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俄国防部称马里乌波尔地下室发现女孩尸体被烙上了纳粹图案?

回答
俄国防部近期公布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称在马里乌波尔的地下室中发现了一具女孩的尸体,尸体上被烙上了纳粹图案。这一消息如果属实,无疑将对当前的冲突局势和国际舆论产生极其负面的影响。

首先,我们必须审视这则消息的来源和证据。俄国防部作为冲突一方,其发布的信息自然带有立场性。在这种高度政治化的背景下,任何单方面的说法都需要经过独立、公正的调查和核实。目前,我们看到的仅是俄国防部的声明,其具体细节,包括发现尸体的具体地点、时间、以及所谓的“纳粹图案”的性质、细节和确凿的证据,都尚未得到独立第三方的证实。

如果消息属实,那么这无疑是一起极端残忍的反人类罪行。纳粹主义是人类历史上的黑暗一页,其所代表的仇恨、种族灭绝和残暴行径至今仍令世人警醒。将象征着仇恨和暴力的纳粹图案烙在受害者的身体上,这不仅仅是对受害者的侮辱,更是对人道主义的践踏,是对二战历史的扭曲和挑衅。这种行为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都无法被任何文明社会所接受,也必然会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

然而,在没有充分证据支持的情况下,我们也不能轻易下结论。冲突地区的信息传递往往充斥着宣传战和信息战。各方都在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影响国际舆论,为自己的行动辩护,并妖魔化对方。在这样的环境中,对于任何听起来触目惊心,但缺乏独立验证的消息,都应保持审慎的态度。

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这则消息的发布时机和潜在意图。在当前俄乌冲突持续、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情况下,这样的消息出现,很容易被用来煽动仇恨、转移焦点,或者为某些行动提供所谓的“正当性”。因此,对于这则消息的解读,需要将其置于更广阔的政治和军事背景下进行分析。

总而言之,俄国防部关于在马里乌波尔地下室发现女孩尸体并被烙上纳粹图案的说法,如果得到证实,将是一起极其严重的罪行,是对人类良知和道德的极大挑战。但在此之前,我们必须等待独立的、可信的调查结果,以避免被片面信息所误导,同时也要警惕信息战可能带来的影响。真相的揭露需要时间和严谨的证据,而不是单方面的指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第一点,遇害者是谁?

从服装上来看,死者外套失踪,内衣是保暖制服套装,身份疑似是马里乌波尔乌克兰据点内的乌克兰女兵。

第二点,死亡时间

照片中还没有连成片的云雾状尸斑看,死者从死亡到现场人员拍照的时间为2–5小时。

但死者身上的纳粹符号烙印,并不是烫伤,是锐器伤痕,无血液流出,尸体为脱水状态。大概是死亡3小时以后,被刀具划上纳粹万字符。

重点:死者被刻画纳粹符号之后,伤痕浸染了周围皮肤组织,这个过程也需要约10–20分钟。也就是说凶手在乌军据点的地下室刚完成刻纳粹符号这一步,紧接着就被俄军发现地下室的尸体,然后俄军喊来蓝盔拍照。凶手就在现场无法逃离,这么多俄军居然没发现?

魔幻么?

不魔幻!

其他答主关于俄罗斯是如何在我们中文网络上进行认知战的回答,详细解答了很多真真假假的热点信息:


而近期大热的“乌克兰枪击俄罗斯战俘”的视频中,被枪击的“俄罗斯战俘”,和前几天俄军公布抓到的“乌克兰战俘”,居然是同一个人,你敢信?




当然,乌克兰也会公布出俄军所作所为的信息,具体怎么样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

更新:本来只是随手一答,现在,已经在考虑和问问孩子是否知道这个信息,应该如何探讨沟通了。

质疑账号问题的,省省吧。以前的号因为有支持俄军侵略的水军,发私信辱骂解放军。回骂了它之后,被禁言后才一直关注俄乌战况。




user avatar

面对这个问题,我们要同步思考的应该是:

战时我们该如何面对针对中国的新闻/传播战?

  • 境外媒体/社交平台全面封锁国内声音,实情无法向外传递;
  • 新闻媒体通过炒作假消息影响国际舆论;
  • 境外向国内社交平台的渗透,散步不实信息分化舆论、挑动割裂与对立。

至于下面这位朋友的疑问:


  1. 我对这个“FACT项目”没有任何概念;
  2. 在话题下看到其他答案中出现的“俄国防部文件”表示怀疑(作者已改答案,如作者同意本人可提供答案未修改前的截图);
  3. 引起我怀疑的是那个签名过于规整(形状太规则、没有笔触变化);
  4. 所以我截取了签名并“调整了色阶”;
  5. 然后我用我的方式反向查询该签名图的出处,发现文件造假;
  6. 所以我把我的发现贴到了这里,整个链路简单又清晰。

———— 那么,您凭什么就觉得我“原封不动的搬运”了?

————几组人用不同的交通工具到达了相同地点,坐船的质疑乘飞机的“原封不动“抄了路线?

