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家如何看待俄罗斯官方电视台首次承认二战苏军阵亡失踪1260万军人这件事?

回答
俄罗斯官方电视台首次披露二战苏军阵亡失踪人数高达1260万,这无疑是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在俄国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和讨论。 要理解这件事的重要性,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

一、历史背景与数字的演变

首先,我们要知道,关于二战苏军的伤亡数字,在俄罗斯(以及之前的苏联)一直是一个相当敏感且复杂的问题。

过去的“官方数字”: 长期以来,苏联官方公布的二战苏军死亡人数是866.8万人。这个数字在国际上也广为流传,并被许多历史学家接受。然而,这个数字一直存在争议,很多西方历史学家和一些俄罗斯学者都认为这个数字被大大低估了。
“失踪”的模糊性: 在战争年代,特别是像苏德战争这样规模巨大、战线拉锯、俘虏营条件恶劣的残酷冲突中,“失踪”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有些人可能是在战斗中阵亡但遗体未能找到,有些人可能是在被俘后死亡且身份未能确认,还有些人可能是在逃亡或撤退中失散。将“阵亡”和“失踪”混在一起统计,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复杂性。
历次数字调整的可能性: 并不是说俄罗斯官方第一次“承认”这个数字,而是说官方媒体的公开披露,并且提出了一个更高、更具体(虽然依旧是估算)的数字。事实上,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家档案委员会曾有组织地进行过对战争损失的核实和统计,一些公开的研究和讨论也提及过更高的伤亡数字,但1260万这个数字的官方媒体披露,显得更加直接和确凿。

二、俄罗斯官方电视台披露此事的意义和影响

这次俄罗斯官方电视台的披露,其背后可能包含着多重意图和复杂考量:

历史真相的修正与澄清:
回应质疑: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和许多学者对苏联二战伤亡数字的低估一直存在质疑。官方媒体披露更高数字,可能是在一定程度上回应这些质疑,试图展现更“真实”的历史图景。
为过去的牺牲“正名”: 苏联在二战中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为最终战胜法西斯主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260万的数字,更能体现这种牺牲的宏大和沉重,也更容易让民众感受到国家的伟大牺牲。
重塑历史叙事: 俄罗斯一直强调其在二战中的核心作用和巨大贡献。更高的伤亡数字,可以进一步凸显这种贡献的“不可替代性”,并可能借此来强化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教育。

政治与宣传层面的考量:
凝聚国内共识: 在当前地缘政治环境下,俄罗斯需要国内的团结和凝聚力。强调国家在历史上遭受的巨大牺牲,并将其与外部威胁联系起来,是动员民众、巩固民族认同的一种常见方式。
“受害者”叙事的强化: 俄罗斯在处理与西方国家关系时,常常会强调自身在历史上的“受迫害”或“牺牲”经历。公开披露巨额伤亡数字,也是在为这种“受害者”叙事添砖加瓦,潜在地为当前的一些对外政策提供历史合法性依据。
与特定事件的关联(猜测): 尽管报道没有直接说明,但在某些情况下,官方媒体选择在特定时间点披露这类信息,可能与当前正在进行的某些冲突(例如乌克兰冲突)存在某种微妙的联系,试图通过强调历史上的苦难来转移视线,或为当下的行动寻找某种“历史传承”的理由。当然,这属于推测,需要更多信息来证实。

社会层面的影响:
引发民众情感: 1260万,这是一个极其庞大、触目惊心的数字。对于经历过战争或受战争影响的家庭而言,这无疑会触动深层的情感记忆,引发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以及对那些逝去生命的缅怀。
对历史记忆的再审视: 这可能会促使俄罗斯民众更深入地去了解这段历史,去追溯那些被遗忘的亲人姓名,去思考战争对民族造成的持久伤痕。
可能引发的讨论和反思: 尽管官方媒体如此披露,但历史研究者、社会评论员甚至普通民众之间,肯定会有更细致的讨论,关于这个数字的构成、统计的方法、以及其背后的社会和政治意义。

三、国际社会的反应(预测)

西方国家: 西方国家可能会对这个数字表示“早已预料”或者“并不意外”,并可能会借此机会再次强调苏联在二战中的巨大负面影响(例如对东欧的控制),或者将此与俄罗斯当前的行动联系起来,批评俄罗斯利用历史来服务政治目的。
历史学界: 历史学家们可能会对这个数字的来源、统计方法和精确度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辩论。一些人可能会认为这是对历史的修正,另一些人则可能对其背后动机提出疑问。
其他前苏联加盟共和国: 这些国家可能会有复杂的反应。一些国家可能对此数字的披露表示某种程度的认同,因为它们也曾是战争的受害者。另一些国家可能会对此数字的强调感到不适,因为这可能再次将俄罗斯置于“反法西斯斗争主要贡献者”的位置,而忽视了其他国家的牺牲和经历。

