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伦巴第地区对意大利的意义?

回答
伦巴第:意大利经济与文化的心脏,历史演进的缩影

提到意大利,人们脑海中往往浮现出罗马斗兽场、佛罗伦萨的艺术瑰宝、威尼斯的浪漫水巷。然而,在意大利的版图上,有一个地区,它不仅是意大利经济最活跃、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引擎,更是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文化魅力的所在——这便是伦巴第(Lombardy)。它的意义,远非一个地理区域的简单划分,而是渗透进意大利的方方面面,是理解现代意大利的关键钥匙。

经济的火车头:驱动意大利增长的核心力量

伦巴第的经济实力,在意大利乃至欧洲都是举足轻重的。它拥有意大利最为发达的工业基础,涵盖了机械制造、汽车、时尚、设计、制药、食品加工等诸多领域。米兰,作为伦巴第的首府,更是意大利的商业和金融中心,是全球公认的时尚之都和设计中心。

工业强劲: 伦巴第的制造业产值长期以来占据意大利的半壁江山。从法拉利、兰博基尼这些享誉世界的跑车,到遍布街巷的自行车,再到精密仪器和高端服装,伦巴第的工业产品渗透到意大利的每一个角落,并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它不仅为意大利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更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
金融与服务业繁荣: 除了实体经济,伦巴第在金融、保险、咨询、信息技术等服务业领域也表现出色。米兰证券交易所是意大利最大的证券交易所,汇聚了众多国内外投资机构。作为欧洲重要的经济枢纽,伦巴第吸引了大量跨国公司在此设立分支机构,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意大利经济中心的地位。
农业的现代化: 即使在工业化浪潮下,伦巴第的农业也并未被抛弃。相反,它通过现代化技术和创新,在奶制品、畜牧业、粮食作物等领域保持着领先地位。帕尔马干酪(Parmigiano Reggiano)等世界闻名的意大利美食,很多都源自伦巴第及其周边地区,彰显了其在农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上的实力。
交通网络的枢纽: 伦巴第位于欧洲的十字路口,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包括繁忙的国际机场(如米兰马尔彭萨机场)、高速公路和铁路网。这不仅便利了当地的生产和贸易,也使得伦巴第成为连接意大利南北、以及意大利与欧洲其他国家的重要通道。

历史的活化石:见证意大利统一与发展的脉络

伦巴第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意大利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缩影。它曾是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其经历深深地烙印在意大利的历史长河中。

伦巴第人王国: 罗马帝国衰落后,日耳曼部落伦巴第人进入意大利北部,并建立了强大的伦巴第王国。这个王国在意大利南部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其语言、法律和文化特点至今仍能在某些地区找到痕迹。
中世纪的城邦竞争: 在神圣罗马帝国时期,伦巴第的众多城市,如米兰、帕维亚、克雷莫纳等,凭借其经济实力和地理位置,逐渐发展成为强大的城邦。它们之间既有合作,也有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也催生了丰富多样的艺术、建筑和政治思想,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意大利统一的先行者: 在19世纪争取意大利统一的运动中,伦巴第地区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米兰成为了多次反抗外国统治的中心,尤其是在“米兰五日”(Risorgimento)期间,民众的英勇反抗成为意大利统一的标志性事件之一。伦巴第的经济实力也为意大利的统一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支持。
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 两次世界大战对伦巴第的工业和城市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但战后,凭借其强大的工业基础和人民的韧性,伦巴第迅速实现了重建,并继续引领意大利的经济复苏。

