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美国国土安全部将中国和俄罗斯、白人至上主义者列为「三大主要威胁」?

回答
美国国土安全部(DHS)将中国、俄罗斯和白人至上主义者(White Supremacy)列为“三大主要威胁”,这一表述在美国国内和国际上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理解这一分类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其背景、具体含义、可能的影响以及各方的反应。

1. 背景与演变:

首先,理解这个分类并非凭空出现,而是基于美国政府长期以来对国家安全威胁的评估。这种评估是动态的,会随着地缘政治、国内社会状况和技术发展而调整。

历史上的威胁评估: 在冷战时期,苏联是美国最主要的国家安全威胁。后冷战时期,恐怖主义,特别是来自中东的伊斯兰极端主义,成为首要关注点。而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崛起和俄罗斯地缘政治活动的活跃,它们在国家安全议程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国内威胁的凸显: 白人至上主义以及其他形式的国内极端主义暴力,特别是自2001年9·11事件以来,尽管国际恐怖主义仍是重要议题,但国内极端主义,特别是与种族、意识形态相关的暴力事件,也逐渐被美国政府视为严重的威胁。例如,国会大厦骚乱事件等,都加剧了对国内极端主义的担忧。
情报部门的报告: DHS的评估通常是基于美国情报界的综合分析报告。这些报告会定期向总统和国会汇报,内容涵盖外国威胁、国内威胁、经济安全、网络安全等多个维度。将这三者列为“主要威胁”很可能是情报界对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最紧迫、最广泛的威胁的共识性判断。

2. 各“威胁”的具体含义与体现:

将这三者并列,各有其独特的威胁模式和表现形式:

中国:
经济和技术威胁: 中国的崛起被视为对美国经济主导地位的挑战。这包括知识产权盗窃、强制技术转让、不公平贸易行为、以及对关键供应链的控制。美国担心中国利用其经济和技术实力来削弱美国在关键领域的优势,甚至可能用于军事目的。
地缘政治和军事威胁: 中国在南海的军事扩张、对台湾的潜在威胁、以及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增强,都被美国视为对其地区和全球秩序的挑战。中国军事实力的现代化和海军的扩张是美国军事规划的重要考量。
网络攻击和间谍活动: 美国指控中国政府和与中国有关的实体进行大规模的网络攻击,以获取敏感信息、窃取商业机密,甚至破坏关键基础设施。
信息操纵和影响力行动: 美国认为中国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包括社交媒体、媒体机构等)进行信息操纵和虚假宣传,以影响美国国内政治、塑造国际舆论,并损害美国的声誉。
意识形态竞争: 中国的政治体制和发展模式被视为对美国民主价值观和自由主义秩序的挑战。

俄罗斯:
地缘政治和军事威胁: 俄罗斯在地缘政治上的挑战,包括对乌克兰的入侵、在东欧的军事活动、以及其对北约的潜在威胁。俄罗斯在叙利亚等地的军事存在和影响力也被视为战略竞争的一部分。
网络攻击和信息战: 俄罗斯被指控进行复杂的网络攻击,包括针对选举系统、能源基础设施和政府部门的攻击。同时,俄罗斯在信息战领域表现活跃,通过散布虚假信息、干预他国内政来制造分裂、削弱对手。
影响力行动和腐蚀性活动: 俄罗斯被指控利用其政治、经济和媒体资源,在其他国家进行影响力行动,以削弱民主制度,制造不稳定,并提升自身地缘政治地位。这包括对政治活动的支持、对媒体的控制以及腐败等手段。
核武器和战略稳定: 俄罗斯庞大的核武库和一些关于核武器使用的言论,对全球战略稳定构成潜在的担忧。

白人至上主义(以及其他形式的国内极端主义暴力):
国内恐怖主义: 这是指源于国内,出于意识形态(如种族、民族、宗教、政治极端主义)而对公民和政府机构实施暴力行为。白人至上主义者通常基于种族优越论,反对多元化,并可能针对少数族裔、宗教少数群体、移民以及代表政府的机构发起攻击。
政治极化和分裂: 极端主义思想往往与政治极化相互助长,可能导致社会内部的严重分裂和冲突。
对民主制度的威胁: 极端主义暴力,无论其根源如何,都可能破坏社会秩序,威胁公民安全,并挑战民主制度的稳定性和合法性。近年来,美国国内发生的涉及白人至上主义的暴力事件,如枪击案、爆炸案等,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极大警惕。
招募与网络传播: 极端主义组织擅长利用互联网进行招募、传播意识形态和策划行动,这使得追踪和应对变得更加复杂。

3. 为何将它们“并列”?