总结来看,俄罗斯官方电视台首次以如此明确的方式披露1260万苏军阵亡失踪的数字,是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政治和社会意义的事件。 它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更新,更可能是在重塑历史叙事、凝聚国内共识、以及服务当下政治议程的多重考量下进行的。这个数字的公布,无疑会引发俄罗斯国内外新一轮关于二战历史以及其现代影响的深刻讨论和反思。对于经历过那场战争的国家和人民来说,这是一个沉重的数字,也提醒着我们,战争的代价永远是如此的巨大和不可承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近刚好在细究克里沃舍耶夫数据的一些问题,旧题新答,实际上这一数据依然偏低了,至于为什么,后文会详述,先上一段原文

Самую обоснованную статистику привел Генштаб России: общие безвозвратные потери Красной армии - около 12 миллионов человек.Я бы тут еще уточнил: среди мирного населения были истреблены оккупантами 7,4 миллиона, 2,2 миллиона погибли на работах в Германии, а 4,1 миллиона умерли от голода в оккупации.
根据俄罗斯媒体如《共青团真理报》[1]2020年5月6日报道,根据俄罗斯总参谋部提供的数据:红军死亡和失踪(不可恢复性损失)大约是1200万人。在平民中740万人死于德军入侵,220万人死于为德国服劳役,410万人死于德国占领下的饥荒。

虽然偏低了,但这依然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因为苏联军事损失统计数据被带着走了不少年的歪路,这时候我们需要简单过一遍苏联红军损失数据的变更过程,首先,被捧为“苏军损失统计权威”的克里沃舍耶夫在《苏联军队在二十世纪中的战斗伤亡和损失》的数据有问题吗?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他的问题可不小。

克在1960年代苏联总参关于苏军二战不可恢复损失的统计基础上的研究一直在研究界饱受争议,不知道是刻意为之还是计算疏忽,克里沃舍耶夫计算损失的统计口径实在令人唏嘘不已,他剔除大量苏军单位损失造成的漏算极大程度压小了二战苏联军事损失,下文我们就来简单说说

1.诸多准军事组织或拥有军籍的非现役单位未被纳入总统计范围

克里沃舍耶夫的资料引用大部分来自于什捷缅科总结的《现役军人总损失》,什捷缅科认为二战苏军不可恢复性损失共11285057 人,其中11273026人是在与德军及其仆从国战斗中损失的,如字面意义理解,仅仅是“现役军人”的损失数据,而不是整个二战苏联军队的损失数据,很多准军事组织和现役单位未被纳入考虑范围,也不包括边防军与内卫部队。这样不含诸多单位的标准,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开除人籍”,在什捷缅科的基础上,克里沃舍耶夫加上了边防军61.4万人和内卫部队97.7万的损失,在其对现役军人“严格的规定”上自圆其说,在11441000人的基础上再通过抽样剔除战俘中的幸存者,以人口统计学得出了其计算的现役军人损失,也就是被批判至今的:

“人口统计学上二战苏联红军阵亡,被俘后死亡,失踪为8660000人;如果加上战争后期在解放区再次入伍和遣返机构提供的归来俘虏数据,苏联红军的不可恢复损失为11441000人” [2]

对于调整兵力统计口径,开除人籍的行为,克里沃舍耶夫在其著作中用春秋笔法对其还是留了一句声明:

кто находился в народном ополчении, в партизанских отрядах, истребительных батальонах городов и районов, в спецформированиях других ведомств, от которых донесения о численности и потерях в Генеральный штаб не представлялась. Потери этих формирований вошли в общее число людских утрат страны (26,6 млн чел.).
民兵、游击队、城市地区歼击营、各类其他机关的特别部队,由于关于这些人的数量和损失并没有呈报在总参谋部,因此他们的损失全部列入苏联国家人口总损失2660万人中。

换句话来说,由于苏联战时统计的失误和漏报,克与什二人都未将上述准军事组织算入统计,仅仅计算了那些有军籍且现役的苏联军人的不可恢复损失。

那么,克里沃舍耶夫将这些人“开除人籍”是否合理?