文化的沃土:艺术、设计与生活的融合

伦巴第不仅是经济的巨擘,更是文化的宝库。这里的文化,既有古老的传统,也有充满活力的现代创新。

艺术与建筑的瑰宝: 米兰大教堂(Duomo di Milano)是哥特式建筑的杰出代表,其宏伟壮观令人叹为观止。斯福尔扎城堡(Castello Sforzesco)则见证了米兰公国的辉煌历史。在意大利北部的其他城市,如曼托瓦(Mantua)和布雷西亚(Brescia),同样保留着大量珍贵的历史遗迹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品。
设计与时尚的引领者: 米兰是世界时尚和设计的中心。每年的米兰时装周、米兰国际家具展等盛会,都吸引着全球的目光。这里的品牌,如普拉达(Prada)、范思哲(Versace)、阿玛尼(Armani),代表着意大利制造的最高水准和独特品味。伦巴第的设计理念,早已融入到意大利人的生活方式之中。
语言与方言的独特: 伦巴第地区拥有自己的语言——伦巴第语,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意大利语是主流,但伦巴第语在一些乡村地区依然保留着生命力,它承载着当地独特的文化认同和历史记忆。
美食的魅力: 伦巴第的美食,如同其经济和文化一样,丰富而多元。除了前面提到的帕尔马干酪,还有黄油鸡(Pollo alla Milanese)、烩饭(Risotto alla Milanese)等经典菜肴,它们都体现了当地优质的食材和精湛的烹饪技艺。

对意大利的整体意义:

综上所述,伦巴第对意大利的意义是多方面的、深远的:

经济引擎: 伦巴第是驱动意大利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其产值、就业和出口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经济健康。
国家认同的塑造者: 伦巴第的历史经历,尤其是其在统一运动中的贡献,为意大利的国家认同注入了重要的元素。
文化软实力的象征: 伦巴第在艺术、设计和时尚领域的成就,是意大利在全球舞台上展示其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
现代化的典范: 伦巴第的成功转型,从一个工业化地区发展成为一个经济、文化、金融中心,为意大利乃至其他国家提供了现代化的样本。

可以说,没有伦巴第,意大利的经济实力、文化影响力以及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都将大打折扣。它是意大利这艘巨轮最强劲的推进器,也是最闪耀的明珠,承载着意大利的过去,驱动着意大利的现在,也塑造着意大利的未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可能题主想说的是,对比 法国占有萨伏伊-尼斯 与 萨丁占有伦巴第,说实话这我不太懂,不过我相信不会有人认为 萨伏伊-尼斯对法国 的意义 能够比得上 伦巴第对萨丁/意大利 的意义。

也有一种意思是我理解的 伦巴第对皮埃蒙特,不过就算这样我也不一定切题,因为意大利并不是我的研究重心。所以我就。。。随便写写了。大概主题是伦巴第对意大利国家的意义吧。

首先,没看过 ↓ 这个回答的可以先去看看,算是对 1830年代 奥地利治下的伦巴第-威尼西亚的介绍

就一开始来说,并非是“法兰西仅让奥地利割让伦巴第”

实际上并不仅是伦巴第,根据普隆比埃密约,萨丁将会获得帕尔马、摩德纳、伦巴第-威尼西亚和部分前威尼斯共和国的伊斯特拉半岛领地;以托斯卡纳大公国为基础,通过兼并部分教宗国领地来成立一个由拿破仑家族或是亲信担任国王的中意大利王国;维持两西西里王国;最后是领地缩小但是会担任“意大利联邦”领袖的教宗。

不过察觉到萨丁战场划水,吞地超神,拿破仑三世立马和奥地利谈判停战,但是已经挡不住加富尔从北边、加里波第从南边给只作为地理概念的意大利送终了。

拿破仑三世也成功地让自己定下的三个目标全部失败:

  • 安抚国内的天主教徒——教宗的境遇让法国天主教徒直接爆炸,原地粉转黑。
  • 保持意大利为只能自保的虚弱联邦——迎来了大萨丁集权的意大利王国。
  • 结好意大利民族主义——萨伏伊-尼斯割地和罗马的法国驻军(1867年在门塔纳把加里波第志愿军打退了),让法国在民族主义者中的名声达到了奥地利的高度。

继克里米亚战争复仇俄国后,拿破仑三世达成了削弱奥地利的目标,不过为了1814年报仇,真的值得么?


