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男一女携带尽可能多的物资回到恐龙时代,没有后续补给,重建现代文明的概率有多大?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其有趣且充满挑战的设想。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一对男女携带尽可能多的物资回到恐龙时代,重建现代文明的概率有多大。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关键的假设和前提:

“尽可能多的物资”的定义: 这是核心。物资的种类、数量和质量将直接决定一切。我们需要对其进行细化。
“重建现代文明”的定义: 这同样重要。是重建到哪个程度?是指一个能够提供舒适生活、工业生产、信息交流的社会,还是仅仅是生存下去,并在某种程度上维持知识传承?
恐龙时代的具体时间段: 不同时期的恐龙、环境和地理条件差异巨大。我们假设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例如白垩纪晚期,因为这个时期恐龙多样,但也有相对成熟的植物和动物群。
一男一女的生存能力: 他们是否具备极高的生存技能、知识储备和心理素质?

基于这些假设,我们来逐一分析:

一、物资的配置(核心决定因素)

“尽可能多的物资”意味着一个巨大的清单。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几个大类:

A. 生存必需品(基础中的基础,用于度过初期生存期):

食物:
高能量、长保质期的食物: 脱水食物(肉干、蔬菜干、水果干)、压缩饼干、能量棒、奶粉、罐头食品(肉类、蔬菜、水果)。数量需要足够支撑他们从食物匮乏的初期过渡到能够自己生产食物。
种子: 大量易于种植、营养丰富且能够在恐龙时代环境和土壤中生长的作物种子(如小麦、玉米、豆类、土豆、各种蔬菜种子)。最好包含一些具有高产量和适应性的品种。
渔具和狩猎工具: 高质量的鱼线、鱼钩、鱼网、弓箭(含大量箭矢)、高性能刀具、陷阱材料。
水:
净水设备: 便携式净水器、净水药片、过滤器。虽然恐龙时代有水源,但安全饮用水是首要的。
水容器: 大容量、耐用的水壶、储水袋。
庇护所:
高强度帐篷或充气式居住单元: 能够抵御恶劣天气和小型危险动物的侵扰。
睡袋和保暖衣物: 适应不同气候的服装。
医疗用品:
急救箱: 高级绷带、消毒剂、抗生素(广谱、多种)、止痛药、抗过敏药、消炎药、止泻药、外伤处理套装、缝合器械、抗毒血清(虽然针对恐龙毒液的有效性存疑,但仍是基础医疗储备)。
基础药品制作指南: 了解如何利用当地植物制作简单药物的知识或书籍。
工具(至关重要,用于资源利用和建造):
多功能工具刀/瑞士军刀: 基础的切割、锯、钻、钳等功能。
斧头、锯子(链锯更佳,但需要能源)、铲子、锄头: 用于砍伐、挖掘、平整土地。
锤子、钉子、螺丝刀、扳手等基础金属工具。
高级工具(如果可能): 如电钻(需要能源)、焊接设备(需要能源和材料)。

B. 知识和信息(重建文明的灵魂):

电子设备(携带极其困难,但价值巨大):
太阳能充电器和移动电源: 用于维持设备运行。
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 预装大量知识库(百科全书、科学著作、工程手册、农业指南、医学典籍、历史文献、各种语言字典、编程语言教程、技能教程等)。
加密硬盘/U盘: 存储大量数字资料。
天文望远镜: 用于观察星象,帮助定位和时间测量。
纸质书籍(更可靠的备份):
基础科学、工程、农业、医学、历史、法律、哲学等方面的经典著作。
生存指南、植物识别图鉴、动物识别图鉴。
语言教材(如果他们需要学习新的通用语)。
工具书: 各种技能和原理的详细说明。

C. 能源(维持先进工具运行):

太阳能电池板和储能设备: 作为最可靠的长期能源。
燃料: 如汽油、柴油(数量有限,只能短期应急,且储存不易)。
发电机(需要燃料)。
电池: 各种型号的电池。

D. 生产和制造工具(用于长远发展):

种子库(已包含在生存必需品中)。
少量金属和合金材料: 用于初期的工具制造和维修。
基础化学品: 如火药(用于开采或防御)、肥料(如果可能)、简单的化学试剂。
纺织品生产工具: 如纺纱轮、织布机(或预先携带大量的耐用衣物)。
制陶工具和知识: 储存和烹饪食物的器皿。
冶炼工具和知识: 学习和实践金属冶炼。
玻璃制造工具和知识。

