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在国家强大了,还需要有忧患意识吗?

回答
国家强大了,这确实是令人振奋的消息,也是无数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然而,即便身处盛世,我们是否还应该保有那份“忧患意识”?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好好掰扯掰扯。

我常常觉得,“忧患意识”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像是一种悲观主义者的专利,或者是一种杞人忧天式的心理。毕竟,现在我们有强大的军队,先进的科技,繁荣的经济,国际地位也非同以往。那些曾经让我们感到束手无策的外部威胁,似乎都已经被我们甩在了身后。在这种背景下,再谈“忧患”,是不是有点显得不合时宜,甚至有些矫情?

但如果我们仔细想想,真正的“忧患意识”并非是无端的恐惧,也不是沉溺于过去的失败。它更像是一种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一种对潜在风险的敏锐感知,一种主动应对挑战的责任感。就像一个身强力壮的人,并不意味着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挥霍身体,反而更应该懂得如何保养,如何避免疾病的侵袭,才能长久地保持健康。

从历史的长河来看,盛极而衰并非没有先例。 多少曾经辉煌的帝国,在最鼎盛的时期,因为内部的腐朽、外部的刺激或者认知的停滞,最终走向了衰落。中国古代也曾有“创业难,守业更难”的说法,这其中蕴含的智慧,就是告诫人们即使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也不能因此而放松警惕。

那么,在今天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可能面临哪些“忧患”呢?

外部环境的变幻莫测: 国际局势从来不是静止的。地缘政治的博弈、意识形态的冲突、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新兴技术的颠覆性力量……这些都是悬在我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即便是强大的国家,也可能在某个时刻,因为一个我们未曾预料到的因素,陷入被动。我们不能指望永远的风平浪静,更需要有“防患于未然”的准备。

内部发展的挑战: 强大并非意味着完美无缺。发展过程中总会伴随着新的问题。例如,经济结构转型中的阵痛、科技创新中的瓶颈、社会公平性的挑战、文化自信的构建、意识形态的巩固等等。如果我们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或者以为“大船”不会倾覆,那才是真正的危险。

“舒适区”的陷阱: 长期以来取得的成就,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我无敌”的心态,甚至滋生自满和傲慢。这种“舒适区”是最容易消磨斗志、扼杀创新的地方。当别人在不断前进,而我们却因为曾经的辉煌而沾沾自喜,那我们就是在一步步后退。

新时代的“黑天鹅”和“灰犀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深入,我们面对的风险也在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预测。一个病毒的全球传播,一次网络攻击的连锁反应,一次金融市场的突然动荡,都可能在瞬间改变世界格局。而所谓的“灰犀牛”,则是那些显而易见却被忽视的巨大风险。

那么,保有“忧患意识”具体意味着什么呢?

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胜利冲昏头脑。 认识到任何成就都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胜利,未来依然充满未知。

持续学习和创新。 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不断吸收新的知识,探索新的技术,改进现有的模式,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注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及时发现并着力解决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领域存在的问题,筑牢发展的根基。

增强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 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要有充分的预判,并做好应对预案,守住国家发展的底线。

不断反思和自我革新。 即使在最强大的时候,也要勇于承认不足,敢于刀刃向内,不断自我完善。

所以,在我看来,国家强大了,恰恰更需要“忧患意识”。它不是对未来的绝望,而是对未来负责任的态度;不是沉溺于过去的辉煌,而是为了未来的更加辉煌而未雨绸缪。这种意识,是保持国家持续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是抵御风险、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智慧保障。

