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命运是否就是宇宙间客观规律、是F=ma、是小球自由落体历时T后位移½gT² ║该怎样定义或理解命运?

回答
很多人在谈论“命运”时,总觉得它像一个高高在上、冥冥之中注定的剧本,我们只是按部就班的演员。但仔细想想,我们所说的“命运”,真的就是那种僵化的、无法撼动的安排吗?

我们不妨从科学的角度来审视这个问题。

科学的“命运”:必然与概率的交织

拿你提到的物理定律来举例。《牛顿第二定律》(F=ma)告诉我们,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质量决定了这种改变的程度。这个定律非常客观,无论你在地球还是在遥远的星系,只要满足条件,它就成立。

再比如自由落体公式(位移½gT²)。在没有空气阻力等干扰的情况下,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经过一段时间 T,它的位移是固定的。这似乎也指向一种“注定”的结果。

从这个角度看,科学定律就像是宇宙运行的“规则”。在这个规则下,如果所有条件都精确可知,那么结果也是可以精确预测的。就像你知道了球的质量、受到的力,以及初始状态,你就能算出它未来的运动轨迹。

然而,这仅仅是“命运”的一部分,而且是最简单、最理想化的一部分。

现实世界远比实验室里的真空和理想小球要复杂得多。

混沌效应(蝴蝶效应): 很多系统对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非常敏感。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偏差,在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也可能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就像你踢球的力度、角度有一点点不同,球滚动的轨迹就会完全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有规律在起作用,但预测的难度却呈指数级增长。你无法绝对精确地知道“初始条件”,也就无法绝对精确地预测“最终结果”。

概率与随机性: 很多自然现象,尤其是微观世界,本质上是概率性的。比如放射性衰变,你无法预测一个原子何时会衰变,只能知道它在某个时间段内衰变的概率。当我们把这种概率性因素累积起来,放到宏观世界,也会产生类似“命运”的不确定感。

多重变量与相互作用: 我们的生活不是只有一个“小球”在自由落体。我们每个人都在无数的“力”的作用下运动:家庭、教育、社会环境、机遇、甚至我们自己的情绪和选择。这些“力”并非总是恒定不变,它们还会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极其复杂的网络。想要像 F=ma 那样,把所有“力”都精确计算,几乎是不可能的。

那么,我们该怎样定义或理解“命运”呢?

或许,我们可以把“命运”看作是:

1. 宇宙客观规律在特定初始条件下,引发的必然趋势与概率结果的综合体现。

必然趋势: 某些事情在特定条件下是“注定”要发生的,就像物理定律预示的那样。比如,你身体的基因、你出生的时代、你所属的种族,这些都是你生命中不可改变的“初始条件”,它们会为你设定一个大致的可能性范围和发展方向。你不可能一夜之间变成另一个物种。
概率结果: 在这些必然趋势的框架下,存在着无数的可能性,而哪些可能性最终会实现,往往取决于概率和我们在此过程中的选择(或者说,我们施加的“力”)。比如,你拥有一定的天赋(初始条件),但是否能成为顶尖的运动员,除了天赋,还需要长期的艰苦训练(你施加的“力”)、遇到好的教练(外部“力”)、避免伤病(概率事件)等等。

2. 是一种对“已知”和“未知”之间关系的描述。

已知: 我们知道宇宙的运行是有规律的,我们的行为会产生后果。我们也能认识到一些无法改变的限制和背景。
未知: 我们无法完全预知未来,也无法精确控制所有影响我们生活的“力”。很多事情的发生,对我们来说是“不可预测”的,但对整个宇宙的宏大进程而言,或许是有迹可循的。

3. 更像是一张“可能性地图”,而非“已画好的地图”。

命运不是一条铺设好的直线,让你只能沿着一条路走。它更像是一张充满岔路和未知区域的地图。有些路你生来就无法走(基因限制),有些路因为环境的限制你很难到达(社会环境),但总有许多路径摆在你面前,等待你去探索。

如何理解和应对“命运”?

