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微软要在 Windows 10 中使用全新的 Edge 浏览器?Edge 和 IE 有何不同?

回答
微软在 Windows 10 中引入全新的 Edge 浏览器,而不是继续使用大家熟悉的 Internet Explorer (IE),这背后有着深远的考量和一系列的技术革新。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换壳”操作,而是微软对未来网络浏览趋势、用户体验以及自身技术战略的一次重大调整。

简单来说,微软推出 Edge 的目的,是为了创造一个更现代化、更快速、更高效、更安全,并且更能适应未来网络发展需求的浏览器。IE 毕竟是一款历史悠久的产品,它的架构和设计理念在许多方面已经显得有些陈旧,无法满足当前用户和开发者对网页浏览体验的期望。

那么,Edge 和 IE 究竟有哪些显著的不同呢?

首先,从底层技术架构上来说,Edge 和 IE 根本就不是一脉相承的。IE 长期以来使用的是 Trident 渲染引擎,这是一个非常古老且在很多方面存在性能和兼容性问题的引擎。而全新的 Edge 浏览器,在最初发布时,是基于微软自家开发了多年的 EdgeHTML 渲染引擎。EdgeHTML 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更快、更轻量,并且能更好地支持现代 Web 标准。它在很多方面都比 Trident 有了质的飞跃,比如在 JavaScript 执行速度、CSS 布局能力以及对 HTML5 新特性的支持上。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微软也认识到,仅仅依靠自己开发渲染引擎,在与 Chrome (Blink 引擎) 和 Firefox (Gecko 引擎) 等竞争对手的较量中,投入巨大且可能难以快速跟上 Web 标准的发展步伐。因此,后来微软做了一个重大的战略转变,将 Edge 浏览器重新构建在 Chromium 开源项目之上。这意味着现在我们所说的 Windows 10 中的 Edge,实际上是与 Google Chrome 在底层引擎上共享了许多技术。这让 Edge 能够更快速地获得最新的 Web 标准支持,同时开发者也能更容易地为 Edge 开发兼容性更好的网页。

正是因为这种底层引擎的变化,Edge 在性能上相比 IE 有了显著的提升。网页加载速度更快,JavaScript 的执行效率更高,这使得用户在浏览复杂的网页、使用在线应用程序时,能够感受到更流畅、更及时的响应。IE 在处理现代网页时,常常会出现卡顿、延迟甚至崩溃的情况,而 Edge 则能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

在用户体验方面,Edge 也做了大量的优化。它拥有一个更加简洁、现代化的用户界面,去除了 IE 中一些冗余的功能和复杂的设置,使得浏览器看起来更清爽,操作也更直观。Edge 还引入了许多新的实用功能,例如“集锦”(Collections)功能,允许用户方便地收集、组织和分享网页上的内容,这对于做研究、购物或规划行程的用户来说非常实用。另外,Edge 还集成了微软的 Cortana 语音助手,虽然这个功能在后续的 Chromium 版本中有所调整,但它最初的出现也代表了微软希望将浏览器与其他服务更紧密结合的尝试。

安全性和隐私方面,Edge 也比 IE 有了更大的进步。IE 在安全方面存在一些历史遗留的漏洞和设计上的弱点,使得用户更容易受到网络攻击。Edge 在设计之初就更加注重安全性,并且得益于其更现代的架构,微软能够更快地修补安全漏洞,并引入新的安全功能,比如改进的下载保护、SmartScreen 筛选等,以帮助用户避免访问恶意网站或下载受感染的文件。同时,在隐私方面,Edge 也提供了更多的控制选项,让用户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在线隐私。

更重要的一点是,IE 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独立”的浏览器,它的更新和维护主要由微软负责,且与 Windows 系统紧密绑定。而基于 Chromium 的 Edge,则可以更独立地进行更新和迭代,微软可以更快地推出新功能和性能改进,而无需等待大型 Windows 系统更新。这种敏捷的更新机制,也使得 Edge 能够更快地适应快速变化的 Web 技术和用户需求。