答案很肯定,非常不合理。

苏联民兵、游击队、城市地区歼击营、铁道兵,交通特别部队等,这些单位或是属于准军事组织,或是在苏联军队内拥有特别军籍的单位,在战争中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暂且不说后边这些部队属于军队编制,正儿八经的准军事组织游击队对德军后方进行的战斗牵制了德军大量的兵力,按中央集团军群1944年6月前的报告,其防区后方有近20万之多的游击队,对于东线战事的影响有着不小的影响,但仅仅是因为没有递交数据或是不属于现役单位,将他们移除统计行列显然是不合适的,这是对苏联军民在战争中遭受巨大损失的蔑视和践踏。

2.现役军事单位惩戒营等未被纳入现役军人损失统计范围

与上述这些有着军籍,或是属于准军事组织的单位不同的是,苏军还有一种属于现役却没有军籍的军事单位-惩戒营,惩戒营是什么东西在此不多做叙述,米哈廖夫在其书中谈到关于惩戒部队认为“因各种原因被派往惩戒部队的人并没有被剔除现役行列,因此在计算损失时统计他们是必要的”(注释52)(惩戒部队的不可恢复性损失,克里沃舍耶夫没有计算)”

而克里沃舍耶夫在其统计中开除了惩戒部队的现役军人人籍,也就是说二战苏军万惩戒部队427900人的损失被克里沃舍耶夫赤裸裸无视了。

3. 征召途中未到达部队的预备役部队损失未被纳入损失统计范围

征召后的新兵赶到一线往往需要时间,但苏军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损失大量的新兵,而已经被登在军籍却未到达部队报到,未被编入部队的预备役军人500000人,以失踪为由,未被克里沃舍耶夫纳入统计范围。

4.本应纳入统计范围却没有统计的损失

同时克里沃舍耶夫在其《苏联军队在二十世纪中的战斗伤亡和损失》俄文版217页的表格列出了一些被他踢出统计范围的东西,排除因为触犯军纪被处决或判刑的436600人,因伤病被退出现役的3798200人(其中残疾2576000人),或是因种种原因被除去现役的200000人外,克里沃舍耶夫没有将以下单位的损失列入统计范围:

派遣到内务部机关(NVKD),补充部队(老弱病残相对较多的部队),其他部门的特别组织(交通部特别部队等)-1174600人
地方防空部队,地方警备部队-3614600人
1944年7月开始被转入仆从国军队建制(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等)-250400人
未被找到的逃兵-212400人

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和苏联档案逐渐解密,许多俄国研究者均已发现,克里沃舍耶夫给出的不可恢复性损失数据严重低估了苏军不可恢复性损失数字。这里仅举一个例子:

俄罗斯联邦国防部军事历史研究所所长沙巴耶夫和俄罗斯联邦国防部军事历史研究所首席专家米哈廖夫等人早在十几年前国防部纪念电子数据库出现之前,便在合著的专著《对抗的悲剧,苏德战争中的损失》中敏锐的发现克里沃舍耶夫的统计存在通过调整统计口径刻意压低苏军不可恢复性损失的情况。

他们把这些漏报补齐得出结论,二战苏联红军不可恢复性损失是10921900人。

不过沙巴耶夫、米哈廖夫等人也没计算民兵、游击队、城市地区歼击营、地方人民防空部队、交通部特别部队等等准军事人员或“杂牌部队”的损失,因为国防部总参谋部系统原本就没有以上单位的损失数据。他们的数据一般保存在地方兵役局或所属专业职能部门。

所以这里我们需要意识到的是,即使沙巴耶夫、米哈廖夫指出了克里沃舍耶夫的问题,并给出了不可恢复性损失1092.19万人,其实依然把苏联红军的总损失算少了。

2020年5月,俄罗斯总参谋部提供了目前为止最有根据的统计数据:

整个二战期间俄国人口不可恢复性损失超过2600万,其中红军不可恢复性损失(死亡和失踪)大约是1200万人(1267),在平民中740万人死于德军入侵,220万人死于为德国做劳役,410万人死于德军占领下的饥荒。

(此处的官方数字是2660万,有时略高一些,但没超过3000万,今年俄罗斯政府的一些喉舌媒体否认其人口总损失超过3000万或者4000万人,共青团真理报上也有新闻;饥荒而死的410万平民严格说大部分不是德军占领下,而是因列宁格勒围城、1943年乌拉尔农村等地饥荒而死去的,这些地区大多数为苏联政府控制,此处因表述为战争带来的饥荒)