财政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政府收入是一项经常变动的数据,下面是根据统一后短暂时间内(1860~1864左右)的数据做的简单分析。

一个例子是,1860年-1866年是意大利赤字狂欢时代,伴随着大量国有土地出售仍然入不敷出,但是被奥地利击败并丧失了去资本市场借贷的能力后,意大利便开始一段预算平衡年代。

中央政府的经常性收入

意大利王国建国后不久的中央政府经常性收入为47,526万里拉(一般来说约占总收入的70%,剩下是浮动的非经常性收入,比如说国有土地出售额时大时小),其中:

  • 皮埃蒙特-萨丁尼亚为16,360万里拉、34%
  • 那不勒斯-西西里为13,501万里拉、28%
  • 托斯卡纳为4,180万里拉、10%
  • 艾米利亚为4,725万里拉、10%
  • 伦巴第为8,560万里拉、18%

从经常性收入来看,伦巴第是也是仅次于那不勒斯-西西里的经济强省了,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伦巴第的意义更加重大。

债务统一前的各地负债

1861年,意大利统一了各地的(原国家)公债,所以要窥见当时各地的负债情况可以用1860年的数据,总计210,638万里拉的债务:

  • 皮埃蒙特-萨丁尼亚为115,997万里拉、55%
  • 那不勒斯-西西里为55,000万里拉、26%
  • 托斯卡纳为20,900万里拉、10%
  • 艾米利亚为4,200万里拉、2%
  • 伦巴第为14,541万里拉、7%
地区 经常性收入占比 地方债务占比 收入占比-债务占比
皮埃蒙特-萨丁尼亚 34% 55% (21%)
那不勒斯-西西里 28% 26% 2%
托斯卡纳 10% 10% 0%
艾米利亚 10% 2% 8%
伦巴第 18% 7% 11%

(只是个非常简单粗糙的对比,不要太认真)

从这里不难看出,常年战争且举债发展的皮埃蒙特是需要意大利其他地区为此输血的,而被称为奥地利的奶牛的伦巴第现在就要为意大利人做奶牛了。

土地税——作为奶牛的伦巴第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拿约占中央政府经常性收入1/5的土地税来说

  • 伦巴第耕地占意大利耕地的10%,土地税收入占比为19.9%
  • 那不勒斯-西西里耕地占意大利耕地的47%,土地税收入占比为39%

北方地主的不满最终导致了1864年的土地税法案,把土地税定在1863年数额+10%,并将这10%分配给诸省负担,比如说皮埃蒙特就要缴纳更多的土地税。

不过伦巴第也确实是意大利农业最具生产力的地区,以1857年的每公顷农产品价值为例

  • 伦巴第为238里拉,冠绝意大利
  • 帕尔马/摩德纳为174里拉
  • 皮埃蒙特为169里拉
  • 那不勒斯-西西里为81里拉

另一组债务统一前的负债数据

另一组国债数据,有一定冲突:

  • 皮埃蒙特-萨丁尼亚:129,200万。
  • 伦巴第:15,200万。
  • 帕尔马:1,200万。
  • 摩德纳:1,800万。
  • 托斯卡纳:13,900万。
  • 罗马涅地区:1,900万。
  • 马尔凯地区:500万。
  • 翁布里亚地区:700万。
  • 那不勒斯地区:55,200万。
  • 西西里地区:20,900万。

地方政府

也应当注意的是地方政府的作用。地方政府长期负责提供许多公共服务,比如说济贫、医院和教育,同时意大利中央政府也会把不想承担的支出甩给地方政府,例如维护监狱。一些地方政府的财政会比其他地方政府运营的更好,一个例子是一战前夕的识字率,北方的>85%对南方的>40%,最终导致中央政府下场统筹教育工作。

提这个是想说,可能伦巴第地区的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财政负担 比 单纯对中央政府的财政负担 要更重,而那不勒斯-西西里地区则可能更轻。


