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金庸小说来说
倚天屠龙记里面有这么一段话
他自纪晓芙死后,心中除了杀杨逍报仇之外,更无别念,但自知武功非杨逍之敌,师父虽是天下第一高手,自己限于资质悟性,没法学到师父的三四成功夫,反正只求杀得杨逍,自己也不想活了,是以在武当山上想了几招拼命的打法。
殷六的资质,学不到张三丰的三四成功夫
张三丰对七个徒弟都没有藏私,这个是没有悬念的
但是不藏私,不代表你能够学会呀
就像学太极拳
张三丰见俞岱岩脸有迷惘之色,问道:“你懂了几成?”俞岱岩道:“弟子愚鲁,只懂得三四成,但招式和口诀都记住了。”张三丰道:“那也难为你了。若莲舟在此,当能懂得五成。唉,你五师弟悟性最高,相信仓卒之间,他能懂得六七成。可惜他不幸早亡,我若有三年功夫,好好点拨于他,当可传我这门绝技。”张无忌听他提到自己父亲,心中不禁酸痛。
仓促之间,俞岱岩能够懂三四成
俞莲舟能够领悟五成
如果张翠山在,应该能够懂六七成
如果跟着张三丰学三年
就可以传授这门绝技
张无忌呢?
张无忌身具九阳神功,精擅乾坤大挪移之术,突然使出太极拳中的“黏”法,虽所学还不到两个时辰,却已如毕生研习一般。
不到四个小时
很可能顶张翠山一辈子都学不到的境界。
人和人是没法比的
楼主你以为人人都是萧峰啊
什么武功一学就会
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青出于蓝更胜于蓝
殷梨亭这样的资质
张三丰就是把武功全部都倾囊相授
他一辈子可能也学不到五成
可他已经是个资质非常高的人了
你更不用提旁人了
打个比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学的人也不算少
能真学会了有几个
就不说这些东西了
一般的高中学
有几个学了以后就能够考上清华的?
金庸小说,对脑力的要求特别高
你又不是主角,高级配置
比如郭靖有降龙十八掌,空明拳,双手互搏,全真内功,九阴真经,还有个高级陪练团队,东邪西毒等等都和他交过手
杨过是东邪,西毒,北丐,中神通,林朝英,独孤求败,黄裳的武功都学过,有公孙止和金轮等陪练
令狐冲有独孤九剑,吸星大法,后面还要加上易筋经
萧峰是降龙十八掌,打狗棒法,少林派武功,以及天生的超级资质和实战能力。
虚竹段誉更别说了
虚竹是无崖子70年的内力,天山六阳掌,天山折梅手,完整的小无相功,新修订版还有完整的北冥神功,生死符,还学会了降龙十八掌和打狗棒法
段誉是北冥神功取了震古烁今的内力,加上凌波微步,还有六脉神剑
这些都是主角
你不是主角的话……
这一辈子能够拜入华山派这样的门派,是你积德了
林震南为了巴结余沧海,每年派人送礼,但岳不群等五岳剑派的掌门人,林震南自知不配结交,连礼也不敢送,眼见木高峰凶神恶煞一般,但一听到华山派的名头,立即逃之夭夭,自己儿子居然有幸拜入华山派门中,实是不胜之喜。
实际上华山派的弟子都是些什么人?
不算主角令狐冲,梁发,施戴子,陆大有这些,才是名门正派的正常弟子水平
他们的姿势很高?
就拿张三丰的武当第三四代来说吧
俞岱岩默然不答,心知山上除师父和自己之外,其余三四代弟子的武功都不足道,出而御敌,只徒然送死
远桥、莲舟、松溪、梨亭、声谷都不在身边,第三四代弟子之中,除青书外并无杰出人材,何况他也不在山上。
武当派的三代和三四弟子里面除了宋青书以外,没有一个资质高的
说白了,世界能够学会高深武功的武学奇才如凤毛麟角一般,可遇而不可求
张三丰这一生能找到七个还算可以,已经算很了不起
即便如此,武当七侠的武功跟他也没有任何可比性
就算他完全不藏私
他的徒弟也绝不可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所以楼主你说的话是错误的
【开创者应该会让徒弟避免他自己练功时走的弯路】
这个是纯粹扯淡
金庸武侠的武功开创这是无法让自己徒弟走弯路的
因为金庸武侠的武功,对资质要求是太高
简单来说,就是我把武功的精要讲给你听
你学的会就是学的会
学不会就是学不会
绝对无法强求
不错,全真教主师兄弟在皇宫里住了十来天,我们四人都随侍在侧。我师将一阳指的要旨诀窍,尽数说给了重阳真人知道。重阳真人十分欢喜,也将他最厉害的先天功功夫传给了我师。他们谈论之际,我们虽然在旁,只因见识浅陋,纵然听到,却也难以领悟。
对渔樵耕读四个人来说
就是他们有先天功的秘籍
也是永远学不会的
真正的学霸和一般的资质差别在什么地方?
