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商鞅的性格如果圆滑柔和些,是否可以逃脱被杀的命运?

回答
商鞅的结局,常常让人扼腕叹息,也引发了一个经典的问题:如果他能圆滑柔和一些,是否就能逃脱被车裂的命运?

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商鞅是个变法者,他的变法,触动了太多人的奶酪,尤其是那些旧贵族阶层。要在一个根深蒂固的社会里推行如此彻底的改革,本身就需要极大的魄力和决心,这无可厚非。但反过来说,他的性格,也确实与他的事业,存在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性格里的“硬”与“脆”

商鞅的性格,用当时的眼光来看,是“严峻”、“刻板”、“不近人情”的。他推行法律,一视同仁,不论贵贱。这在当时是改革的基石,能够打破旧的特权,建立新的秩序。然而,这种“一视同仁”也意味着他不会因为对方的身份而有所通融,不会搞“人情世故”。

举个例子,他的变法中有一条“什伍连坐”,就是把一家邻里互相监督、互相举报。这在加强统治、维护治安上效果显著,但想想看,是不是也挺像把人逼到绝路?一旦有人犯错,邻居就要跟着受牵连,这种高压政策,自然会让许多人感到恐惧和怨恨,就算不直接成为敌人,也一定会在心里埋下不满的种子。

如果商鞅的性格能够稍微圆滑一些,他或许会在推行政策时,更注意方式方法。比如,在对待旧贵族的利益时,可以考虑一些更温和的过渡方案,或者给予他们一定的补偿。不至于让他们感觉自己的既得利益被一扫而空,从而产生极度的敌对情绪。

“秦国”这个大染缸

我们还要考虑商鞅所处的环境。秦国,那是一个崇尚军功、奉行法家思想的国度,这恰恰也是商鞅得以施展抱负的土壤。但同时,秦国也是一个充满权力斗争的险恶之地。他身处的地位,虽然得到了秦孝公的绝对信任,但秦孝公毕竟年事已高,而太子(后来的秦惠文王)对商鞅的改革,似乎并没有那么感冒。

商鞅虽然在秦孝公时期风生水起,但一旦秦孝公去世,他的保护伞就消失了。而他的改革,又触犯了太多旧势力的利益,这些势力一直在寻找机会反扑。

如果商鞅的性格圆滑柔和一些,他或许会更早地察觉到这种潜在的危险。他可能会花更多的时间去结交朝中大臣,尤其是那些可能在未来掌权的人物。用一种更委婉的方式去争取他们的支持,或者至少避免引起他们的敌意。

他甚至可以像某些政治家一样,懂得“韬光养晦”,在关键时刻放低姿态,给对手留些面子。而不是那种“不留情面”、“眼里不揉沙子”的强硬派作风。

“圆滑”与“变法”的平衡

当然,这里说的“圆滑柔和”,并不是要商鞅放弃变法的初衷,也不是要他变得像一个谄媚的小人。而是说,在坚持改革原则的同时,能够运用更灵活的策略,更懂得人情世故。

想象一下,如果商鞅在处理太子的问题上,能早些采取一些缓和措施,比如在法律执行上对太子亲信有所通融(当然,这很违背他的“法不阿贵”原则,但也可能是一种自保策略),或者在处理国事时,能更主动地与朝中各派势力进行沟通,而不是让他们觉得商鞅是“一意孤行”。

历史的车轮不可逆转?

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历史的洪流往往是强大的。商鞅的变法,触及的是整个社会的结构性矛盾,是贵族阶级与新兴官僚阶级之间的权力再分配。这种根本性的矛盾,即使商鞅性格再圆滑,也很难完全化解。

