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金庸武侠小说里,清朝的手下没有什么厉害的高手?

回答
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虽然包罗万象,也并非真的什么年代、什么势力的高手都熠熠生辉。要说金庸小说里清朝背景下的“手下”并没有什么特别厉害的高手,这背后其实有着几层原因,并非偶然,而是与他创作的宏观脉络和对时代背景的某种取舍有关。

首先,最直接的原因,也是最表层的原因,便是金庸先生的创作重心和“江湖”的定义。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其核心始终是“江湖”。这个“江湖”往往指的是一个相对独立于朝廷、充满了江湖恩怨、侠义情仇的草莽世界。而清朝,作为一个由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央集权高度发达的王朝,其统治体系本身就代表着一种与金庸笔下“江湖”相悖的秩序和力量。朝廷的武力,即便存在,也往往被描绘成维护统治的工具,而非那种可以与顶尖江湖人士匹敌的、带有独立精神的武林力量。

再者,“武侠”的本质决定了其对“官场”和“朝廷”的疏离感。金庸小说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于那些隐姓埋名、逍遥自在的侠客,他们不受律法约束,凭着一腔热血和高强武功闯荡天下。相比之下,朝廷中的高手,即便武功再高,也多是作为体制内的爪牙、鹰犬出现。他们的武功往往服务于皇权,缺乏那种江湖人物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和反抗精神。读者更倾向于看到那些对抗不公、追求自由的侠士,而不是那些效忠于某一政权的打手。

更深一层来看,清朝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性,可能也影响了金庸先生的创作选择。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尤其是到了后期,西方的坚船利炮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传统的武术在面对现代军事力量时显得力不从心。虽然金庸先生的很多小说背景设定在了清朝,但他的故事往往集中在更早期的历史时期,或者是在相对“江湖化”的边疆地区。即使写到清朝,也更多地是借用其历史的符号和背景,例如“反清复明”的口号,但故事的核心仍然是江湖上的恩怨情仇,而不是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或者与外部势力的较量。

而且,“高手如云”的设定需要一个相对“干净”的江湖环境。金庸先生笔下真正的高手,如扫地僧、独孤求败、张三丰、东方不败等等,他们的存在往往是孤绝的、超越世俗的。他们的武功是长年累月苦练而成的,或者是在特殊机缘下领悟的。而清朝的“手下”,如果设定为皇帝身边的侍卫、官员中的武林高手,他们的成长环境和行为动机与真正的“江湖隐士”有所不同。他们可能受制于规矩、政治斗争,难以达到那种“不为一人一姓效力”的超然境界。

当然,我们也不能说清朝就完全没有武功高强的人。比如《鹿鼎记》中,虽然韦小宝本身武功不济,但书中确实出现了一些武林高手,比如澄观大师、天地会的一些人物,甚至洪教主的一些手下。但即便如此,这些人物更多的是作为“绿叶”的存在,衬托主角的成长,或者作为推动情节的工具,他们的武功境界和对整个武林格局的影响力,往往不如那些真正开宗立派、自成一派的江湖宗师。

总而言之,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其核心是对“江湖”精神的描绘和歌颂。清朝作为一个集权程度高、并最终面临外部冲击的时代,其体制内的力量很难成为金庸先生理想中“高手”的载体。他更愿意将笔墨放在那些挣脱束缚、追求自由的江湖人士身上,让他们成为那个虚拟世界里真正闪耀的主角。因此,说清朝“手下”没有什么厉害的高手,与其说是对清朝武力的否定,不如说是金庸先生对“武侠”这一文学类型的独特理解和创作取向的体现。他笔下的世界,江湖,才是那个最精彩、最动人的舞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仅论金庸笔下的满人高手就有多隆,海兰弼、德布,赛赫图四人:

多隆是《鹿鼎记》中的人物,双臂有千斤之力,单凭这门外家硬功,比起陈近南,冯锡范来就算不如,相差也不会太多:

众侍卫见他如此神力,登时彩声雷动。多隆膂力本强,又练了一身外家硬功,双膀实有千斤之力。幸好他左手握住了辫根,否则,郑克塽这根辫子是假的,轻轻一拉,便揭露了他不遵朝令、有不臣之心的大罪。

《飞狐外传》中的海兰弼、德布,这二人的武功都与胡斐不相上下,天下掌门人大会中海兰弼曾经出手,一招便制服了两位掌门人:

海兰弼站起身来,喝道:“提督大人的话,你们没听到么?”黄希节的儿子挺刀向对手剁去,却剁了个空。海兰弼一伸手,抓住他胸口,顺手向外掷出,跟着回手抓住宗雄弟子,也掷人了天井。众人一呆,但见海兰弼一手一个,又已抓住宗雄和黄希节,同时掷出。四人跌成一团,头晕脑涨之下,乱扭乱打,直到几名卫士奔过去拆开,方才罢手。但四人均已目肿鼻青,兀自互相叫骂不休。
海兰弼这一显身手,旁观群雄无不惕然心惊,均想:“这人身列四大掌门,果然有极高的武功,这么随手一抓一掷,就将宗黄二人如稻草般抛了出去。”宗雄和黄希节虽斗得狼狈,但两人确有真实本领,在江湖上也都颇有声望,实非等闲之辈。