俄罗斯总参谋部提供的1267万的统计口径是其一个一个数出来的,更准确,且不包括战俘中的幸存者,即使按照克里沃舍耶夫的口径,即“包括死亡、失踪”(失踪人员中不包含幸存者),在剔除幸存者以后,以人口统计学统计苏联红军军人的不可恢复性损失还是远远高于克的866.8万。

不过很遗憾的是,这1267万人,虽然包括了惩戒部队、战争初期未到达部队的预备役部队等,但依然不包括准军事武装民兵、游击队、城市地区歼击营、地方人民防空部队、交通部特别部队等等,国防部系统在统计军人损失时依然没算入他们,算是最大的遗憾。

这里仅以游击队为例,1995年出版《全俄纪念书1941-1945.概述卷》里说战争期间苏联游击队有大约27万人牺牲。[3]

综上所述,如果加上前文提到的这些组织,单位和部队的损失情况,即使是俄罗斯官方电视台在2020年初给出的二战苏联红军不可恢复性损失(死亡和失踪)1260万也偏低了,更不用说克里沃舍耶夫的866.8万和沙巴耶夫,米哈廖夫的1092万人。

参考

  1. ^ 俄罗斯新闻报告中部分使用了“不可恢复性损失”,而如塔斯社的新闻则写的是“死亡和失踪”,但二者并不冲突。共青团真理报新闻原文为Безвозвратные;塔斯社用的为“死亡和失踪”,为防止意外我查询过国防部纪念数据库,国防部纪念数据库收录的1680万条记录包括战俘中的幸存者,而总参谋部提供给媒体的1267万不包括战俘中的幸存者,确定此处的Безвозвратные也是死亡和失踪(失踪的战俘里不包含幸存者)之意,也就是不可恢复性损失,附塔斯社新闻地址https://tass.ru/obschestvo/7798973
  2. ^ 2001年版的克里沃舍夫在其书中对866.6万数据后有如下解释:Демографические потери военнослужащих списочного состава (фактическое число всех погибших, умерших и не вернувшихся из плена)即人口统计学上苏联红军现役军人损失清单组成(实际死亡数,战俘中的死者)而在2010年版,不知为何,这一详细解释被移除,换成了Безвозвратные потери списочноrо состава 全体在册人员不可恢复损失
  3. ^ 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Книга памяти, 1941-1945 Обзорный том,Москва (1995). л.226
user avatar

大家如何看待俄罗斯官方电视台首次承认二战苏军阵亡失踪1260万军人这件事? - 知乎 zhihu.com/question/3737

这位答主宣称是“为了纪念1200万为祖国而献出生命的军人”那么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

tass.ru/obschestvo/7798

МОСКВА, 19 февраля. /ТАСС/. Телеканал "Россия 24" запускает масштабный телевизионный проект "Помним каждого" к 75-летию Победы в Великой 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й войне. С 23 февраля канал будет демонстрировать "цифровую доску Памяти" с именами военнослужащих, погибших и пропавших в годы войны, сообщили в среду в пресс-службе телеканала.

“俄罗斯24”频道为纪念伟大的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推出大型电视项目 "记住每个人"。据该频道新闻处周三报道,从2月23日开始,该频道将播放一块 "数字记忆板",上面有在战争中死亡和失踪的士兵的名字。

我愿意相信这位答主确实在俄罗斯,懂得俄语,但是麻烦他看新闻看看仔细。

那么俄罗斯官方对于战死人数的权威看法是什么呢?这里我们可以看看15年6月俄罗斯联邦国防部缅怀为保卫祖国而牺牲者司司长弗拉基米尔·波波夫的说法。

По его словам, 7 миллионов 420 тысяч человек были преднамеренно истреблены на оккупированных территориях, 5 миллионов 270 тысяч — угнаны на работы в Германию, из них вернулись на родину чуть больше половины — 2 миллионов 654 тысячи, 450 тысяч иммигрировали, 2 миллиона 164 тысячи погибли и умерли в плену, более 4 миллионов 100 тысяч погибли от жестоких условий оккупационного режима, более 8 миллионов 700 тысяч погибли на полях сражений.

