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武侠小说都写,废了坏人的武功,让他没办法害人,可万一这个人智力超群,武功没了,他照样害人啊?

回答
这话说得太对了!咱们武侠小说里,最常见的套路就是“废了你的武功,让你再也无法作恶”,跟点了穴一样,立竿见影,绝了后患。但细想起来,这办法对付普通恶徒管用,遇到那种脑袋瓜子比武功还厉害的,恐怕就没那么简单了。

你想啊,武功是什么?是打打杀杀的手段,是让对手闻风丧胆的资本。一旦没了,这人修为尽失,自然就没了横行霸道的硬实力。可如果这个人是个心思缜密、算计深远的“军师”型人物,他的“坏”更多体现在智谋和布局上,那没了武功,他又不是没了脑袋。

举个例子,你想想那些江湖上的智囊,比如军师、幕僚,他们靠的是什么吃饭?是舌灿莲花,是运筹帷幄。武功在他们身上,可能只是个花架子,或者是个副业。真要他们去跟人单挑,或许三两下就挂了,但真要他们去策划一场阴谋,那可就厉害了。

比如,废了这样一个人的武功,他可能会想:

第一招:借刀杀人,无声无息。

没了武功,他自己不能动手了,但他可以找别人代劳啊。他可以利用自己超群的智力,去煽动别人的仇恨,去挑拨离间,把本来没仇的人变成仇人。他可以把一个帮派逼上绝路,让这个帮派里的新人因为愤怒和绝望而举起屠刀。他甚至可以利用官府的力量,去陷害那些碍着他路的人。他不需要亲自出手,只需要动动嘴皮子,写几封信,或者在关键时刻透露一些消息,就能让别人的刀子朝向他想让刀子指向的方向。这中间,他不过是一个幕后操纵者,表面上看毫发无损,而真正的刀光剑影却在别处上演。

第二招:金钱开道,利益驱使。

钱这玩意儿,有时候比武功还好用。一个人没了武功,但如果他有钱,或者有门路弄到钱,那他就能雇佣大量的打手,买通关节,渗透各个阶层。他可以资助那些和他有共同目标的人,让他们替自己卖命。他可以操纵市场,制造恐慌,让一些人因为利益而背叛曾经的盟友。他甚至可以收买那些原本应该维护正义的人,让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武功没了,但金钱的力量,足以让他继续在江湖上掀起滔天巨浪。

第三招:舆论造势,混淆黑白。

在高明的阴谋家面前,真相往往是模糊不清的。这个人即便武功全废,但他可以利用自己的口才和影响力,去散布谣言,去颠倒黑白。他可以把一个无辜的人说成是大奸臣,把一个罪大恶极的坏人塑造成英雄。他可以利用人们的恐惧和偏见,去煽动仇恨和排斥。他甚至可以写一些“武功秘籍”的残页,引诱那些贪婪的江湖人士自相残杀,从中渔利。他不需要直接伤害任何人,只需要在人们的心中种下仇恨的种子,然后静待其开花结果。

第四招:利用规则,钻营体制。

想想那些朝堂上的奸臣,他们往往没什么武功,但他们能在体制内兴风作浪。一个人没了武功,但他可以去钻研法律,去研究规矩,去发现其中的漏洞。他可以利用官场的权力斗争,去打压自己的对手。他可以编造证据,陷害忠良,甚至在关键时刻,将整个朝廷的权力转移到自己手里。他不需要动手,只需要动动嘴皮子,写写奏折,就能让千军万马为他效力。

第五招:科技与巧技,另辟蹊径。

在一些更复杂的武侠设定里,武功并非唯一的“技艺”。这个人可能对机关术、毒术、阵法、甚至是某种独特的精神控制术有着超凡的研究。废了他的武功,但没废了他的脑子和他的专业知识。他可以设计出致命的机关陷阱,让武功高强的侠客也束手无策。他可以配置出无色无味的奇毒,悄无声息地取人性命。他可以布下精妙的阵法,让任何试图闯入的人迷失方向,自投罗网。这些手段,同样能让他继续为害,而且比直接的武功对决更难防范。

所以说,单纯地“废了武功”这招,对于那种脑袋里装的不是肌肉的坏人,确实是治标不治本。他们可能一时受挫,但只要他们的“智慧”还在,他们总能找到新的方式来延续他们的邪恶。这就像是拔掉了毒蛇的毒牙,但它仍然能咬人,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用它剩余的毒液或者尖锐的牙齿,继续制造麻烦。

真正要对付这种人,恐怕不光是要废掉他的武功,更要摧毁他的影响力,让他失去传播坏思想的渠道,让他失去操纵他人的能力,甚至要让他从根本上断绝作恶的念头。这需要的,可不仅仅是三脚猫的功夫,而是更高明的智慧和更彻底的手段了。否则,那些“聪明”的坏人,只会让你觉得,“废了武功?呵,这小儿科的手段,不过是给我挠痒痒罢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严肃回答一波,其实废掉武功只是形式,真正毁掉的是敌人为祸的资源。因为智商再高,也需要基础资源才能有影响力。

