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这个社会对大型犬真的有很大偏见吗?

回答


社会对大型犬的偏见确实存在,但这种偏见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历史、文化、经济等背景,也与现代社会对动物的认知方式密切相关。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偏见的根源:历史与文化的影响
1. 犬类的“工具化”传统
在人类历史上,大型犬(如狼犬、牧羊犬)被驯化后,主要被用作狩猎、牧羊、守卫等实用工具。这种功能性的定位使人类对大型犬的认知逐渐偏向“工作犬”而非“宠物”,导致对它们的评价更多基于功能而非情感。例如,德国牧羊犬因警犬、军犬的用途而被贴上“危险”的标签,尽管它们的天性本就忠诚且警惕。

2. 文化中“体型=威胁”的刻板印象
在许多文化中,大型犬的体型被与“危险”“压迫感”关联。例如,西方社会常将大型犬与“攻击性”“不友好”联系起来,而东方文化中,大型犬(如藏獒、圣伯纳)可能因体型与“威严”关联而被赋予不同的评价。这种刻板印象往往源于对犬类行为的误解,而非客观事实。

3. 媒体与流行文化的影响
电影、电视剧中大型犬常被描绘为凶猛或失控的象征(如《狮子王》中的辛巴、《变形金刚》中的擎天柱)。此外,网络上对大型犬的负面描述(如“撞倒人”“咬人”)被反复传播,进一步强化了公众的负面印象。



二、偏见的现实表现:从公共安全到社会态度
1. 公共安全与责任的误解
误认为大型犬“危险”:许多城市对大型犬的管理严格(如限制饲养、强制注册),部分公众认为大型犬“不听话”或“容易失控”,导致对它们的容忍度降低。
对“失控”犬的恐惧:大型犬因体型大、力量强,一旦发生意外(如咬人、撞倒人),容易被归咎于犬主,而非犬本身的行为问题。
对“流浪犬”的偏见:大型犬因体型大,可能被误认为是“流浪犬的代表”,而实际上流浪犬中大型犬的比例远低于小型犬(如流浪狗中约70%是小型犬)。

2. 社会对“宠物化”大型犬的排斥
“不优雅”的标签:大型犬的体型可能让它们在公共场合显得笨拙(如走动时摇晃、叫声低沉),导致公众认为它们“不美观”或“不体面”。
对“护主”行为的误解:大型犬的警觉性可能被误解为“攻击性”,即使它们只是因陌生人靠近而吠叫,也可能被当作“危险”行为。

3.实在社会中的“功能性”与“情感性”的矛盾
工作犬与宠物犬的界限模糊:许多大型犬(如拉布拉多、金毛)被训练为导盲犬、搜救犬,但它们的宠物化倾向(如温顺、忠诚)与工作犬的“功能性”特征冲突,导致公众对它们的评价两极分化。
对“忠诚”的误解:大型犬的忠诚度可能被误解为“过度依恋”,甚至被指责为“控制欲强”(如对主人过度依赖、拒绝离开)。



三、偏见的深层原因:认知偏差与社会结构
1. “体型=危险”的刻板印象
人类对“危险”的感知往往与“体型”直接关联,而大型犬的体型恰好符合这一认知。即使它们的攻击性极低,公众仍可能因“体型大”而产生警惕。
与小型犬相比,大型犬的“威慑力”更容易引发公众对“失控”的联想。

2. 对“责任”的误解
大型犬的饲养需要更多空间、时间、经济投入,部分公众认为它们“不值得”被当作宠物,尤其在经济压力大的社会中,大型犬的饲养成本可能被视为“不划算”。
对“责任”的恐惧(如担心犬主不负责)进一步加剧了对大型犬的偏见。

3. 社会对“非人类”动物的排斥
大型犬的体型和力量可能让它们在公共场合显得“不人道”,而这种“非人化”的认知也导致公众对它们的容忍度降低。
部分人认为大型犬“不适应城市生活”,而实际上许多大型犬(如金毛)在城市中能很好地适应。



四、偏见的缓解与改变
1. 教育与经验的改变
通过教育让人们了解大型犬的天性(如忠诚、温顺),以及它们的训练和行为管理方式,可以减少对它们的误解。
公众对大型犬的偏见往往源于对犬类行为的“经验不足”,通过接触负责任的大型犬主人,可以逐步改变看法。