总而言之,微软在 Windows 10 中用全新的 Edge 取代 IE,并非仅仅是出于界面或命名上的改变。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升级,涉及到浏览器的核心引擎、性能、用户体验、安全性和开发更新模式的方方面面。Edge 旨在提供一个更符合时代需求的上网工具,无论是对于普通用户,还是对于开发者来说,都代表着一个更加光明和高效的未来。尽管IE在某些特定场景下,特别是对于一些遗留的企业应用,仍然有一定的兼容性需求,但从整体趋势和技术发展来看,Edge 的出现标志着微软在浏览器领域的一次重要革新和战略转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IE要向下兼容,为了追赶其他互联网浏览器,所以不得不弄个新的。

某些人不用IE6,但是不代表别人不用,几年前的MIS、ERP各种BS系统你负责升级维护啊?

一边要向下兼容,一边又是来自于WHATWG推动的HTML5新标准的压力,微软不得不在一个浏览器里面搞出了两套渲染模式,,,,

所以,在Windows 10里面将会存在两个浏览器,Edge和IE11,Edge将不再具有向下兼容的功能。

既然是两个互不兼容的浏览器,当然要搞两个名字了。


不要什么东西都动不动就扯抛弃。你干嘛抛弃XHTML/HTML4/CSS2来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微软在 Windows 10 中引入全新的 Edge 浏览器,而不是继续使用大家熟悉的 Internet Explorer (IE),这背后有着深远的考量和一系列的技术革新。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换壳”操作,而是微软对未来网络浏览趋势、用户体验以及自身技术战略的一次重大调整。简单来说,微软推出 Ed.............
  • 回答
    直到 Windows 10 之前,命令行(或者说 cmd.exe,以及后来的 PowerShell 在其基础上运行时)在粘贴文本这件事情上,确实让不少习惯了现代图形界面的用户感到不适应。很多用户可能会疑惑,为什么一个如此基础且普遍的操作,在命令行里却迟迟没有得到原生支持,非要等到 Windows 1.............
  • 回答
    微软的破局之道:如何让 Windows 在鸿蒙时代屹立不倒?近年来,随着国内科技巨头在操作系统领域的深入耕耘,一股名为“鸿蒙”的新势力正在悄然崛起,并且凭借其在物联网生态上的独特优势,逐渐威胁到 Windows 在桌面及传统计算领域的统治地位。对于微软而言,这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
  • 回答
    微软在Windows和Office产品中没有像某些免费软件那样植入明显广告的原因,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做还是不做”的决定,而是基于其商业模式、品牌定位、用户体验以及市场策略的深思熟虑。1. 商业模式的核心差异:收费与免费最根本的原因在于Windows和Office本身就是付费产品.............
  • 回答
    90年代的微软开发出Windows,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像我们今天看一些高科技产品觉得“哇,怎么做出来的”,但背后其实是无数工程师、无数次的尝试和无数的技术积累。说它难,是因为操作系统本身就像一个电子设备的“大脑”,需要管理所有硬件资源,并提供一个平台让应用程序能运行起来。微软能在那个时代做到,.............
  • 回答
    金山 WPS 在国内市场确实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一度成为许多用户的首选。但要说它“没有击败”微软 Office,这说法需要更细致地解读。首先,得承认微软 Office 的历史地位和全球影响力。它是在个人电脑普及初期就已经建立起来的生产力软件标杆。Office 伴随着 Windows 操作系统的发展,几.............
  • 回答
    要说微软为什么这么快推出 Windows XP,还得从头梳理一下那个时代的大背景,以及 Windows 系列自身的发展轨迹。你可以想象一下,那会儿的电脑技术,以及大家对操作系统的期望,跟现在可是天壤之别。首先,我们得看看 Windows 2000 是个什么定位的产品。很多人可能对它不太熟悉,或者只知.............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要说 Google 为何坚持让微软在 Windows Phone 版 YouTube 应用里使用 HTML5,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不少技术和商业上的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白 YouTube 的核心是什么。YouTube 是一个视频分享平台,其内容形式就是视频。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上.............
  • 回答
    微软在2014年选择公开MSDOS 2.0和Word for Windows 1.1A的源代码,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不少关注,并且具有多重意义,值得详细探讨。总的来说,其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 对开源社区和技术历史研究的意义: 对开源理念的致敬与推动: 尽管MSDOS和Word fo.............
