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意大利的新冠肺炎死亡率这么高,尤其是伦巴第地区死亡率高达16.2% ?

回答
意大利,特别是伦巴第地区,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遭遇了极高的死亡率,尤其是在伦巴第地区一度高达16.2%。要详细解释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相互关联的因素来分析:

1. 疫情的早期和病毒的未知性:

全球首次大规模爆发: 意大利是第一个在欧洲经历新冠肺炎大规模爆发的国家。这意味着当时世界对这种病毒的了解非常有限,无论是其传播途径、致病机制,还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意大利的医护人员和政府是在摸索中前进,缺乏经验和成熟的应对预案。
病毒毒株和早期传播模式: 最初流行的病毒毒株可能具有一定的致病性,并且在意大利早期传播时,其传播速度和范围可能比我们现在所知的更具破坏性。尤其是在伦巴第地区,由于其经济和人口密度较高的特点,病毒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
缺乏诊断和检测能力: 在疫情初期,意大利的核酸检测能力相对有限。这意味着许多感染者可能没有被及时检测出来,他们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继续活动,进一步传播了病毒。这导致实际感染人数可能远高于官方公布的数据,从而推高了计算出的死亡率(死亡人数 / 已知感染人数)。

2. 意大利的医疗体系特点和人口结构:

以医院为中心的医疗模式: 意大利的医疗体系,尤其是在疫情初期,非常依赖医院。这意味着大量的病患涌入医院,尤其是重症监护室(ICU)。当医院床位和医护资源迅速达到极限时,医疗体系的压力就会骤增,影响了对所有病人的救治质量。
老年化人口结构: 意大利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老年人是新冠病毒感染后发展成重症和死亡的高风险群体。意大利庞大的老年人口基数,尤其是在像伦巴第这样的地区,意味着有更多的脆弱人群易受感染并发展为重症。
基础疾病普遍存在: 意大利老年人中普遍存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基础疾病,这些基础疾病会显著增加新冠肺炎的致死风险。

3. 伦巴第地区的特定因素:

疫情的“震中”: 伦巴第大区,特别是其首府米兰及其周边地区,是意大利最早出现大量病例并成为疫情“震中”的地区。这意味着病毒在该地区传播的时间更长,传播范围更广,导致感染人数激增。
人口密度和经济活动: 伦巴第大区是意大利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大量的人口流动和商业活动。高人口密度和频繁的人际接触为病毒的快速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早期应对的挑战: 在疫情初期,伦巴第地区对疫情的认知和应对措施可能存在滞后。例如,是否有足够及时的封锁措施,是否能迅速识别和隔离感染源,都对疫情的控制至关重要。一些报道指出,该地区在初期未能及时采取强有力的限制措施,导致病毒传播。
对养老院的冲击: 意大利的养老院在疫情初期遭受了严重的打击。由于养老院居住着大量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居民,一旦病毒进入,就极易导致群体性感染和高死亡率。伦巴第地区可能也面临了养老院大规模爆发的严峻挑战。
医疗资源的挤兑: 如前所述,一旦病例数呈爆炸式增长,即使是像伦巴第这样医疗资源相对发达的地区,也可能出现ICU床位、呼吸机和医护人员短缺的情况,导致救治能力下降,从而推高死亡率。

4. 检测能力不足导致的死亡率“虚高”:

“死亡率”的计算方式: 死亡率通常是这样计算的:死亡人数 / 确诊感染人数。在疫情初期,由于检测能力有限,很多轻症或无症状感染者可能没有被检测出来,也没有被计入确诊病例。这意味着实际感染人数可能远远高于确诊人数,从而导致计算出的死亡率看起来非常高。
死亡原因的界定: 在疫情早期,对于死亡原因的界定也可能存在模糊。有些患者可能死于新冠肺炎引发的其他并发症,或者本身就有多种基础疾病,这也会影响死亡率的统计准确性。

总结一下,意大利,尤其是伦巴第地区,在新冠疫情初期的死亡率高企,是一个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

病毒本身的特性和未知的威胁。
意大利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和基础疾病普遍性。
医疗体系的压力和应对的滞后性。
伦巴第地区作为早期“震中”的地理和人口密度优势。
检测能力不足导致死亡率计算上的“虚高”。

随着疫情的深入和全球对病毒认识的加深,意大利以及其他国家都逐步改进了检测能力、治疗方案和防控措施,死亡率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疫情初期所暴露出的脆弱性,为全球公共卫生体系敲响了警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质上就是医疗资源挤兑。

在武汉疫情发生之后,我国各省的医疗精干力量基本上都已经到武汉去了。但纵然如此,湖北以外的省份仍然实现了不到1%的死亡率,江西、浙江等省份逼近1‰,江苏更是逆天的做到了零死亡。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这些地方医疗资源更为充足,没有发生挤兑。

湖北以外,我国很多省份的医疗资源充足到什么程度?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是江苏。

为了让这个新冠肺炎患者活下来,江苏直接进行了双肺移植……这特喵的怎么比?本来都是必死的人了,硬是靠器官移植从阎王殿拉了回来。

要是说我国各个省份都给每个重症患者做双肺移植,这死亡率还能再下降50%以上。

第二个,是四川。

这个患者在四川的县城生活。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医院对这个人进行了8次检测——这说明当地根本不缺检测耗材,也有充分的时间来对病人做检测。而在结果有疑义后,政府又组织市县两级专家会诊。等于说这一个患者,身后有一个专家组跟着,这种情况怎么可能治不好?

