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地球只剩下两个人类(一男一女),那么他们该如何避免近亲繁殖?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棘手又极具挑战性的情景,关乎人类文明的延续,也充满了科学和伦理的考量。如果地球上只剩下最后的一男一女,他们要避免近亲繁殖,就必须在非常有限的条件下,依靠对遗传学的深刻理解和极大的耐心与智慧。

核心难题:有限的基因库与不可避免的近亲关系

首先,我们必须直面一个残酷的现实: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任何后代都必然会与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等存在血缘关系。这里的“避免近亲繁殖”并非指完全消除血缘关系,而是指尽最大可能地降低近亲繁殖带来的遗传风险,并为未来的几代人创造一个相对更健康的基因池。

第一阶段:生存与建立基础(时间跨度:数年到数十年)

1. 认知与计划:
理解遗传学: 他们需要立刻掌握基本的遗传学知识,了解什么是基因、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以及近亲繁殖可能导致的遗传病(如白化病、地中海贫血、囊性纤维化、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等)的风险。他们需要认识到,即使是微小的基因缺陷,在近亲繁殖的放大效应下,也可能导致后代出现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降低生育能力。
建立记录系统: 无论以何种方式,他们都需要建立一个详尽的家族谱系和个体健康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
个体特征: 外貌特征、身体状况、是否存在已知的疾病或遗传倾向。
家族病史: 双方家族中是否有癌症、精神疾病、过敏、不孕不育等病史。
过往接触: 两人之间是否存在共同的祖先(虽然在只有两人情况下,这个“共同祖先”就是他们自己,但记录原则不变)。
科学育儿的共识: 双方必须形成一个共识:生育后代是为了延续人类,而不是儿戏,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必须慎重考虑,并最大程度地保障其健康。

2. 生育策略(核心):
严谨的配对原则: 这是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一步。他们不能随意生育。
基因检测(理想化但可能无法实现): 如果他们能找到并利用某种残存的先进医疗设备进行基因检测,他们会尝试鉴定彼此携带的隐性致病基因。如果双方都携带同一种隐性致病基因,那么生育携带该基因的后代的风险就会增加。
基于表型和家族史的风险评估: 在没有基因检测的情况下,他们只能依靠已知的表型(外在表现)和家族病史来评估风险。例如,如果一方的家族中有较高比例的近视、哮喘或者某种已知的遗传病,那么他们会更谨慎地考虑与另一方生育。
优先考虑“基因多样性”: 即使没有具体的基因检测,他们也要尽量选择在各种可见特征和健康状况上差异较大的配偶。比如,如果男方有某种较为明显的遗传倾向,而女方完全没有,或者在其他方面有显著的差异,那么组合起来的风险可能会比相似度高的情况要小一些。
控制生育频率与数量:
试探性生育: 他们可能不会立即生育大量后代。最初的生育可能会非常谨慎,也许只尝试一到两次,仔细观察后代的健康状况。
生育间隔: 确保生育后代之间有足够的间隔,以便观察前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情况,并从中汲取经验。
控制总生育数: 考虑到遗传风险,他们可能需要限制生育的总数量,只选择最健康的后代来延续。

第二阶段:繁衍与风险管理(时间跨度:数代)