2. 科学管理与法规的完善
建立严格的犬只管理规范(如疫苗接种、登记、行为训练),可以减少因犬只“失控”引发的负面事件,从而降低公众的恐惧感。
城市中对大型犬的限制(如限制饲养)可能需要更合理的政策,避免因“一刀切”而加剧偏见。

3. 媒体与公众意识的引导
通过媒体宣传大型犬的正面形象(如它们的忠诚、工作能力),以及对“不当行为”的责任归属(如犬主的训练责任),可以逐步改变公众认知。
鼓励公众与大型犬的正面互动(如宠物展览、犬类活动),减少对它们的误解。



五、结论:偏见的存在与可能的改变
社会对大型犬的偏见确实存在,但这种偏见并非绝对,而是源于历史、文化、认知等多重因素。随着社会对动物的尊重程度提高,以及对犬类行为的科学理解加深,这种偏见有望逐渐减少。关键在于:通过教育、经验、政策和媒体,改变公众对大型犬的刻板印象,使其从“危险”变为“忠诚”的象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来帮狗洗地吧。






问题不是出在狗,是养狗的人。

“没事,我的狗不咬人。”

“这狗可乖了,它扑你是喜欢你。”

“栓链子干什么?它就是喜欢跑。你知不知道栓链子它有多难受,你来栓你自己试试。”

“你知不知道我这狗多贵,它闻你的孩子是喜欢它,你打它干什么?”

“为什么把我的狗拉走,你要拉去哪是不是要拉去卖狗肉馆了,什么养犬证,没听过,滚。”

“养狗的人才有爱心,你不喜欢狗就是没爱心,你都不知道我的德牧多可爱。”

“狗是人类的朋友,你会把你朋友的嘴戴个铁罩子吗?”

“晚上叫怎么了?这是狗的天性,你晚上睡不着就把窗户关上。”

“狗大,狗屎也大。你嫌弃你来捡,又没有法律规定我必须捡。”

“城市不得养大型犬是恶法,剥夺养狗人爱狗的权利。”

这些话可都是人说的,这些事可都是人干的。狗可是无辜的,狗可不能选择自己生活在哪。

阿拉斯加犬培育出来就是拉雪橇的,天生就精力过剩喜欢跑。

牧羊犬培育出来就是赶羊的,怎么赶羊,咬羊腿啊,城里没有羊,你猜它想咬什么腿。

德牧培育出来就是震慑犯罪的,怎么震慑,凶啊,扑小孩子算什么,成年人也是想扑一下的。

昆明犬是优良警用犬,警用犬怎么用,追捕犯罪分子呗,咬了不松口。

藏獒,呃,听说特别喜欢跟狼打架。

只要是吃肉的动物,天生就有攻击性,这是写在DNA里的,更何况大型犬的某些攻击行为,都是人类自己培育出来的啊,都被写在DNA里了啊,大型犬扑人怎么了,没咬你就已经是在克制天性了。这还怪狗咯。

是谁把大型犬带到城市来的,是谁让大型犬成为宠物的?还不是人们自己。更何况大型犬从来都不适合当做宠物来饲养,个个都是孔武有力的狗汉子,天生就要当警察、当打手、看家护院、保家卫国。你让一个彪形大汉来当小可爱。他当得了么?

我从来没有对大型犬抱有过偏见,我有意见的是养狗的那些人。

如果你能把狗养好,不乱吠,不乱拉。出门栓牵引绳,并且拉得住狗,遇到小朋友知道回避,定期给狗打疫苗。别说大型犬了,你养恐龙我都没意见。

user avatar

自从我老婆被狗咬了之后,我就怀疑:

这个社会是不是对被狗咬过的人有偏见?

捋一捋这破事发生的经过。



01 它就从没咬过别人

事情发生在我黄河漂流的途中。那时只要黄河边有路,羚羊就会开车去终点等我上岸,偶尔会碰到围观的人。


那天傍晚,在南村乡黄河边和羚羊一起等的,还有附近一位遛狗的人。羚羊说,她架摄像机的时候,和那人讲了几次,希望他能把狗拴起来或者带狗离开,因为那狗一直围着人奔跑打转,她很害怕。

但那人说:“不怕不怕,我这狗从来不咬人。”