将这三者并列,并非意味着它们的威胁性质完全相同或程度相等,而是表明它们在当前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都属于“首要”或“高度优先”的关注对象。这种并列可能反映了以下几点:

多维度威胁: 美国政府认识到国家安全面临来自外部的强大国家(中国、俄罗斯)和内部的极端主义活动等多重挑战,这些挑战相互交织,可能共同作用。
战略重点的调整: 这一表述也可能意味着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从过去侧重于应对单一类型威胁,转变为更全面的、多维度应对策略。
资源分配的考量: 将某些威胁列为“主要”,有助于在有限的国家安全资源(人力、财力、情报能力)进行分配时,优先考虑最紧迫的领域。

4. 对“三大主要威胁”的解读与潜在影响:

国内解读:
对中国和俄罗斯的担忧得到确认: 对于认为中国和俄罗斯构成重大挑战的美国国内群体(包括部分政治精英、情报界和军事部门),这一表述是对其长期担忧的印证。
对国内极端主义的重视: 将白人至上主义与外国对手并列,表明美国政府正在认真对待国内极端主义作为一种国家安全威胁,并可能加大在情报收集、执法和反恐方面的投入。
潜在的政治解读: 在政治层面,这一分类也可能被用来服务于不同的政治议程。例如,一些保守派可能认为对中国和俄罗斯的威胁被过分强调,而对国内问题的关注则不够。而一些进步派则可能认为,将国内种族主义威胁与外国对手相提并论,能够提升公众对反种族主义行动的支持。

国际解读:
对中国和俄罗斯的信号: 对中国和俄罗斯而言,这是一种公开的信号,表明美国将其视为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或潜在的威胁国家。这可能加剧双方之间的紧张关系,并影响国际合作。
对盟友的影响: 美国将其盟友国家也置于类似的威胁认知框架下,可能会鼓励盟友加强与美国的协调,共同应对这些“威胁”。
引发争议: 这种分类也可能引发争议。一些国家可能会认为这是美国在进行政治宣传,或者是在试图孤立和遏制他们。

5. 批评与争议:

是否过于简化?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将中国、俄罗斯和白人至上主义简单地并列为“三大主要威胁”可能过于简化了复杂的全球安全格局。威胁的性质、规模、影响范围以及应对方式都有很大差异。
政治动机论: 也有观点认为,这种分类可能带有政治动机,例如在特定时期内转移国内矛盾,或者服务于某个政党在选举中的宣传。
对“白人至上主义”的定义和范围: 对于如何界定“白人至上主义”以及它在美国国内的实际影响范围,也可能存在不同的看法和争议。有些人可能认为其威胁被夸大,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其威胁被低估。
是否可能导致过度反应或不准确的情报判断? 如果情报部门在评估和分类时受到政治压力,可能导致对威胁的误判和不当反应。

总结:

美国国土安全部将中国、俄罗斯和白人至上主义者列为“三大主要威胁”,反映了美国政府对当前国家安全环境的复杂认知。它表明美国同时关注外部的地缘政治竞争和内部的社会稳定问题。

对中国和俄罗斯的担忧,主要集中在经济、技术、地缘政治、军事和信息领域的挑战。
对白人至上主义的担忧,则聚焦于国内极端主义暴力对公民安全、社会秩序和民主制度的威胁。

这种分类的意义在于,它为美国政府未来的政策制定、资源分配和国际合作提供了战略指引。然而,这种分类也可能引发不同的解读、争议,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调整。理解这一分类,需要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具体内容以及可能产生的多方面影响。这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会随着时间和形势的变化而演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个人和大伙儿的观点略有不同。