1. 谨慎的代际配对(这是“避免”的核心):
第一代(男主与女主的后代): 他们的孩子将是第二代。
规避近亲婚配: 这里的“规避”是指,同一对父母的子女之间,在成长到生育年龄时,绝对不能互相通婚。这似乎是显而易见的,但在生存压力下,也必须明确原则。
孙辈配对原则:
“最远”的近亲: 他们的孙辈,如果生育,则需要尽可能地选择与自己“不那么近”的配偶。
第一步:选择非兄弟姐妹的后代: 如果他们有多个孩子,例如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那么他们的孙辈(即儿子和女儿的后代)将是近亲。那么,最简单的“避免”就是:不要让兄弟姐妹的后代互相通婚。
第二步:跨代通婚的风险与规避:
孙子与表亲(非直系): 假设他们有A、B两个孩子,A有孩子C,B有孩子D。C和D是表亲(姑表或姨表)。他们之间通婚,比直系亲属(如A和B的女儿,或者C和C的亲兄弟/姐妹)要好一些,但仍然属于近亲。
更复杂的规避: 假设他们有3个孩子:A、B、C。A和B的孩子不能互相通婚。A的孩子(比如C1)与B的孩子(比如D1)通婚,虽然有血缘,但相对远一些。那么,C1的孩子(比如E1)就不能再与D1的孩子(比如F1)通婚,因为E1和F1的共同祖先(A和B)太近了。
核心原则: 每一代,在选择配偶时,都要追溯到距离自己最近的几个共同祖先。如果两个潜在的配偶,其最近的共同祖先是他们的曾祖父/母,那么这个风险就相对高了。理想是,他们最近的共同祖先是更远的一代,甚至是不可追溯的(理论上,对于这个初始场景是不可能的)。
实操: 他们会建立一个“家谱图”,标注每一代之间的关系。当下一代需要选择配偶时,他们需要在这张图上找到两个潜在配偶的“最近共同祖先”。如果这个祖先在三代以内(即曾祖父/母或更近),那么就尽量避免。
基因追踪与淘汰:
高风险后代监测: 任何出现明显健康问题的后代,都需要被仔细记录。如果某种遗传病在家族中出现,那么携带该疾病基因的后代,或者与携带者生育的后代,都需要被严格限制生育,甚至可能需要“绝育”的措施(这是一个极其残酷但可能必要的决定)。
“优生”与“适者生存”的残酷选择: 在这种绝境下,他们可能不得不面对一些非常艰难的伦理选择。那些体弱多病、有严重遗传疾病的后代,为了整个种群的健康,可能会被迫做出“不延续”的决定。这并非现代伦理观所能接受,但在生存的终极压力下,这是一种无法回避的现实。

2. 记录与知识传承:
持续的家谱记录: 必须将这份家谱记录不断更新、细化,并世代传承。
基因知识的传授: 必须确保每一代成长起来的成员都理解近亲繁殖的危害,以及如何进行谨慎的配对。这需要建立一套教育体系,让基因知识成为生存的关键一环。

第三阶段:缓慢的基因稀释(时间跨度:数百甚至数千年)

理想状态下的努力: 随着代的增加,如果他们能够成功地避免最直接的近亲婚配,并且没有出现毁灭性的遗传疾病,基因库会相对缓慢地得到稀释。
新的挑战:
基因漂变: 即使避免了近亲繁殖,但由于基因库极度狭窄,一些基因(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也可能因为随机丢失或固定而“漂变”,导致基因多样性进一步降低。
新疾病的出现: 即使是随机突变,也可能带来新的健康问题。

技术辅助的可能性(高度依赖残存的科技水平):

基因测序技术: 如果能修复或找到一个可以进行基因测序的实验室,将极大地帮助他们评估个体基因的风险。他们可以对生育年龄的后代进行基因检测,判断他们携带的隐性致病基因,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配对。
人工授精/体外受精: 如果技术允许,他们可以收集样本,进行体外受精,并对胚胎进行基因筛选,选择没有严重遗传缺陷的胚胎进行着床。这能最大程度地降低近亲繁殖的风险。
基因编辑技术: 这是更远期的设想,如果技术允许,理论上可以纠正某些已知的基因缺陷。但这本身也伴随巨大的风险和伦理争议。

总结性的思考:

在地球只剩下最后两人的情况下,“避免近亲繁殖”更像是一种“风险最小化”策略。他们无法完全摆脱血缘关系,只能通过以下方式来尽力而为:

1. 科学知识的掌握与传承: 这是基础,他们必须成为合格的遗传学家和记录员。
2. 极度的谨慎与规划: 每一场生育都必须经过深思熟虑,甚至可能需要根据基因检测(如果可能)来决定。
3. 严格的家系记录与分析: 建立一个清晰、详细的家谱,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配对决策。
4. 代际之间的“距离”管理: 避免直系亲属的后代之间通婚,并尽量选择共同祖先更遥远的人进行繁衍。
5. 艰难的伦理抉择: 在基因缺陷的风险面前,可能不得不做出一些违背常理的艰难决定,以保证种群的整体健康。

这注定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他们的每一步都关乎人类文明的存续。他们的智慧、耐心、对知识的渴求,以及面对残酷现实的勇气,将是决定人类能否在基因层面上继续延续的关键。这更像是一场史诗般的自然选择,只不过,执行者是最后仅存的两个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根本无须担心。因为大多数的认知是错误的。