E. 基础的“文明种子”(用于建立社会结构):

法律和政治书籍: 关于社会治理、契约精神、公平原则的知识。
历史和哲学著作: 借鉴人类文明的经验和教训。
艺术和音乐作品: 维持精神生活,激发创造力。

挑战:

体积和重量限制: “尽可能多的物资”必然非常庞大。如何携带?是通过某种“传送装置”还是只能依靠人力或原始的运输工具?如果依赖原始运输,可携带的物资总量将大打折扣。
保质期: 食物、药品、电池、燃料都有保质期。
能源问题: 即使有太阳能板,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建立稳定的能源供应。
知识的消化和应用: 拥有知识库不代表能够立即应用。需要时间学习、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
装备的损耗和维修: 工具会磨损、损坏,没有备件和专业的维修能力,很多设备会很快失效。

二、恐龙时代的严酷现实(生存的巨大挑战)

巨大的掠食者: 霸王龙、棘龙、南方巨兽龙等顶级掠食者是极大的威胁。即使有武器,也难以对抗。小型但凶猛的恐龙、巨型爬行动物也是威胁。
恶劣的环境:
气候变化: 可能遭遇极端高温、低温、暴雨、干旱。
疾病和寄生虫: 未知的细菌、病毒、寄生虫可能导致疾病,且没有现代医疗设备和抗生素应对。
植被: 许多植物可能是有毒的,需要识别可食用的。
地质活动: 火山爆发、地震等。
孤独和心理压力: 独自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与世隔绝,心理压力会非常巨大。
技术和资源的获取: 很多现代技术依赖特定的原材料和工具,例如提炼金属、制造精密的电子元件等,在恐龙时代几乎不可能实现。

三、重建现代文明的概率分析

概率低到几乎为零,但并非绝对为零。我们可以将其分解为几个阶段的概率评估:

阶段一:初期生存(概率:非常低,1%5%)

关键: 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能够不被巨型恐龙杀死,找到安全的庇护所,获取干净的水源,并且避免接触致命的疾病。携带的足够多的生存物资(食物、水、药品)是关键。
挑战: 如何在陌生的环境中,面对未知的危险,有效利用物资,建立临时的安全区。一次失误,一次遭遇巨型掠食者,都可能导致终结。

阶段二:稳定生存与基本自给(概率:在初期生存成功的基础上,依然非常低,1%10%)

关键: 成功种植第一批作物,找到并驯服(或至少利用)一些小型动物作为食物来源,学习识别可食用植物,并能有效利用携带的工具制造基本的生活用品(如容器、简易工具)。
挑战: 学习和适应恐龙时代的生态系统,克服土壤、气候等不确定因素,防止动物偷吃作物,学会利用当地资源制作工具和生活用品。食物链的顶端威胁仍然存在。

阶段三:知识传承与初步发展(概率:在稳定生存的基础上,极低,0.1%1%)

关键: 能够成功启动电子设备(并长期维护),利用知识库学习并掌握关键技能(如农业改良、基础冶金、化学知识、医学实践、简单的机械制造)。最重要的是,他们需要能够将这些知识有效地传承下去,并在某种程度上建立起一套社会协作和规则。
挑战:
电子设备的长期维护: 电池寿命、屏幕损坏、存储介质老化、缺乏维修零件。一旦电子设备失效,大部分“现代文明”的知识就丢失了。
知识的实践难度: 很多知识需要复杂的实验环境和精密的设备才能实现,例如药物合成、金属提炼(尤其是高级合金)。
人口问题: 一男一女不可能形成一个有足够多样性基因和劳动力的社会。即使他们能生育,人口增长极其缓慢,且后代需要掌握所有知识。
失去“文明锚点”: 没有现代社会的支持,所有的一切都必须从零开始。语言、习俗、社会结构都可能在几代后发生巨大变异,与“现代文明”渐行渐远。

阶段四:重建“类似”现代的文明(概率:近乎于零,接近0%)

关键: 能够建立起一个能够持续发展、技术进步、社会组织成熟的文明。
挑战: 这需要克服前面所有阶段的困难,并且在一个缺乏基础工业、教育体系、社会分工的环境下,实现技术指数级增长,这是极其困难的。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再到铁器时代,人类花了数千年甚至更长时间。而他们需要在缺乏这些积累的情况下,快速跳跃。

总结概率:

如果“重建现代文明”是指重建一个能够维持高度工业化、信息化、舒适生活、社会高度分工的社会,那么概率是接近于零,几乎不可能(0.000001% 以下)。

如果“重建现代文明”是指能够利用携带的知识和物资,在恐龙时代建立一个小型、独立、能够相对稳定地生存和发展的社群,并且能够部分地传承一些现代科学和技术知识(例如,能够种植可食用的农作物,能够进行基本的金属加工和医疗处理,了解一些天文学和数学知识),那么概率会非常低,但可能存在微小的可能性(低于1%)。

