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如果世界是一个年级,对很多发达国家的同学来说,中国同学就如同从天而降的插班生一样,从垃圾班突然转到了尖子班,且还能在数理化的班级考试上一下子名列前茅。
但中国同学也有软肋——他今天遇到了人文课的考试,尤其是一道争议非常大的论述题,他完全就是就抓瞎了。余光看到同桌的美国同学写得花团锦簇长篇大论,中国同学羡慕不已,遂凑上去想抄袭一下,但刚抄了几个字就抄不下去了,因为里面涉及到的观点是他本能所厌恶的,但他又在内心里觉得美国同学的答案一定有道理,实在是左右为难。
直到考试结束,他拉住美国同学的袖子问道:“能不能给我解释下你的答案,我看着很厌恶,但又觉得有道理,该怎么办啊?”
美国同学露出邪魅的笑容:“你觉得厌恶吗?我们已经讨论这个答案几个学期了,大家一开始都厌恶,但激烈讨论了这么长时间,最后却都发现这个答案才是最合理的。你们班之前没讨论过吗?”
中国同学很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们班人文课上大家都在看数理化,这么争议的人文课题目,我们从来都没时间和精力去讨论,我更是连想都没想过。”
美国同学点点头说:“难怪你数理化这么强,因为下了功夫。但要是人文课你这种没参加讨论的都能拿高分,我们这些尖子班的同学们之前的讨论不都喂狗了吗?我们费了那么大功夫,把可以拿来学习数理化的时间用来互喷口水磨嘴皮子,如果还没有一点超越你的成绩就太不科学了。”
看着中国同学想说什么,美国同学晃了晃手指:“我说你啊,也不要太狂妄了。你的确很优秀,但我们这不是白痴。你付出过你的血,我们也流过泪,你凭什么会以为你来到我们班了人文课就应该和我们一样好呢?你凭什么以为你可以不经过漫长和激烈的讨论就能克服厌恶直接接受正确答案呢?你凭什么以为你每天花时间学习数理化的同时还能把人文课学好呢?最重要的是,你连这些问题想都没想过,你凭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以为你可以借着抄袭得高分呢?我说你啊,不要以为进了这个班就应该在一切科目上都理所应当的领先好不好?”
望着中国同学憋的通红的脸,美国同学上前一步,一字一句地说:“你知道你应该经历的是什么吗?你应该经历的是考砸你的人文课,接受你只有那一点可怜成绩的现实,并被我们围观耻笑和批判,然后慢慢自己找出进步的办法。当然,只要你能听得懂,你也可以和我们来讨论,但我很怀疑你能不能跟得上我们的节奏。在这个班里你是唯一的异类——你知道我们班多少年都没有插班生了吗?所以你想要进步,想要在人文课上获得好成绩,只能靠你自己,连抄都别想抄得舒服!我会一直盯着你的。”
接着,美国同学深深看了一眼中国同学,转身和一群狐朋狗友离开了教室。中国同学一个人孤独地矗立在教室中央,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难道学好数理化,也不能立刻制霸这个班吗?也许是该做些最坏但长远的准备了……另外人文课老师,千万别让我在放学后遇到你……”
别忘了,如果没有荷兰加拿大美利坚英格兰一众国家LGBT斗士的不断抗争,现在同性恋在哪里都找不到地方结婚。
享受着外国抗争者得来的权力,泼着本国抗争者的冷水,吃相未免太难看。
以前我不信同性恋有天生的艺术天赋,但我现在非常相信,我接触过的大部分同性恋,都有一种天然的悲观主义,我的父母不可能接受我;同学们知道了肯定疏远我;政府也在打压同性恋,我们没有未来,啊,谁来拯救我。
而且我非常相信他们的魔幻和荒诞主义,他们很多人一辈子不出柜,却非常希望有一天,人民突然脑门一拍,就觉得同性婚姻应该合法了,然后国家一拍大腿,说声好,同性婚姻合法,然后就躲在柜子里的人一下子全出来结婚了。
老一辈死了观念就变了?大清亡了一百多年了,怎么还有人指望哪个青天大老爷救百姓于水火呢?你爹被你爷爷打的时候,是没想过以后绝对不体罚孩子吗?
你不去争取权利,等着别人把权力端给你,你是少爷吗?
中国政府对于同性恋的态度落后于人民群众的态度了吗?嘻嘻,不知道超前了多少年,一个央视主持可以在新闻频道发表支持同性恋的言论;在家长一听孩子是同性恋的第一反应就是拉去治疗的普遍国情下,政府禁止性取向矫正,告一个封一个。如果一人一票投同性恋该怎么样不该怎么样,你觉得结果会比现在好吗?
同性婚姻合法并不能威胁统治,但是对同性婚姻合法的反对声,会。
中国政府在这个民情下保持中立,已经说明他们的立场了,毕竟人权报告上最红的小红花,以后和美国对骂人权底气也能足不少。
而且平权能做的其实不多,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
出柜!出柜!出柜!
对于异性恋来说,同性恋离他们太遥远。就像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美国也很遥远。但是,如果你的同学留学美国,那么,他就可以对你不断传递美国社会的全貌,你也会越来越了解美国,避免了美化和丑化美国。而一个出柜的同性恋,对身边的亲人朋友会有持续的信息传递,通过日常生活他们能更加了解你,也避免了对同性恋的刻板印象和污名化。如果出柜人数足够庞大,他的辐射人群也会足够庞大,真正做到同志亦凡人。
希望每个同性恋把出柜当做人生必做的事,能让人直接了解你,就别让人通过别人的嘴巴了解你。
有的同学提到不能盲目出柜,确实,出柜也是一门学问,很多做这方面工作的公益志愿者,包括很多同志亲友会和如何出柜能把冲突和伤害降到最低。
就我认为,出柜起码要经济独立和人格独立。经济独立,可以在父母暂时不接受而采取一些过激行为(如经济制裁,软禁)时能够全身而退,迂回作战;人格独立,就不会在父母一些哀求下妥协,也不会因为父母的强烈反对而抑郁或轻生。
如果你是同,就一定不能妥协,不要因为父母含泪哀求就妥协,就答应找个异性试试或模棱两可含含糊糊,那样比不出柜更糟。
父母担心的可能主要就是两点,同性恋到底正不正常;你以后会不会受欺负,会不会因为没孩子而没人照顾你。只要让他们明白,你是正常的,你可以照顾好自己。很多父母即使仍有抵触,但也不会再去让你进入异性婚姻了。
社会风气如果顺其自然可能几千年都不会变,但是一旦有人愿意去改变,谁能说的准它不会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呢?
——————————————————————
我没有嘲讽任何不出柜的人,我也没有鼓吹出柜,如果你就想平安度过一辈子,可以不出柜,可以出国,都没什么。但如果你想去改变,想在自己的祖国结婚,想在自己的国家正常的生活,不怕亲友一时的不理解,不怕恐同者鄙视的目光,那可以尝试去做一个人权斗士。
出不出柜说到底是自己的选择。我尊重每个人选择出不出柜的权利。
但是,有些人没有出柜,一心一意的装异性恋,但他们又要权利,又说被歧视。还嘲讽那些平权的,顺便鄙视一下自己国家。人怎么能活成这样呢?
“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觉无力发光,那就蜷伏于墙角。但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热情的人们。我们可以卑微如尘,不可扭曲如蛆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