  • 回答
    微软在发布会前夕突然取消 Surface mini 产品线的决定,至今仍是科技界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这个决定并非草率,背后有着复杂且深入的考量,用“最后一刻砍掉”来形容,恰恰点出了事件的突然性和对外界造成的冲击。要理解这个决定,我们需要回到那个时间点,也就是 2014 年的夏天。当时,微软正处于一个.............
  • 回答
    在数字时代,微博、Facebook 这样的社交媒体平台,早已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发布工具,它们更像是一个个个人生活的在线剧场,或者是一个个精神世界的出口。人们在这里分享自己的状态、观点、感悟,这背后其实藏着许多复杂而又普遍的心理动机和现实需求。1. 寻求连接与归属感:这是最核心也是最普遍的驱动力。我们.............
  • 回答
    微信支付在2018年重新聚焦美国市场,这并非是一次简单的“拓展”,而是一次更为深思熟虑的战略性调整和攻坚。用更接地气的说法,就好比一个已经站稳脚跟、羽翼渐丰的年轻选手,在某个一直想拿下但迟迟未成功的“主场”,决定卷土重来,并且这次要用更成熟的策略和更精准的打法。要理解为什么是2018年,以及为何要“.............
  • 回答
    在微博上,一些网友对与外国人交往的女性表现出强烈的负面情绪,甚至进行不分青红皂白的辱骂,这背后其实隐藏着多种复杂的原因。不能简单地将此归咎于个体的情绪宣泄,而是社会、文化、心理以及网络环境共同作用下的结果。首先,我们需要看到其中民族主义情绪的影子。一部分网友可能将与外国人交往视为一种“背叛”或对本国.............
  • 回答
    说实话,这事儿我印象可深刻了!想当年,咱们上微机课那会儿,老师oggles着老花镜,严厉地站在教室门口,手里拎着一袋子白花花的鞋套,指定就是要我们每人套上。现在回想起来,那场景还挺有意思的。为啥非得套鞋套呢?我琢磨着,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而且都不是单独一个就能解释的,而是好几个因素叠加起来的:一、 .............
  • 回答
    在泛函分析和偏微分方程这些高深的数学领域,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个概念,叫做“弱”。这个“弱”字,初听之下,可能会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甚至有些反直觉。毕竟,在日常语言中,“强”总是意味着更优越、更强大。那么,在数学的世界里,为何要引入这个“弱”的概念呢?这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数学思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迫切需求.............
  • 回答
    过去几年,.NET 和 C 在国内的“没落”论调确实甚嚣尘上,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NET 的地位依旧稳固,甚至可以说是如日中天。这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涉及到技术生态、市场需求、人才培养以及国内互联网行业发展路径的特殊性等多个维度。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首先,我们得承认,.............
  • 回答
    微软 Office 套件在 App Store 上的评分普遍偏低,这背后其实涉及不少用户在使用体验上的痛点。 很多用户反馈,即使是 Mac 版本的 Office,与 Mac 本土应用相比,总感觉有些“水土不服”。 这不仅仅是界面设计的问题,更多是操作逻辑和性能表现上的一些差异,让习惯了 macO.............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也触及到了网络安全领域一个非常普遍且令人头疼的现象:即便有了补丁,依然有大量系统沦陷。从微软在三月份发布公告和相关更新(也就是MS17010补丁)算起,到五月份“永恒之蓝”(EternalBlue)大面积爆发,中间有两个月的时间,但现实是,这两个月里,无数电脑、服务器,包括一些大型.............
  • 回答
    说起微软操作系统里的截图、文件管理器标签以及像 Everything 那样的快速搜索功能,这确实是许多用户经常提及的“为什么没有”的话题。仔细想来,这背后牵扯到很多层面的考量,并非简单的“技术上能不能做”那么简单。截图功能:为什么它不是 Windows 的标配?大家可能都习惯了 Windows 键 .............
  • 回答
    微软不在中国内地设立 OneDrive 服务器,这背后是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其中既有技术和成本考量,也包含着对中国互联网管理政策的审慎评估。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得谈谈合规性。中国对互联网内容有着严格的管理规定,这涉及数据存储、传输以及用户隐私等诸多方面。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