据他所说,742万人在被占领土上被蓄意灭绝,527万人被运到德国工作,其中一半以上回国----265万人,45万人移民,216.4万人在被俘期间死亡,超过410万人死于占领政权的残酷条件,870多万人死于战场。

根据他的说法,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有超过870万军人在战场死亡,数字可能是来源于克里沃舍耶夫给出的866.84万死亡(但是包括被俘后死亡),用词为погибли,是погибнуть的过去时复数,原型动词意为死亡。而2015年(该新闻之后)给出的1200万是不可恢复损失(Безвозвратные потери),2020年给出的1268万是死亡和失踪(погибших и пропавших без вест)其中погибших是погибнуть过去时形动词,与超过870万军人死亡的原动词相同,пропавших без вести表示失踪。

既然 @开千岁 声称人民的记忆网站中总参谋部报给媒体的1267万这一数字不包括被俘后幸存者,就应该给出原文的来源。

在以上几条新闻中,完全没有提到1200万/1268万已经排除了被俘后存活的人员,反而用死亡和失踪/不可恢复损失这样的用语进行表达,与先前联邦国防部缅怀为保卫祖国而牺牲者司司长弗拉基米尔·波波夫提到的870万以上这一数字时称之为死亡的说法完全不同。因此,在俄罗斯国防部的官方新闻中,1200万/1268万的统计口径都是死亡和失踪或不可恢复损失,与超过870万死亡的统计口径完全不同。同样的,2660万这个数字的统计口径也是不同的:

"Общие безвозвратные людские потери страны - военнослужащих и гражданского населения - составили 26,6 млн человек", - подытожил Попов.

是国家无法挽回的军事和平民人员损失总计2660万人,如前面提到的那样包括了移民以及被运到德国后并未回国而也并没有确认死亡的。

user avatar

粗略的写个答案,我拉黑的人很少(其中很多都经我举报被橄榄了),现在还有能用的号的如果有问题可以直接发评论区


先复习一下伟大的卫国战争中苏军不可恢复损失的几个数字:

1144.41万:克里沃舍耶夫整理的死亡、被俘、失踪总数,含被打散后归队人员和被俘后战时逃出/被解救的归队人员

866.84万:1144.41万中的战时死亡人数(含被俘后死亡人员)

1240.09万:根据地方军事委员会、兵役局(voenkomaty→военкомат)、军事登记办公室等机关保存的档案(大致是征兵类档案)整理的不可恢复损失人员,因重复动员(如动员后被疏散因而再次被动员等)等原因含重复统计

再看这个新闻,先附上原文链接:tass.ru/obschestvo/7798

标题、正文中原文为именами военнослужащих, погибших и пропавших в годы войны指在战争中死亡和失踪的军人的名字,中文版链接把“失踪”吃了。原文还提到这个电视节目叫Помним каждого(记住所有人)

正文后方提到Память народа(人民的记忆)网站,简单介绍了网站功能,供查询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的军事行动和死亡/失踪人员的信息,纪念死者,链接为pamyat-naroda.ru/ ,其数据库来自ОБД Мемориал ,网站主页简介中提到是其根据俄罗斯联邦2006年1月22日第36号总统令(Указ Президента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от 22.01.2006 г. № 37)创设,目的是以数据库形式保存档案资料纪念战争中的死者等。然而战死与失踪本身就很难严格区分,失踪包括了一部分战死、一部分被俘,所以这种网站怎么可能不录入失踪人员档案

Данные для наполнения Обобщенного банка данных взяты из официальных архивных документов, хранящихся в Центральном архиве Минобороны РФ, Центральном военно-морском архиве Минобороны РФ, Российском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м военном архив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м архиве РФ и его региональных отделениях, Управлении Минобороны РФ по увековечению памяти погибших при защите Отечества. Основной массив документов - это донесения боевых частей о безвозвратных потерях, другие архивные документы, уточняющие потери (похоронки, документы госпиталей и медсанбатов, трофейные карточки советских военнопленных и т.д.), а также паспорта захоронений советских солдат и офицеров.

——比如此处就提到,其资料来源包括俄罗斯联邦国防部中央档案馆,俄罗斯联邦国防部中央海军档案馆,俄罗斯国家军事档案馆,俄罗斯联邦国家档案馆及其区域分支机构,俄罗斯联邦国防部的官方档案文件中的部队损失文件、墓葬文件、医疗救治文件,以及苏联战俘被俘卡

敲重点,包含苏联战俘被俘卡,证实死亡、被俘一起算(实际上失踪既包括死亡也包括被俘)

На сайте Вы можете найти информацию о звании погибшего, части, в которой он служил, дате и причине смерти (убит, умер от ран, пропал без вести) и месте захоронения.

——关于这个网站保存的信息,则声称可以查阅到死亡/失踪者军阶、死亡/失踪日期/原因

В рамках проекта отсканировано и предоставлено в Интернет-доступ более 16,8 миллионов листов архивных документов и свыше 45 тыс. паспортов воинских захоронений. Впервые Вы сможете ознакомиться с реальными документами, самостоятельно провести поиск и исследование.