我上岸后,看那狗是挺吓人的,也请那人带狗离开。


但对方坚持说他的狗从来不咬人。


后来羚羊弯腰帮我抬皮划艇的时候,那狗猛冲过来咬住了她的腿,好在冬天穿的是加厚冲锋裤,加上狗主人及时喝止,伤口并不是太严重,但还是破了皮流了血。

为了避免二次伤害,我让狗主人马上带狗离开。

狗主人:你看,这事闹的,我这狗真的从来不咬人,它就从没咬过别人。

我:你什么意思?被你的狗咬了,难道还是我们的问题。最近的卫生所在哪里,我们要去打狂犬疫苗。

狗主人:不用打,涂点碘酒就好了,我们这附近被狗咬的都是涂碘酒。

说实话,当时我真想揍这个狗主人一顿。



02 只给本地人打针

为了尽快打狂犬疫苗,我们只好不和他一般见识,匆匆离开去找最近的卫生所。结果发现乡镇的卫生所打不了疫苗。于是连夜开车去县里的防疫站。

羚羊:请问,我可以在这里打狂犬疫苗吗? 防疫站:你是本地人吗?不是就不能打。

羚羊:为什么?我从来没听说过打针还分本地外地,我还是被本地的狗咬的呢。

防疫站:我们不管狗是哪里的,我们只负责给本区的本地人打针。

羚羊:我为这一针跑了好多个地方了,而且听说这第一针一定要在24小时之内打。不能通融一下吗?

防疫站:这是规定知道吗?哪能什么人都打。

羚羊:那您给指条活路吧。

防疫站:去市防疫站吧。



03 你说打就打


狂犬疫苗一般要注射五次,现在也有四次的。五次分别在咬伤后当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30天注射。

首次在市防疫站注射时,护士姑娘给了张卡片,上面记录了注射的时间和药名,她提醒我们下次注射时,需要提前和医护人员确认好药名,看看是不是同一种疫苗。

因为疫苗保存条件苛刻,她不能让我们带走,但让我们五针尽量都用同一个药厂生产的疫苗。

因为漂流一直在移动,所以后来的几针都是在不同的城市打,而且都是从黄河边开车很远去到市区找防疫站。除了几百块钱的疫苗费,付出的交通和时间成本相当大。

到最后一针时,一家市防疫站说他们没有相同厂家的药。我们问是否也可以混打,结果医生轻描淡写地说:“你们自己决定,你们觉得可以打,我就给你们打。”

因为对疫苗相关知识的匮乏,我们听后不知如何是好。好在医生说,如果是省会的防疫站应该有相同药品。最后我们驱车几百公里,去到黄河下一个省的省会打了最后一针。

------------------

我身边很多朋友养狗,无论他们多么坚信自己的宝贝不会咬人,一般都会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遛狗时不但栓狗绳,还会根据狗体型的大小,来确定绳子长度和能够承受的力度,部分也会戴口罩,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只有完全不考虑他人感受的人,才会将人类对大型动物的害怕,理解为“偏见”。 而被狗咬的那些人,极少能够得到公平合理的赔偿。造成的心理伤害更是无法弥补,我老婆后来经常发噩梦。

那些坚信自己的狗不会咬人的狗主人会说:它从来没咬过别人!


保护好自己,不要被狗咬。

感谢点赞的知友!

user avatar

咋就不友善了啊,要咋修改。

没被狗追着咬过吧(微笑)

知道下面这张图究竟发生了什么嘛?



大型狗从看家护院捕猎的功能犬变成宠物犬才几年,就以为大狗都是傻傻的萨摩耶不会咬人啦?

狗不但会咬人,还会吃人。上图吊死狗的原因,我高中时候当地发生的真事,孩子他妈妈眼睁睁的看着两条大狗咬死孩子,吃了下半身后,变疯。一个好端端的孩子死在狗嘴下,一个好端端的妈妈看着惨剧发生受不了刺激变疯,一个家庭就这么毁了。




在城市生活,请遵守城市的规则,面对七八十斤上百斤的大狗,你再说不咬人我还是出于本能的害怕,而且一旦发作,就算有牵引也拉不住啊。

说真的,别说大型犬了,就一些小型犬都特别吓人。这几年做工程,随着工程跑了很多穷乡僻壤的地方,村里散养的小土狗,只要进入它的势力范围,就会一路汪汪汪的冲过来凶人,白天情况还稍微好些,人多不敢造次。到了晚上后,人烟稀少,土狗汇集,骑车路过都得拿出环法冲刺的速度来才能甩开,三五只狗极具攻击性的一路汪汪汪追着人跑。

记住,并不是所有的狗,都是你家里那个小可爱。

user avatar

走路在大街上看到狗屎和无绳狗的频率就足以让头脑正常的非养犬人不信任绝大部分的养犬人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