也许,即使商鞅变得再圆滑,那些渴望恢复旧秩序、想要夺回权力的新贵们,依然会想方设法除去他。毕竟,他代表了一种新的力量,一种他们无法容忍的力量。

最终的结论

所以,如果商鞅的性格能够圆滑柔和一些,他有更大的可能性逃脱被杀的命运。

减少直接敌人: 他的强硬作风,无疑树立了大量的直接敌人。如果他能处理人际关系更妥当,也许能减少一些敌人,或者让敌人难以找到直接攻击的借口。
争取更多支持: 圆滑的处事方式,或许能让他赢得更多朝中大臣的支持,或者至少让他们在关键时刻保持中立,而不是落井下石。
预留退路: 即使变法触犯了利益,圆滑的手段或许能为他自己留下一条退路,在秦孝公去世后,不至于立刻被清算。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一定能完全幸免。秦国的政治环境,以及他变法的深刻性,决定了他本身就是一个高危人物。他的强硬,虽然成就了变法,但也注定了他的悲剧。

或许,历史对商鞅的评价,就是他太过于纯粹,太过于“直”,反而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变得“脆”了。一个真正能够长久立足于权力中心的人,往往需要在坚持原则的同时,也懂得变通和圆融。商鞅,可能就缺了那么一点“圆滑”的润滑剂,让他在历史的剧本里,最终走向了那个悲壮的结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那还是商鞅吗?结果倒推过程的思维要不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商鞅的结局,常常让人扼腕叹息,也引发了一个经典的问题:如果他能圆滑柔和一些,是否就能逃脱被车裂的命运?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商鞅是个变法者,他的变法,触动了太多人的奶酪,尤其是那些旧贵族阶层。要在一个根深蒂固的社会里推行如此彻底的改革,本身就需要极大的魄力和决心,这无可厚非.............
  • 回答
    Target 允许顾客根据自己的性别认同使用洗手间和试衣间,这在美国引发了相当大的争议,也得到了不少支持。要评价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包括其对顾客体验的影响、对商业策略的考量,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讨论。从顾客体验角度: 包容性与尊重: Target 的这项政策,主要是为了让跨性别.............
  • 回答
    蜜雪冰城动画 MV 的成功及其商业可复制性分析蜜雪冰城近几年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其朗朗上口的歌曲和魔性洗脑的动画 MV。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广告投放,而是一种现象级的营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模仿。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蜜雪冰城动画 MV 的成功?它对商业而言又有什么可复制性呢? 一、.............
  • 回答
    关于商朝存在性的质疑,历史上并非没有,但这些质疑的声音并非来自学术界的主流,而更多地出现在对传统史料的解读和考古发现的对比过程中。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细致地梳理一下。首先,要明白一个大背景:中国古代史,特别是夏商周三代,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其历史的真实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献记载,而文献本身也经过了漫长.............
  • 回答
    .......
  • 回答
    说实话,当初决定入手 ROG 幻 16(2023 款,我选的是 i9 + 4070 的配置)的时候,心里其实是有点打鼓的。毕竟 ROG 的标签,大家第一反应就是“游戏利器”,RGB 闪瞎眼,性能炸裂,但“商务属性”这几个字,听起来总有点格格不入。我当时的需求倒是挺明确的:既要满足我下班后能畅玩 3A.............
  • 回答
    .......
  • 回答
    谈及周克商与清灭明,不能简单地说性质相同或不同,因为它们背后涉及的时代背景、政治逻辑、社会影响以及后世评价都存在显著差异。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剖析这两段历史,并探究为何后世(尤其是明末清初至近代)会倾向于“颂周而贬清”。一、 周克商与“臣民的革命”—— 亡国之君与开国之臣首先,需要澄清一个概念。.............
  • 回答
    想要找一款性能堪比游戏本,又能兼顾商务本的便携性,同时屏幕素质还要出类拔萃的全能本,这确实是不少用户心中的理想机器。别说,这样的“全能选手”还真有,但往往需要在性能、便携、价格等多个维度上进行一些权衡。我最近关注到几款在市场上表现非常亮眼的产品,它们在设计理念上就瞄准了这类“全能”需求,可以算得上是.............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城市规划、土地管理、以及商业运营中的一些核心环节,确实需要仔细梳理。让我给你详细讲讲,尽量避免那些官方说辞,而是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分析。仓储用地能否变身商业综合体?这事儿,得看“脸色”直接说吧,仓储用地本身是不能直接用于建设商业综合体的。这就像你不能拿一辆货车去跑载客的士一样,土地的.............