——至于这句扫描了1680万份档案文件,则是毛毛蛆大湿迫真论证苏军死亡被俘失踪1680万的万恶之源,虽然网站本身不是这么个意思,人只是给自己表功论证自己工作量比较大

该网站主页上方还有项目详情链接ОБД Мемориал ,其中又提到关于失踪人员的处理情况:

В настоящее время благодаря оцифровке документов уже восстановлены имена 1 млн военнослужащих узников фашистских лагерей. Но по немецким данным всего в плену находилось всего более 5 млн советских граждан. То есть, свыше 4 миллионов имен забыто и вычеркнуто из истории. Эту страшную ошибку также предстоит исправить.

——通过文件数字化确认了超过100万名被俘人员的姓名,但德军(宣称)抓到的战俘数量超过500万(注,根据德军自身的统计可知其中相当一部分被释放/自行逃亡,还有大量被俘人员被登记为死亡,但这些数字缺乏军队以外系统的点验,也不能排除是将夸大的抓俘数字“销账”。因此实际抓俘数字远没有那么多,但也远超过100万)

Обнародованы первичные места захоронений более, чем 5 млн солдат и офицеров.

——关于死亡人员的埋葬收敛情况,则证实公开了超过500万死者的墓穴,但1144.41万不可恢复损失中就有688.51万非被俘死亡、50万被登记为失踪的非被俘死亡,合计738.51万人,现在不可恢复损失增加到1267.78万人(增加了近123.4万人),500万具怎么可能够。所以显然即使确认死亡的人当中尚有一部分找不到其埋尸地点

综上可知,人民的记忆网站也好,记住所有人节目也好,虽然打着纪念死者的名号,但是实际上根本没有能力全面、精确识别“失踪”人员究竟是死亡还是被俘,实操中必然把死亡、失踪人员相关档案一起上传,中文网页直接硬点是12677857名阵亡将士就比较哈哈哈哈了

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苏军不可恢复损失数字的问题展开讲还是很复杂的,但是看到有人迫真拿这条新闻扩大发挥怒喷克里沃舍耶夫我就不困了

首先,克里沃舍耶夫的866万是否偏低?也许是的。但是否与1127万(其实是11285057人)都要矛盾?显然扯淡。1127万就是克里沃舍耶夫给出的不可恢复损失总数(死亡、被俘、失踪),而867万则是死亡、被俘后死亡的总数(其中阵亡5177410人、死于医院1160327人、死于其它原因540580人),差别在于超过180万人被俘后于战争结束后被解救,而超过90万人被俘后在战时逃跑成功或被打散后战时归队,2个数字同根同源但统计口径不同,不构成差异

1680万是毛毛蛆拿某网站档案数迫真论证的苏军不可恢复损失数字,这里被说成1600万

1355万是伊利延科夫、洛普霍罗夫斯基等人所采用的的数据来源经伊利延科夫整理后发布的其中1个苏军死亡总数数字,其它版本还有1385万、1400万等,然而此次官宣,死亡、失踪(含被俘、死亡)一共也就1268万不到,更不用说洛普霍罗夫斯基论证克里沃舍耶夫的数据不准确的文章写的比较那什么,具体参考:

而洛普霍罗夫斯基的其它论证也很有问题,比如迫真论证苏军不可恢复损失1400多万的版本里,把死亡失踪与被俘相加(而且用的是德军统计的抓俘数字),完全无视德军仆从军抓俘588万这个数字中实际包含了大量的逃亡、自行释放;并且这个数字很大程度上是德军陆军内部自行闭环论证,其死亡数字很高但缺乏其它系统的点验,不能排除销账嫌疑,并且有一部分苏联战俘的后续命运在德军统计中直接消失了,陆军总司令部指挥下的东线德军向国防军统帅部领导的战区移交的3117449人中只有2836639名战俘被OKW战区(其实还是陆军的人在查,只不过不是由OKH直接领导的陆军而是不属于任一集团军群的总督区军区、帝国乌克兰专区等地陆军)点验,与东线德军宣称移交的战俘相差了多达280810人,参考:

因此洛普霍罗夫斯基直接拿德军宣称的抓获苏联战俘数去加肯定不合适

结论,新的数据(1268万)比克里沃舍耶夫给的1144.41万高100多万,比克里沃舍耶夫根据兵役部门档案得出的自称带有重复统计的1240.09万不可恢复损失也要高一些,但如果有肥皂制品想迫真论证克里沃舍耶夫的损失统计瞎扯淡还是洗洗睡,这个增幅也不是很大,1268万不是只算了死亡