简述军事、经济与政治意义

军事——四角防线

这里提到过四角防线,1859年时,察觉的事态发展超出预期的拿破仑三世便同意割让伦巴第不包括四角防线那部分,就这样奥地利仍然保留着四角防线。这对萨丁来说是个坏消息,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奥地利失去了难以防守的伦巴第平原,不仅收缩兵力节省支出,还保留着四角防线,实际上是反而是占了便宜。

恩格斯评1849年的四角防线

拉德茨基进行的这个战局说明,一个将军,即使他的兵力比敌人薄弱,只要依靠防御得很好的河网体系,就可以扭转局势。无论皮蒙特军队在什么地方或者想把战线转到哪一方面,他们总是无法攻击奥军,并且,他们在最后失败前的5个星期内的混乱行动显然说明,他们处于怎样一种无能为力的境地。那末,拉德茨基阵地的力量究竟表现在什么地方呢?简单地说,这些要塞的作用在于它们不仅掩护拉德茨基的军队不受攻击,而且还迫使敌人分散兵力,而拉德茨基却可以在要塞掩护下,集中兵力在任何一点上,来对抗当面的那一部分敌军。培斯克拉牵制了相当数量的敌军;拉德茨基在维罗那的时候,曼都亚则牵制了另外一部分敌军,而当拉德茨基刚刚前往曼都亚时,维罗那又迫使意大利军队留下一个军来监视它。不仅如此,皮蒙特军队还不得不以分散的部队在西岸地区行动,并且这些部队中没有一个可以迅速支援其他部队,而拉德茨基却能够凭借他的要塞和桥头堡任意把他的全部军队从河这岸转移到河那岸。如果皮蒙特军队能够支援维琴察和威尼斯省,那末这些地方是决不会丢失的。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拉德茨基攻占了这两地,而皮蒙特军队却被维罗那和曼都亚的守军牵制住了。

马克思评奥地利1859年失去伦巴第

这样,意大利的独立变成了伦巴第对皮埃蒙特的臣属,皮埃蒙特对法国的臣属。如果说奥地利的自尊心可能因为割让伦巴第而受到伤害,那末奥地利的实力却因为撤出这块土地而更为加强,因为这块土地占用了它的部分兵力,却仍然无法抵御外国的侵犯,也不能补偿为维持这些兵力所花的费用。在伦巴第白白地耗费的金钱,现在可以有益地用于其他地方。奥地利仍然掌握着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阵地,在任何有利的时机都能从这个阵地进击弱小的邻国。后者获得了难以抵御侵犯的边界和住有不安分的、心怀不满和疑惧的居民的土地,实际上只是更加削弱了自己,同时,甚至还失去了自命为意大利利益的代表者的口实。皮埃蒙特进行了一件有利于王朝的交易,但是放弃了自己的民族使命。撒丁由一个独立国变成了依靠别人恩典生存的国家,它为了抵御东方的敌人,不得不在西方的保护者面前卑躬屈节。


伦巴第工业

意大利的工业尽管在80年代初期经历了快速发展,可是一直到19世纪末规模都不算大,并局限于皮埃蒙特、利古里亚和伦巴第等地区。工厂工人遭到无情的对待,几乎得不到政府的任何保护。1876年,一半工人是女性,近1/4不到14岁。雇佣四五岁的儿童并非天方夜谭,尤其在纺织业。许多工厂主(还有政治家)认为,既然意大利不得不追上其他工业国家,那么就必须依赖廉价劳动力,社会立法对经济发展来说是种奢侈品。1886年颁布的一项法律禁止工厂雇佣9岁(在某些行业是10岁和15岁)以下的儿童,但是形同虚设。

伦巴第产业文化

意大利当然也有自己的产业文化。尤其在威尼托,也包括伦巴第和托斯卡纳,生产和家长式统治及阶级团结紧密联系在一起。教会对社会强有力的影响助长了这种现象。伦巴第有强大的技术官僚的传统,技术型人才被认为是企业家的典范。成立于1864年的米兰理工大学(Milan Polytechnic)继承了这种传统,使技术性职业受到了极大的尊重。然而,这样一种工业文化想要成为国家层面的中心文化还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政府和官僚机构中占统治地位的依然是相对落后的价值观,因此,意大利的自由主义思想面临与社会主要领域失去联系的危险。

