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农民工、建筑工一直在劳动,却没有多少人身材很棒?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很值得深入探讨。农民工和建筑工人之所以普遍身材不算“很棒”(通常我们理解的“很棒”是指肌肉线条明显、体脂率低、体型匀称等健身健美意义上的身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这些原因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他们的身体状态:

一、劳动的性质与身体发展方向的错位

重复性、高强度体力劳动为主: 农民工和建筑工的劳动内容多是搬运重物、挖掘、砌砖、搅拌水泥、高空作业等。这些劳动确实需要大量的体力,消耗大量能量。但这种劳动更侧重于耐力、力量(尤其是爆发力)、以及整体的身体协调性。
肌肉发展不均衡: 长期重复搬运重物可能会让背部、肩部、手臂的肌肉群得到锻炼,但身体的其他部位,例如核心肌群、腿部(除非是挖土等需要蹲起动作)、甚至胸肌和腹肌,可能得不到充分或针对性的训练。健身房里的训练往往是均衡的、多部位的、有针对性的,以达到整体美的目的。而工地上的劳动更多是功能性的,服务于工作本身。
没有“塑形”的概念: 劳动是为了完成工作,提升效率,而不是为了“好看”。肌肉的生长是为了更有效地搬运和施力,而不是为了线条分明。
缺乏系统性的训练: 健身健美需要系统的训练计划,包括力量训练(负重、多组数、多角度)、有氧训练(心肺功能)、柔韧性训练(拉伸),以及科学的休息恢复。而工地上的劳动是随工作任务而定的,没有明确的训练周期、强度控制或休息安排。
过度消耗,但恢复不足: 虽然体力消耗大,但由于生活条件、营养摄入、睡眠质量等因素,他们的身体可能处于一种“过度消耗但恢复不足”的状态,这不利于肌肉的增长和线条的塑造。

二、生活条件与营养摄入的限制

营养不均衡: 农民工和建筑工的饮食往往以填饱肚子为主,营养摄入不够全面和精细。
蛋白质摄入不足: 肌肉生长需要充足的蛋白质,但在许多情况下,他们的食物结构可能偏重于碳水化合物(米饭、面食),而蛋白质(肉类、蛋类、奶制品)的摄入量和质量可能不够理想。
精加工食品的风险: 为了方便和经济,一些工人可能会选择高糖、高盐、高脂肪的加工食品或快餐,这些食物容易导致体脂堆积,但不利于肌肉的生长和身体的健康线条。
缺乏微量营养素: 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身体的正常代谢和肌肉恢复至关重要,但他们的饮食结构可能难以保证充足的微量营养素摄入。
睡眠不足和休息不规律: 工作时间长,任务重,加上居住环境可能嘈杂拥挤,很多工人很难保证充足且高质量的睡眠。睡眠是身体修复和肌肉生长的重要时段,睡眠不足会严重影响身体状态。
生活环境的压力: 长期在外打工,远离家人,承受着经济压力、工作压力和社会适应的压力,这些都会影响身体的整体健康和状态。

三、体脂率与肌肉量的关系

体脂率可能偏高: 尽管体力消耗大,但由于营养不均衡(高热量、低蛋白)和睡眠不足等因素,一些工人可能看起来并不瘦,反而可能存在腹部脂肪堆积等问题。而体脂率高会掩盖住肌肉的线条。
肌肉量增加,但不一定是“好看”的肌肉: 长期劳动确实会增加肌肉量,让他们的身体显得结实有力。但这种“结实”是功能性的,而不是美学上的。例如,背部肌肉可能发达,但可能是因为长期搬运,而不是专门的背部训练。

四、社会文化因素与期望值

社会对“好身材”的定义: 我们对“身材很棒”的定义很大程度上受到健身文化、媒体宣传和审美趋势的影响,这些往往强调肌肉线条、低体脂率和整体比例的和谐。而农民工和建筑工人参与的是劳动,他们的价值体现在对社会的贡献和生存能力上,而非外在的体型美。
没有时间、精力或意识去追求“健身身材”: 大多数工人的首要目标是养家糊口,工作占据了他们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即使有休息,也可能更倾向于放松或与同伴社交,而不是去健身房进行额外的训练。他们可能也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或动力。

总结来说,农民工和建筑工人虽然从事着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但这种劳动并非为了追求健身意义上的“身材很棒”。他们的身体发展方向、生活条件、营养摄入、休息质量以及社会文化期望都与健身人群存在显著差异。

他们拥有的是“功能性”的身体,是为了完成繁重工作的生存本能和适应性。
而健身人群追求的是“美学性”和“健康性”的身体,是通过科学的训练和饮食来实现的。

尽管他们的身材不符合大众对“很棒”的定义,但他们的身体承载着的是辛勤的汗水、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以及家庭的希望,这本身就是一种独特而伟大的“强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原始社会的劳动和文明社会的体力劳动不是一回事。前者虽然风险很大,但塑造了女性对男性的性吸引力评价;后者虽然安全,却只能以重复性劳动刺激工人的特定肌肉群。