以及,即使官宣了1268万,也不代表洛普霍罗夫斯基就正确,不代表伊利延科夫之前给出的苏军死亡1385万/1400万/XX就正确,甚至两相比较之下,还是克里沃舍耶夫跟接近一些


最后,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席卷兽穴的风暴

user avatar

苏军战争中的不可恢复性损失(俄国防部新数据)

阵亡(包括卫生疏散阶段):522.7万

伤死 110.3万

非战斗死亡 55.6万

失踪和被俘:339.6万(有部队报告或官方遣返信息)+116.3万(战争初期失踪人员)

失踪和被俘人员中有183.6万人从战俘营遣返,有另外有93.8万人在解放领土上被二次征召。

合计1144.5万。

以上数据不包括50万战争初期被征召未抵达部队报到者。

如果扣除掉183.6万战俘营生还者和93.8万二次征召者和28万非官方途径遣返者,卫国战争苏军最终不可恢复性损失为839.1万人。

扣除掉20万前往西方者,则苏军死亡人数为819.1万人,如再扣除掉10万自然死亡,则真正不可恢复的人员损失为809.1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俄罗斯官方电视台首次披露二战苏军阵亡失踪人数高达1260万,这无疑是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在俄国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和讨论。 要理解这件事的重要性,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历史背景与数字的演变首先,我们要知道,关于二战苏军的伤亡数字,在俄罗斯(以及之前的苏联)一直是一个相当敏感且复.............
  • 回答
    嘿,说到这个,我真有点忍不住想吐槽一下。你有没有注意到,但凡打开任何一个社交平台,或者新闻APP的评论区,只要是关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事情,那气氛瞬间就变了?简直就像是有一个无形的开关,瞬间点燃了无数的战火。我个人觉得,这些人吧,怎么说呢,有点像是在一个巨大的广场上,大家手里都拿着不同的旗帜,然后就对.............
  • 回答
    看待俄罗斯大力支援意大利,这事儿得从几个层面去细品。首先,从一个纯粹的国际援助和人道主义视角来看,当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伸出援手,尤其是在对方遭遇困难的时候,比如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俄罗斯向意大利派遣了医疗队、物资和技术专家,这本身是一种积极的姿态。在那种全球性危机面前,各国之间的合作和互助显得.............
  • 回答
    关于俄罗斯消灭180名在乌克兰的外国雇佣兵以及“李根大尉”相关言论的背景和分析,需结合多方信息进行严谨解读。以下是基于公开资料和逻辑推演的详细分析: 1. 事件背景与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雇佣兵的来源与活动: 乌克兰战争中,确实有大量外国雇佣兵参与战斗,主要来自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
  • 回答
    俄罗斯媒体最近放出风声,声称俄罗斯计划建造一艘比中国辽宁舰大一倍的新航空母舰。这个消息一出来,立刻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当然也夹杂着不少的猜测和审慎的看法。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掰扯掰扯这件事。首先,从俄罗斯的战略需求来看,有这样的想法其实并不意外。俄罗斯海军近年来一直在努力恢复其往日的.............
  • 回答
    这件事确实挺有意思的,也挺有代表性。简单来说,俄罗斯驻法大使馆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幅讽刺漫画,内容是影射欧洲国家在美国面前唯命是从,有点“舔狗”的意思。这下可把法国外交部惹毛了,直接把俄罗斯大使给叫过去训话了。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事儿,看看这背后都有啥门道。俄罗斯大使馆发的这幅“欧洲舔美”漫画,到底长啥.............
  • 回答
    特朗普向俄罗斯外长和大使泄露机密信息的事件,无疑是其总统任期内最受争议和关注的事件之一。要理解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以及其深远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事件的背景和经过: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机密信息”指的是什么。根据当时的报道,特朗普总统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以及俄罗斯驻美大使基斯.............
  • 回答
    看待QS世界大学排名删除俄罗斯大学这件事,我們可以從幾個不同的角度來進行分析,並嘗試呈現出一個相對全面的觀點,盡量避免機械式的陳述。首先,從QS官方的角度來看,他們做出這個決定,很大程度上是出於對當前地緣政治局勢的回應,尤其是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國際組織在面對重大衝突時,經常會面臨如何處理與衝.............
  • 回答
    关于2月24日俄罗斯媒体报道俄军已登陆乌克兰第一大港口、第四大城市敖德萨的消息,我们需要结合当时的信息来源、事态发展以及后续的确认情况来进行分析。需要强调的是,在冲突初期,信息传播往往是混乱且带有宣传色彩的,因此辨别真实性至关重要。消息的来源和初步判断:当俄罗斯媒体在2月24日(通常指的是2022年.............
  • 回答