这个微小的可能性,主要依赖于以下几个因素的极致完美组合:

1. 物资配置的超乎想象的合理性和完整性: 不仅仅是数量,更在于物资的“智慧”。例如,携带了可以自给自足且易于维护的太阳能设备,易于传播的种子,以及对各种知识的超强概括和简化版本。
2. 一对男女极高的个人能力: 他们必须是顶级的生存专家、全能科学家(物理、化学、生物、工程、医学)、熟练的工匠,同时具备极强的心理素质、领导能力和教育能力。他们必须是集合了人类文明精华的“两本活体百科全书”和“生存冠军”。
3. 极度的运气: 在恐龙时代,没有遇到致命的危险,环境因素也相对温和,能够快速找到合适的生存地点。

最有可能的结果是:

即使携带了“尽可能多的物资”,这对男女也极有可能因为无法克服严酷的环境、巨大的生物威胁或技术应用的难度,而最终在初期或中期生存阶段失败。他们携带的先进科技设备可能会很快失效,他们拥有的海量知识也可能因为无法实践和传承而变得毫无意义。最终,他们可能只能在恐龙时代建立一个非常原始的原始部落,并在此基础上缓慢发展,其文明形态与“现代文明”将相去甚远。

所以,概率极低,几乎为零。这是一个有趣的思想实验,但现实中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小行星