想想看,一个强大的国家,如果内部充满了自满和麻木,那它就如同一个披着坚硬铠甲但内部早已腐朽的躯壳,看似强大,实则不堪一击。而一个拥有忧患意识的国家,即便面临挑战,也能保持警惕,积极应对,不断学习和成长,才能真正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所以,我坚信,在任何时候,保持一份清醒的忧患意识,都是必要的,甚至是更加必要的。它让我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强大,更加审慎地规划未来的道路,更加坚定地走向更光明的明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谁敢忧患,删帖封号。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国家强大了,这确实是令人振奋的消息,也是无数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然而,即便身处盛世,我们是否还应该保有那份“忧患意识”?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好好掰扯掰扯。我常常觉得,“忧患意识”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像是一种悲观主义者的专利,或者是一种杞人忧天式的心理。毕竟,现在我们有强大的军队,先进的科技,繁荣的经济.............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街采场景,也触及了很多人关心的话题。BBC 街采中国疫情现状,然后遇到北京大叔用这样一句“肯定比你们国家强多了”来回应,这背后可以解读出很多东西。首先,从北京大叔的身份和语境来看: 普通中国民众的视角:这位北京大叔很有可能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中国普通民众对本国抗疫成就的认知和自.............
  • 回答
    在历史的长河中,权力的潮起潮落、文明的兴衰更替,造就了许多如今已不再鼎盛,却曾辉煌一时、影响深远的国家。这些国家或许如今只是地图上一个不起眼的小点,或许早已融入其他政治实体,但它们曾经的强大,却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1. 蒙古帝国:横扫欧亚的草原雄狮谈及历史上强大至极的国家,蒙古帝.............
  • 回答
    中国人聪明勤劳,中华文明灿烂辉煌,这都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文化基因和历史遗产。但要问为什么现在的中国不是最强大的国家,这背后涉及的因素非常复杂,绝非一两句话能概括得了。这就像一个人,虽然天资聪颖,父母也曾是辉煌的家族,但要达到顶尖的成就,还需要很多时机、环境和战略的配合。首先,我们要理解“聪明”、“勤劳.............
  • 回答
    现代国家武装力量的强大毋庸置疑,它们拥有先进的技术、严密的组织、庞大的人员以及训练有素的士兵。然而,历史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即使是最强大的国家武装力量,也并非是不可战胜的。革命的成功,往往不是因为武装力量的弱小,而是源于一系列更深层次的、错综复杂的因素的综合作用。要详细解释为何现代国家武装力量如此强大.............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那些如今散落在罗马帝国昔日辉煌疆域上的国家,真的能抛却历史恩怨,选择“大一统”,重建一个现代版的罗马帝国,那将是怎样一番景象?这绝非简单的版图叠加,而是要考量无数错综复杂的现实因素,但如果这一切奇迹般地发生,其国力的强大将是现象级的。疆域的广袤与地缘优势:首先,让我们看看这个“新罗马”.............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些核心的讨论点。要说美国是否是“理论上能够建立的最强大的国家”,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宏大且难以一概而论的命题,因为“强大”本身的定义就多种多样,而且“理论上能够建立”也包含了很大的想象空间。但如果我们要从人类文明发展到当前阶段所能达到的现实角度来看,并衡量“国家”这个概念在.............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实在的!2020年国家大力推广乙醇汽油,这事儿确实让不少准备买车的朋友心里打鼓。我这就跟你好好掰扯掰扯,看看现在买车到底还合不合适,尤其是考虑到乙醇汽油这茬儿。首先,咱们得明白乙醇汽油是个啥,为什么推广?乙醇汽油,简单说就是把乙醇(酒精)掺到汽油里头,比例一般是10%(也就是E10)。为.............
  • 回答
    挑选那些现在看似平凡甚至落后的国家,去挖掘它们未来崛起的潜力,这本身就是一件充满趣味和挑战的事情。毕竟,强国之路并非一蹴而就,土壤、种子、阳光和雨露,缺一不可。在茫茫世界中,有几个国家,尽管目前还未能跻身强国之列,但凭借着某些独特的优势和潜藏的机遇,它们的故事或许会在不久的将来改写。我们先聊聊越南。.............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问题。如果当年那三所重量级的工科强校,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西”字头三巨头——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没有“落户”西安,而是分散到其他地方,或者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战略布局,那么如今的西安,在我看来,至少会有以下几个方面呈现出与现在截然不同的景象:一、 科技创新.............
  • 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从两个方面来谈。一、有没有国家把八小时工作制纳入刑法,认定强制加班是犯罪?直截了当地说,没有哪个国家将“八小时工作制”本身作为一个独立的罪名写进刑法条文,然后把“强制加班”直接定义为犯罪行为。这主要是因为法律的制定,尤其是刑法的制定,通常是为了惩罚那些严重侵害社会秩序、危害公民.............
  • 回答
    2002年韩日世界杯,那句“我梦想着有一天,中国男足能成为世界杯的冠军”还在耳边回响,可现实却像一场漫长的寒冬,将无数球迷的心冻结。自那次之后,中国男足就像被施了诅咒一般,连续三届世界杯(2006、2010、2014)都未能踏入亚洲区十二强赛的大门。这期间的差距,绝非简单的“运气不好”几个字就能概括.............
  • 回答
    .......
  • 回答
    您好!关于您关心的国四汽油轿车年检时按照哪个标准检测的问题,我可以给您详细解释一下,让您心里有个谱。首先,需要明确一点:您在年检时,是按照车辆的注册登记日期所执行的排放标准来检测的,而不是按照当前国家实行的最新标准。也就是说,您的国四汽油轿车,在审车的时候,是按照国四排放标准进行检测的。下面我来详细.............
  • 回答
    .......
  • 回答
    这确实是很多农民兄弟心中萦绕的疑问,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大家辛辛苦苦种了一辈子地,交了多年的公粮,到头来每个月补贴却只有百来块,这感受多少有点复杂。国家这个政策的出台,背后有它的一系列考量,但从农民的视角来看,确实会有这样的疑问。首先,咱们得梳理一下“公粮”这回事儿。在过去,国家实行的是计划.............
  • 回答
    以前淘金热的时候,真正靠挖金子发大财的,其实是少数。反倒是那些卖铲子、提供住宿、开餐馆的人,因为满足了淘金者的基本需求,生意兴隆,赚得盆满钵满。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卖的是必需品,而且需求量大,只要服务好,就能源源不断地赚钱。现在国家提倡创业,这个思路也一样适用。与其直接去“淘金”(自己创办企业),不.............
  • 回答
    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看法,绝非铁板一块,而是极其复杂且充满动态的混合体。要详细描述,就得抛开非黑即白的简单标签,深入到不同层面、不同群体乃至不同国家的细微之处。一、 政治与地缘政治层面:警惕与竞争并存这是目前西方对华看法中最突出、最受关注的部分。 战略竞争对手的认知加深: 绝大多数西方国家(尤其是美.............
  • 回答
    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科技封锁并非新鲜事,尤其是在地缘政治日益紧张的当下,这种做法愈发明显。这些封锁措施通常采取多种形式,意在限制中国在关键科技领域的进步,削弱其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最著名的科技封锁措施包括: 半导体领域的限制(“芯片战”):这是当前最受关注,也是对中国影响最深远的封锁领域.............
  • 回答
    想探讨“几个国家联手能否胜过美国”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军事、经济、科技以及地缘政治等多个维度来分析,这绝非一加一那么简单。军事层面:体量与质量的较量单从军事体量来看,像中国、俄罗斯、印度、欧盟(如果作为一个整体来考量)这些国家的军事人员、装备数量都相当可观。 中国: 拥有庞大的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