1,近亲问题本质是基因问题

2,基因问题本质是变异问题

这两问题,在现在都不是问题。

其实,近亲繁殖问题,在【群体】里,一直是一个人类“想象”为主的概念。

因为了解下民间的家畜养殖和驯化,会发现,这简直是个近亲大窝。我是最近涉足到这个领域,才知道近亲在动物驯化和培育里,那频率简直高的不要不要的。很多封闭地区,比如那些山区寨子,往往就是一公一母负责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种群繁育,而后代多样性,那是非常丰富的。

反观人类,纯近亲结婚的群体,目前似乎并没有得到有效地观察,所以人类更多的是一种理论揣测。

下面来说说这个问题。

如果非要担心,还是考虑下不孕不育和后代能否顺利成长的问题,因为这两个问题比例出现远高于遗传病的比例。


为什么说先天问题基本无需担心呢?这是因为过去对于近亲问题的认知,主要是一种朴素的遗传学,那个时候他们并不清楚基因变异更多的事情,只是单纯的认为近亲会加剧纯合片段的数量,然而随着现代遗传学,尤其是大量数学进入生物学,才发现,这些问题,有些杞人忧天了。


我是最近开始涉足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领域:近交(inbreeding)

顾名思义,就是近亲繁殖,是指血缘关系极为相近的个体之间或遗传组成极相似的个体之间进行的交配繁殖。

这种植物上常见的问题(大家高中时候的自交、回交),动物上估计就少多了,难度很大很大。


为什么?

因为经验告诉我们,动物近交会遇到严重的近交衰退问题,估计有人马上会说,这不正是我们人类担心的近亲结婚问题么?

然而,这个答案恰恰相反,因为,动物严重近交,是每一代必须强制近交的结果,而且为了逼着它们近交系数提高(inbreeding coefficient),基本上是母子/父女为主(兄妹其实基因差异很大的),而即便如此,近交衰退也是在五六代以后出现为主。

正因为如此,动物的近交系其实很少的,主要是小鼠,已经百年了,目前也有猪等近交系。

于是,这里有两个基本问题:

1,必须严格的母子/父女 近交

2,大概在5-6代左右为主出现近交衰退

这是许多动物实验研究得出的结论。

于是,问题来了,一对夫妻,他们是如何的神经病,非要代代搞母子/父女呢?


事实上,只要不是故意这么搞,在三代之后,基本上就无需担心近交问题了。

说到这里,又想起了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三代之内禁止近亲的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的一大前提是:夫妻有隐性遗传病,否则,你们随意,没有遗传病,除非天生变异,否则咋能近亲出遗传病呢?

而为什么是三代呢?因为到了第四代,出现遗传病的概率,比人群散发的概率还低呢。


所以,基本无需担心近交问题。

甚至,从一个很遥远的议题来:物种诞生,他们最初如何克服了近交问题?

当然,你一定会想到一个基本的高中知识,基因分离定律,对于30亿碱基对的人类来说,分离出来的多样性是非常大的,所以哪怕是亲兄妹,也会有很大的区别。

更有意思的一个问题是,生物似乎有一种能力避免纯合问题,这是目前遗传学上的一个有意思问题,也是我们在研究近交和孤雌时候遇到的问题:

就是,我们试图用孤雌和近交的策略去产生动物后代的时候,发现,有一些片段肯定是不会纯合的。因为纯合致死。可能你会觉得,这就是一个单纯的进化上的问题,然而实际中,我们发现,这种比例其实高的超出了正常的进化允许的范围,因此,一定有某些我们尚未发现的生物学因素在受精或胚胎发育中就起作用了。

比如目前一个理论就是胚胎发育中胎盘的作用。

在最近发表的nature文章《Inherent mosaicism and extensive mutation of human placentas》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就是,其实人在发育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基因异常,甚至染色体异常,然而,这些异常,会被胎盘收编,留下那些正常的继续前行。

可以说胎盘是一种纠错机制。

我认为,生物学上一定不止这么一种纠错机制来维持正常发育。

就像很多人认为的细胞发育是1-2-4-8-16-32,然而真实情况,很少是这种的,这也是我们在观察胚胎的时候发现的,往往是一个范围,那就意味着,有的细胞发育着发育着,就被淘汰了,哪怕在胚胎早期(这个时候可是全能的,每个都能发育成个体)。


当然,你要是非要说,就是找了一堆遗传病夫妻,他们还真的可以保证让孩子度过童年成长到性成熟,那么,有这种科技的话,产生变异不要太容易了?

生物学上搞出变异的办法简直不要太多了,我们作分子的不就是以研究基因变异为主么?

