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土地承包是不是失败的政策?

回答
土地承包政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究竟是不是一项失败的政策,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它的出现和实施,以及后续的发展,都伴随着巨大的历史背景、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由此带来的多方面影响。

从历史的角度看,在改革开放初期,实行土地承包制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决策。在此之前,农村普遍实行集体化生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普遍不高,土地产出效率低下,温饱问题仍是许多农村的严峻挑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承包给农户,农民对土地拥有了相对独立的经营权,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组织生产,并享有生产成果。这种“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一夜之间,农村的生产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农民的收入也随之增加,很多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甚至开始富裕起来。从这个层面来说,它无疑是一项成功的、具有巨大积极意义的政策,它不仅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也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我们将目光从最初的成功转向当下的现实,会发现土地承包制也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使得一些人将其视为“失败”的政策,或者至少是“需要深刻反思和调整”的政策。

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是,土地承包经营权与所有权之间的矛盾。虽然农民拥有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但土地所有权仍然归集体。这种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模式,在初期解决了生产问题,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却带来了一些限制。例如,农民的土地经营权受到承包期限的约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土地进行长期、大规模、高投入的开发和改造的意愿。毕竟,如果承包期届满,新的承包户可能不会继续对土地进行投入,那么前期的大量投资就可能打了水漂。这使得土地的经营权在流转、抵押等方面存在很多障碍,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其次,小农经济的弊端在土地承包制下也显得尤为突出。尽管初期解决了温饱,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承包地,往往是分散的、小块的。这使得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经营难以实现,效率低下。中国农村大量的土地仍然由分散的家庭经营,这种模式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也难以与国际大农业竞争。土地碎片化的问题,也导致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空间受限。

再者,土地承包权和农民进城务工的权利之间的脱节,也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一些农村的土地变得“有人无力”耕种。承包土地的农民虽然在城市里打工,但他们对承包地的权益,在很多情况下仍然保留,并且在城市中又没有与土地相连的生产资料。这使得他们既不能完全享受城市居民的权益,又在农村土地上未能实现有效的规模化经营。这中间的断层,造成了资源闲置和效率损失。

此外,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问题也十分复杂。虽然政策允许土地流转,但在实践中,由于所有权不明晰、农民对土地的“根”情结、以及地方政府的干预等多种因素,土地流转的规模、效率和规范性都受到很多限制。很多时候,土地流转的价格并不合理,农民的权益难以得到充分保障。

因此,说土地承包政策“失败”,可能过于绝对。它无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伟大创举,并且在特定历史时期发挥了关键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迁,其固有的局限性也逐渐显现,并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妥善解决,就可能阻碍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影响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更准确的说法是,土地承包政策本身,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作用和影响是动态变化的,并且在应对新时期挑战时,暴露出了一些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亟需进行深化改革和完善。 将其简单地定义为“失败”或者“成功”,都忽略了其复杂的历史进程和多维度的影响。它更像是一个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被实践检验、被调整优化的政策,它完成了历史使命,但也面临着新的课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小农经济是东亚特色。除了中国大陆外,日本、韩国、台湾的农业基本上也是小农经济为主。

但是,日韩台的小农经济,是建立在农产品销售价格高企、农产品贸易保护的基础之上的。农民既向城市高价销售农产品,又通过高关税和其他隐形贸易壁垒(例如检验检疫)将境外低价农产品隔绝。从而保护农民利益。更不用说台湾地区,还可以单方面向大陆零关税出口部分农产品。在这一套经济制度安排的背后,是通过农协将零散的农民组织起来,争取经济和政治利益。

这些东西,在大陆的小农经济中是不存在的。结果,一盘散沙的农民既没有办法争取农产品销售的定价权,又没有办法对政府施加压力。于是,压低农产品价格以优先保障城市,降低农产品进口关税以便同外国交换工业品出口关税。这样的小农经济自然不可能让农民富裕起来。