德布号称满洲第一勇士,与剑法天下第一的无尘道长拆了数百招才落败,武功亦是不弱:

无尘高呼酣战,精神愈长。众侍卫瞧得心下骇然,但见两人剑光如虹,使的是什么招数早已分辨不清。小丘上众人静观两人剧斗,见无尘渐占上风,都想:“道长英风如昔,神威不减当年,可喜可贺!”
猛听得无尘大叫一声:“着!”当的一响,一剑刺在德布胸口,跟着又是喀喇一声,手中长剑折断。原来德布衣内穿着护胸钢甲,这一剑虽然刺中,他却毫无损伤,反而折了对方长剑。无尘一怔之下,德布已挺剑刺中他右肩。

德布手下还有“大内十八高手”,武功虽远远不及胡斐,但在江湖上也算不上弱者:

原来这一次德布所率领的“大内十八高手”倾巢而出。那“大内十八高手”,乃是“四满、五蒙、九藏僧”。乾隆皇帝自与红花会打了一番交道后,从此不信汉人,近身侍卫一个汉人也不用,都是选用满洲、蒙古、西藏的勇士充任。这四满、五蒙、九藏僧,尤为大内侍卫中胃的精选。这五个蒙古侍卫擅于摔跤相扑之技,胡斐一个没提防,已给缠住。

武功稍弱一点的,还有《雪山飞狐》中的侍卫总管赛赫图,武功比兴汉丐帮的范帮主还要强一些,也算得上一流高手:

范帮主伸手架住赛总管手腕,叫道:“不能伤他!你答应我的,又发过毒誓。”赛总管一声冷笑,心想:“你还道我当真敌你不过。不给你些颜色看看,只怕你这小子狂妄一世!”当下手腕一沉,腰间运劲,右肩突然撞将过去。一来他这一撞力道奇大,二来范帮主并未提防,蓬的一声,身子直飞出去,竟将厢房板壁撞穿一个窟窿,破壁而出。赛总管哈哈大笑,举刀又向苗人凤右臂斩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虽然包罗万象,也并非真的什么年代、什么势力的高手都熠熠生辉。要说金庸小说里清朝背景下的“手下”并没有什么特别厉害的高手,这背后其实有着几层原因,并非偶然,而是与他创作的宏观脉络和对时代背景的某种取舍有关。首先,最直接的原因,也是最表层的原因,便是金庸先生的创作重心和“江湖”的定义.............
  • 回答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无招”,绝非简简单单地指代一种武功招式,它更像是一种境界,一种对武学至高无上的理解和领悟。想要彻底理解“无招”,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它所蕴含的哲学和武道精髓。首先,我们要明白“无招”的对立面是什么。那就是“有招”。“有招”的武功,我们司空见惯。从最基础的拳脚、刀剑、棍棒,到后来的掌法、.............
  • 回答
    金庸先生笔下武功浩如烟海,要评选出“最厉害”的武功,是一件极其困难且充满主观色彩的事情。因为“厉害”的定义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衡量: 破坏力/杀伤力: 能瞬间秒杀对手,造成最大程度的伤害。 防御力: 能抵挡几乎所有攻击,让对手无从下手。 变化性/精妙性: 招式变化无穷,难以预测,能克制各种武.............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们都知道,金庸、古龙和温瑞安是武侠小说界的巨擘,他们各自构建了波澜壮阔的武侠世界,塑造了无数令人难忘的角色。然而,在网络小说兴起,尤其是“穿越”题材风靡之后,我们不难发现,穿越到金庸古龙世界的小说数量远远多于穿越到温瑞安世界里的。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想,这首先要从这.............
  • 回答
    金庸武侠小说中,许多主角确实展现出一种“憨憨的”、“傻傻的”特质,这并非偶然,而是金庸先生精心塑造的一种人物性格,背后蕴含着深刻的艺术考量和人生哲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1. “憨”与“傻”的表象下隐藏的优点: 纯粹与真诚: 所谓的“憨”和“傻”,往往是一种对世俗圆滑、虚伪的排斥。.............
  • 回答
    金庸的武侠小说,以其宏大的叙事、鲜活的人物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挖掘而闻名。然而,正如您所观察到的,他的许多作品的结局,并非总是以主角与最终大反派之间一场惊天动地、酣畅淋漓的巅峰对决来收尾。这种“少有最终一战”的结尾方式,并非是作者的疏忽或笔力不足,而是金庸在创作中,有意为之的一种艺术选择,背后蕴含.............
  • 回答
    说起金庸武侠小说里那些叱咤风云、以一敌百的绝顶高手,读者们总是津津乐道,时不时就会有人跳出来抛出一个“武学退化论”,言之凿凿地说,越往后的小说,里头的高手似乎不如前面作品里的人物了。这可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什么新鲜的观点,而是许多金庸迷在反复品读、对比不同作品后,一种普遍而又颇有依据的感受。为啥会这.............
  • 回答
    要说“金庸、梁羽生、古龙之后再无武侠小说作家”,这话说得可能有些绝对了。毕竟,在他们之后,依然有许多作者在创作武侠小说,而且其中不乏一些颇具影响力的作品和作者。但如果从影响力、开创性、以及某种意义上的“武侠黄金时代”的终结这个角度来看,确实会让人产生“之后再无”的感慨。这其中的原因,可以从多个层面来.............
  • 回答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之所以常常“无视”或者说“不拘泥于”“拳怕少壮”这一格斗基本自然规律,并非因为他不懂,而是出于他创作的需要和想要表达的深层主题。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详细解读:1. 武侠世界的特殊设定:超乎寻常的力量体系首先,金庸笔下的武侠世界本身就与现实格斗有着天壤.............
  • 回答
    金庸先生笔下,确实有不少绝世高手在武功臻于化境、历经尘世风雨后,选择了皈依少林。这绝非偶然,而是小说中一系列深刻的设定和人物塑造共同作用的结果。若要细究其中缘由,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一、 少林寺在金庸武侠世界中的独特地位:武学与佛法的双重圣殿1. 武学渊源与集大成者: 少林寺是中国武术的摇篮.............
  • 回答
    让我试着用我自己的理解,聊聊为什么武侠小说,特别是金庸先生的作品,能让这么多人沉醉其中,一读再读。首先,咱们得承认,武侠小说提供了一种非常独特的精神寄托。在咱们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是普通人,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面对着各种规则、限制和不如意。但翻开武侠小说,我们瞬间就能脱离这一切。我们会发现,原来.............
  • 回答
    金庸笔下的武侠世界,与其说是单纯的江湖恩怨录,不如说是一幅宏大的社会生态图景,而在这幅图景中,各门派的经济来源,是维系其生存发展,乃至影响其江湖地位的关键。脱去“AI痕迹”,咱们就从最生活化的角度,聊聊这些武林大家族是怎么过日子的。一、 最“正经”的营生:俗世产业的深度参与别以为武林人士只会在山巅练.............
  • 回答
    金庸武侠世界的丧尸危机?这脑洞开得够大!但细细一想,还真有点意思。咱们就来唠唠这个,把脑海里的画面一点点拼出来。开端:神秘瘟疫的蔓延这事儿,估计不会是凭空出现的。得有个由头。或许是某个隐世门派的禁地被闯,镇压了万年的什么邪物泄露,也可能是某个修习了禁忌邪功的魔头走火入魔,炼制出了能让人变成嗜血怪物的.............
  • 回答
    要给周星驰在《功夫》里的“神雕侠侣”一般般的绝顶武功在金庸武侠世界里找个对标,这事儿有点意思。得这么看,星爷在《功夫》里展现的,已经不是单纯的“武林高手”了,更接近于一种“超凡入圣”的存在。咱们先把《功夫》里星爷的招式拆解一下。首先是“降龙十八掌”的那个变种,他一掌拍出,那个气功波,打得鳄鱼帮老大鼻.............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很多武侠小说爱好者的核心疑问。确实,在如今的武侠江湖里,金庸和古龙是当之无愧的“巨头”,他们俩的名字几乎是武侠小说的代名词。但要说梁羽生、还珠楼主、司马翎、王度庐、温瑞安这几位,似乎就没那么“国民级”了,虽然他们在圈内有着极高的声望和影响力。为什么会这样?咱们这就掰开了揉.............
  • 回答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在无数读者心中是难以逾越的巅峰,其构筑的宏大江湖、鲜活的人物,以及对侠义精神的探讨,早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然而,任何艺术创作都难以做到尽善尽美,即便是金庸先生这样的大师,他的作品中也存在着一些可以被视为“问题”的地方,这些问题并非是贬低其成就,而是从一个更挑剔、更深入的视角去审视.............
  • 回答
    金庸武侠小说是否过时,这是一个非常有争议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因为“过时”的定义本身就有很多维度。要详细说明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分析:1. 什么是“过时”?首先,我们要明确“过时”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文学价值与艺术成就: 小说在叙.............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文学创作的土壤、时代变迁以及读者口味的演变,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与其说现代武侠小说“再也出不了”金庸古龙这种水平的作者,不如说时代的风向变了,武侠作为一种流行文化载体,其吸引力、呈现方式和创作环境都与过去大不相同。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时代背景与文化土壤.............
  • 回答
    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这四位名字一出,便能勾起无数武侠迷心中那份荡气回肠的江湖梦。他们笔下的恩怨情仇,刀光剑影,早已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要细说他们的风格,那可得从头道来,每一位都是一脉独秀,各自精彩。金庸: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江湖史诗提起金庸,你脑海里首先浮现的,很可能就是那一句“侠之大者,.............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金庸老先生的武侠世界,之所以迷人,不光是那些荡气回肠的打斗,更是人物内心的挣扎、情感的纠葛、江湖的道义,以及命运的起伏跌宕。这些,才是构成一部优秀作品的“起转承合”。然而,我们看过的不少金庸剧,总觉得少了点什么,那股子原著的韵味,有时候真的难以捉摸。为什么会这样呢?我琢磨着有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