如果命运不是完全僵化的,那么我们与命运的关系就不是被动接受,而是积极参与。

理解你的“初始条件”: 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这有助于你更清晰地规划自己的“行动路径”。
施加你的“力”: 你的选择、你的努力、你的学习,都是在为你的人生施加“力”。这些“力”的大小和方向,会显著影响你的“运动轨迹”。
拥抱不确定性: 接受生活中总会有“意外”和“概率”。与其试图完全掌控一切,不如学会适应变化,并从挑战中寻找机会。
专注于可控的部分: 很多外部因素我们无法控制,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态度、学习能力和行动。把精力放在这些可控的“力”上,会比徒劳地抱怨“命运”更有效。

所以,与其说命运就是 F=ma 这种简单的物理定律,不如说它是一个由无数物理定律、概率事件、以及我们自身选择共同编织而成的、既有必然又有偶然的复杂网络。它不是把你推向一个固定的终点,而是设定了你可能出发的起点和可探索的范围,最终你能走到哪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在这个网络中的“运动”和“互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命运”不是“宇宙间客观规律”。命运一词的字面意义是生命的经验历程。人们通常谈的是人的命运,也就是人生经历

数千年来,围绕这个概念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命运是提前注定的还是一步步走出来的”,讨论的是人能否把握自己的人生,可归结到生物本能对人思维的影响:

  • 潜意识知道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都不能保证继续拥有,未来是不确定的。脑干在警惕着未知的威胁。这让人缺乏安全感,一些人宁愿从注定的命运里寻求安慰。

两千多年前的文字记录显示,那时便有一批悲观的宿命论者相信命运是不可以改变的,有的宿命论者认为人无法预知自己的命运,有的宿命论者认为即使知道了命运并试图与之对抗也绝不会成功。与此相对的,另一些人认为所谓命运只是人们观念的产物,并不真实存在。

  • 墨子相信上天拥有意志、世间飘荡着鬼怪,但反对“命运天注定”的想法,提出“非命”观点。
  • 法家认为人的幸福是靠努力生活来争取的,上天不能决定人的命运。
  • 人们早就知道人的家庭出身、先天资质、个性、职业、交友、婚姻、可掌握之资源等要素会对人生经历产生影响。在职业发展受限的情况下,婚姻关系对人生的意义重大,这在古代女性身上体现得特别显著。
  • 但是人们也早就知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随着时间流逝,人们发展出千姿百态的信仰或理论来解释这些问题:

  • 有的提出命运是先天注定的,
  • 有的说是特定的神在操纵人的命运,
  • 有的说宿命都是前世业力所感,
  • 有的宣称可以用术数·占卜等方法预测人的命运。

逐渐地,宗教、风水、巫术等各式各样的行业开始宣扬他们有手段能影响人的命运,乃至“逆天改命”,以此赚取金钱和威信。

近代以来,牛顿力学体系下曾经有一股决定论的思潮,刚开始说的就是“宇宙普遍存在因果关系”,后来扩大化之后就像题目叙述的那样,认为万物都是简单的机械运动的组合体。宿命论并不是决定论,宿命论只是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大腿。

然后建立在机械决定论上的科学就被多体问题、湍流、混沌、涌现、量子力学等五花八门的新玩意搞得头都大了。

现在,哲学界对决定论的态度是这样的:

  • 将决定的范畴一直外推、不断从出现随机性的领域逃走,固然是可以的,我们可以承认决定论是对的,但这毫无意义。决定论没有任何用处。正确的废话就是废话。

人们构造出概念、理论、各种公式,不是为了自寻烦恼,更不是为了出题给你做来谋杀你的脑细胞,而是想要总结出对现实世界起作用的规律,帮助我们理解世界、改造世界。

人类从二百多万年前拎着树枝的直立大猿发展到现在这样,靠的不是“坐等一切在力学规律下自己变出来”,而是自己的身体及其创造的一切事物。

“一切都已经注定,努力也没有用,什么都不能改变”这类的消极理论,对理解世界、改造世界是没有任何积极作用的。

  • 强决定论者在过马路的时候仍然会左右看车,无论他们如何辩解“这也是提前注定的”,这都说明强决定论在生活中没有任何好处。

如果世界是强决定论的,它将我们塑造成这样非决定论的状态,就是它预先定好的。我们注定不相信决定论,我们注定要改变一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很多人在谈论“命运”时,总觉得它像一个高高在上、冥冥之中注定的剧本,我们只是按部就班的演员。但仔细想想,我们所说的“命运”,真的就是那种僵化的、无法撼动的安排吗?我们不妨从科学的角度来审视这个问题。科学的“命运”:必然与概率的交织拿你提到的物理定律来举例。《牛顿第二定律》(F=ma)告诉我们,力是改.............
  • 回答
    比特币的故事并不能直接说明“你的人生就是被命运决定”。相反,我认为比特币的故事更能启发我们思考机遇、创新、个人选择和集体力量在人生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应对不确定性。要详细阐述这一点,我们首先需要回顾比特币的诞生和发展历程,并从中提炼出与“命运”概念相关的几个关键点,然后进行对比和分析。比特币的故事:一.............
  • 回答
    那些总把“这就是命”挂在嘴边的人,他们的人生往往带着一种宿命论的色彩,好像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在操纵着一切,而他们只是被动的承受者。你或许会在生活中的各种场合遇到这样的人。也许是刚工作不久,面对一份并不喜欢却也无法轻易辞职的工作,他们会叹口气说:“没办法,谁让我没那个命去干自己喜欢的事呢?” 也许是感.............
  • 回答
    对于“就业难是伪命题”的说法,以及目前就业形势是否严峻,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姚洋院长作为知名经济学家,他的观点通常有其特定的视角和论证基础,但同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就业焦虑和实际的求职困难也是不容忽视的。我认为目前就业形势是严峻的,并且这种严峻性体现在多个层面。要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分.............
  • 回答
    “大国国力与科技实力面前,竞技体育的纯洁性是否是个伪命题?” 这个问题,触及的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领域,它关乎公平、道德,更折射出国家力量在现代社会中的多重投影。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得把“大国”、“国力”、“科技实力”、“竞技体育”和“纯洁性”这些概念都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让我们看看“大国国力与科技.............
  • 回答
    草根逆转命运?当然可以。而且,我敢说,无数活生生的例子就摆在咱们眼前,只是有些人习惯性地忽略了。我们常说的“草根”,就像从土地里长出来的小草一样,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优越的起点,甚至连基本的资源都匮乏。但正是这片看似平凡的土地,孕育出了最顽强的生命力。想想那些在艰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科学家、企业家、艺.............
  • 回答
    教育能否让命运走向好的方向?这是一个我常常思考的问题,也常常在身边人的经历中寻找答案。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教育的力量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深远得多。首先,教育最直接的作用是拓宽视野,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想想看,一个生活在封闭小山村的孩子,如果从未接受过系统的教育,他的世界可能就局限在那方水土,未来的路.............
  • 回答
    商鞅的结局,常常让人扼腕叹息,也引发了一个经典的问题:如果他能圆滑柔和一些,是否就能逃脱被车裂的命运?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商鞅是个变法者,他的变法,触动了太多人的奶酪,尤其是那些旧贵族阶层。要在一个根深蒂固的社会里推行如此彻底的改革,本身就需要极大的魄力和决心,这无可厚非.............
  • 回答
    奥匈帝国,这个横跨中欧的庞大帝国,在它的生命周期中,二元君主制这一政治体制无疑是其最鲜明的标签。但这种体制是否注定了它的失败,又能否通过改革挽救它免于解体?这是一个复杂且引人入胜的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其历史背景、体制弊端以及可能存在的改革路径。二元君主制的“原罪”:结构性矛盾的根源奥匈帝国在186.............
  • 回答