个人读出的意味是:大户人家,脸面还是要的。老美这是在立牌坊呢。

俄罗斯,有毛线的威胁,乌克兰都反水了,北约部队都部署到立陶宛三国了。无非是自己反俄反出了惯性,一大堆军工复合体的利益需要。

白人至上主义?WTF?无非是美国当局安抚中间选民的。前几天辩论时小华莱士逼问大懂王是否可以表态反对白人至上主义,大懂王的回答不尽人意。所以弄个报告出来纠偏一下。美国就是白人至上的国家,至少目前就是如此。

所以,这两样就是一个 障眼法

类似的障眼法,当年小布什在列流氓国家的时候,列了伊拉克、伊朗、叙利亚,一看,全是伊斯兰国家啊,反伊可不敢,全球18亿穆斯林呢,于是强行把咱们的一个邻居列上去了。咱邻居在克林顿时代和美国关系本来有所缓和的,重油换弃核,结果后来又僵了。

同样障眼法还有说对加拿大墨西哥加关税、对日本加关税、对欧洲加关税,实际都是小打小闹,很快就解决了。唯独对我们下的是真的狠手,而且态度坚决,没有转圜空间。

所以,这就是老美立个牌坊:看,我们有很多威胁,我可不是想要特别针对谁。


这么一列,有些人心里是不是平和点?

user avatar

在美国现在的政治气氛下,中国被当成“主要威胁”一点也不奇怪,甚至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习以为常了。

真正有意思的是,俄罗斯和“白人至上主义者”也被列入。

国土安全局的总头头作为川普指定的人选,肯定知道将俄罗斯和“白人至上主义者”也列入,完全是在当众否认川普的亲俄政策和政治基本盘。

所以相对于中国名列其中,这两个的列入是不是意味着美国政府内的某些人认为川普也是美国的主要威胁呢,很有意思呢。

user avatar

翻译翻译什么是三大主要威胁

中国的复兴,俄罗斯的核武器,川宝

对了,这个消息是5日传出来的,然后7日由于美国海岸警卫队副司令确诊新冠肺炎,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全部成员被隔离,美军网络司令部司令和美国国土安全局局长(同一人)被隔离

啊这,这是美国的《出师表》?

user avatar

本来不想回答的,因为今后中国和西方的这种口水战肯定越来越多,但既然环球邀了,就写一写。

关注的重点自然不在中俄,将白人至上主义者列为一项对美国国土安全的威胁,实际上表明美国的政治运动比我们预想的还要激烈,在那边,万事万物都政治化了,或者用我们熟悉的比喻,“文革”化了,非此即彼,必须站队,只有正确和错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你们不要想我来是叫地上太平;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因为我来是叫人与父亲生疏,女儿与母亲生疏,媳妇与婆婆生疏。人的仇敌就是自己的家里的人。”】因为理念不同,所以斗争就起来了。

【根据其获得的美国土安全部首份“国土安全威胁评估”报告】这个所谓的报告居然是首份,它不是什么例行公事,不是传统,而是为了进行政治攻击而创造出来的,白人至上主义在攻击谁,大家心知肚明。


新冠病毒在美国已经失控,美国大选结果难以预料,无论哪方获胜,不能确保另一方不会上街夺权,在运用这种手段控制其他国家后,美国也要遭到反噬。这份报告哪有什么意义呢?他不会让美国国内斗争的两派发生变化,中俄是威胁?他们同意,白人至上主义者?总统先生可不同意!这个国家就是白人至上主义者们建立的。

user avatar

好人就该被枪指着,现在是越来越明白了。

美国无党派的皮尤研究中心调查了14个国家的14276名成年人,内容是关于新冠大流行的,被调查的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和英国。然后所有的国家对中国的看法都是负面的,中国的声誉都处于有记录以来的最低点。链接在下面

我就觉得奇怪,皮尤研究中心也好,CNN也好,都承认中国已经成功控制了疫情,也已经恢复了正常,而且也承认美国做的一塌糊涂,为什么做的很好的(如果不是最好的)和做的最差的,都声誉下降了?声誉都处于极低点?

