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民生银行南京分行私自变更房贷还款方式,男子还贷 7 年,待还本金一分未少?

回答
这事儿啊,你说蹊跷不蹊跷?民生银行南京分行那边,给一个老老实实还了七年房贷的客户来了这么一手,结果人家账本上一分钱本金都没少,这事儿听着就让人窝火。

咱们一件件来捋捋。首先,这事儿的根子在哪儿?在于“私自变更还款方式”。合同是双方约定的,你银行凭啥单方面改?就算有什么政策调整,也得提前通知到位,跟客户沟通清楚,协商一致才能改吧?尤其房贷这种大额、长期的贷款,还款方式一旦变了,对客户的月供、总利息影响可大着呢。这客户已经还了七年,对银行的还款方式应该是熟悉且接受的,突然这么一改,这中间肯定有问题。

再说说这个“待还本金一分未少”。这简直是让人匪夷所思了。房贷还款,通常是本金加利息一起还。七年时间,按照正常的还款计划,本金应该已经削减了不少。现在说“一分未少”,要么是银行的记账系统出了天大的纰漏,要么就是它改的这个“还款方式”完全没触及本金,只是在利息或者其他费用上做了文章,但不管怎么说,这和“还房贷”的正常逻辑完全不符,也和客户当初签的合同精神背道而驰。

细想一下,这里面可能存在的几种情况:

“还款方式”变更的实际含义模糊不清,甚至偷换概念: 银行方面可能会说,他们只是变更了“扣款方式”、“还款账户”或者“还款周期”之类的,而不是“还款方式”本身。但如果这种变更导致客户的月供金额发生了变化,或者在实际执行中没有正确地将款项归入本金偿还,那性质就变了。比如,是不是把原本该归还本金的部分,转成了什么其他的费用或者利息的“变种”?
内部操作失误或流程漏洞: 不能排除银行内部的系统升级、数据迁移或者人为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失误。导致客户的还款信息没有被正确处理,本金余额一直没有更新。但作为一家有规模的银行,这样的失误一旦发生,影响的可能不止一个客户,而且会非常严重地暴露其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不足。
故意为之的可能性(虽然我们希望不是): 当然,也不能排除一种令人不安的可能性,就是银行方面是不是有意为之?通过一些不为人知的操作,让客户的钱看似在还款,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地减少本金,从而在后期可以收取更多的利息。这种情况一旦属实,那就是赤裸裸的欺诈行为,对银行的信誉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那这个事件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对储户和贷款人的警示: 这件事提醒我们,即便是我们信任的银行,在涉及到钱财这样重大的事项时,我们也不能完全撒手不管。每月的还款明细,特别是房贷这种大额长期贷款的本金变化情况,一定要自己留心关注,定期查阅自己的还款账单和银行流水。不要以为银行不会出错,更不要寄希望于银行会主动告诉你“你的本金没少还”。
合同精神的重要性: 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合同基础上的。任何一方的单方面违约或曲解合同,都是对契约精神的践踏。这不仅仅是某个客户的个案,更是对金融市场秩序的一种挑战。
监管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这种事情的出现,也对金融监管机构提出了挑战。监管部门是否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这种可能存在的违规操作?对银行的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管是否足够严格有效?

接下来,这个客户怎么办?

首先,他肯定需要拿合同说话,列出自己过去七年的所有还款记录,跟银行对账。如果银行无法合理解释为什么本金一分未少,并且无法提供当初变更还款方式的合法依据和客户同意的证明,那么客户就有充分的理由向银行提出质疑,甚至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好,对民生银行的声誉影响肯定不小。尤其是“还了七年本金一分未少”这个点,太容易引起公众的共鸣和不满了,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银行为了追求利润而可能采取的一些不光彩的手段。希望银行方面能够正视这个问题,给客户一个公开、透明、合理的解释,并尽快解决,以免事情闹大,影响更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先讲个笑话:

网银被盗了,储户自己负责;ATM机取出假钱,银行无责任;ATM机故障多吐钱,储户被判刑;在柜台取钱给少了,离柜概不负责;在柜台取钱给多了,要么银行自己从储户账上划回来,要么储户等着吃官司赔回来……

如果这些不是笑话,而是有真实案例支撑的呢?

