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问是否值得推广了!!!快点推吧,我们等得花儿都谢了,我就想什么时候推广到加分大省,比如贵州省!?
还是那句话,取消少民加分真不错!
作为边远山区的考生,我对高考加分政策印象太深刻了,高中的时候,不瞒大家说,最想做的事情就包括,改户口上的民族。因为这意味着高考加分20!
大家都知道高考多五分意味着什么,20分可以改变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来看看贵州的2018年的高考加分情况。
大家慢慢体会吧,过多的话,都在上面的图里面。
高考涉及到年轻人一生的命运,取消掉加分,体现了公平,消除了同学之间的差异。
其实同学之间完全都不需要提及你是什么民族,大家都是中国人,同饮长江水,自是华夏人。
大家就拼个人的努力,凭实力去过独木桥。如此的竞争,精彩而更有意义。
我激动的小手已经按耐不住了,快些推广吧!针不戳!
当年我是省裸分第一,总分第三,据了解在我前面的两个人都是少数民族好兄弟。查询了自己的位次,翻阅院校专业,发现光华理科貌似只招两个人。由于对北大录取规则不了解,有点着急了。
心想如果前面的两个兄弟其中之一不报其他专业或者不去隔壁,那我基本没戏。得知总分第二的那个兄弟去了隔壁,当时可以说是心花怒放,觉得填报光华是稳稳当当的了。
放榜的第二天,北大招生老师来到家里,详细询问了投档以后是按总分排名录取,还是按裸分排名录取,得到准确回复,心里才踏实。所以,我对这加分印象深刻。
艾玛,虚惊一场,谢天谢地。
图是某省某年文科总分榜,裸分第一排到第二十名,网传差点无缘北清。前面加分童鞋就读的几乎都是当地省级示范性中学,家庭条件不会太差。说多了贵乎又要和谐,大家细品。
差点就与喜欢的院系专业失之交臂,没被挤下来,我是比较幸运的。而我的一个高中同学,他就比较悲催了,硬生生被挤到了北清投档线之下,最后去了某旦。我的高中母校不是超级中学,贫困汉族学生很多。无区别加分对于我们而言,有点不公平。
安徽敢为天下先,福建紧跟时代步伐,看来这是大势所趋。总之,我是支持有条件有步骤地全国推广的。
非常好,终于逐渐把血统论的这一根刺给拔除了。
我国社会无论有多少不公平的现象,比如北京户口天生就比河北的值钱,出生即是香港户籍就会拥有更高的待遇,这些本质上都属于后天的优势。也就是说,一个人理论上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取得北京户口,也可以用各种办法拿到香港护照。
另一种跟努力无关的不公平,比如拆迁户,本质上是按运分配,虽然不能通过努力得到,但是这种运气不能遗传或者继承。
但是唯有血统论,是高一阶的不公平存在。一个人无法通过后天努力改变自己的民族;同时拥有特权的那批人,不需要任何努力,就可以把特权继承下去。
欧美对于少数族裔也存在“照顾”,比如帝国理工会针对黑人学生设置奖学金并降低录取门槛。但这种照顾是基于歧视的补偿。说得难听点就是一种施舍,甚至是对黑人智商的不尊重。
国内的汉族人没有系统性地歧视少数民族。血统论违背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甚至是儒家文化圈的价值观。
我们可以按地区分配招生名额,可以给贫困家庭的孩子高考加分。
但是血统论必须被丢进历史的垃圾堆。
此前山东已于2016年取消。最早取消的没火,反倒是十年后取消的火了。
---------------------
那个,山东人能分清十和四的发音哈,是2016和2026隔了十年,不是和2020,哈哈哈
这个回答就是说这么个事,没有地域的意思啊
@大唐苏定方 你在微博上不是要消灭少民语言么,怎么在知乎上要保护了,这么两面人啊。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应该取消,应该直接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加分只给汉语考试的少民,那些母语考试的少民没有加分。
这位 @大唐苏定方 三代公职员自称精通新疆一切的同胞,可以稍微有点常识啊。
(1)专项投入有多少钱,跟内地汉语教育的日常投入比例如何。你不提过去几十年的连续投入,仅仅因为这几年国家为了补齐发展不平衡而投入的专项扶持,在你眼里这就不公平了?
(2)民族加分是强调差异化?难不成少数民族的母语不是汉语也是强调出来的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投入不足导致的教育落后也是强调出来的么。
(3)你作为和田汉人,在和田质量最好投入最多的学校读书,拿全和田的教育资金发展起来的学校,你不知道当地汉维学校发展历程的区别么,和田有亏待过汉族学生么,你什么便宜都占了,反过来骂维族教育是民族语言的原因。
(4)少数民族在学校学不到他们自己的母语,你却可以学,而且他们还跨语言跟你竞争,这就是你嘴里的公平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