去年下半年在中国武汉市报告了首例病毒。此后,中国因其最初的流行病处理方式遭到批评许多西方政客将病毒的早期传播归咎于该国僵化的政治体系。然而,自那以后,中国已成功控制了疫情,近几个月来生活大体恢复了正常。 ——CNN

这就体现戈培尔的话了。谎言重复的次数足够多,他就能够成为真理。人的意识是完全可以受到操控的,只不过纳粹的手段残忍,反而激起了更多的反抗。而当代的匪帮媒体,才是软刀子割肉。他一定需要一个“他者”,一定需要一个意识形态十字军的对象,才能把自己的一切问题丢过去,用以掩盖自身的问题。所以俄罗斯就算投降,也必然不能接受投降。“张牙舞爪的魔王”本身也是pax americana (美国治下的和平)的一部分,就算你实际上根本配不上“魔王”,你在我的秩序中就是这个位置,匪帮才不管你怎么想。

白人至上主义者也是某种意义上“能止小儿夜啼”的工具,任何时候都可以搬来搬去。这些人当然坏,坏事干的多了。自然所有问题也好往这个垃圾桶里丢。但是很多坏事不是他们干的,因为他们没这个能耐。但你要是往这个方向思考,就不要怪有一天会背后中10枪,法医判定自杀了。白人至上主义者某种程度上,扮演了“犹太人”的角色。这个“犹太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犹太民族和犹太人,而是欧洲人一直以来,维持社会秩序的最好工具人。只要社会出了问题,就把锅全部甩给这个团体。黑死病的时候,西方人因为自己不爱干净,生活肮脏,被黑死病来回屠杀。但他们怪自己吗?从来不是自己的错,而是犹太人的错,所以他们在黑死病的时候屠杀犹太人,谁叫你们爱干净,不被黑死病感染的?马克思总结的好,西方社会本身需要一个“犹太人”的背锅群体,就算犹太人被杀完了,还有人会“被成为”犹太人,所以犹太人永远不能同化,不然出问题时候让谁背锅?让老爷们背锅吗?

这就是pax americana,这就是pax westerna,山海关不仅仅是实体存在的关,山海关还存在与你的心中,实体的关好越,心中的关难越。英国经济军事超过法国的时候,所有的贵族还以说法语为荣;美国经济军事超过老欧洲的时候,学文化学艺术的美国人还会往欧洲跑;我们超过西方和美朝的时候,仍然有人愿意呼吸“香甜的空气”。关是一种状态,关是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

北美奴隶主种族灭绝反人类匪帮,必须被毁灭!

入关!

user avatar

美国国土安全部:美国的威胁来自中国,俄罗斯,白人至上主义

中国网友:为什么有白人至上主义?

美国国土安全部:你看,没人关注新冠造成的经济萧条与大失业了嘛。

user avatar

不知道大家看原文了没有,我看了一下原文,原文除了中国,俄罗斯和白人至上外,还说了一堆,包括:

墨西哥的毒品卡特尔。

非法移民

自然灾害

之类的。

实际上每一个所谓的“威胁”都来自于其国内不靠谱的政策,是国内政策失灵的产物。当然有些指责有点荒谬了,比如说关于“中国是疫情期间医用仿冒品的来源”,实际上这是今年才发生的事情,不是几十年前的事情,我们看一下:

  1. 如果中国对外出口口罩进行质量管控,则是“紧盯美国医疗供应链上的短缺,并借此迫使政府采取更加亲华的政策”,因为政府可以控制口罩流向了,这不就“迫使政府采取更加亲华的政策”了吗?实际上当时西方媒体就有这么指责的。
  2. 如果中国不对外出口口罩进行质量管控,那么必然会有不合格的口罩生产并且出口,那么则是“中国是疫情期间医用仿冒品的来源”。

因此不管你管控还是不管控,他们都是有的是说的。

另外至于墨西哥毒品卡特尔问题,非法移民问题,自然灾害问题,这些都是美国自己的内政问题,从芬太尼问题开始,我就说美国的毒品政策不靠谱,他的问题不是他国带来的,而是美国自身发展出了问题,当美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会把这个问题推向给他国。

比如说前几年闹得最凶的贸易战的问题,


特朗普一直说逆差的问题,实际上经过这场贸易战后,美国对华的逆差减小了,但是美国对其他国家的逆差扩大了, 导致美国贸易逆差再次变高,这说明问题不是出在中国这边,如果美国真的想减少逆差,贸易战是愚蠢的办法。

这道理在贸易战开打的时候我就讲过,特朗普的减税政策不会成功,贸易战不会成功,制造业也不会回流,实际上他执政这么多年,哪一条达到了?