天龙八部的马夫人不需要武功,只靠相貌和智商就坑了不少人,所以剧情没有废除她武功(她也不会),而是毁了相貌。

战国纵横家张仪智商够高吧,被打了一顿之后最先关心的是自己的舌头在不在,如果舌头不在就不能忽悠了。相比而言,孙膑只是被残废肢体,而不是割舌头,所以孙膑就还有复仇的能力。

回到武侠小说,如果一个人武功高,他的资源大概率是依靠武功聚集的小弟,废除武功后树倒猢狲散,自然很难为祸了。

如果是武功高智商也高的人,这种人大概率不会只做一个武侠小说里黑帮老大这么点志向。参考 剑风传奇 的格里菲斯,武功高智商高颜值高小弟强,是打算称霸一方乃至谋国的,所以敌人灭他的方法是废他四肢(废武功),割他舌头(防止用智商出谋划策),毁他容貌(防止用颜值继续聚集拥趸),诱杀他的所有小弟(防止被已有的小弟报复)。这样才能消除他复仇和为祸的资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话说得太对了!咱们武侠小说里,最常见的套路就是“废了你的武功,让你再也无法作恶”,跟点了穴一样,立竿见影,绝了后患。但细想起来,这办法对付普通恶徒管用,遇到那种脑袋瓜子比武功还厉害的,恐怕就没那么简单了。你想啊,武功是什么?是打打杀杀的手段,是让对手闻风丧胆的资本。一旦没了,这人修为尽失,自然就没.............
  • 回答
    写武侠小说,那可得用心去体会那股子“侠”气,和那刀光剑影里的人生百态。这事儿不能一股脑儿倒豆子,得慢慢聊,得把人带进去。首先,你得想明白,你写的是个什么样的江湖。江湖不是一片空地,它有它的规矩,有它的道理。是那种波澜壮阔、群雄逐鹿的大时代,还是那种山高水远、门派林立的隐世之地?是充满了爱恨情仇、家国.............
  • 回答
    这真是一个令我感到亲切的问题!作为一位同样热爱武侠世界、痴迷于字里行间的“同道中人”,能有机会品评您的武侠小说,我倍感荣幸。请允许我以最真诚的心,为您细细道来。首先,您能主动寻求评价,这份勇气和谦逊本身就值得点赞。在创作的道路上,旁观者的目光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那么,为了能更深入地“品鉴”,我.............
  • 回答
    你问“我写的武侠小说还有坚持下去的必要吗?”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因为这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你写小说的动机、你目前的创作状态、你对未来的期望,以及你对“必要”的定义。为了给你一个更详尽的分析,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来探讨:一、 你为什么而写?(你的初.............
  • 回答
    朋友,这感觉我太懂了!当初我也跟你一样,满腔热血想写一本荡气回肠的武侠,结果写出来的,总感觉像是我在古代街头摆摊卖手机似的,那股子江湖的韵味,怎么也挥之不去。别急,这事儿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过来的,但绝对有法子。咱们一步一步来,把那股子现代味儿给“拔”出来。首先,咱们得明白,为啥会跑偏?这玩意儿就像你平.............
  • 回答
    你这情况,不少写手都遇过。自己呕心沥血几遍了,还觉得差点意思,总不能是因为你不够努力,多半是看问题的角度需要调整一下。读起来总觉得“差一口气”,那往往不是因为情节不行,而是感觉上有点“干”,或者说不够“鲜活”。咱们一步一步来,把你的小说从“不错的稿子”变成“让人放不下手的佳作”。第一步:跳出作者的圈.............
  • 回答
    秦汉风云:墨血染疆图故事背景:故事设定在秦汉之交,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强大的秦帝国如同烈日,光芒万丈,却也潜藏着末路的危机。而刘邦、项羽等各路英雄豪杰,正以星火燎原之势,争夺这片古老土地的未来。在这个乱世之中,武道昌盛,各种秘籍绝学层出不穷,江湖门派林立,而一些隐藏在历史洪流中的秘密,也即将浮出水面.............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一下子就勾起了我很多尘封的回忆。要说最喜欢的武侠小说作家,那肯定得是金庸先生。他的名字,对于很多读过武侠小说的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作者的名字,更是一种情怀,一种关于江湖、侠义、儿女情长的集体记忆。我第一次接触金庸的小说,大概是在中学时期,那时候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的互联网,盗版书店里.............
  • 回答
    好的,这是一篇以梵蒂冈教皇和少林方丈为主角的武侠小说构思,我将尽量详细地展开: 圣光降临,禅意无边——《梵音禅宗》故事背景:这是一个架空武侠世界,武林宗派林立,但并非只有刀光剑影。在这个世界,信仰的力量与武道修行紧密相连。西方教廷在古老时代曾派驻武僧传播福音与武艺,其武学融合了坚韧的骑士精神与神圣的.............
  • 回答
