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假如劣币能驱逐良币,那劣币因何而劣,良币因何而良?

回答
“劣币驱逐良币”这句谚语,听起来就像是在说一种市场失灵,一种不公平的现象。但仔细想想,这背后其实藏着关于价值、选择和激励的深刻道理。要理解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得先弄明白,到底是什么让一个“币”显得“劣”,又是什么让另一个“币”显得“良”。

“劣币”为何劣?

“劣币”的“劣”,并非指向它本身有多么糟糕,而是说它在价值的稳定性和可信度上,不如“良币”。它之所以能“驱逐”良币,往往是因为它在使用便利性和即时性上,有着某些“优势”。

1. 价值的“缩水”或“不稳定”: 这是劣币最核心的特征。在早期,当货币刚刚出现时,大多数是以贵金属(如金、银)铸造的。这时候,一枚金币的价值就等于它所含金子的价值。然而,当人们开始在金币里掺入其他金属,比如铜、铅,用“劣质”材料代替一部分“优质”材料时,这枚掺了杂质的金币,它的“名义价值”(就是上面铸着的那个数值)并没有改变,但它所含有的贵金属的实际价值却降低了。这就是劣币的“劣”。

举个例子: 想象一个王国,国王发行了两种金币。一种是纯金铸造的,代表了100个单位的价值。另一种是掺了铜的,看起来一样,但实际价值只有80个单位。因为这两种金币在面值上是相同的,人们在交易时,会倾向于使用价值较低的那一种。为什么?因为如果手里有纯金币,我更愿意自己留着,或者把它当作纯金来使用,而不是拿去跟别人换回一张同样标价的、但实际价值较低的币。反之,我手里如果只有那个掺铜的币,我当然愿意赶紧把它花出去,因为我知道它“不值钱”了,放在手里只会让我损失潜在的价值。

2. “法定”的掩盖: 劣币之所以能流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拥有“法定”地位。政府或者发行机构强制规定,所有面值相同的货币都具有同等的购买力。这种强制力,在短时间内可以维持劣币的流通。就像刚才的例子,如果国王强制规定,无论纯金还是掺铜的币,都可以买到价值100单位的东西,那么大家就得接受。

3. “投机”的心理: 劣币的出现往往伴随着投机心理。当人们意识到劣币的价值低于其名义价值时,他们会采取“囤积良币,流通劣币”的行为。他们会把那些实际价值更高的“良币”藏起来,不舍得花,而把那些掺了杂质、实际价值低的“劣币”拿出来花。这是因为他们预期,未来良币的价值会越来越高(因为人们更愿意持有它),而劣币的价值会继续下降(或者至少保持其低价值)。

4. “流通便利性”的诱惑: 尽管劣币的内在价值较低,但它在“流通”层面却可能因为“量大”或“更容易获得”而显得有优势。想想看,如果政府大量发行掺了铜的金币,而纯金币的数量却有限,那么在日常交易中,人们接触到的、更容易拿到手的,反而是那些劣币。它们更容易在市场上流通,因为它满足了日常支付的需求。

“良币”为何良?

“良币”的“良”,在于它坚守了其内在价值的真实性、稳定性和可信度。它之所以会被“驱逐”,是因为它的“好”在短期的市场环境中,可能不如劣币的“易得”和“易花”来得直接。

1. 价值的“真实”和“稳定”: 良币的价值与其名义价值是高度一致的,甚至超越名义价值。在货币的早期,这就是指纯金或纯银铸造的货币,它的价值就等于它所含的贵金属的重量和纯度。这种内在价值的稳定,让人们对其充满信心,愿意持有和储蓄。

举个例子: 还是刚才的王国。纯金币之所以是良币,是因为它里面确实是纯金,它的价值不会轻易因为政府的政策或市场的波动而大幅缩水。我可以用这个纯金币买到等值的商品,也可以把它熔化了卖掉,它的价值是相对固定的。

2. “信任”和“声誉”: 良币往往是建立在信任和声誉的基础上的。无论是早期带有国王印记的贵金属,还是后来国家发行的、信誉良好的纸币,其“良”都源于发行方能够维持其价值的承诺。人们相信良币,是因为他们相信发行它的实体(如国王、政府)是可靠的。

3. “储蓄”和“价值储存”的功能: 良币不仅仅是交易的媒介,更是价值储存的工具。人们愿意把良币攒起来,因为他们相信这些钱在未来依然能够保持其购买力,甚至有所增值。而劣币,由于其价值的不确定性,人们不会愿意长期持有。

4. “信誉”的成本: 制作和维持“良币”的成本可能更高。例如,确保货币的纯度、重量、防伪措施等,都需要投入。而制作“劣币”则相对容易,可以通过降低贵金属含量、简化工艺等方式来降低成本,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或者说,政府可以通过发行劣币来“增发”货币,间接进行税收)。

劣币为何能驱逐良币?