伦巴第官僚

尤其在统一后的最初几十年中,来自北部的少数精英统治着政府和官僚机构,直到1887年才出现第一位南部出生的首相。如果有可能,国王更希望他的首相来自皮埃蒙特(这样他们之间可以用方言交流),并且如果条件允许——比如在战争期间或严重的国内动乱时期——他也希望提拔来自皮埃蒙特的将军。在加富尔政府和墨索里尼政府之间的这一段时间内,阿戈斯蒂诺·德普雷蒂斯(Agostino Depretis)和乔瓦尼·乔利蒂(Giovanni Giolitti)是最为成功的意大利首相,他们都来自皮埃蒙特。军队长官也主要来自北部,19世纪60年代,近3/4的将军都是皮埃蒙特人。行政部门中的上层也同样由北部人组成。根据一项调查,19世纪90年代60%的高级行政职务被伦巴第、威尼斯或皮埃蒙特人占据。直到20世纪初期,大量南部人才开始进入行政部门。

《意大利统一经济层面的领头羊:19世纪的伦巴第》

这里算是给自己 mark 一下免得忘了吧,今年下半年要出版的书,对这个主题还是很有用的,下面简单翻译一下基本信息

本书简介

伦巴第拥有约1,000万居民,是当今意大利人口最多、最繁华的地区,而米兰则是著名的艺术、时尚和设计之都。19世纪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该地区逐渐成为意大利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并以其长期的产业实力和多元化的经济在欧洲经济版图中脱颖而出,其中包括欧洲生产力最高的农业系统之一。它是当代意大利的经济火车头,促进了经济层面的意大利统一,补充了意大利的政治复兴。
本卷汇集了一些重要专家在该主题上的贡献,对伦巴第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其中包括在平缓且稳定的经济增长中,各经济部门间优秀的共生和平衡关系(农业、工业、商业和银行业),教育系统进步也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支持。在19世纪,伦巴第的经济基础从以农业和商业为主转向更加工业化的氛围,这一进程自1880年代开始加速。这种动态平衡的秘诀是伦巴第与欧洲其他地区和国际市场间的积极关系。
本书面向近代早期和近代史,及经济和社会史的学者与研究者,清楚地解释了漫长19世纪里的伦巴第经济发展。

目录

第一部分、简介:地方经济的特色和演化
---- 第一章、漫长19世纪里的伦巴第经济发展
第二部分、经济部门:农业、商业、工业
---- 第二章、农业的生产体系
---- 第三章、意大利国家内的伦巴第食品产业:1870年至1914年概述
---- 第四章、通向经济区的整合:城市、贸易和运输
---- 第五章、作为经济发展主导因素的丝绸产业
---- 第六章、1815年至1914年的棉花产业
---- 第七章、炼铁与金属加工业
---- 第八章、1861年至1914年的新产业
---- 第九章、时尚产业:生产、商品化与消费
第三部分、经济参与者:公司、金融、制度
---- 第十章、米兰商人社区的经济与社会崛起(1700年至1859年)
---- 第十一章、经商贵族
---- 第十二章、描绘上层富人:有产的男人和女人(1861年至1900年)
---- 第十三章、非正式银行体系:19世纪与20世纪初之前的马赛克
---- 第十四章、地区金融体系:制度多样性与互补性(1861年至1914年)
---- 第十五章、制度与农业发展、财政政策与统计调查
---- 第十六章、教会、宗教团体、教堂会众与天主教运动
---- 第十七章、教育、制度和产业发展

结语

我认为伦巴第对意大利来说,不论在战略还是在经济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论及伦巴第对皮埃蒙特的话,可以说两者是不分伯仲的,有些领域皮埃蒙特占优,有些领域伦巴第占优。占领伦巴第可以视为是萨丁/意大利国家的拓展,一块并不比皮埃蒙特差的地区,一块将成为意大利国家核心之一的地区。