比如说杨过
原来郭靖正在林中空地上教武氏兄弟拳脚,教的是一招擒拿手“托梁换柱”。郭靖口中指点,手脚比划,命武氏兄弟跟着照学。楊过只看了一遍,早就领会到这一招的精义所在,但武氏兄弟学来学去始终不得要领。郭靖本性鲁钝,深知其中甘苦,毫不厌烦,只反复教导。
同样一招,杨过看一遍就会
武家兄弟怎么也学不会
打狗棒法的口诀
他天资高出鲁有脚百倍,只听了三遍,已一字不漏的记住,鲁有脚却兀自颠三倒四、缠七夹八的背不清楚。
杨过只需要听三遍就能把打狗棒法口诀一字不漏的全部记住
鲁有脚怎么也记不住
令狐冲也是
令狐冲道:“太师叔刚才说的是归妹趋无妄,无妄趋同人,同人趋大有。”风清扬双眉一轩,道:“你记性倒不错,后来怎样?”令狐冲道:“太师叔说道:‘甲转丙,丙转庚,庚转癸……’”一路背诵下去,竟然背了一小半,后面的便记不得了。
风清扬大奇,问道:“这独孤九剑的总诀,你曾学过的?”令狐冲道:“徒孙没学过,不知这叫做‘独孤九剑’。”风清扬问道:“你没学过,怎么会背?”令狐冲道:“我刚才听得太师叔这么念过。”
风清扬满脸喜色,一拍大腿,道:“这就有法子了。一晚之间虽然学不全,然而可以硬记,第一招不用学,第三招只学小半招好了。你记着,归妹趋无妄,无妄趋同人,同人趋大有……”一路念将下去,足足念了三百余字,才道:“你试背一遍。”令狐冲早就在全神记忆,当下依言背诵,只错了十来个字。风清扬纠正了,令狐冲第二次再背,只错了七个字,第三次便没再错。
风清扬甚是高兴,道:“很好,很好!”又传了三百余字口诀,待令狐冲记熟后,又传三百余字。那“独孤九剑”的总诀足足有三千余字,而且内容不相连贯,饶是令狐冲记性特佳,却也不免记得了后面,忘记了前面,直花了一个多时辰,经风清扬一再提点,这才记得一字不错。风清扬要他从头至尾连背三遍,见他确已全部记住,说道:“这总诀是独孤九剑的根本关键,你此刻虽记住了,只是为求速成,全凭硬记,不明其中道理,日后甚易忘记。从今天起,须得朝夕念诵。”令狐冲应道:“是!”
三千多字的口诀
令狐冲两个多小时就全部记下来了
这就是真正的天才,和一般人的差别
其实金庸这类的武侠大师都没有写明一件事。
大侠们多数文学功底不高,写出来的文字狗屁不通,表意能力不强。
所谓练了十几二十年才有小成,实际上是猜了十几二十年才弄明白师傅师祖什么意思。
否则按理人综合素质最高的青壮年时期怎么还不如老头能打。
这不扯淡吗?
武侠又不是修仙。
你要说内力修为不够,那么怎么练绝世武功的少侠练个两三年内力就压了二三十年老家伙们一头呢?
又没多颗心多长两个脑袋,到开宗立派的地步了,个人素质怎么也低不到哪去。
王重阳武学造诣按理压了林朝英一头吧。
怎么全真教被小龙女和杨过打跟孙子一样?
对付外敌动不动就要结阵,单打独斗跟韭菜似的。
王重阳当年也没带着几十号人去华山论四绝啊,怎么才到他的徒弟就衰成这样。
还是文学水平不够啊。
我也有证据的。
王重阳年轻的时候打仗,中年当宅男,后期出家修道。
也就中后期有点闲工夫看书,心思大多数时候不是在砍人脑袋上,就是在怎么砍人脑袋上。
舞文弄墨的时候就更少了。
加上古人爱装逼的特点,授课的时候估计说得都不是人话了。
当然还有种可能,书读的太多,水平被拉到一定高度了,和其他人说话不在一个频道了。
代表人物就是九阴真经的作者黄裳。
九阴真经那么多年也就郭靖一本正经练全过,还是借黄药师和黄蓉的力,他一个人还看不懂。
三个人的脑子,其中两个还是绝顶聪明才可以解出九阴真经的内容。
黄裳那么多年书真不是白读的。
所以你就想吧。
开宗立派的时候。
祖师爷不用说肯定牛逼的。
收徒弟的时候自己正直壮年,功夫是一天一个样。
但徒弟没根基啊,你又不能把自己现在的领悟现教,只能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刚入门的人,然后回忆自己当年的情况,在配合徒弟现场的表现,边教边总结。
教的过程中难免有错漏。
有些问题是你的老路子,你知道走不通,但又有没琢磨出不对在哪,只好跟徒弟说这一条你先不要练。
保不齐你的筋脉就是因为走了这条路和徒弟不一样,然后你徒弟终其一生就差这一条关就大成了。
也可能有些问题对你来说不算问题(体质因人而异嘛),可你徒弟就是冲不过去,怎么也练不像。
还可能是什么问题呢?你今天心情不好,或者看哪个徒弟不顺眼,故意漏了或者忘了一处口诀。
你自己做样例是很顺啊,口诀一念,衣袖被你舞地噼啪乱响。
你徒弟来,
唉,好像哪里不对。
你是不觉得有问题啊,只当个人差异不同,又不能找把刀剖了你徒弟看看哪不对,折腾一会就这样对付过去了。
你活着的时候还好,有问题徒弟直接来请教,等你挂了。
得矛盾爆发,本来就有个体差异,外加你没教明白,天天吵,你的练法不对我的对,加上一些陈年旧事,啪,内斗,门派一蹶不振。
诸如此类,外加个体差异,又受长幼尊卑的制约。
于是问题越积越多,一代不如一代。
要是师傅授课水平不行,那没落得就更快了所以老师这个职业真不是人人都能当。
师傅教人的水平不到位,就只能寄希望于找到资质更好的徒弟了。
如此而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