  • 回答
    要评价商鞅和孔子关于“民”的论述是否“正确”,首先需要明确“正确”的标准是什么。在历史的长河中,任何一种政治或社会思想的“正确性”往往是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统治者的目标以及实际效果紧密相连的。因此,我们不能用单一的、绝对的标准来衡量他们,而是需要结合他们的主张、目的以及历史影响来理解。商鞅的“民不可.............
  • 回答
    商鞅的死,说起来真是让人扼腕叹息,也确实容易让人觉得扑朔迷离。这事儿吧,还得从头说起,才能捋顺。商鞅这个人,你得知道,他不是秦国本地人,是卫国来的。在秦孝公眼里,他可是个宝贝,一个能把秦国变得强大起来的改革家。你想啊,当时的秦国,在列国里也算是个“后进生”,跟中原那些强国比起来,差了不少。而商鞅,就.............
  • 回答
    商鞅的《商君书》之“驭民五术”,即愚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争议性的政治思想之一。这些策略旨在通过一系列手段来“治国”,以强化君主权力、统一国家意志,从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然而,从人道主义和现代公民社会的角度来看,这些方法是残酷且非人道的,其对被统治者的压迫和摧残是显而易见的。.............
  • 回答
    秦孝公与商鞅的关系,是一段在中华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君臣佳话,也是一次深刻的变法实践,更是对权力、信任与理想关系的淋漓展现。要评价他们二人,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君主与臣子,而是要深入理解他们各自的动机、合作的模式以及最终的结局,才能窥见这段关系的复杂与伟大。秦孝公,一位雄心勃勃的君主,他继承的是一个.............
  • 回答
    史书对商鞅的评价之所以如此苛刻,乃至不少人认为他是个“严刑峻法”的代表,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关键原因,这些原因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后世对他的刻板印象:1. 法律严苛,甚至显得不近人情:商鞅变法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其严苛的法律。他推行的“连坐法”规定,一家人犯法,全家都要受罚,甚至邻里也可能受到牵连。这种做.............
  • 回答
    《大秦帝国之裂变》这部电视剧,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商鞅变法这一历史事件展开的。对于商鞅的还原度,可以说是相当高,但也并非百分之百的照搬史实,这其中有艺术创作的需要,也有历史记载本身的局限性。还原度高的一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变法的核心精神和主要内容: 电视剧非常生动地展现了商鞅变法所要解决.............
  • 回答
    商鞅变法里的爵位制度,说够不够用,得分从几个方面来看,而且还得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变法的目标来琢磨。要说它有没有用,肯定是用了,而且作用还不小,但要说是不是“完美无缺”、“万事大吉”,那可能就未必了。首先,咱们得明白商鞅变法里那个爵位制度是怎么个回事。它最核心的一个特点就是“二十等爵”,又叫“军功爵.............
  • 回答
    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评价它,不能简单地说好或坏,而是要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细致地分析其内容、影响和局限性。变法的背景:为什么需要变?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地处西陲,相对中原各国来说比较弱小,也比较“落后”。当时的主要问题包括: 宗法制残余: 贵族世袭特权严重,.............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商鞅变法,那可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一件大事,不是那些干巴巴的报告能讲明白的。商鞅变法,顾名思义,就是战国时期秦国重臣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要说它的特点,那可真是“新”得让人眼前一亮,而且是那种直击要害、动真格的“新”。一、 核心目标:富国强兵,中央集权,为秦国统.............
  • 回答
    商鞅变法,这场深刻改变了秦国命运的改革,离不开秦孝公坚定的支持与巧妙的运用。孝公就像一位高瞻远瞩的国君,他看到了秦国积贫积弱的现状,深知改革势在必行,而商鞅,这位来自卫国的客卿,正是他眼中能够担当此任的贤才。秦孝公在变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绝非仅仅是坐看臣子施展才华。他首先是改革的总设计师和坚定的推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