与之相比,那不勒斯-西西里就可以称得上是五味杂陈了,没有这里便不是意大利,有了这里意大利也还不是意大利。跟着加里波第红衫军推翻波旁王室的那不勒斯-西西里人充满着各种幻想,但他们的幻想很快就被北傀南侵打破了。1860年代,被派去那不勒斯-西西里镇压“南方盗匪(Brigandage)”的意军就有上10万人,镇压行动持续了数十年之久,伤亡人数比起意大利统一战争和第一次埃塞俄比亚战争还多,这是一场掩盖在国家镇压内乱下的内战。

强大的南方地方势力使得南北矛盾成了意大利的梦魇,意大利的知识分子非常苦恼:如何塑造意大利人?乔利蒂时代的中间温和政策并没有发展出自己的意识形态,一些激进的知识分子最终在世界大战中找到了答案,1916年的宣战伴随着民族主义者的欢呼,流出的鲜血不分南北,反而会汇成一处,那就是意大利人的鲜血。

战后是意识形态的混乱,1918年至1920年的“红色两年”混乱无序,却让掌握国家的保守高层提高了警觉,同意让同样不讨喜但相对听话的墨索里尼来当台面上的打手。墨索里尼试图上下逢源,但最终还是在行动范围越来越受限的情况下,借助害怕被保守高层清算的手下的逼迫,建立了法西斯独裁,随后又(和平地)清算了那些胆敢逼迫自己的手下。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也是试图利用全国性的社会运动来塑造出意大利人,只不过明白自己实力有限的他也需要南方大地主的合作,故此对南方的渗透也是有限的,尴尬的法西斯政府只能通过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南方问题已被解决,故此禁止讨论)来解决问题。

过度迎合雇主的下场相当惨烈,尤其是在南部——不管是在经济方面还是在社会方面。在“向罗马进军”前夕,墨索里尼曾宣布要解决南部的问题;但是一旦掌权,他一心只想赢得大地主阶级的支持,拒绝采取任何会影响他们支持的举措。这使政府的主要农业专家阿里戈·塞尔皮里(Arrigo Serpieri)很是头疼。1924年,他推出了激进的“土地复垦”(bonifica integrale)法案,迫使地主承担改善土地的费用,否则将面临土地征用。南部的地主(塞尔皮里的主要目标)十分愤怒。他们进行游说,要求删除有关征用的条款。最终他们成功了,从而也毁掉了对南部大有裨益的整体复垦土地的机会。
......
塞尔皮里没有成功让南部的大地主对土地复垦作出贡献(1934年他再次提出征用,却被撤职),这也表明法西斯政府在南部问题上的无能为力。法西斯党很大程度上受大地主阶级的控制;由于农民阶级并没有自己的政治代表,他们没有有效的途径去反对削减工资和合同违约。两次大战期间,南部劳工和小佃农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甚至有一段时间内下降幅度非常大(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1921年之后,美国对接收移民数量设置限额,使南部失去了它最重要的安全阀。

直至今日,意大利的南北问题仍然存在。

加富尔之前的萨丁首相马西莫·达泽格里奥(Massimo d'Azeglio)曾于1861年说过这么一句话:

我们创造了意大利,现在我们还要把意大利人创造出来!