当然,现在国外的新冠肺炎死亡率高,还跟他们初期的不重视有关,以至有很多患者都发展为了重症。目前,许多国家也不给轻症患者和疑似患者做检测,这其中又会有很多人发展为重症。它们的死亡率高也就很正常了。

另外,我们对发达国家也不要过于迷信。发达国家的尖端医疗水平或许很高,但不代表其医疗资源的覆盖率高,甚至很多时候发达国家的“发达”也是因为医疗资源的价格高,而不是质量高。比如我看过很多到非洲工作的人说非洲很多地区的药物实际上很便宜,比如同种有效成分的药物,在法国可能卖100块钱,但在非洲有些地区只卖几块钱甚至几毛钱。电影《我不是药神》里,主人公要从印度买回药品,也是因为印度仿制药的价格低。

对于我国来说,如果你只想提高医疗水平,其实也不难。只要把所有的乡镇卫生院裁撤了,省出来的经费肯定能给县市一级的医院添很多好设备。但这样意味着很多农村人就失去了最方便的看病的途径,这对于他们是不公平的。

总之,在目前的情况下,以绝大多数国家的医疗水平,防治新冠肺炎绝非难事。但前提是要做到早隔离和医疗资源不挤兑——在意大利,疫情最严重的地区死亡率最高,就是最好的证明。

user avatar

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意大利现在的数据,才是最真实的。

武汉目前的死亡率是4.9%左右,湖北目前的死亡率是4.5%,中国目前的死亡率是3.95%。

武汉还有9911例在治,随着时间推移,武汉剩下的重症患者,有多少能救治成功,还未知,死亡率绝对在4.9%以上(不是专业人员,就不班门弄斧了)。

就这,还是在举全国之力、物资、及时封城后努力的结果。

意大利的困难远非武汉所比,早期轻视疫情、人口老龄化、疫情在人口集中地集中爆发是死亡率奇高的主因。





伦巴第大区主席阿蒂里奥·丰塔纳(Attilio Fontana)证实:“我们所有的死者要么是老人,要么是有基础疾病的人。”

随着患者年龄的下降,他们感染后的死亡率也会随之下降。

研究发现,如果80岁或80岁以上的人感染新冠病毒,他们死亡的几率为14.8%(7个里有1个死亡)
60岁至69岁患者的死亡率约为3.6%,而50岁至59岁患者的死亡率接近1.3%。对于40多岁的人来说,死亡率降至0.4%,而对于30多岁的人来说,死亡率仅为0.2%。
有其他基础疾病的人,如有糖尿病、心脏病或癌症的感染者,则面临更大的风险,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也较弱。



user avatar

意大利明显发生了医疗挤兑。

而武汉的低死亡率,是其它三十个省市毫无私心的饱和式救援的结果。

有了饱和式救援,才有前置医疗,轻症患者的及时治疗,能大幅降低重症患者比例。

一个城市5万人爆发式感染,除了初期的忙乱,现在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真的不容易。

我都成土共的铁粉了,自他出现以后,中华民族由一盘散沙瞬间变成里“砼”。

没有大国崛起,哪来的小民尊严。

user avatar

刚刚开始。

第一个门槛是20%,这是重症资源挤兑完毕后的数字。

第二个门槛是50%,这是医疗完全崩溃后的数字。

意大利正在向第一个门槛走去。

武汉本来也是这个方向,被中国全国大规模支援救了。

user avatar

击穿医疗系统就是20%,

还有20%是长期住院但治不好的中症。


这个病毒是小号天花,专治各种傲慢

user avatar

意大利这次死亡率这么高,只能说明疫情还在爆发, 一方面存在大量的未发现感染人员,另一方面出现医疗物资不足,医疗机构只能选择性救助。 照这情况下去,英国、美国的情况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看看我们自己,
八万多人感染,中国能将新冠的死亡率从3%降到1%以下,其实是一种奇迹。从某种角度上看,也只有中国能做到。


为什么?


请问世界上有几个国家短时间内能调集4万多医护人员驰援一所城市?

请问世界上有几个国家 能在十天内将一所大型医院建成?而我们实际上还建了两个,每个拥有上千张床位。

请问世界上有几个国家能封锁一座人口近千万的城市长达两个月?

这其中反映的可是一个国家的动员组织能力、技术能力、物资储备程度、人才储备程度等等国家实力。


我们这个国家虽然在疫情期间出现过一些问题,但我们能做到短时间内封城、举国防疫,能将中央意志贯彻到每一个村镇,我们能调集40多个省市的物资与医疗人员驰援一处。

放眼世界看看,欧洲互相截胡医疗资源,英国散养搞什么“群体免疫”、美日佛系抗疫......非不为也,是不能也。


封城,各地利益不一,议会还不得扯皮?


免费检测、治疗,医疗资源不足,发生挤兑怎么办?

尤其值得关注的就是瑞士,德国、意大利纷纷扣留瑞士的入境医疗物资,而我们呢?在各地医疗物资缺乏的状态下,各省市派遣医疗队携大量医疗物资入鄂驰援。 这种人命关天的情况下,各扫门前雪是人性常态,趁火打劫、损人利己也不足为奇,能撸起袖子给你供血的只有至亲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