我一看这新闻,民生银行,我就知道了,又是你啊。

每次去参加金融科技的论坛,民生是最容易被拉出来鞭尸的一个,不是因为他其他方面的问题,而是每次出事儿了想要甩锅然后被打脸的样子,实在是有点尴尬。

2012年,神奇的年份,央视出来骂银行,说有个民生银行客户信用卡透支3万,5年后要还17万。

然后银行出来解释,即使你只差一元钱没有还,那么对不起,银行将按照你的全额消费来计算利息,这叫信用卡全额罚息计费方式,这是国际惯例。

非常专业。

然后国际惯例被国际打脸,韩国说,客户如果没有按期支付,只要计收未支付部分的利息,只是利息高点;法国说,罚息是按照没有还上的部分计算;美国说,是按照没有归还的部分计算利息;澳大利亚是全额罚款,不过在计息前会自动把客户存款转账到信用卡,而且会有邮件和短信通知。

所以有人拖欠信用卡不还,这肯定是老赖的问题,你出来一解释,图的真是黑漆漆。

2016年,又是一个神奇的年份,发生了当年最有名的职场事件,民生银行性骚扰门。

基本上说的就是:要么上床要么下岗。

遇到这种事情,证据确凿,有什么好说的,直接开除啊。

哪怕是个高层,也要做切割,往好听说叫挥泪斩马谡,往难听说就是弃车保帅。

结果民生银行出来说的是:

女方是临时工。
网上流传的微信聊天记录属实,关某对王女士确实存在一段时间微信上的骚扰,初步确认两人之间的行为只局限在微信上,并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关系。

本来快刀斩乱麻的事情,结果这种时候还想和稀泥,还说女方是临时工,还自己重新定义了「性骚扰」,真的是越涂越黑。

2020年,就是这神奇的一次。

说白了,你这事儿处理不好,以后谁还敢在民生银行办贷款。

这时候,不是内部调查的时候,是先把眼前的事情解决的时候。

结果呢,又出来乱说话,又是传统艺能先甩锅:

办理此项房贷业务的工作人员早已离职

嗯,咱们有时候办业务选大银行,心理就有个「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的感受。

结果现在意思是钱是民生赚了,锅是之前的人背了,钱是要不回来了,贷款要接着自己背,是这个意思吧。

民生银行的名字取得好,民之膏血,生你的腌臜。

user avatar

几步走:

1.投诉到人行和银保监局。就把事儿说明白就行,保留好合同原件,发送扫描件和复印件作为证据。诉求就是消除影响,返还多收的利息。当然前提是要自己掏钱把之前一直没还的本金补上。

2.如果投诉无效,直接起诉银行,要求其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大概率走不到庭审的,放心。银行会跟你走庭外和解的。