物理的,各种射线

化学的,各种诱变剂

生物的,一些病毒。

甚至我们还有大量的基因编辑办法,


ps,事实上,做遗传学越久,我对遗传学的认知越深,反而有一种对于基因决定万物的认知有了更深刻的认知,那就是,基因似乎并不是如此,尤其是我本人又是进化领域的,更是不认为一开始就会那么精妙。而我现在越来越有一种偏生物-化学-物理的思路了。

生物的,背后是化学的,化学背后是物理的。

我们很多生物学现象,早期一定不会是非常精妙的调配,而是有一些其他因素在起着作用,就比如为什么受精卵会启动分裂?为什么分裂进行着就会走向多胚层?难道一个受精卵能记录那么多信息?我不认可。我认为背后更多的是化学因子刺激,浓度梯度,重力、位置(左右内外)等的影响来驱动的。

pss:近交系在生物医学上是很有应用价值的,因为基因相似度高、性状稳定,所以才能避免因为个体差异出现的问题,事实上大家常说的小白鼠,往往是近交系。

user avatar

办法很多,但往往有点门槛。

最基本地,他们可以使用克隆技术。这需要两个幸存者有相当水平的生物学与医学知识和技能来操作,可以完全绕过近亲繁殖。

若希望在克隆产生的后代里引入更多基因多样性,可以使用现存的人生殖细胞跟克隆产生的人们的配子结合,亦可多克隆几个原型。你还可以用辐照、化学药物等处理克隆用的细胞来制造变异。

  • 地球上存在大量的精子银行,可以提供来自不定多数的男性的冷冻保存精子。这相对容易运用。
  • 冷冻保存卵子的数量要少得多且分散,不那么好找。女性的体细胞可以被诱导为 iPS 细胞进而诱导为生殖母细胞、量产生殖细胞(默认为卵子,在能处理基因印记的场合可以诱导为精子),这需要两个幸存者有相当水平的生物学与医学知识和技能来操作。
  • 新鲜的人类遗体可以提供一些仍然活着的生殖细胞、生殖母细胞、体细胞,用于克隆、体外受精、诱导与培育。这也需要两个幸存者有高水准的生物学与医学知识和技能来操作。

此外,人近亲繁殖造成的遗传学问题没有人们普遍以为的那么严重。在度过早期遗传疾病高发的阶段之后,致病基因会被基本清除而降低遗传负荷,建立稳定的近交系。辅助生殖技术可以大量生产胚胎来筛选,提高挺过早期的概率。

无论你要用什么繁殖方式,都可以培育由人细胞组成子宫的嵌合体哺乳类(猪、牛之类)、利用其子宫来量产胚胎。这也有些门槛,但可以极大降低这情景里的少量女性的负担。

user avatar

这就是想太多了。

当世界上只剩下两个人的时候,无论原因,无论时间地点,无论性别年龄职业,能活过10年都属于0概率事件。

user avatar

首先,并不是只剩下两个人,后代就必然出现「基因」上的亲近繁殖。

其次,即便出现「基因」上的近亲繁殖,也并不一定会出现遗传病。

如果这两个人是天选之子,没有携带任何的遗传病基因,且没有任何生存和交配忧虑,那么他们很快就能创造一大群“天龙人”。

这群天龙人,的确基因纯合度太高了,很容易出现弱残个体,但没有关系,在人丁足够兴亡的时候,以开疆扩土的名义,流放到环境恶劣甚至被辐射过的地方。

在一代代基因突变,以及经过环境的不断淘汰之后,剩下的后代,自然就拥有了丰富的基因型。


只剩下两个人,就只需要考虑两种情况:

一:科技已经足够发达,这两个人只需要繁衍生殖就可以了,其它各个方面,自然有人工智能体系提供所有的服务。那么,这种情况下,科技已经无比发达了。你想要怎么生殖都可以,大批量克隆,突变诱导,基因改造甚至是设计,你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不说还剩下两个人,哪怕仅仅剩下一个活体的具有分裂能力的人类细胞。那也可能通过技术手段,来繁衍出整个人类来。

二:就像伏羲和女娲,亚当和夏娃。没有啥发达的科技,但还算衣食无忧。这种情况下,你虽然无法避免道德伦理上的近亲繁殖,但其实只要你的后代足够的多,你就可以在基因上避免近亲繁殖。