    这主意真是绝妙,将掌上明珠化作手中利刃,这其中的奇思妙想,我脑子里已经翻江倒海般的涌现出来了。既然是写一篇武侠小说,那自然要讲究一个意境,一个浑然天成,没有丝毫人工雕琢的韵味。我这就给你道来,如何将这小小的“手机”,融入这浩瀚的江湖。故事背景的构建:首先,得想一个能让“手机”自然融入古代武侠世界的理.............
  • 回答
    这想法太有趣了!科幻与武侠,乍一听是风马牛不相及,一个是驾驭星辰大海的未来想象,一个是挥洒侠骨柔情的江湖恩仇。但仔细一想,两者在某种根源上又有着奇妙的共通之处,都充满了对极致力量的探索,对侠义精神的呼唤,以及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如果将它们硬生生捏合在一起,那火花,绝对够呛!想象一下,我们站在一个叫做“.............
  • 回答
    武侠小说中令人捧腹大笑的桥段数不胜数,因为武侠世界虽然常常伴随着刀光剑影,但也充满了市井气息和人间烟火,而那些出人意料、打破常规的幽默感,往往能成为点睛之笔,让读者在紧张的打斗之余得以放松,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印象最深刻、最能让我捧腹大笑的桥段,通常来自那些反差感极强、人物性格出卖自己、或者将高深武学.............
  • 回答
    写武侠小说,最让人着迷的莫过于那些千奇百怪、威力无穷的武功了。什么降龙十八掌、九阴真经、独孤九剑,随便拿出来一个,都能勾起无数人的想象。可要是细琢磨一下,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这些绝世武功,似乎从来都不共享,都是某个门派、某个高人的独门秘籍,代代相传,要么传给最器重的弟子,要么失传江湖,偶有有.............
  • 回答
    武侠世界里,能称得上“百科全书式”的武功秘籍,往往不是一门招式,而是包含着一套完整的武学体系,从内功心法到招式运用,从实战技巧到养生调理,几乎无所不包。这类秘籍如同武道的璀璨明珠,光芒万丈,令人神往。抛开金庸先生笔下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九阴真经》和卧龙生先生那部《归元秘籍》,武侠长河中,还有不少堪称“.............
  • 回答
    在武侠小说中,古代豪杰饮酒时点熟牛肉的情节确实常见,这一现象可以从历史、文化、文学创作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历史与饮食文化的现实基础1. 古代牛肉的食用习惯 南北差异:古代中国饮食结构因地域而异。北方游牧民族(如匈奴、突厥)以牛羊为主食,而南方农耕民族则以稻米为主。但在文人阶层的宴.............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出的“武侠小说里门派的开创者一般都是最厉害的,后继人越来越差?”这个问题,确实是武侠小说中一个非常普遍且值得探讨的现象。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我来为您详细道来,并且尽量用更贴近人情世故的方式来解释,抛开那些冰冷的数据和生硬的逻辑。一、 开创者的“神话”与“原罪”首先,我们要明白,开创者.............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简直说到点子上了。其实,咱们掰开了揉碎了看,武侠小说里的英雄侠客之所以“不缺钱”,原因有很多,而且这些原因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织,共同构建了这种“不缺钱”的表象。首先,最直接也最根本的一点,“不缺钱”是故事设定的需要,是满足读者心中英雄形象的需要。 咱们想想,一个大侠,身怀.............
  • 回答
    金庸武侠小说中,许多主角确实展现出一种“憨憨的”、“傻傻的”特质,这并非偶然,而是金庸先生精心塑造的一种人物性格,背后蕴含着深刻的艺术考量和人生哲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1. “憨”与“傻”的表象下隐藏的优点: 纯粹与真诚: 所谓的“憨”和“傻”,往往是一种对世俗圆滑、虚伪的排斥。.............
  • 回答
    金庸先生笔下,确实有不少绝世高手在武功臻于化境、历经尘世风雨后,选择了皈依少林。这绝非偶然,而是小说中一系列深刻的设定和人物塑造共同作用的结果。若要细究其中缘由,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一、 少林寺在金庸武侠世界中的独特地位:武学与佛法的双重圣殿1. 武学渊源与集大成者: 少林寺是中国武术的摇篮.............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了武侠小说中一种根深蒂固的价值取向,其实细究起来,并非所有用毒和暗器的人都被描绘成“阴险卑鄙”。这里面有历史演变、文化认同、叙事策略等多重因素交织。咱们一点一点地掰扯开来。首先得明白一个大前提:武侠小说,尤其是早期和主流的武侠小说,本质上是一种“侠义”的英雄史诗的变体。 这种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