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官方回应导游称「孩子没死就得购物」涉嫌违法违规行为?遇见强迫购物的导游除了「网上曝光」还有哪些办法?

回答
导游强制游客购物的行为,不仅违背了旅游行业的基本职业道德,更涉嫌多种违法违规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官方对导游强制购物的回应及相关法律法规

官方对于导游强制购物的行为通常会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并会依据以下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这是规范旅游市场最核心的法律。其中明确规定:“旅游经营者、旅游从业人员组织或者参与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旅游者消费的行为的,由旅游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业整顿,并处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吊销旅行社的经营许可证、导游证、领队证。” 此外,该法还规定了游客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导游的行为明显侵犯了这些权利。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这部法律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导游的强制购物行为属于欺诈消费者,或者是以不公平、不合理条件进行交易,都属于违法行为。消费者可以依据该法要求退赔、赔偿损失等。

3. 《旅游安全管理办法》:该办法也涉及对旅游经营活动的规范,包括禁止诱导、欺骗旅游者消费。

官方的回应方式通常包括:

发布声明或通报:针对具体的事件,旅游主管部门会发布官方声明,表明对此类行为的立场,并通报处理结果。
约谈涉事企业或个人:相关部门会约谈旅行社负责人、导游本人,责令其进行整改,并进行处罚。
暂停或吊销从业资质:对于情节严重的导游,会依法吊销其导游证;对于旅行社,可能会被暂停或吊销经营许可证。
加强市场监管和执法检查:通过常态化的检查,发现和制止违规行为。
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指导:从源头上堵塞漏洞,提升监管效能。

除了“网上曝光”,还有哪些办法对付强迫购物的导游?

“网上曝光”确实是一种有效的舆论监督手段,能够引起广泛关注并促使相关部门介入。但除了这种方式,游客还有更多合法且直接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1. 当场拒绝并明确表达不满:
坚定立场:直接而礼貌地告诉导游,你不会在指定地点购物,或者只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例如,可以说:“不好意思,这个商品我没有购买的计划,谢谢。” 或者:“我今天购物预算有限,只打算买点纪念品。”
拒绝强制:如果导游继续纠缠或施压,可以明确表示你享有自由选择消费的权利,并强调“自由消费,拒绝强制”。
保持冷静但坚定:不要与导游发生争执或辱骂,这可能让事情复杂化,但要坚持自己的原则。

2. 收集证据:
录音/录像:在不侵犯他人隐私的前提下,可以悄悄录下导游强制购物的言语或行为。注意,有些地方对录音录像的合法性有规定,但对于旅游行程中的强制消费,作为消费者自卫和取证,通常是允许的。可以录下导游明确表示“不购物就不让走”、“孩子没死就得购物”等言论,以及其威胁或恐吓的过程。
保留相关凭证:如果被强制购物,保留好购物小票、发票等,上面应有商品名称、价格、购买时间和地点。
记录其他游客的证词:如果同团有其他游客也遭遇了类似情况,可以尝试与其他游客沟通,看是否愿意作为证人,共同向相关部门投诉。

3. 向旅行社投诉:
联系旅行社:如果通过正规渠道报名参团,应该有旅行社的联系方式。及时联系旅行社的客服或质量监督部门,说明遇到的情况,并提供收集到的证据。旅行社作为导游的管理者,有责任处理其员工的不当行为。
发送书面投诉:可以通过邮件或微信等方式向旅行社发送正式的投诉信,内容详细描述事件经过、导游姓名、车牌号(如果知道的话)、具体时间地点等信息,并附上证据。

4. 向旅游主管部门投诉:
地方旅游局/文化和旅游局: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官方投诉渠道。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旅游管理部门。可以在当地旅游局的官方网站上找到投诉电话、邮箱或在线投诉平台。
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现在很多国家都有统一的旅游监管平台,例如在中国,可以通过“全国12301”旅游投诉电话,或者下载“全国12301”APP进行投诉。
向交通运输部门投诉:如果导游的行为还涉及到在旅游车辆上的强制消费或不合理安排,也可以考虑向交通运输部门反映。