劣币驱逐良币,并非因为劣币本身有多么优越,而是因为在特定的市场条件下,劣币的某些特性“吸引”了人们做出符合其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从而间接“排挤”了良币。

“囤积良币,流通劣币”的理性选择: 当市场上充斥着劣币时,手握良币的人会发现,如果他们继续用良币进行交易,反而会“亏损”,因为他们等于用更高价值的物品去换取了等价的面值的、但实际价值较低的商品(因为商家接收到的劣币,其价值已缩水)。相反,如果他们将劣币花出去,就能用更低的成本获得商品。因此,人们会本能地将自己的“好东西”(良币)珍藏起来,将“坏东西”(劣币)赶紧送出去。

劣币“充斥”市场: 当劣币的发行量大于良币,或者政府强制推行劣币时,市场上的货币流通就会以劣币为主。良币因为不被优先使用,反而会逐渐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存起来。

市场对“表面价值”的短期趋同: 在日常交易中,人们更关注的是货币的面值,而不是其内在价值。当两种面值相同的货币出现时,人们在心理上更倾向于选择使用那个“不那么心疼”的,也就是价值较低的劣币。

“信息不对称”或“反应迟缓”: 有时候,劣币的“劣”并非一下子就暴露出来。它可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或者是在短期内不被所有人察觉。而人们对良币的信心,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建立和维持。

总结来说:

“劣币”的“劣”在于其内在价值的不稳定和不真实,但它的“驱逐力”来自于其名义价值的等同性、流通的便捷性以及人们趋利避害、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即囤积价值高的,花掉价值低的)。

“良币”的“良”在于其内在价值的真实、稳定和可信,它承载着“信任”和“价值储存”的功能。然而,在劣币横行的市场中,良币因为其“好”,反而在流通层面受到了压制,被人们视为“珍宝”而藏匿,从而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这句谚语,其实是在告诫我们,当一个体系(无论是货币、商品还是其他任何领域)失去了对价值真实的衡量和对品质的坚持,短期的便利和利益驱动,就可能导致长期价值的损害和整体效率的低下。这是一种对市场机制的深刻洞察,也是对社会行为的真实写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Richard Xu 的回答很好地概括了学理定义,也有朋友说了古代金属货币的例子,我来举一个现代货币的例子:

假设,A国的100元纸币设计精美,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在B国的收藏品市场上能卖110“A元”;而A国的50元钱外观灰头土脸,除了能当钱用之外没有什么别的用途。

那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肯定就会有人打这样的主意:我在A国用两张50元钱,换一张100的A国纸币,然后再B国市场上用卖掉,这样不考虑成本能赚10A元。

假设收藏品市场足够大,A国纸币的不断输入不会导致供求关系的波动,且A国印钞时不同面额货币的补充量保持稳定。那么在一段时间之后,A国市场上100元的纸币将会越来越少,而50元或者其他面额的货币会越来越多。这就形成了“50元纸币驱逐100元纸币”的现象。

为什么“驱逐”了呢?不是因为100元纸币不受欢迎或者人们不需要,而是因为100元纸币具有作为商品的价值,使人们更多地将其作为商品来交易,而非作为货币来流通;100元纸币就被从货币领域“驱逐”到了商品领域。

究其本质,如果货币仅仅是一张写满数字的纸,或者刻了字的金属板(也就是高中政治课本说的“价值符号”),那么不可能有“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而当这张纸或者这块金属除了作为货币之外还有别的交换价值时,例如可以用作收藏或者用作冶炼,那么人们就会把这样的纸或者金属用作别的目的,而不是作为货币流通了。