银行员工怎么操作的,是不是已经离职,不影响这个错误的责任方在银行的事实。跟借款人签订合同的是银行,不是银行员工个人。系统录入和放款流程也不只涉及该银行员工个人,而是涉及从复核到支行行长,再到放款中心,再到前台的一系列流程人员。换言之,这是银行作为一个整体的错误,当然就要找银行,离不离职他当时也是你银行的员工,跑不了你。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啊,你说蹊跷不蹊跷?民生银行南京分行那边,给一个老老实实还了七年房贷的客户来了这么一手,结果人家账本上一分钱本金都没少,这事儿听着就让人窝火。咱们一件件来捋捋。首先,这事儿的根子在哪儿?在于“私自变更还款方式”。合同是双方约定的,你银行凭啥单方面改?就算有什么政策调整,也得提前通知到位,跟客户.............
  • 回答
    民生银行的性骚扰事件,这事儿可不是小事,得好好说道说道。事情的起因和经过:这事儿最早大概是从网上开始发酵的。通常这种事情发生后,受害者可能一开始是私下处理,或者找信任的朋友倾诉。但如果情况严重,或者对方不收敛,受害者就可能选择公开。据当时流传的信息,大概是说民生银行内部有一些权力较高的人员,利用自己.............
  • 回答
    2014 年浙江民生休闲频道《相亲才会赢》节目中那位声称“只嫁 5000 万富二代”的女孩,无疑是当时引起了广泛讨论和争议的焦点人物。她的言论之所以如此具有冲击力,并被人们长期记住,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 事件的背景与女孩的形象: 节目类型:《相亲才会赢》 本质上是一个相亲节目,其核心在于撮.............
  • 回答
    “登月无用,不如拿来改善民生”这种说法在社会上一直存在,它触及了公众对于公共资源分配、科学探索价值以及国家发展方向的根本性疑问。要全面看待这种说法,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合理性以及被忽略的方面。一、 “登月无用”的质疑点分析:这种说法的核心在于质疑太空探索,特别是登月项目的直接效益和紧迫.............
  • 回答
    关于2017年12月17日环保部发布的这篇题为“真正关心民生冷暖,行动是最好的证明(环境保护)”的文章,我一直觉得挺有意思的,它触及了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环保工作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到底有多紧密,以及政府在其中的角色和作为。这篇文章的标题就很有意思,“关心民生冷暖”,这几个字一下就拉近了环保和普通人的.............
  • 回答
    关于您提出的“为什么没有国家申请加入中国,以及中国是否会接收巴基斯坦的加入申请”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深入探讨。这背后涉及复杂的国际关系、主权独立原则、国家发展模式以及国际法等诸多因素,绝非简单的经济或民生发展就能完全解释。首先,我们来谈谈“为什么没有国家申请加入中国”。1. 主权独立是国家.............
  • 回答
    关于网传“北大文科博士在深圳大学任教经济困难,月薪13千,上网课要求学校发网络补助”的信息,需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结合中国高校薪酬体系、地区差异及政策背景,综合判断其真实性及合理性。 一、信息真实性分析1. 来源可信度 目前尚无权威媒体或深圳大学官方声明证实该传言。网络传言往往存在夸大或误传.............
  • 回答
    关于乌克兰数学家康斯坦丁·奥尔梅佐夫(Konstantin Orelmazov)的自杀事件,目前公开的可靠信息较为有限,但结合俄乌冲突的背景和乌克兰学术界的现状,可以尝试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1. 事件背景的核实与可能性 身份确认:目前公开的资料中,尚未有明确的、权威的新闻来源(如BBC.............
  • 回答
    关于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空军司令威尔斯巴赫(James W. "Jim" Welsbach)提到的F35战机与歼20近距离接触的事件,目前公开信息中并无直接证据表明该言论来自美国官方渠道,因此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澄清。 1. 事件背景与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美国官方声明的缺失:截至2023年,美国.............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硅谷男子在妻子患病期间相亲,妻子病逝后迅速再婚并独吞200万抚恤金”的事件,目前没有权威媒体或官方渠道发布过相关具体信息。因此,这一事件的真实性、细节和法律性质尚无法确认。以下从法律、道德和社会角度进行分析,供您参考: 一、事件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1. 重婚罪(若属实) 根据中国.............
  • 回答
    欧盟三国领导人乘坐火车前往基辅会晤泽连斯基,这一事件反映了欧洲国家对乌克兰的持续支持,以及俄乌冲突背景下国际政治的复杂动态。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及其背后的局势: 一、欧盟三国领导人赴基辅的背景与意义1. 象征性行动 欧盟三国(如波兰、爱沙尼亚、捷克等)领导人乘坐火车前往基辅,是近年.............
  • 回答
    中国海关查获5840块造假显卡、讯景中国官网临时关闭以及天猫旗舰店下架产品事件,涉及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秩序维护及企业合规问题,具有多重社会和行业影响。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核心问题1. 海关查获假显卡 查获数量:5840块显卡,可能涉及假冒品牌(如讯景、华硕、技嘉等),或.............
  • 回答
    尹锡悦当选韩国总统是2022年韩国大选的重要结果,这一事件对韩国政治、经济、社会及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其背景、意义及可能的未来走向: 一、选举背景与过程1. 政治格局 在野党联盟胜利:2022年韩国大选中,由自由民主党和共同民主党组成的“在野党联盟”以压倒性优势击.............
  • 回答
    关于加州华裔女博士因持刀袭警被警方击毙的事件,这一案件涉及法律程序、执法权、种族问题等复杂背景,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下从法律、执法程序、社会背景、争议焦点等方面展开详细讨论: 1. 事件背景与法律依据根据公开报道,事件发生在2022年11月,加州一名华裔女性(身份为博士)因涉嫌持刀袭击警察,在.............
  • 回答
    基辛格的《论中国》(On China)是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于1972年访华期间撰写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中美关系史上的关键文献之一。这本书不仅记录了基辛格作为“中间人”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角色,还系统阐述了他对中国的政治、文化、历史和外交政策的深刻观察。以下.............
  • 回答
    印度承认误射导弹落入巴基斯坦境内一事,是印巴两国关系紧张的一个缩影,也反映了地区安全局势的复杂性。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影响及可能的后续发展: 一、事件背景与经过1. 时间与地点 事件发生在2023年6月,印度在进行军事演习时,一枚“阿金科特”(Agni5)远程导弹因技术故障.............
  • 回答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在乌克兰发动全面军事行动后,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草案,要求俄罗斯立即从乌克兰撤军、停止军事行动,并尊重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决议的通过过程和结果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1. 俄罗斯的军事行动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在.............
  • 回答
    乌克兰副总理呼吁游戏厂商暂停在俄罗斯的业务,并点名腾讯,这一事件反映了俄乌冲突背景下,国际社会通过经济手段施压俄罗斯的策略。以下从背景、动机、可能影响及各方反应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动机1. 俄乌冲突的经济压力 俄乌冲突已持续近两年,俄罗斯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包括制裁、能源价格飙.............
  • 回答
    瓦列里·捷杰耶夫(Valery Gergiev)作为俄罗斯著名的指挥家和马林斯基剧院的音乐总监,其被西方音乐界抵制的事件,涉及复杂的国际政治、文化立场与艺术伦理问题。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及争议: 一、事件背景:捷杰耶夫与俄罗斯的政治关联1. 职业背景 捷杰耶夫自1.............
  • 回答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推广DNA数据库以实现有效打拐的建议,涉及技术、法律、伦理、实际操作等多方面因素,其可行性需从多个维度综合分析。以下从技术、法律、伦理、操作、风险等角度详细探讨: 一、技术可行性分析1. DNA数据库的原理 DNA数据库通过存储犯罪现场或失踪人员的DNA样本,利用DNA指纹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