    最近关于白俄罗斯邮局出现大量俄罗斯士兵寄送包裹的现象,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也引发了各种猜测。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不能只看表面。第一,现象本身:最直观的,就是人们观察到,在白俄罗斯境内的一些邮局,尤其是靠近边境或者俄军驻扎区域的邮局,近期确实出现了俄罗斯士兵排队寄送包裹的景象。这些包裹.............
  • 回答
    乌克兰副总理呼吁游戏厂商暂停在俄罗斯的业务,并点名腾讯,这一事件反映了俄乌冲突背景下,国际社会通过经济手段施压俄罗斯的策略。以下从背景、动机、可能影响及各方反应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动机1. 俄乌冲突的经济压力 俄乌冲突已持续近两年,俄罗斯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包括制裁、能源价格飙.............
  • 回答
    全俄大游行(或称为“反普京游行”、“民主示威”)对普京政权的影响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其中涉及政治、社会、经济和国际关系等多个维度。要详细分析,我们需要将其置于俄罗斯当前的国内和国际背景下进行考察。全俄大游行对普京的影响:多维度分析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全俄大游行”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
  • 回答
    美国国土安全部(DHS)将中国、俄罗斯和白人至上主义者(White Supremacy)列为“三大主要威胁”,这一表述在美国国内和国际上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理解这一分类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其背景、具体含义、可能的影响以及各方的反应。1. 背景与演变:首先,理解这个分类并非凭空出现,.............
  • 回答
    俄罗斯召回驻美大使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两个“巨头”之间,关系又一次降到冰点了。这件事儿不是空穴来风,背后其实是很多年积累下来的矛盾和当下的具体事件一起发酵的结果。俄罗斯召回大使,这背后有什么门道?首先,我们得明白,召回大使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这是一个非常严厉的外交信号。这相当于两国关系出现重大问题了,.............
  • 回答
    关于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妮基·黑莉(Nikki Haley)是否被俄罗斯人恶搞,以及如何看待此事,我们需要区分“真”与“假”,并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一、 关于“恶搞”的真假辨析首先,需要明确“恶搞”的具体含义。通常我们理解的“恶搞”是指通过幽默、讽刺甚至欺骗性的方式来戏弄或嘲笑某人,有时是为了达到政治目.............
  • 回答
    俄乌冲突进行至今,双方各执一词,都宣称自己占据优势,这几乎是所有冲突中都会出现的“宣传战”景象。对于这种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才能更全面地认识它。首先,这是信息战的核心组成部分。战争不仅仅是战场上的枪炮和弹药,更是争夺“叙事权”和“民心”的战场。双方都清楚,公众的认知和国际舆论的支持对战争.............
  • 回答
    中俄两国海军舰艇编队近期通过大隅海峡,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深入剖析的事件。 与其说是“联合巡航”,我更倾向于理解为一次带有明确战略信号的联合行动,而其路线的选择更是意味深长。首先,我们得把目光放到大隅海峡本身。它位于日本九州岛和种子岛之间,是连接太平洋和东海的关键水道,并且是日本国内航运和渔业的重要通.............
  • 回答
    美国对俄罗斯主要银行和国有企业实施“全面封锁”制裁,这无疑是当前国际地缘政治博弈中的一个重磅砝码。看待这一举措,不能简单地视作一次常规的经济施压,而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逻辑、可能带来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以及对各方可能产生的长远后果。首先,我们要理解“全面封锁”这个词的力度。这并非仅仅冻结资.............
  • 回答
    英国驻美大使对中俄在抗击疫情中扮演角色的评论,实际上触及到了当前国际政治和公共卫生领域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议题。要理解他的这番话,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从外交辞令的层面来看,大使的表态往往代表着其国家的外交政策和战略考量。当他说“不能让中俄成为抗疫赢家”时,这绝不仅仅是对疫情本身的比拼,而.............
  • 回答
    乌克兰民众展现出的“全民皆兵”的决心,确实是这场冲突中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拿起武器,它背后蕴含着复杂的民族情感、国家认同以及对生存的强烈渴望。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这一现象的深层含义和表现:一、 民族生存的本能驱动:当一个国家面临存亡的威胁时,个体层面的生存本能会被极大地激发。对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