人类有23对染色体,一个人可以产生2^23种配子,也就是8388608种,但其实这些配子也并不是完全一模一样,因为还会存在基因突变,以及联会时互相交换等位基因。

也就是说,每一次产生的配子都可能完全不同。

当然,这些小变化,在短期与是否近亲没有任何的关系,主要还是在染色体的配对上。

假如:

对于完全没有亲缘关系的父母来说。

父亲减数分裂出了A1和A2两种次级精母细胞。

母亲减数分裂出了B2和B2两种次级卵母细胞。

如果A1和B2配对生下儿子A1B2,A2和B1配对生下女儿A2B1。

那么,A1B2和A2B1结合,就不会存在任何纯合现象。也即,他们虽然从人伦的角度上来说,是近亲繁殖,但是,从「基因」的角度来说,他们的后代并不近亲。

这些配子产生的后代中,不会发生纯合现象的组合还有:A1B1和A2B2。

总共有两种方案,为啥不是四种?因为女女和男男无法产生后代(当然,出现性反转且具有生育能力的可以有,但十分罕见。极低概率对人类短期繁衍生息影响不大,也不用考虑)。

除此之外,也并不是发生纯合现象,就一定会出现遗传病,主要看等位基因自身的情况如何。而且出现1个染色体纯合和出现23条染色体纯合,得遗传病的概率是完全不同的。

人体基因突变的概率很低,碱基出现错误的概率低至1/10^6~1/10^9。

但人类身上存在2~3万个基因,31.6亿个DNA碱基对,这就造成上一代传到下一代的基因突变个数,可以达到100~200个新的突变[1],当然,每一个突变产生遗传病的概率其实是很小。例如血友病大约是1/5000的概率。

另外染色体的突变率较高,大约有0.47~0.84%,不过染色体突变绝大多数都会通过流产自然淘汰掉。所以,能够活下来的,大多数也都健康。

如果父亲产生一个常染色体的隐性致病基因,那么子女有1/2携带隐性致病基因,孙辈致病的概率就是1/4。

亲缘代系越远,致病性也会更低。

从这个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你一代的生育能力足够强,那么代系传得足够多,正常的子女就越来越多。

女性一生10胎,在古代大家族其实并不少见。

例如,在食物充足,恰好生理情况十分理想的情况下,保证每个代系平均能养大成人5胎,同时排除1胎不能生育的。

五六代之后,就能繁衍出100多个健康的后代。

如果还是不存在环境和食物忧虑,基本上就能自然传代了。

但如果同时含有5个隐性致病基因,那么孙辈至少存在一个遗传病的概率高达76.3%。如果这些遗传病全部影响生殖,哪怕生个十胎,也大概率绝后。

当其实绝大多数的遗传病,并不会影响生育。

如果绝后的概率是1/10,也基本不影响繁衍,只不过后代质量堪忧,环境出现恶劣变化,就会存在灭绝之忧虑。

现实中的普通人,每一种遗传病的发生概率从几千到上万分之一不等。

人类遗传病的总数多几千种,每个人总会暗藏那么几个隐性致病基因。

所以近亲结婚,都会存在很高的遗传病概率。

当然,严重到影响继续繁衍生息的比率,还是更低一些。虽然不同的社会学家,从现实的角度预估的人类最低繁衍数从51(一般来说女性最少保证50人)~5000不等。

但从十分理想的角度来说,如果衣食无忧,且至少前十代完全没有人伦忧虑。

两个人是完全能够保证繁衍生息的。

当然,且至少前十代完全没有人伦忧虑。

  • 总的来说,无论未来、现代还是原始社会,只有给予的生存条件足够的优渥,两个人是的确可以让人类繁衍生息的。当然,在自然生育状态,要绝对保证繁衍生息,往往还是需要数百的人口。

但其实,你人类都快灭绝,只能选出最后两个人,自然会近最大的努力,通过基因筛选,留下两个天选之子来。

或许,他们就像伏羲和女娲一样,没有任何的遗传病隐性基因。

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一代代传下一个种花家。

那也不是完全不可以的。

首先,他们产生的尽可能多的后代中,这些后代几乎都不会存在遗传病,最后因为基因突变,存在少量的隐性携带。

由于只有一代的基因突变,其实隐性致病基因的携带率,比起你我都会低很多。

第二代足够多之后,就可以仅仅考虑规避第二代的近亲繁殖了。

可以把后代进行分组,保证组内不交配,仅仅组间交配,这样几乎可以几乎规避因为基因突变导致的产生的新遗传病威胁。

这样经过一代代的繁衍,群婚制的氏族也就诞生了。

然后部落联盟诞生。

国家诞生。

……

几千之后的某个后代,在知乎上提问道:

  • 如果地球只剩下两个人类(一公一母),那么他们该如何避免近亲繁殖?

