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福建中医药大学「太极拳对糖尿病及脑卒中康复研究」获经费 880 万,太极拳对糖尿病有疗效吗?

回答
福建中医药大学一项关于“太极拳对糖尿病及脑卒中康复研究”获得 880 万经费资助,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进展。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探讨:

1. 关于 880 万经费的意义:

科研投入的认可: 880 万人民币是一笔相当可观的科研经费,这表明国家或相关机构对中医理论和现代科学结合在慢性病康复领域的研究给予了高度重视和认可。这不仅仅是对福建中医药大学的肯定,更是对太极拳作为一种传统养生方式在现代医学中的潜力的认可。
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如此高额的经费通常意味着研究项目具备了进行大规模、多中心、高水平的科学研究的条件。这可能包括更严谨的临床试验设计(如随机对照试验)、更先进的检测手段(如基因、代谢组学分析)、更广泛的样本量,以及更长期的随访。
推动学科发展: 这笔经费将有力推动中西医结合在糖尿病和脑卒中康复领域的研究,为传统医学的现代化提供重要的科学证据和技术支持,也为培养相关领域的科研人才创造了良好条件。

2. 太极拳对糖尿病是否有疗效?——科学证据的视角

关于太极拳对糖尿病的疗效,科学界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证据,并且这个领域的研究还在不断深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待:

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与糖尿病的关联:
温和的全身性运动: 太极拳是一种低强度、全身性的有氧运动,动作舒缓流畅,强调呼吸与动作的配合。这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血糖波动过大,而太极拳的温和性更易于被身体接受。
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研究表明,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帮助身体更有效地利用葡萄糖,降低血糖水平。太极拳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活动,有望达到这一效果。
减轻体重和体脂: 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太极拳作为一种消耗能量的运动,如果坚持得当,可以帮助患者减轻体重,降低体脂率,从而间接改善血糖控制。
改善心血管健康: 糖尿病常常伴随心血管疾病风险。太极拳被证实能改善心率、血压和血脂水平,有助于预防和管理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
缓解压力和焦虑: 糖尿病患者往往会承受心理压力。太极拳的冥想和放松特性有助于缓解应激反应,而长期的心理压力可能影响血糖控制。
提高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 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太极拳还能提高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减少跌倒风险,对脑卒中康复也有辅助作用。

现有的科学研究证据:
系统性综述和荟萃分析: 近年来,有许多系统性综述和荟萃分析(Metaanalysis)对太极拳干预糖尿病的研究进行了整合和评估。总体而言,大多数这类研究表明,太极拳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如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水平以及身体成分(如体重、体脂率)具有积极作用。
随机对照试验(RCTs): 一些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也支持了太极拳的疗效。例如,一些研究发现,与仅进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相比,接受太极拳训练的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方面有显著改善。
机制研究: 科学家们也在尝试探索太极拳改善糖尿病的生物学机制,例如其对炎症因子、氧化应激、肠道菌群等方面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研究质量差异: 虽然有积极证据,但目前关于太极拳与糖尿病的研究质量参差不齐,部分研究存在样本量小、对照设计不完善、缺乏长期随访等问题。
标准化问题: 太极拳的流派众多,动作风格和练习强度可能存在差异,这给研究结果的统一性带来挑战。如何标准化太极拳的练习方法,是未来研究需要关注的关键。
个体差异: 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存在个体差异,太极拳的疗效可能因人而异。
作为辅助疗法: 目前的科学证据更多地表明太极拳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辅助疗法,与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和运动结合,而不是替代常规治疗。

3. 太极拳对脑卒中康复的作用:

对于脑卒中康复,太极拳的作用也是非常受关注的。

改善运动功能: 脑卒中常导致肢体偏瘫、肌力减弱、协调性差等问题。太极拳的缓慢、协调的动作可以帮助患者:
提高平衡能力: 很多太极拳动作需要单腿站立或重心转移,这对于恢复卒中患者的平衡能力至关重要,可以降低跌倒的风险。
增强肌力: 虽然是低强度运动,但长期坚持可以温和地锻炼患者的肌力,尤其是在恢复期的患者。
改善协调性和运动控制: 太极拳要求手、眼、身、步协调一致,有助于患者重新学习和控制运动。
提高步态: 研究表明,太极拳训练可以改善卒中患者的步态,使其行走更平稳、更有效率。

改善认知功能和情绪: 脑卒中也可能影响认知功能和情绪。太极拳的冥想和专注练习有助于:
提高注意力: 需要集中注意力完成动作,有助于改善认知功能。
减轻抑郁和焦虑: 规律的体育锻炼和放松技巧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

提高生活质量: 随着运动功能和整体健康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得到提升。

4. 对福建中医药大学此项研究的展望:

获得 880 万经费的这项研究,其意义在于:

提供更坚实的科学证据: 这项高水平的研究有望通过严谨的设计和充分的样本量,为太极拳在糖尿病和脑卒中康复中的疗效提供更强有力、更具说服力的科学证据。
探索作用机制: 研究可能会深入探索太极拳如何影响人体的代谢、神经、免疫等系统,揭示其治疗的内在机制。
开发标准化干预方案: 研究可能会基于科学数据,开发出更具推广性和可操作性的太极拳干预方案,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推动中西医结合: 这项研究将是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康复医学相结合的典范,有助于推动学科的创新与发展。
对患者的实际意义: 如果研究结果积极,将为广大糖尿病和脑卒中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易于获得的非药物治疗手段,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总结:

福建中医药大学获得 880 万经费进行“太极拳对糖尿病及脑卒中康复研究”,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从科学角度看,已有初步证据表明太极拳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控制有积极作用,并且对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整体康复也具有显著的辅助效果。这项高额经费的研究,有望进一步夯实这些证据,揭示其作用机制,并可能为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手段。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太极拳作为一种辅助疗法,不能替代医生处方的药物治疗和专业医疗指导。 对于糖尿病和脑卒中患者,最重要的是咨询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和康复计划,并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将太极拳作为一种有益的补充手段纳入日常生活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从立意选题上来讲,这项“太极拳对2型糖尿病及脑卒中功能康复效果的临床研究”课题其实是非常有意义的。

首先,康复治疗对于卒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2017版的《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将“脑卒中患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稳定,症状体征不再进展)后应尽早介入康复治疗”作为Ⅰ级推荐,A 级证据[1]康复包括肢体功能训练、语言训练、生活活动训练、认知训练、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等内容,而运动康复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不同的运动按照特性来说,可以分为无氧阻抗类、有氧锻炼心肺类、柔韧拉伸类三种,而太极拳作为一种动静结合的运动,同时具有有氧锻炼心肺和柔韧拉伸的功能,强度也比较好控制,是比较适合作为卒中患者的康复运动的。同时,太极拳能增强练习者的平衡感,也能显著减少中老年慢病患者最大的意外伤害来源——跌倒。实际上,已经有很多国外研究者在研究太极拳在这方面的作用了,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主办的Preventing Chronic Disease(慢病预防)曾经刊登过一篇文章,是在美国农村的教友会中教授太极拳以预防老年人跌倒的,整体接受度能够达到94%[2]。2018年的一篇荟萃分析纳入了关于太极拳对卒中后平衡功能锻炼效果效果的6个RCT(总共347名受试者),结论是太极拳对于改善卒中后的BBS评分和减少跌倒都是很有效的(95%CI: -0.099~0.685)[3]