5. 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当地消费者协会:消费者协会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社会组织,可以协助消费者与经营者进行协商,或者提起公益诉讼。

6. 如果涉及欺诈或重大损失,可以考虑法律途径:
报警:如果导游的行为已经构成敲诈勒索、非法拘禁等刑事犯罪,可以立即报警。
提起诉讼:如果遭受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并且其他投诉渠道未能解决问题,可以咨询律师,考虑通过法律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7. 不参加低价团或“零负团费”团:
警惕低价陷阱:很多强制购物的根源在于低价团。旅行社通过低价吸引游客,再通过购物回扣来弥补成本甚至盈利。在选择旅行团时,要警惕那些价格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团。
了解行程明细:在报名之前,仔细阅读旅游合同和行程安排,了解是否有强制购物的条目。选择正规、有良好口碑的旅行社。

更详细地说,当遇到导游强制购物时,可以这样做:

第一步:保持冷静,做好自我保护和证据收集

坚定拒绝:用坚定的语气表达“不买”或“只买少量”。如果导游继续纠缠,可以说:“我的行程安排是自由消费,我不需要。”
留意导游信息:记下导游的姓名、工号(如有)、所在旅行社名称、联系电话等关键信息。
录音/录像(谨慎操作):找到一个不易被发现的角度,悄悄打开手机的录音或录像功能。捕捉导游明确表示“不购物不准下车”、“不买东西就不能按时返回酒店”等具有强制性的言论。如果能录下整个团队一起被滞留的画面更好。
记录时间地点:记下发生强制购物的具体时间、地点和涉及的商店名称。
观察同团游客反应:如果其他游客也有类似的不满,可以私下交流,日后或许能成为共同的证人。

第二步:向旅行社或主管部门反映情况

行程中:
立即联系旅行社:在行程进行中,如果情况恶劣且影响恶劣,可以立即用手机拨打旅行社的客服电话,向其反映导游的强制购物行为。告知旅行社你正在收集证据,并要求他们介入处理。
寻求当地旅游警察/监督人员帮助(如果存在):部分旅游城市设有旅游警察或旅游巡回法庭,可以尝试联系他们。
行程结束后:
发送正式投诉信:通过邮件、微信或书面形式,将你的详细投诉内容和收集到的证据发送给旅行社的质量管理部门。要求明确的回复和处理结果,例如导游的处罚、购物款项的退还(如果被强制消费)等。
拨打“12301”:这是全国统一的旅游投诉电话。即使不在现场,也可以在回来后拨打此电话进行投诉。他们会记录你的信息,并转交给当地旅游主管部门处理。
在线投诉:访问当地旅游局的官方网站,很多都开通了在线投诉平台。同样提供详细信息和证据。

第三步:通过第三方平台维护权益

消费者协会:向当地的消费者协会提交投诉。他们会帮助调解。
社交媒体曝光(谨慎且合法):如果官方投诉渠道效果不佳,可以将收集到的证据(确保不侵犯他人隐私)以及投诉过程发布到微博、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可以@相关的旅游主管部门和旅行社,引发社会关注。但这通常是作为最后手段,并且要确保发布的内容真实,避免诽谤。

第四步:寻求法律援助(如果损失较大或情况严重)

咨询律师:如果因为强制购物导致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或者导游行为涉及违法犯罪,可以咨询专业的律师,了解是否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报警:如果导游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例如非法拘禁、敲诈勒索等,应毫不犹豫地报警。

关键在于:

留存证据:证据是投诉和维权最有力的武器。
保持理性:在整个过程中,尽量保持冷静,理性地表达诉求,避免冲动行为。
了解自己的权利:作为消费者,你有权拒绝强制消费,并且有权获得安全、诚信的旅游服务。

通过这些多方面的措施,游客不仅可以抵制导游的强制购物行为,还能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为净化旅游市场贡献一份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找个杀手把他孩子绑了,然后说孩子没被撕票你就得接着带团。(不建议啊,买凶杀人是犯罪。)直接告他就好了。这不就是强买强卖吗,让她把工作丢了,再在网上露个脸,他大概率就废了。

user avatar

只能说任何职业都有部分人渣存在,非是职业有问题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