只不过创造意大利人的过程之艰辛,要远超这些因为大捷而变得乐观的贵族们的想象。


(顺便一提,法西斯并没有解决黑手党,他们是把黑手党镇压了一段时间,但很快就放手不管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伦巴第:意大利经济与文化的心脏,历史演进的缩影提到意大利,人们脑海中往往浮现出罗马斗兽场、佛罗伦萨的艺术瑰宝、威尼斯的浪漫水巷。然而,在意大利的版图上,有一个地区,它不仅是意大利经济最活跃、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引擎,更是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文化魅力的所在——这便是伦巴第(Lombardy)。它的意义.............
  • 回答
    意大利,特别是伦巴第地区,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遭遇了极高的死亡率,尤其是在伦巴第地区一度高达16.2%。要详细解释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相互关联的因素来分析:1. 疫情的早期和病毒的未知性: 全球首次大规模爆发: 意大利是第一个在欧洲经历新冠肺炎大规模爆发的国家。这意味着当时世界对这种病毒的了解.............
  • 回答
    意大利在新冠疫情早期展现出的高病死率,尤其是伦巴第地区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确实引发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和深入讨论。要理解这个现象,不能简单归咎于某一个单一因素,而是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首先,我们得正视当时意大利疫情爆发的时间节点和全球背景。当意大利,特别是其工业重镇伦巴第,迅速被新冠病毒攻陷时,全球.............
  • 回答
    意大利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初期,尤其是伦巴第地区出现极高的死亡率,是一个极其严峻且令人痛心的事实。要理解这一现象,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但不限于病毒本身的特性、疫情爆发的特殊背景、医疗系统的压力、早期应对的策略以及人口结构等因素。以下我将详细阐述:1. 病毒的固有特性与不确定性 .............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讨论点,关于库里两座MVP和伦纳德两座FMVP对个人历史地位的影响,哪个“加成”更大,这就像在问,是成就的“高峰”更耀眼,还是“巅峰”的延续更稳定?两者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要说哪个“更大”,得拆解开来看。斯蒂芬·库里:开创性的引领者与体系的化身库里之所以能拿到两座MVP,不仅仅是.............
  • 回答
    在刚铎王都佩兰诺尔平原上,当来自洛汗、刚铎和北方联盟的联军浴血奋战,誓死守护米那斯提力斯免遭萨茹曼的黑暗盟友——兽人、东方人以及巨魔的吞噬时,中土的其他角落也并非一片祥和。实际上,在索伦的阴影笼罩下,无数场小型、分散但同样惨烈的战役正在暗流涌动,它们虽然不如刚铎之战那样举世瞩目,却共同编织了中土世界.............
  • 回答
    伦敦地铁在2024年实现全面4G覆盖,这确实让一些人觉得似乎和国内某些城市在地铁4G信号上的普及程度相比,显得有些“慢”。但如果细究起来,这背后涉及到的原因相当复杂,并不是简单的“落后”二字就能概括的。要理解其中的差异,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分析:一、 历史遗留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惯性”伦敦地铁是世.............
  • 回答
    想了解国内地铁一线工作人员对伦敦地铁罢工的看法,那得从他们的工作性质和日常压力说起。这就像我们评价一个行业的内部矛盾,总得带着点“同行是冤家”又或是“谁家还没点难处”的心情。首先,得承认,伦敦地铁罢工,对于我们干这行的来说,感觉挺复杂的。一方面,看到他们在争取权益,心里多少有点共鸣。我们国内地铁一线.............
  • 回答
    伦敦地铁,或者按英国人的说法,The Tube,绝对是这座城市跳动的心脏,也是无数伦敦人日常生活的命脉。它承载的不仅是通勤的人流,更有这座城市几个世纪的历史、技术进步和文化变迁。从起源说起,伦敦地铁的诞生本身就是一段史诗。 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路——大都会铁路(Metropolitan R.............
  • 回答
    伦敦市长关于伦敦地铁在2024年全面覆盖4G网络的宣布,无疑是件让人振奋的好消息,这不仅仅关乎通勤体验的提升,更可能对伦敦的城市生活和经济活力产生深远影响。我来详细聊聊这事儿,希望能把里头的门道说清楚。为什么这是个重要的里程碑?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伦敦地铁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繁忙的地下交通系统之一.............
