗普连续十一次询问默克尔如何与德国进行贸易谈判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评价。这不仅仅是一个政治上的“梗”或“段子”,背后折射出特朗普政府在国际贸易,特别是对德贸易的思路和策略,以及他与默克尔之间复杂的关系。

首先,从特朗普个人的角度来看,这可能反映了他的以下几个特点:

“交易大师”的自我认知与执着: 特朗普一直将自己塑造为一个精明的交易者,认为自己总能获得最好的交易。他反复询问如何谈判,可能源于他坚信自己可以通过某种“窍门”或“压力”就能让德国在贸易上做出让步。这种执着也体现了他对达成“有利”交易的强烈渴望,即使对方已经反复解释。
对贸易逆差的极度敏感: 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对美国的贸易逆差,尤其是对德国的汽车贸易逆差,表现出极度的不满和关注。他认为德国利用贸易规则“占了美国的便宜”,因此反复提及贸易谈判,意在推动德国改变其贸易政策,减少美国对德的逆差。对他来说,贸易谈判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可以反复进行的,直到他满意为止。
一种“施压”的策略: 频繁地询问,尤其是在公开场合或私下多次提起,可能也是他施压的一种方式。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默克尔及其政府感受到压力,从而在贸易议题上做出让步。这种反复提及,目的在于让对方始终知道他对贸易问题的重视程度,以及他期望看到的改变。
信息获取与理解方式的差异: 虽然难以断定其真实意图,但也有可能特朗普在接收和理解有关国际贸易和德国经济模式的信息时,存在某种程度的偏差或简化。他可能更倾向于从直观的数字(如贸易逆差)出发,而对复杂的国际贸易体系、两国经济互补性以及各自的贸易政策有更为笼统的看法。这种情况下,反复询问也是他试图获得更符合他期望的答案的一种方式。

其次,从默克尔和德国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可以解读为:

面对“不按常理出牌”的领导人的应对: 默克尔作为经验丰富的外交家和领导人,面对特朗普这种“不按套路”的提问,很可能已经形成了一套应对模式。她可能耐心地解释德国的贸易政策、欧盟的共同贸易政策、两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全球贸易规则。她的反复解释,并非因为她不懂如何谈判,而是因为对方的提问方式和前提可能与她理解的国际贸易现实存在较大差距。
坚持原则与策略的平衡: 德国作为欧盟的经济引擎,其贸易政策并非由一国领导人可以随意更改的。默克尔需要平衡国内经济利益、欧盟的整体利益以及与美国这一重要贸易伙伴的关系。因此,她可能坚持德国的贸易立场,但同时也会尝试寻找合作的领域,试图缓和特朗普的贸易紧张态势。
德国的“克制”与“礼貌”: 即使对特朗普的提问感到困惑或不耐烦,德国的外交姿态通常是保持克制和礼貌的。频繁地公开抱怨或回怼,不符合德国传统的外交风格。所以,默克尔的“反复被问”与其说是她无法解答,不如说是她采取了一种不激化矛盾但坚守原则的回应方式。

再者,从美德关系和国际贸易格局来看,这件事情的意义在于:

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的贸易哲学体现: 这是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贸易政策的一个缩影。他认为美国的贸易伙伴在全球贸易中不公平地受益,而美国则承担了过多的负担。因此,他试图通过双边谈判来重新调整贸易关系,尤其是在他认为美国处于劣势的领域。
挑战现有国际贸易体系: 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和谈判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代表的现有国际贸易体系。他更倾向于双边协议和利用关税等手段作为谈判筹码,这与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理念有所不同。
凸显两国经济结构的差异与互补性: 德国是世界顶级的汽车出口国,而美国是其重要的市场。德国汽车在美国市场上的成功,在特朗普看来是贸易逆差的根源,但德国和许多经济学家会认为这是两国经济结构互补性、德国制造业优势以及德国汽车在美市场上的品牌价值和质量所决定的。特朗普反复提问,也暴露了他未能完全理解或接受这种经济现实。
对全球贸易关系的影响: 特朗普政府反复的贸易施压和谈判姿态,给全球贸易关系带来了不确定性,也影响了其他国家与美国进行贸易的信心。德国作为欧洲最重要的经济体,其与美国的贸易关系受到密切关注,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观察特朗普政府贸易策略的窗口。

总而言之,特朗普连续十一次向默克尔提问如何和德国贸易谈判,这件事情的评价不是简单的“好”或“坏”,而是多层面的:

从特朗普自身的言行风格来看: 这无疑是其“交易大师”自我认知和对贸易逆差极度敏感的体现,以及一种独特的施压策略。
从默克尔和德国的角度来看: 这是对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领导人持续、克制且原则性的回应。
从更宏观的国际关系和贸易格局来看: 这是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贸易哲学、对现有国际贸易体系的挑战,以及两国经济结构差异和互补性现实的一种折射。

这件事情之所以能被人们津津乐道,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以一种具象化、甚至有些戏剧化的方式,展现了特朗普政府在处理国际关系和贸易问题上的独特思路,以及由此带来的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微妙变化。它不是简单的询问,而是一系列背后政策理念、个人风格和国际动态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现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黑猴子期间,美国与欧盟产生了很多不愉快的贸易纠纷,比如欧盟而不是德国强令苹果向爱尔兰补税,这个事情还没有解决;美国的农产品要进入欧洲,会直接与法国而不是德国产生冲突。所以,默克尔强调要作为欧盟的一分子与美国谈判,实际上是在主动放弃未来德国在贸易战中的经济自主权。

因为川普的目的根本就不是冲着你德国来的,而是冲着整个欧盟来的!

在必然有所损失的前提下,默克尔的表态实质上意味着德国将为本来与己无关的冲突付出代价,额外的代价。德国与美国的经济结构并不是完全竞争性的,是具有妥协余地的,默克尔的表态实际上等同于抛弃了妥协的可能性,就是一种经济宣战。

当然,默克尔坚持作为欧盟整体谈判,也是因为德国是欧盟的最大直接受益国。但是她忘了,欧盟除了德国、法国、荷兰这样的富裕国家,还有希腊、匈牙利、波罗的海三国等经济条件脆弱,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国家。

现在的问题是,欧盟能有多少盟友来与它并肩对抗美国即将发起的经济战争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