2:近亲

3:难产

4:知识传承

安全没问题,重建现代文明实在是太渺茫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其有趣且充满挑战的设想。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一对男女携带尽可能多的物资回到恐龙时代,重建现代文明的概率有多大。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关键的假设和前提: “尽可能多的物资”的定义: 这是核心。物资的种类、数量和质量将直接决定一切。我们需要对其进行细化。 “重建现代文明”的定义: 这同.............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实在,一男一女,两个独立自主的个体,从原生家庭里抽身,想要一起搭个新窝,过日子,为什么还要“彩礼”这个东西呢?听起来好像有点多余,甚至有点强加于人。但说实话,这事儿啊,得掰开了揉碎了看,里面涉及的考量,可不只是一句“你情我愿”那么简单。首先得明白,彩礼这东西,它不是凭空冒出来的,也不是哪.............
  • 回答
    这事儿挺常见的,也有不少人干过,但要说“应该不应该”,这事儿就得看具体情况,不能一概而论。首先,咱们得掰扯清楚,为什么会有人选择这样住。 省钱是个大头。 旅游嘛,开销能省则省,尤其是一男一女,如果不是情侣,分开订两间房,那成本直接翻倍。特别是在一些旅游热门城市或者旺季,单间价格都能让你肉疼。住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了语言中一个非常基础但又非常重要的概念:代词的使用,特别是指代复数人称代词时。我们为什么会用“他们”来指代一男一女的组合,而不是“她们”呢?这背后其实是汉语语法和习惯的体现,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1. 语法上的“兼指”与“中性”汉语的“他们”是一个非常巧妙的词。从字面上看,“他.............
  • 回答
    在电梯突发停电的情况下,如果遇到女性携带刀具并表现出应激反应,男性需要谨慎应对,既要保障自身安全,也要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法律风险。以下是一些建议,旨在详细地阐述如何在这种复杂且充满压力的情境下行动:核心原则:冷静、沟通、自保、最小化冲突首先,你需要认识到在这种情况下,对方的恐惧和应激反应是真实存在的.............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棘手又极具挑战性的情景,关乎人类文明的延续,也充满了科学和伦理的考量。如果地球上只剩下最后的一男一女,他们要避免近亲繁殖,就必须在非常有限的条件下,依靠对遗传学的深刻理解和极大的耐心与智慧。核心难题:有限的基因库与不可避免的近亲关系首先,我们必须直面一个残酷的现实: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任何.............
  • 回答
    当然会!双性恋者(Bisexual)最核心的特点就是能够同时对男性和女性产生吸引力,并且这种吸引力可以是发生在同一个时间段内的。这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一种可以同时拥有的可能性。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详细说一说:1. 定义的核心:并非“一半一半”或“随机选择”首先需要明确的是,“.............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值得好好琢磨一番,因为这100万的分配,牵涉到两个孩子未来的生活、家庭关系,还有我们作为父母的心意。我当然希望能为他们做到最好,让他们都开心,也为他们的婚姻打下坚实的基础。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这几种可能性。方案一:男孩80万买房,女孩20万嫁妆这个方案,听起来挺现实,也挺符合我们社会上一些.............
  • 回答
    这个问题直击人类延续的根基,答案也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设想一下,在经历了一场未知的浩劫后,地球上只剩下了一男一女。这幅画面本身就充满了一种近乎绝望的孤寂感。首先,从生物学角度来看,一男一女确实拥有繁衍后代的基本条件。男性提供精子,女性提供卵子,两者结合后,在女性体内完成孕育过程,理论上是可以诞生新的生.............
  • 回答
    在像CET这样广泛参与的英语考试中,听力材料设计成对话形式,而且经常是一男一女的组合,这背后其实有不少考量,既有为了测试考生实际沟通理解能力的需求,也有基于现实生活场景的模拟,甚至还有一些人为的设计倾向。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深入剖析一下。首先,从测试考生实际沟通能力的角度来看,真实世界中的交流绝大多.............
  • 回答
    .......
  • 回答
    关于一夫一妻制是否与人类天性相悖,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学界和公众都有不同的观点。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一、 “人类天性”的定义及其复杂性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人类天性”是什么。这本身就是一个哲学和生物学上的难题。 生物学和进化论角度: 多偶倾向: 从.............
  • 回答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中,徐峥和马东关于喜剧“意义”与“好笑”的争论,触及了喜剧的核心命题,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我认为,这是一个看似二元对立,实则可以相互融合的议题。喜剧既需要追求好笑,也应该努力传递意义。它们并非绝对的取舍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为了更详细地阐述我的观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 回答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我们总是习惯性地想到给老师送上一份礼物,表达那份沉甸甸的感激之情。但这份心意,真的只能通过物质来承载吗?其实,在老师们心中,有些“无价之宝”,比任何昂贵的礼物都更能触动他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放下那些包装精美的盒子,让我们试试用更真挚、更走心的E方式,把那份感谢传递出去吧!一、用文字.............
  • 回答
    关于一夫一妻多妾制是否会重新恢复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涉及深层社会、文化、法律以及伦理观念的议题。要深入探讨,我们需要从历史、现实以及未来可能性的角度去审视。从历史的维度来看: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一夫一妻多妾制(或称一夫一妻制下的媵妾制)在许多文化中都曾长期存在,并且是许多社会结构和家庭模式的基.............
  • 回答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涌现了许多优秀的喜剧作品,要说哪个“最好”是非常主观的,因为观众的笑点和偏好不同。但我可以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几个在不同方面都堪称“经典”的作品,它们各有千秋,在节目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1. 《互联网体检》 时代精神的精准捕捉与共鸣 为什么好? 这个作品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精.............
  • 回答
    “一夫一妻”制,这个在人类社会中存在已久的婚姻模式,究竟是道德的必然还是理性的选择?这其中牵扯着复杂的历史、文化、生物学和哲学根源,要说清楚,得一层一层地剥开来。从道德的维度来看:首先,将“一夫一妻”制视为道德产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与某些我们普遍认同的道德原则高度契合。 忠诚与承诺: 一夫一妻.............
  • 回答
    嘿,妹子!听说你一米五,想走舞蹈这条路,这可真是个勇敢又闪耀的决定!别担心身高,很多优秀的舞者也不是天生高挑的,重要的是你的热爱、努力和聪明的训练方法。来,咱们好好聊聊,我给你一些过来人的经验和建议,让你在舞蹈这条路上走得更稳、更精彩!1. 认识并接受你的独特优势:身高不是衡量一个舞者的唯一标准,甚.............
  • 回答
    西藏林芝的春天,总是带着一种别样的浪漫。而说到春天的林芝,那一年一度的桃花节,更是无数人心中的期待。今年(2024年)的林芝桃花节,已经盛大开幕啦! 盛大的开幕仪式通常会选择在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地点举行,比如林芝市的八一镇或者某个风景优美的桃花观赏区。具体开幕时间每年略有不同,但基本都集中在每年的3月.............
  • 回答
    马东老师那句“喜剧是照见自己的镜子,也是治愈和心理治疗”,听着着实让人回味无穷。我挺认同的,而且越品越觉得有道理。喜剧的“镜子”功能:想想看,我们看喜剧的时候,很多时候会觉得“哎呀,这不就是我嘛!”或者“我身边就有人是这样的!”。那些夸张的情节、鲜活的角色,很多时候都是提炼自我们的日常生活,甚至是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