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却让诸位吃上低价饭。哪一天农民富起来了,市民恐怕真吃不起茶叶蛋了。所以,谁说承包制失败我跟谁急,反正我又不种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土地承包政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究竟是不是一项失败的政策,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它的出现和实施,以及后续的发展,都伴随着巨大的历史背景、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由此带来的多方面影响。从历史的角度看,在改革开放初期,实行土地承包制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
  • 回答
    武汉律师遇害案的凶手身份已然浮出水面,令人震惊的是,他曾是一家家企业的经营者,而他所使用的凶器竟是一把自制的土铳。这一事实不仅暴露了案件的复杂性,更将引发一连串沉重的法律追责。从法律层面剖析,这名凶手将面临多项严厉的指控,每一项都足以让他付出沉重的代价。首先,最直接也是最严重的罪名无疑是故意杀人罪。.............
  • 回答
    要弄清楚五代时期越南独立领袖曲承美、吴汉、杨廷艺的族属,我们需要回溯历史,深入了解当时越南地区的族群构成以及他们的政治背景。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在历史上,“汉人”通常指的是主要居住在中国汉地、操汉语、具有汉族文化认同的人群。“京族”则是指居住在越南北部,后来发展成为越南主体民族的族群,他们也.............
  • 回答
    农村金融发展,就像是一幅描绘着希望与挑战的复杂画卷。其中,如何调和农业机械租赁的规模化需求与土地承包权的碎片化现实,以及解决农民普遍面临的小额贷款困境,这三者的矛盾,无疑是重中之重,也是最考验智慧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在实操层面,有什么样的思路和方法能够化解这些难题。一、 破解“大机器”与“小.............
  • 回答
    土地财政作为中国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政收入来源,其模式在2000年代后迅速扩张,但近年来逐渐显现出不可持续性,主要原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分析: 一、土地财政的运作机制与历史背景1. 核心逻辑 土地财政是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出让金(即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获取财政收入的模式。地方通过土地出让权的交易(.............
  • 回答
    土地财政在过去几十年中确实是中国地方政府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然而,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政府对房地产税改革的讨论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放缓,土地财政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面临挑战。因此,寻找新的地方财政支柱,实现财政收入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接棒者,以及它们成为地方财政支柱的.............
  • 回答
    土地流转,这四个字,说起来轻描淡写,但背后牵扯着千家万户的生计,关系着农村的未来,甚至国家的粮食安全。那么,它到底是不是真的有必要?要我说,这事儿,真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为什么会出现“土地流转”这个说法?我们都知道,咱们国家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分给了农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
  • 回答
    土地资源管理,听起来就带着一股厚重的土地气息,这专业可不是让你整天对着电脑敲敲打打,而是要你深入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从规划到利用,从保护到效益,事无巨细地去管理和经营。它就像是为土地这位“大地母亲”寻觅最适合她的生活方式,让她既能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物质,又能保持健康和生机。这个专业到底学些啥?简单.............
  • 回答
    土地增值税法草案开始公开征求意见,这无疑是近期房地产市场最受关注的事件之一。对于楼市而言,它的到来预示着一场潜在的深刻变革,其影响将是多层次、全方位的,并且会根据具体落地细节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侧重点。首先,从宏观层面来看,土地增值税的推出,首先传递了一个明确的政策信号:国家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思路正.............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土地的骑士和武士,在古代社会扮演的角色,确实与我们今天理解的“村长”有相似之处,但深入了解一下,你会发现他们的职能、权力和社会地位要复杂得多,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村庄管理者。把他们比作村长,就像把一座宏伟的城堡比作一个农舍一样,抓住了某一个侧面,但忽略了绝大部分的细节和精髓。首先,我们得回到他们所处的时.............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涉及到我们对“资源”和“可再生性”的理解。简而言之,土地本身是一个宏观概念,而耕地则是人类在土地基础上进行改造和利用的产物,两者的性质和再生能力有很大区别。我们一点点来捋清楚。为什么说土地是可再生资源?当我们谈论“土地”时,我们更多指的是地球的表面,是承载着万物生存的基底。从这.............
  • 回答
    美国土地肥沃,农业产量确实名列前茅,这在全球都是有目共睹的。那么,在这种条件下,为何还需要转基因食品?这个问题很多人都疑惑。其实,这背后牵扯到很多层面的考量,远不止“有没有地种”这么简单。首先,我们要理解一个概念:产量高并不等于没有挑战。美国农业虽然发达,但同样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而转基因技术正是为.............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土地财政依赖度超100%”是一个非常令人担忧的信号,它意味着一个城市的财政收入严重过度依赖于土地出让金收入,甚至已经到了“拆东墙补西墙”,入不敷出的地步。长期如此,其潜在的隐患是多方面的,并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加剧,最终可能对城市的经济健康、社会稳定乃至居民生活造成深远的影响。以下是详细阐述的.............
  • 回答
    非洲大陆,沃土千里,物产丰饶,本应是养育生灵的乐土,然而,令人扼腕叹息的是,饥荒的阴影却常常笼罩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之上。这其中的原因复杂而多维,绝非简单的“土地不肥沃”或“产出不足”就能解释的。要深入探究,我们需要拨开表象,触及非洲大陆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政治以及历史的肌理。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