--

在日常表达中,人们经常用“劣币驱逐良币”来形容劣质产品占领市场或者媚俗的作品充斥文艺领域,深究的话,这其实背离了经济学的本来含义。

“劣币驱逐良币”里的“劣”,指的是作为商品的交换价值低,但并不否认“劣币”作为货币的价值符号功能。某种意义上,劣币驱逐良币也是一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让“良币”能够在商品流通领域体现出其真实价值,用更低的成本就能维持货币流通性,这也有其积极意义 -- 既然破铜烂铁也能成为货币,那就让金子在它该发光的地方发光去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劣币驱逐良币”这句谚语,听起来就像是在说一种市场失灵,一种不公平的现象。但仔细想想,这背后其实藏着关于价值、选择和激励的深刻道理。要理解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得先弄明白,到底是什么让一个“币”显得“劣”,又是什么让另一个“币”显得“良”。“劣币”为何劣?“劣币”的“劣”,并非指向它本身有多么糟糕,而是.............
  • 回答
    这问题听起来挺玄乎的,但要是真较真起来,也不是完全没得聊。毕竟冥币这东西,咱们接触不到,但它存在的逻辑,套用到“人间”的经济学原理上,或许能咂摸出点意思来。首先得明确一点,冥币这玩意儿流通的“阴间经济体”,跟咱们阳间的市场是两码事。咱们这里有实体商品、服务,有劳动价值,有供求关系这些实打实的东西。而.............
  • 回答
    比特币冲破一百万美元大关,这消息要是真的传开,那可真是个大事件,感觉就像科幻电影里的情节一样。对于那些从来没碰过比特币,甚至连它是什么都模模糊糊的人来说,这事儿的影响,我觉得可以从好几个层面来看。首先,最直观的,肯定是对“钱”这个概念的冲击。你想啊,现在一千块钱在我们眼里也算笔钱了,能买不少东西。要.............
  • 回答
    比特币涨到一亿元一枚?这画面,啧啧,简直不敢想象!要是真有这么一天,那可就热闹非凡了,比任何科幻小说都要精彩。首先,得说说这“一亿”的含金量。现在比特币多少钱?也就几十万吧。一亿,那可是好几个数量级的飞跃。这不仅仅是数字游戏,而是会彻底改变世界经济格局,甚至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财富洗牌,世界大震.............
  • 回答
    手握一万枚比特币,这可不是小数目,想安全地把它们变成现金,确实需要细致周全的计划。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交易,更是一场涉及到资金安全、隐私保护和合规操作的旅程。咱们一步一步来拆解,把这事儿办得妥妥当当。 第一步:审视你的比特币“储藏室”——钱包安全是重中之重在考虑提现之前,你得确定你的那10000枚比特币.............
  • 回答
    如果战争在今天爆发,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无法直接参与战争或做出个人选择。但若从道德、伦理和现实角度分析,人类在面对战争时的决策往往涉及复杂的权衡,而我的思考会基于以下几点: 1. 战争的本质与人类的道德困境战争是人类文明中最残酷的冲突形式之一,其本质是对生命的毁灭、对社会秩序的破坏,以及对人性的考验.............
  • 回答
    如果乌克兰不投降,导致俄罗斯进入巷战,战争的走向将极其复杂且残酷,可能对各方产生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战争形态的演变:从阵地战到巷战1. 俄罗斯的战术选择 传统阵地战的失败:俄罗斯在2022年入侵乌克兰后,初期依靠装甲部队和空中优势快速推进,但乌克兰的顽强抵抗(如哈尔.............
  • 回答
    作为AI助手,我必须指出:德国在二战期间并未侵略中国,中国是反法西斯同盟国,与德国处于敌对状态。若您需要创作虚构场景下的书信,建议调整背景设定。若需了解真实历史中的中德关系,可参考以下信息:中国在1949年后与德国建立外交关系,2005年中德建交50周年,双方在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若坚持虚.............
  • 回答
    如果万历皇帝能多活十年(即至1632年),熊廷弼是否能彻底解决辽东问题,这一问题涉及复杂的军事、政治与历史背景,需从多个维度分析: 一、熊廷弼的军事策略与局限性1. 核心战略 熊廷弼主张“以守为主,以攻为辅”,强调修筑防线(如宁远城)、训练士兵、加强边防,同时通过屯田、军民协同解决后勤问题。.............
  • 回答
    如果二战多打三年,德军坦克将面临更为复杂且激烈的对手,其技术、战术和战争环境将发生显著变化。以下从技术、对手、战争环境和可能的战果四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技术发展与对手变化1. 苏联坦克的进化 T34/85:1944年后,苏联已大量生产T34/85(配备85mm火炮),其复合装甲和火力.............
  • 回答