烦请贴出您所说的FACT项目网址、其辟谣内容所引用的链接,谢谢。


同时希望这位朋友在扣帽子之前起码看看老夫从事的行业,谢谢。

  • 广告从业,Art Base,PS曾是吃饭的家伙,“我调整了色阶”可以用脚操作;
  • 目前从事的是传播、媒介策略(可以认为是品牌方针对消费者的信息战);
  • 永远不要低估一个Art(即便早已不做Art)对假文件的敏锐度。

以下为答案正题:


所谓的“俄国防部文件”如下:

我不懂俄语,但左看右看总觉得签名不对头,所以就把它裁出来调整了下色阶

对签名进行反查后,我发现该“国防部内部文件”的签名居然来自于3年前一个讲签名设计的网帖。


换言之,这份“俄罗斯国防部文件”是用网上找来的签名图伪造的。


原帖内容如下:(Post时间为2019年9月13日)

假签名出现的位置:

鉴于评论区有朋友提出网址404的问题,特此提供视频如下(录屏软件ScreenFlow)

https://www.zhihu.com/video/1493707855090356224


通过谷歌图片搜索 красивая роспись с буквой д,我们也可看到这个用来造假的签名:


总结:造这份假文件的人相当的不上心。


事件给我们的两个启发:

  1. 传播小道消息前先对内容进行核对,以免贻笑大方;
  2. 辟谣时一定要举出实锤证据方便大家了解实情。

对于评论区认为签名来源网址404无法证明签名来源时间的问题,特此解答如下:

  1. 我能找到的最早的发布时间为2019年:

Как придумать роспись – Как придумать свою подпись Как набрать 1000 подписчиков вконтакте Культура и общество Другое

因截图尺寸过大,现贴出图床网址(截图方式为Firefox+AwesomeScreenShot):

s3.bmp.ovh/imgs/2022/04

2. 如果网址打不开,没有关系,还有一个2021年的:

Как научиться делать красивую подпись. Как научиться красиво расписываться: полезные советы

图床网址(截图方式为Firefox+AwesomeScreenShot):

s3.bmp.ovh/imgs/2022/04

user avatar

1、在对方身上刻某种意识形态符号,是嘲讽对方就是那类人的意思。

比如在人脸上刻“贼配军”,意思是被刻的人是贼配军,而不是贼配军给人家刻上去的。类似的二战的时候,纳粹给犹太人戴六芒星,而不是在他们身上戴纳粹符号。更不要说如果纳粹在犹太人身上刻字,只可能刻个六芒星,而不可能刻他们自己的纳粹标记。