参考

  1. ^ Dolgin, E. Human mutation rate revealed. Nature (2009). https://doi.org/10.1038/news.2009.864
user avatar

不用避免,先残疾,然后一代代重新进化优胜劣汰只要总量跟的上,时间足够长,一切都不是问题。

伏羲女娲传说也是兄妹幸存者。

伊邪那岐和伊邪娜美也是兄妹。

亚当夏娃的设定估计最初也是兄妹。

诺亚的方舟上每种动物只有一对公母吧我记得。

总结不难发现其实人类是沿着同一个传说拥有共同历史的,巴别塔的故事是真的也不奇怪。

所以不要在意,这个问题没有意义,如果传说不是传说,那我们就是答案。

user avatar

不用避免,拼命生孩子就完事了,目的就是为了产生有利突变。

已知的所有人类y染色体都是一个十万年前的男人提供的。

所有人类的线粒体是一个两百万年前的女人猿提供的。

时间可能记不准确了,大概就是这么久远。

这意味着所有人类其实都是很远房的表亲和堂亲。

1,理论上,只要生的够多,致病基因就有可能产生有利突变。

2,第一代产生的有利突变就能很好的生存下去,这个有利基因的亲本再通过后代彼此交配,筛选出纯合子。

3,筛选出最多纯合子有利基因的一男一女,只让他们的后代大量繁殖,所谓近亲繁殖就没问题了,因为都已经没有致病基因了。

但是为什么很多封闭地区近亲繁殖都不行呢?


在第一步,生的足够多就出了问题。

某些封闭地区,资源不丰富,所以人的生存是大问题,繁殖不起来,想生也养不活。

在第二步,出了更大的问题,人类可是一夫一妻制,混交根本无法实现。

但是为了基因的交流,必须让儿女们,甚至父女彼此交配,以达到筛选纯合子的目的。

这一步在资源富足的,有伦理道德的封闭地区几乎无法实现。

也就是说,那些近亲繁殖的皇室,从第二代开始,不能遵从一夫一妻制,得经常换夫换妻,当隔壁老王。代际之间,让母亲和儿子交合,或者让父亲和女儿交合,都会非常困难。在子代之间,对于娶了漂亮老婆的男人来说,肯定是不愿意换老婆的,对于那些嫁了帅哥的女人,肯定不愿换老公。这就彻底阻断了有利基因纯合子的路线,或者说,一夫一妻制达成纯合子的概率会非常小。

如果第二步成功了,一个新的民族基因库就诞生了。

然后就到了最后一步,有利基因纯合子大量繁殖即可。此时,由于有利基因的生存优势,后代混交也会把其它不利基因慢慢淘汰,逐渐形成一个稳定的基因群。但是,这一步反而是最难的。

这么来看,有一个基因很关键,就是滥交。

稳定的人类社会基因库是不会容许滥交基因的,

因为滥交会破坏社会稳定。

但是在极小种群繁衍成大基因群的过程中,亲代子代互相交配是必须的。。。。

但是,产生了有利基因的纯合子个体,大概率需要亲代大量混交,这意味着滥交的基因和有利基因几乎是在一起绑定的。。。。

早期互相交配可能还说的过去,人少嘛,也没什么道德可言。但是人多了,社会发展了,有道德体系了,滥交的人就很难活了。

由于滥交基因的存在,有利基因的纯合子个体很可能就被处死了。(自杀了属于是。)

这一步,基本就是人类社会发展把人类自己灭绝了。

这就要求人类社会进步过程中,在很长一段时间要保持对性关系的宽容。

但是如果有人不爱干净的话,这反过来又会促进性病的传播,又把人类自己灭绝了。

要限制个体爱干净,又必须有成熟的社会体系和道德约束。。。。反过来又会阻止滥交。

所以,大部分封闭社会的近亲繁殖全部灭绝。

少部分封闭社会繁殖需要极佳的运气 ,往往是几个大陆文明的迁徙者,首先互相产生基因交流,然后制定了生殖崇拜的基本国策,随后延续至今。(大和民族:你是不是在说我?)

近亲繁殖套路已经摆在这里了,如果有人穿越到十万年前,请务必照此做。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