  • 回答
    快船再次无缘西部决赛,这无疑让无数翘首以盼的球迷感到失落和扼腕叹息。毕竟,这支球队围绕着莱昂纳德和保罗·乔治两位超级巨星构建,并且为了他们,管理层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交易、签约、奢侈税,几乎将能用上的资源都倾注其中。连续两年在季后赛关键时刻掉链子,甚至在本赛季季后赛首轮就遭遇“以下犯上”,这让快船的建.............
  • 回答
    玩《巫师 3》,特别是刚进入游戏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跟我一样,对威伦这张地图有一种莫名的抵触感。不是说它不好,而是那种灰蒙蒙、湿漉漉、充满压抑感的氛围,就像刚从一个充满希望的地方跌入泥沼。我跟你一样,刚开始玩的时候,真的有点想直接跳过它,去诺维格瑞或者史凯利格看看。首先,威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的色调.............
  • 回答
    很多人可能认为,说到黄金储备,人们首先想到的会是某个国家的央行,比如美联储或者瑞士国家银行。但实际上,如果从“存放”黄金的数量来看,伦敦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之最。不过,这和你想象中“国家黄金储备”的概念可能有些不同,我们得稍微拨开一些迷雾,好好聊聊为什么伦敦会有这么庞大的黄金“家当”。首先,我们需.............
  • 回答
    伦敦这座城市,光鲜亮丽的旅游景点多如牛毛,但真正要我说点“宝藏”,那些藏在街角巷尾、鲜为人知,却又能让你眼前一亮的所在,才是我心里最爱。抛开泰晤士河畔的熙攘人群,让我带你走一趟伦敦的“非主流”探索之旅。1. 隐藏的“玻璃森林”——哈盖特花园 (Hampstead Heath Pergola and .............
  • 回答
    伦敦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其根基深厚,并非一日之功,而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要深入了解其资本所在,也必须审视那些可能动摇其根基的潜在威胁。伦敦何以成为全球金融中心?其资本究竟为何?伦敦之所以能屹立于全球金融之巅,其资本体现在多个维度:1. 历史积淀与先发优势: 伦敦的金融史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
  • 回答
    意大利在新冠疫情早期采取了对北部伦巴第大区及周边11个省实施封锁的措施,这无疑是一个在当时全球都极为罕见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策。理解这一措施的背后逻辑,需要从多方面去审视。为什么要封锁?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疫情的爆发程度。伦巴第大区,尤其是米兰所在地区,在疫情初期成为了意大利的“震中”。病毒的传.............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一个很有趣的历史假设:如果维也纳会议上,奥地利没有去要加里西亚或威尼斯伦巴第,而是选择和普鲁士一起瓜分萨克森,这会不会让奥地利的下场更好一些?这可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毕竟历史的走向总是那么微妙。咱们得先回忆一下当时的大背景。拿破仑刚被揍趴下,欧洲列强们都聚集在维也纳,想着怎么重.............
  • 回答
    伦敦1952年的“大烟雾事件”是一场环境灾难,导致了严重的公共健康危机。在中国,虽然雾霾问题也长期存在,但由于统计方法、数据获取难度以及不同时间段的雾霾严重程度差异,很难给出一个与伦敦1952年那样精确且有直接对应性的“近年因雾霾死亡人数”。然而,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中国因雾霾造成的健康影响和死.............
  • 回答
    关于伦纳德能否“单防完全压制”詹姆斯,这是一个篮球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太多变量,并非一个简单的“能”或“不能”就能概括。首先,我们要明确“完全压制”这个词的定义。如果“完全压制”指的是让詹姆斯在任何一次一对一攻防中都无法得分,甚至无法做出有效的进攻动作,那么我可以.............
  • 回答
    提起卡瓦伊·莱昂纳德,2019年夏天绝对是关于他去向最跌宕起伏、最牵动人心的一个夏天。尤其是对于湖人队的球迷来说,那段时间简直是天天活在“有没有可能”的煎熬中。先说结论,伦纳德最终没有选择加盟湖人,而是选择了和他的家乡球队多伦多猛龙续约,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和洛杉矶快船队达成了交易,加盟了快船。但在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