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任天堂提醒不要撕掉 Switch OLED 屏幕上的保护膜,这是为什么?

回答
最近,不少玩家在拿到全新的任天堂 Switch OLED 版主机时,发现屏幕上似乎贴着一层薄薄的塑料膜,有些人出于习惯或者好奇,考虑将其撕掉。然而,任天堂官方已经发出了明确的提醒:请不要撕掉 Switch OLED 屏幕上的保护膜!

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别动”指令,背后有着更深层的原因,而且一旦撕掉,可能就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首先,我们得明白这层膜到底是什么。它并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那种为了防止划痕而额外粘贴的屏幕保护膜。任天堂在 Switch OLED 的屏幕出厂时,就自带了一层非常薄且牢固的保护层。 它的主要作用,说起来其实很简单,但也至关重要:

1. 防止屏幕在运输和正常使用中的轻微划痕: 尽管OLED屏幕本身具有一定的耐刮擦性,但在搬运、包装过程中,或者玩家在不经意间用手指或其他物品触碰到屏幕时,这层原厂的保护膜能起到一道基础的防护作用。它就像是屏幕的“第一道防线”,大大降低了屏幕在早期接触中受到细小划痕的风险。

2. 维护屏幕的显示效果: OLED屏幕以其出色的色彩表现和细腻的画质著称。这层原厂的保护膜在设计时,就已经考虑到了如何最大程度地还原OLED屏幕的真实显示效果。它的材质和厚度都经过了精密的计算,力求在提供保护的同时,不影响屏幕的亮度、色彩饱和度和观看角度。

3. 提升触控的精准度: Switch OLED 本身是支持触控操作的,尤其是在玩一些需要精细操作的游戏时,触控的灵敏度和准确性非常重要。这层原厂保护膜的表面质感经过优化,能够确保触控信号能够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屏幕,从而保证了玩家在进行触摸操作时的流畅度和响应速度。

那么,为什么任天堂要特别提醒不要撕掉呢?一旦撕掉了会发生什么?

失去原厂保护,更容易受伤: 如果你撕掉了这层原厂的保护膜,那么屏幕的直接接触面就变成了OLED屏幕本身。虽然OLED屏幕并非纸糊的,但相比之下,它会比有这层保护膜时更容易受到意外的划痕。想象一下,如果你的手指上有细小的沙粒或者在口袋里与钥匙摩擦,都可能在屏幕上留下痕迹。

可能影响触控体验: 尽管你可能觉得撕掉一层膜没什么大不了,但你很难保证后续自己粘贴的屏幕保护膜能做到和原厂膜一样精细的贴合和优良的导电性能。如果粘贴的副厂膜过厚、气泡过多,或者材质本身不适合触控,都可能导致触控不灵敏,甚至出现漂移等问题,极大地影响游戏体验。

影响美观和视觉效果: 有些玩家在撕掉原厂膜后,会选择自己粘贴第三方屏幕保护膜。如果粘贴技术不佳,屏幕上可能会出现气泡、灰尘颗粒,或者保护膜本身的折射率与原厂膜不同,都可能导致屏幕显示效果打折扣,影响画面的清晰度和色彩的鲜艳度。

可能导致失去保修保障(潜在风险): 虽然这一点可能没有官方明确说明,但如果你的屏幕因为撕掉原厂保护膜后出现的划痕等问题申请售后,厂商有可能以“人为损坏”为由拒绝维修或更换。毕竟,这层膜的存在就是为了提供基础的保护,撕掉它就意味着你主动放弃了这一层防护。

所以,当你看到屏幕上的这层膜时,请把它当作是主机出厂时就已经赋予它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为了好看,更是为了给你提供一个更完好、更顺畅的游戏体验。 如果你确实觉得需要额外的保护,建议等到这层原厂保护膜本身磨损或者出现问题时,再考虑由专业人士或者购买高质量、口碑好的第三方屏幕保护膜进行替换。

总而言之,任天堂的这个提醒,是基于对用户体验的负责,也是对产品设计初衷的坚持。这层看似不起眼的小膜,却承载着保护和优化屏幕显示与触控的重要功能,轻易撕掉,反而可能得不偿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Switch OLED 换上全新材质的屏幕,表面覆盖了一层玻璃,因此任天堂在这层玻璃表面贴上了一层「抗散射胶膜 (anti-scattering adhesive film)」,这名字听上去不明觉厉,其实就是俗称的「防爆膜」,其作用是避免表面玻璃破损后产生散落的碎片弄伤人。

▲ 实现类似这样的效果

任天堂提前透露了这层膜的存在,并劝诫各位「爱撕机膜人」请勿撕下这层膜,有需要可以在这层膜之上另外贴膜。

The Verge 的 Switch OLED 评测文章中捎带提到了这一消息,但文章作者 Andrew Webster 坦言,在他的体验过程中,并没有觉察到这层膜的存在。不过出于保护,我们也不建议玩家到手后撕去防爆膜。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厂商呼吁用户不要撕开出厂膜了

2019 年年初,三星发布了 Galaxy S10 系列手机,机器采用了超声波指纹识别,一般的钢化膜比较厚,可能会导致指纹解锁无法正常使用,于是三星贴心地为每一台新机贴上了原装保护膜,虽说这是一块塑料膜,但总比没有膜要强。



追求手感的裸机党大可直接撕开这层膜,这并不会影响手机正常使用,但贴膜党则需要三思了,如果想要换上手感更佳的钢化膜,就得考虑厚度薄的产品,配件成本大增。

同一年,三星 Galaxy Fold 系列也被一张小小的膜搞得焦头烂额。2019 年 2 月,三星发布了折叠屏手机 Galaxy Fold,为了实现折叠设计,内屏是一块柔软屏。4 月不少媒体拿到实机后,上手第一件事就是习惯性地把膜撕掉,没曾想这一撕导致整块屏直接报废。

从外媒发的 Twitter 内容可以看出,大多都提到了撕膜过程艰难,费挺大力气才能把膜撕下来的情况,那是因为那层膜其实是 PI 薄膜(聚酰亚胺薄膜),属于显示屏部件之一,用于保护脆弱的 OLED 面板。撕下后会导致氧化等情况,从而使得屏幕受伤。



▲ 图片来源:MKBHD 推特

出了这事后,三星紧急改进了设计工艺,把 PI 薄膜嵌入边框内层,并在铰链头尾处加增了「保护帽」提升防尘性能,最后在在包装内提醒用户,请勿撕膜。



前面提到的两种外膜,都算是应对特殊情况而诞生的保护膜,然而有一种膜,虽然在屏幕最表面,却不是为了保护屏幕,而是作为显像的必要结构而存在的,那就是液晶屏幕的偏光膜 (Polariser),也叫偏振膜。

LCD 屏幕靠背光层发出光线,透过液晶层、彩色滤膜、偏振层之后,最后显现出用户所看到的图像,没有了偏光膜过滤光线的话,我们看到的就只有背光层发出的白光。



早些年有些电视或显示屏设备,会在机器醒目的位置提醒用户请勿撕掉表面膜,但后来大多数厂商都把偏光膜嵌到了边框内,也就再也不怕用户习惯性撕膜而产生售后了。

可见撕膜需谨慎,不过如今的新手机,大多都会出厂自带一张塑料膜,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屏幕因磕碰、包装内部细小颗粒而损伤,若没有特殊标识,这些膜都是可以撕掉的。



之后或裸机使用,或重新贴膜,任君选择。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