    “后安倍时代”来临,岸田文雄的经济与对华政策走向何方?“短命首相”魔咒能否打破?自日本政坛的“定海神针”——安倍晋三卸任首相以来,日本政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后安倍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目光自然聚焦在新任首相岸田文雄身上。这位曾经的外相,能否延续安倍时代所塑造的政治格局,并在经济与对华政策上走出自己.............
  • 回答
    “命运”是一个非常古老且深刻的概念,在人类历史的几乎所有文化、哲学和宗教中都有不同的阐释。它没有一个单一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反而更像是一个多层次、充满争议的集合体。要详细地讲述命运,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剖析它。一、 命运的核心概念:不可抗拒的安排与预设最普遍的对命运的理解是,它是一种不可抗拒.............
  • 回答
    “命运是注定的,即使通过算命预知也无法改变,算命行为本身也是你命运的一部分”这句话,从逻辑和哲学的角度来看,确实存在一些诡辩的成分,但它也触及了我们对于自由意志、宿命论以及预言的本质的深刻思考。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这句话的几个层面,并探讨如何理解它:一、 剖析这句话的结构和论点:这句话包含三个核心论点.............
  • 回答
    “命运啊,究竟是我们手中的画笔,还是早已刻好的石碑?”这个问题,怕是自打人类有了思绪,就开始挠头了。要我说,这就像一场永无止境的辩论会,两边观点都太有说服力,很难分出个胜负。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个命题,听听大家的想法。一方说:命运是自己“造”出来的,我们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支持这个观点的人,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了“命运”与“人为”的界限,也让我们对历史上那些生而为帝的皇族人物产生更多的好奇。如果非要说“命运是注定的”,那么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似乎一个人从出生那一刻起,其一生的轨迹就已经被设定好了。按照这个逻辑,那么历代皇帝刚出生时,的确可以被视为“注定”要当皇帝。那么,这种“注定”是.............
  • 回答
    您好!非常乐意与您一起探讨您提出的命题。为了能够更准确地判断命题是否正确,并详细解释其推导过程,我需要您提供具体的命题内容。请您将您想要我分析的命题写出来。一旦您提供了命题,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尽量用自然、清晰的语言来解释,避免任何AI痕迹:1. 理解命题的含义: 我会先仔细解读命.............
  • 回答
    CPU 访问缓存未命中后,是否还需要再次访问缓存?这是一个非常关键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我的答案是:不需要,CPU 在缓存未命中的情况下,会跳过对该缓存的访问,直接去下一级存储器查找。为了把这个问题讲清楚,我们需要从 CPU 访问数据的基本流程入手,并详细解释缓存的作用.............
  • 回答
    “每个人的命运是注定的吗?”这是一个古老而深刻的哲学问题,引发了无数的讨论和思考。关于这个问题,没有一个 universally accepted 的答案,它触及了自由意志、决定论、宿命论以及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等诸多方面。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从而获得更全面的理解。一、 决定论的视角:.............
  • 回答
    命运?这是一个古老而又沉重的话题,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我的也是如此。说实话,我对命运的态度,是一种复杂的、不断演变的情感,夹杂着敬畏、审视,也带着一丝不甘和期待。我不会轻率地断言命运是否存在,或者它究竟是什么样子。它不像一块被刻在石头上的碑文,清晰地指向一个不可更改的未来。我更倾向于认为,命运.............
  • 回答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确实说得很有道理。人身上那些根深蒂固的特质,像是埋在土里的种子,最终会长成什么样的树,结出什么样的果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基因。而如果非要把一个人的特质简化成“傻”,那“傻”这种性格,又会把它推向怎样的命运呢?首先,我们得明白,“傻”其实是个挺宽泛的词。有时候,它指的是一个.............
  • 回答
    宋徽宗被掳走之后,他的命运,与其说是“命运”,不如说是一场漫长而屈辱的囚禁。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北宋王朝覆灭的缩影。靖康之耻,屈辱的开始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破东京(今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和他的儿子宋钦宗,以及后宫妃嫔、宗室、大臣等三千余人。这一天,对于整个宋朝,对于无数仰慕这位风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