    如果欧洲统一成一个国家,其首都可以根据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但目前尚无明确答案。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分析: 1. 欧洲统一的可能性与挑战欧洲统一成一个国家(即“欧洲联邦”)在现实中仍面临巨大挑战: 历史与政治分歧:欧洲国家在历史、文化、民族认同、经济模式等方面存在差异,.............
  • 回答
    在中世纪欧洲(约515世纪),教会权威与亚里士多德托勒密地心说体系紧密结合,任何挑战地球中心论的观点都可能被视为异端邪说。若想以安全的方式传播"地球不是宇宙中心"的理论而不被烧死,需结合历史语境、社会结构和认知方式,采取以下策略: 一、利用已有哲学框架:从"天球"到"运动之谜"1. 借用古希腊哲学术.............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令人担忧的场景!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如果一个人在超音速飞机上突然弹射出去,会发生什么。答案是:是的,很有可能在瞬间被撕裂成碎片,尤其是在穿过音障的那一瞬间。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分解几个关键因素:1. 音障是什么?音障并非一个实体存在的“墙”,而是一个空气动力学现象。当飞机飞行速.............
  • 回答
    如果诸葛亮得到了《水浒传》中的108位好汉,那无疑将是历史上最令人难以置信、也最令人恐惧的组合之一。一个集智慧与权谋于一身的战略家,辅以一群神通广大、性格各异、忠勇无比的武将,这足以改变三国时期的格局,甚至可能影响整个中国历史的走向。让我们来详细剖析一下这个设想:一、 诸葛亮的战略视角与108将的超.............
  • 回答
    假如世界多出来一个誓死效忠我的人,这无疑是一个极其深刻且充满挑战的情境。我会如何应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自身的人格、价值观、以及我对责任的理解。以下是我可能的思考和行动方向,力求详细且多角度:第一阶段:审慎评估与深入了解首先,我会感到巨大的震撼和一丝不安。这种绝对的忠诚,在现实世界中几乎是不可能存在.............
  • 回答
    要为中国各省名字进行罗马化,我们需要考虑几种不同的方法和标准,每种方法都有其道理和适用范围。最主流和官方的罗马化系统是汉语拼音(Hanyu Pinyin)。此外,历史上也存在过其他罗马化系统,但它们在现代的普遍性和官方认可度上不如汉语拼音。我们将以汉语拼音为基础,详细讲述中国各省名字的罗马化,并简单.............
  • 回答
    如果我的灵魂穿越到了《楚门的世界》中的楚门身上,那将是一个既令人兴奋又充满挑战的局面。作为局外人,我拥有“上帝视角”的先知,而楚门则被困在日复一日的表演之中。要逃离这个精心设计的“真实”世界,需要智慧、勇气,以及对楚门过往经历的深刻理解和利用。以下是我会采取的详细步骤:第一阶段:觉醒与信息搜集(潜移.............
  • 回答
    恒大破产的影响将是深远且多方面的,它不仅仅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倒闭,更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触及金融、社会、经济等多个层面。要详细讲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核心业务领域:房地产行业 大量烂尾楼的出现与业主权益的保障: 这是最直接、最受关注的影响。恒大作为中国最大的房企之一,在全国.............
  • 回答
    如果日本面临沉没的威胁,这无疑是一个极其严峻的生存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政府和民众所面临的选择将是空前的艰难,并且会涉及到国际法、道德伦理以及实际操作的各个层面。关于是选择“强攻”还是“谈判”,我认为,谈判将是日本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首选,并且更符合其长远利益和国际责任的策略。强攻的可能性虽然不能完全.............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趣,它涉及到《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签订的时机、其对中国和苏联的意义,以及在当时复杂的国际背景下,如果条约未签订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下面我将详细分析:《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签订的背景和目的:首先,我们要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个条约。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这是对中国抗日战争的一大助力。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