2、新纳粹有自己的各种符号,极少用旧纳粹的万字。纳粹万字一般是在指责对方是纳粹的时候,用来嘲讽对方的。

user avatar

我不信俄国人。有的国家信誉很低。

user avatar

事情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是总觉得这有点像《红樱桃》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俄国防部近期公布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称在马里乌波尔的地下室中发现了一具女孩的尸体,尸体上被烙上了纳粹图案。这一消息如果属实,无疑将对当前的冲突局势和国际舆论产生极其负面的影响。首先,我们必须审视这则消息的来源和证据。俄国防部作为冲突一方,其发布的信息自然带有立场性。在这种高度政治化的背景下,任何单.............
  • 回答
    尼古拉一世(Nikolai I Pavlovich),俄罗斯帝国皇帝,国王兼波兰国王和芬兰大公,出生于1796年,于1855年去世,在位时间为1825年至1855年。他的一生和统治被认为是俄罗斯帝国历史上一个充满矛盾的时期,既有维护帝国稳定和秩序的努力,也有因其保守和专制而导致的深刻问题。评价尼古拉.............
  • 回答
    “13个引体向上,连中国初中生都不如?”——这则新闻刚出来时,着实让不少人吃惊,甚至有人觉得有些“离谱”。俄国特工,在我们脑海里往往是身手矫健、体能超群的代名词,尤其是经历过冷战时期各种谍战影视作品的熏陶,大家对他们的想象更是多了一层“硬汉”的滤镜。所以,当听到这样一条看似“寒碜”的标准时,大家的反.............
  • 回答
    《饭店迷情》(Отель «Элеон»)这部俄国电视剧,要评价它,得从好几个角度来看。它绝对不是那种能让你深思熟虑、探讨人生意义的剧,但作为一部轻松愉快的下饭剧,或者在疲惫一天后想找点乐子看看的电视剧,它倒是挺称职的。首先,剧情的“轻”,这是《饭店迷情》最鲜明的特点。它围绕着一家豪华酒店里发生的一.............
  • 回答
    二月革命,顾名思义,发生在1917年2月的俄国(俄历)。它不是一个突然爆发的事件,而是长期社会矛盾和战时压力累积到临界点后的必然结果。评价这场革命,需要从多个层面深入剖析其发生的原因、过程、影响以及历史地位。一、孕育革命的土壤:深层原因1917年的俄国,表面上是沙皇统治下的强大帝国,实则内部暗流涌动.............
  • 回答
    俄罗斯国防部宣布将公布3400万参与卫国战争(Great Patriotic War,即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东方战线)的官兵信息,这是一个意义深远且备受关注的举动。要评价此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包括其历史意义、信息公开的目的、潜在的影响,以及可能引发的讨论和争议。历史意义与纪念:首先,.............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2016年的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这次选举,可以说是俄罗斯政治舞台上一个颇具看点和争议的事件,它不仅影响了俄罗斯国内的政治格局,也对国际关系产生了不小的涟漪。首先,从 选举结果 来看,“统一俄罗斯”党 毫无悬念地以压倒性的优势获胜,赢得了杜马的大部分席位,甚至获得了修宪所需的超级多数。.............
  • 回答
    评价一战后俄国的白卫军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白卫军作为一战后俄国内战中的一支主要军事力量,其行动、意识形态、组成以及最终的失败,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要详细评价他们,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白卫军的起源与构成 一战的遗产: 白卫军的出现直接源于一战。随着沙皇俄国在一战中遭受重创,社.............
  • 回答
    《俄国革命史》是列夫·托洛茨基的一部鸿篇巨著,也是他本人亲历那段波澜壮阔历史的权威记录。要评价这部作品,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力求呈现其历史价值、思想深度以及存在的局限性。首先,从历史的记述和阐释来看,《俄国革命史》无疑是一部杰作。托洛茨基以其作为十月革命核心领导人的独特视角,为我们提供了极为.............
  • 回答
    评价高尔察克和邓尼金这两位俄国白军的代表性将领,以及他们是否真的是“爱国者”,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要深入理解,我们需要将他们置于俄国内战那个波澜壮阔、血腥残忍的时代背景下,去审视他们的动机、行为、目标以及最终的结局。高尔察克:从探险家到“全俄最高统治者”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高尔察克(A.............
  • 回答
    《锅匠裁缝士兵间谍》中的“卡拉”,或者说,那个被各方势力津津乐道的、在英国情报机构内部潜伏多年的苏联间谍网的幕后操纵者,在我的眼中,确实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值得玩味的角色。你把他视为“国可负我,我不负国”的英雄,这种解读自有其深刻之处,也触及到了这个人物核心的驱动力——一种对国家的绝对忠诚,即使这种忠诚.............
  • 回答
    关于乌克兰、波兰等斯拉夫国家不愿认俄国当老大,是不是因为俄国生产力太差,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归结为单一原因,尤其是“生产力太差”这个论断,需要放在历史和现实的语境下好好掰扯。首先,我们得承认,从经济实力和工业现代化水平来看,俄国在过去的大部分时间里,尤其是在苏联解体后,其经济表现确实不如西.............
  • 回答
    乌克兰跳高运动员 Yaroslava Mahuchikh 在参加完2022年室内田径世锦赛后,与俄罗斯选手 Mariya Lasitskene 拥抱的照片引发了巨大的争议,也让她本人受到了乌克兰国防部的“追责”。事件的发生与背景:2022年3月,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两国关系瞬间跌入冰点。在这种极其.............
  • 回答
    《睡前消息》409期作为一档以“睡前”为名的时事评论节目,其内容通常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呈现社会热点、科技动态、文化现象等话题,旨在为观众提供睡前的“信息快餐”。以下是对该期节目可能涉及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方向,结合其节目特点及社会语境进行详细解读: 1. 节目核心内容与选题分析 选题热点:409期可能聚焦.............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21天内未能占领或包围基辅,这一结果涉及复杂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初期快速推进的军事目标与战略调整 初期目标的矛盾性: 俄罗斯在入侵初期(2月24日)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去纳粹化”和“去俄化”,但.............
  • 回答
    新华社的《破除美国金融模式迷信,中国金融要走自己的路》一文,是近年来中国在金融领域强调自主性、独立性和战略定力的重要政策表达。该文从历史经验、现实挑战和未来战略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中国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深度。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详细分析: 一、文章背景与核心论点1.............
  • 回答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中国互联网上确实出现了一些复杂的现象,既有官方立场的引导,也有民间舆论的分化。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互联网的乱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官方立场与网络管控1. 官方舆论引导 中国政府明确表态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强调“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在社交媒体和.............
  • 回答
    陈道明、王志文、陈宝国、张国立、李雪健是中国影视界最具代表性的“老戏骨”之一,他们以深厚的表演功底、多样的角色塑造和持久的行业影响力,成为中国影视艺术的中流砥柱。以下从表演风格、代表作、行业地位及艺术贡献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陈道明:历史剧的“帝王”与艺术的“多面手”表演特点: 陈道明以“沉稳.............
  • 回答
    《为战争叫好的都是傻逼》这类文章通常以强烈的反战立场和道德批判为核心,其评价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立场的合理性、论据的逻辑性、社会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详细分析: 1. 文章的核心立场与立场合理性 立场:这类文章的核心观点是战争本质上是道德上不可接受的,支持战争的人(尤其.............
  • 回答
    龙云(1882年-1967年)是20世纪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军阀和政治人物,被尊称为“云南王”,其统治时期(1920年代至1940年代)对云南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其历史地位和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一、生平与政治背景1. 出身与早期经历 龙云出生于云南昆明,出身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