从生活方式来说,原始人固然寿命短,但闲暇还是很多的。他们生活在温暖的非洲草原,没有冰箱,只要打到大型猎物或是采集到足够的果实,就必须一次性吃完。吃完之前大家就是闲着,不会想着去采集额外的食物——搞到手也是浪费。而经常迁徙意味着其他财产也存不下,索性无事一身轻。一般来说,原始部落每天的工作时间是三四个小时左右,在人口过剩后才逐渐增加到整个白天的。

文明人就不一样了,农民有谷仓和猫保存粮食,现代工人有银行卡和余额宝,他们都要为房子和装修而努力,都要为将来的消费存钱,所以大多数文明人的大多数时间都在劳动。老板给你发了两万奖金,你可能会和同事一起喝个爽,但明早起来照常干活。很多现代企业在非洲、拉美雇工,就很受不了土著拿到工资就休闲,没钱才来上班的态度。

从使用肌肉的方式来说,男性原始人的工作模式是长距离追踪+短时间快速投掷,下肢像长跑运动员,修长有弹性;上肢像标枪运动员,肌肉截面大,爆发力强。而现代工人的劳作方式恰好相反,很少需要长距离奔跑,上肢却需要中等强度的连续输出,流水线工人可能会在工位上一站一整天。

原始人还很少搬运东西,最多是几个人抬一头羊回部落,再大的猎物要么分割要么就地吃掉。所以,他们缺乏和大质量物体0距离接触的经验,就算战斗也避免直接和大动物角力——没有医院的时代,面对面和猎物搏斗,胜了也是作死。现代工人就不一样了,他们不一定需要把爆发力用到极限,但经常扛着数十斤的货物、工具来回移动,乃至几个人合力推动小车。腰部截面要是小了,根本释放不了足够的力矩。

总之,自从发明木矛石器以来,人类少说也在非洲草原上度过了几十万年时光,最近十万年走出非洲,吃掉全世界多数大型哺乳动物,也是靠的这套本领。两三万代人淘汰下来,绝大多数女性基因都埋下了喜欢长腿粗胳膊有闲帅哥的本能,否则就会因为吃不到肉,没有足够的奶水养育下一代,这就是男性“好身材”标准的由来。

举个现实例子,在我们的祖先离开非洲发展农业、俾格米人走进森林的同时,东非马赛人从未离开过传统的草原猎场,又不像亚洲牧民那样可以骑马代步。所以他们的男性平均身高1.9米,腿长臂壮,腰部绝无脂肪堆积,是健身者的榜样:

但大多数人类最近一万年告别了草原生活。吃光猛犸象和野牛之后,人类只能发展农业和密集的居民区,绝大多数男性丧失了在草原上游猎的权利,必须在几十亩土地上缓慢释放肌肉力量才能生存,碳水化合物占食物的比例也骤然上升。最近几百年,男性又扔下锄头,走进更拥挤的厂房工地,靠搬运和装配养家糊口。这些工作需要粗壮的腰部(搬运重物),需要粗短的下肢(避免摔倒),对投掷却没什么需求(产品很贵),当然刺激的是另一套肌肉群和脂肪组合模式,即所谓“膀大腰圆”才是好蓝领。至于办公室里文弱的白领,痛饮可乐的肥宅,和原始人的标准身材差别就更大了。

一万年时间很久,久到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一万年时间又太短,短到无法重塑狩猎时代的基因。所以女性对异性身材的评价和现实的经济模式脱节。少数中上层男性有闲暇去健身房,用锻炼和饮食弥补差异,还有机会夸耀自己的身材;其余大多数人在工作中耗尽了精力,身材只能随缘,好在女性择偶不仅仅看胸肌和长腿。

相关回答:

user avatar

只能说,现代消费主义所定义的很棒的健美身材,并不是符合人类实际生产,劳动,生活所需的身材。说白了就是——样子货。

user avatar

健身:今天练胸,平板卧推80*4,斜上推60*4,双杠夹胸,控制好重量组数。练完了脱脂牛奶冲蛋白粉。

工地干活:这水泥我只能搬2袋,搬10次,超了就效果不好了。这车沙子我只能推50kg,不能超,推四组。干完活,开饭了,问工地做饭师傅:怎么是白菜炖粉条,没肉?师傅:熊毛病,给你来点肉!“不行,肥肉不能吃,有没有鸡胸肉?牛肉也行!”

问题问的好有趣。


这回答怎么一下这么多人看了?被翻牌了吗?

user avatar

健康是真正的美,而健美运动员的身材是对健康身体的外在特征的夸张化模仿。这就好比,小姑娘红扑扑的脸,是不可能比专门涂了腮红的女演员更红的,但并不是因为前者不美。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