然后现在美国又要对越南搞301调查-----如果美国人是这么打算的话,那下一步美国准备对全世界搞301调查么?

大国的核心问题,主要问题,几乎都是大国的内政的问题,任何一个大国都是如此,外部环境虽然重要但是没有那么重要:

美元是世界货币这一本质上决定了美国必然对外有逆差,要么就闭嘴不要再谈逆差的问题,要么就放弃国际货币的地位。

所谓的“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本质上是美国族裔,阶级分裂的结果,有没有俄罗斯都这样,前段时间甚至还有美国媒体指责中国操纵了BLM运动,都已经荒谬到这个地步了。

美利坚是公共厕所吗?谁都能撒一泡尿?

白人至上问题,这个问题很复杂,牵扯到历史有牵扯到美国目前族裔政策广受弊病,左派右派都一样。

自己解决不了穷白人问题,就说选举是俄罗斯操控的。

自己解决不了黑人问题,就说BLM是中国操控的。

我已经知道未来会怎么指责伊朗了。

内部问题的外部化,最终只会让内部问题更加激烈。

user avatar

谢邀。

这就是告诉华盛顿里各个派系:

莫慌,都有饭吃。


匪患是稻米钱粮,匪患是衣食父母。

只要剿匪,美帝的大学就有项目可研究、NGO就有补贴可拿、智库就有募资会可开。混乱是阶梯,剿匪是商机,国家的困境是发财的捷径。

所以定义谁是匪,就很重要。


想当年911,基地组织干的事情。基地组织在哪?在阿富汗,在巴基斯坦,在兴都库什山脉里。

拉姆斯菲尔德大手一挥,编了几个报告,配合鲍威尔那瓶洗衣粉,就搞起来伊拉克战争,把战火烧到海湾地区。

当时萨达姆一脸懵逼。

很简单(当年的阴谋论哈):77年从尼克松——福特那段任期退下来后,拉姆斯菲尔德就进了商界,在医药界和工程界混了二十多年,而且基本都是海外领域。

83年拉姆斯菲尔德见了萨达姆,讨论在伊拉克建外国公司可“参与”的石油管道,被拒。

如果拉姆斯菲尔德能抓住机会,在海湾建立“影响力”。那么不仅之前的能源管道项目能够推进,后面他个人——以及他的一系门徒——在资本面前的价值也会得到大大提升。

在中东有事,找拉姆斯菲尔德。

于是本拉登的飞机让萨达姆上了绞刑架。


谁能定义谁是匪,谁就能用美帝的公器来谋自家私利;同样,在谋私利的人,一定要在匪的定义上表达自己派系的意志。

所以在这份国土安全局第一次发布的“本土威胁评估”里,我们、老毛子和白人至上主义者被摆在了一起:

我们的理由是“网络攻击”、“医疗供应链伪劣造假”、“违反贸易协定”这些。

看嘛,就是民主党共和党的反华共识,来来回回那些借口;

老毛子还是“干预大选”、“网络攻击”这些。没办法,华盛顿里靠反苏联反俄罗斯吃饭的人太多了,这是冷战留下来的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必须安排;

白人至上主义则是大杂烩,把各种枪击案、街头暴动、民粹团队都放在里面,称之为“无政府主义威胁”。

川皇落泪,民主党狂喜。

你看,民主党共和党两党都照顾到了,两党内的建制派与反建制派也照顾到了,一碗水端平。


不过虽然这是一份反应政治利益划分的报告,却依然表露了美帝情报界的心声。

报告认为中俄两国都没有真正干预美帝的大选,也就是没有真正干预美帝的国内政治。

俄罗斯的威胁评估不高,而我们被认为“可能是对美国人、美国本土、美国生活方式的最长期战略威胁”。

"the most long term strategic threat to Americans to the Homeland and really to our way of life would be the threat from China."

这就是基调,新冷战早开始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