那么,和其他运动比起来太极拳有什么优势呢?我觉得至少有两个——省钱,随处可开展。不要小看了这两点,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一年要去20-30个农村的乡镇卫生院,部分条件好的地方已经在做专门的康复治疗室了,但一是要有至少几十平米的专用房间,还要添置各种康复器械,投入其实不小,而太极拳随便找块避风、安静的平地就能练,也不需要任何特殊器械、服装,虽然不能代替所有其他方法,但确实是一种价廉物美的康复手段。上面说的Preventing Chronic Disease,2015年还登了一篇文章,比较了太极拳和其他运动在减少帕金森患者跌倒方面的有效性和费效比[4],结论是不仅在预防跌倒的一级和二级指标方面太极拳均胜出,而且具有更好的成本效益优势(见下图)。

那880万做这个课题多不多呢?我认为一要看具体的研究方法,如果做大样本的队列研究,还要求有严谨的客观评价手段,那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我们单位现在在做的几个类似慢病课题,要做到具有省级代表性,都要求有几千人的样本量,组织一次复诊,光是问卷和简单的体格检查,三五十万就花出去了,因为得付几十个调查员一周左右的劳务费和出差费,还有基本的试剂、耗材费,请群众来参加调查还要发点小礼品。每个地方都是要用钱的。我2017年去日本参观,他们一个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队列研究要每年复查磁共振,直接把全国唯二的一台集装箱式移动MRI拉到村子里给受试者做,光是运输和开机运行的成本就是天文数字。所以本问题下有的回答还是太幼稚、眼界太窄。不知道现在慢性病的大型临床研究可以烧钱到什么地步。二要看是不是真得出了太极拳用于康复的卫生经济学评价和适宜推广模式,因为《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推算的我国脑卒中现患人数已达1242万,而2017年国内一篇文章测算的农村卒中患者人均疾病经济负担已经达到16187.2元[5],要是这个课题真总结出来点有用的经验,哪怕让全国卒中经济负担整体减少1‰,都值这880万了。但是话说回来,如果还停留在找几百人随便做做量表、测测肢体运动功能的小打小闹阶段,最后八百多万打水漂、得不到什么有意义的结果也不是没有可能。

最后,我建议一些同学还是不要一看到题目中有“中医”二字就开嘲讽,你们这种不讲证据、不问细节、只讲立场的做法,和你们瞧不起的中医粉其实是一样一样的。

参考

  1.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7,50(6):405-412. DOI:10.3760/cma.j.issn.1006-7876.2017.06.002.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zhsjk201706002
  2. ^Jones DL, Starcher RW, Eicher JL, Wilcox S. Adoption of a Tai Chi Intervention, Tai Ji Quan: Moving for Better Balance, for Fall Prevention by Rural Faith-Based Organizations, 2013-2014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Prev Chronic Dis. 2016;13:E117]. Prev Chronic Dis. 2016;13:E92. Published 2016 Jul 14. doi:10.5888/pcd13.160083 https://www.cdc.gov/pcd/issues/2016/16_0083.htm
  3. ^Wu S, Chen J, Wang S, Jiang M, Wang X, Wen Y. Effect of Tai Chi Exercise on Balance Function of Stroke Patients: A Meta-Analysis. Med Sci Monit Basic Res. 2018;24:210–215. Published 2018 Dec 3. doi:10.12659/MSMBR.911951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289026/
  4. ^Li F, Harmer P. Economic Evaluation of a Tai Ji Quan Intervention to Reduce Falls in People With Parkinson Disease, Oregon, 2008-2011. Prev Chronic Dis. 2015;12:E120. Published 2015 Jul 30. doi:10.5888/pcd12.140413 https://www.cdc.gov/pcd/issues/2015/14_0413.htm
  5. ^ 李青,蔡乐,王文丽, 等.云南省农村居民四种常见慢性病经济负担及其与肥胖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7):868-873. DOI:10.3969/j.issn.1007-9572.2017.07.021.
user avatar

又来了……

太极大师,挑战中国农大橄榄球队……

然后……


还是太极大师……

挑战大力士龙武……

然后……

一次次,有意思吗?

user avatar

羡慕嫉妒恨

你们有什么好羡慕嫉妒恨的呢?

880万对中医来说很多吗?

看看步长公司。

就是那个行贿让女儿去美国读书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