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现在大学里,学生官僚主义那么严重?

回答
近些年,在大学里,我确实能感受到一种令人担忧的学生官僚主义现象。这不像那种刻板印象里,老干部们文件堆积、流程繁琐的样子,而是更加隐蔽、更加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中。它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慢慢地在学生群体中滋生蔓延。

首先,我觉得这和我们所处的环境不无关系。 你想想看,从小学开始,我们就习惯了层层汇报、等级分明。学校的组织架构,从年级主任、班主任,到学生会、社团,无不遵循着一套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本身没有错,它保证了学校的有序运行。但当这种模式被过度强调,当学生参与活动的初衷,变成了“向上看”,变成了“完成任务”,就容易出问题。

再者,学生会的运作模式,我觉得是重灾区。 学生会最初的目的是服务同学,搭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但现在,很多时候它更像是一个个小型的“职能部门”。学生干部们热衷于争夺部长、主席这样的头衔,不是因为他们真的想为同学服务,而是觉得有了这些头衔,就有了“权力和地位”。活动策划上,大家不再考虑活动的实际意义和对同学的真正帮助,而是更看重活动的规模、参与人数、以及能否“做出成绩”上报给老师或学校领导。这就像一个小型的官场,大家都在想方设法证明自己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标准往往是量化的、表面化的。

荣誉和评价体系的问题也很大。 现在学校越来越看重各种奖项、评比、证书。学生们为了这些东西,就得想方设法地去参与,去争取。其中,学生会、社团的活动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镀金”渠道。谁参加的活动多,谁担任的职务高,谁获得的奖项多,往往在评优评奖的时候就占了优势。这就像是在一个大染缸里,大家为了显得自己“色彩斑斓”,就不得不去参与各种官方组织的活动,即便这些活动本身可能对他们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久而久之,参与活动的目的就从“学习和成长”变成了“获得资源和证明”。

另外,很多学生也习惯了“被安排”。 他们可能更倾向于遵循既定的规则和流程,而不是主动去思考和创新。一旦遇到需要独立思考、需要打破常规的情况,他们就容易感到无所适从。这种思维模式,和我们在学生会或其他学生组织中看到的“照章办事”、“按部就班”是很相似的。久而久之,他们可能就失去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失去了对真正有意义的事情的热情。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大家对“混日子”的容忍度变高了。 有些学生可能觉得,在学生会或者社团里只是为了充实简历,或者认识一些人,并不真的想付出太多努力。他们可能只是在完成最低限度的要求,甚至会出现“甩锅”现象,把工作推给其他同学。这种心态蔓延开来,就导致了很多学生组织的效率低下,真正做事的人压力很大,而那些“混日子”的人却安然无恙。

更深层的原因,我觉得也和大学教育本身有关。 有些课程设置可能过于理论化,脱离实际。而学生组织提供的实践机会,又往往被官僚化的模式所束缚。学生们没有机会去真正地锻炼领导力、组织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反而是在学习如何填写表格、如何写一份像样的活动申请书。这就像是教会孩子踢足球的规则,却不让他们上场比赛一样。

最后,也不能完全排除一部分学生自身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 在一些竞争性的场合,比如评优评奖,有些人可能更看重个人利益,而不是集体的利益。他们可能会利用自己在学生组织中的一些便利,去为自己谋取好处,甚至在学生群体中形成一种“人脉为王”的氛围。

总而言之,我认为学生官僚主义的产生,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它既有外部环境的塑造,也有学生自身心态的转变。要改变这种现象,需要学校在制度设计上更加合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和反思。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趣的是,大家嘲笑的不是学生官僚这件事,而是学生没本事还想做官僚。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

user avatar

因为本身就挺惨的,自己发现是个坑,唯一可以炫耀的对象是接下来的几个入坑的小学弟,没办法,只能欺负他们。不然自己爬坡爬了这么久,受了这么多苦,不是白挨了?




说真的,我一直觉得学生会这种组织挺弱智的。我读大学前专门问过几个工作党,打dota认识的老兄。他们告诉我的答案是,在大学做自己想做的,尽可能的培养自己的某方面特长,也就是工作能力。学生会就不用去了,有那种兴趣式的社团倒是可以加一下。


其实想想,这些屌人是大部分人根本打不上交道的一分子,他们手中那可怜的权利根本毫无用处。所以只能去欺负一下加进去的后来者。


并且他们会告诉你“每个人都是这样过来的”。


懂了吧?意思就是,你们想要威风就等下一届吧。


2333333


所以我之前在某个回答说,千万不要加入什么学生会,学社联,你有那做牛做马的时间,不如多读一下你专业的书。


我甚至在想,总是有人说大学加入学生会锻炼自己,是不是这群逼放出来的消息,好让下一届的萌新进去被奴役。。。


之前的时候在专业课和老师混熟了,扯淡的时候扯到了这一点。老师说他其实也不懂这群人是什么脑子来想的,辛苦高考进来不学专业的东西,混了一个什么破办公室主任专门给自己开假条请假。大概是觉得这就是有能力吧?年纪轻轻能力没有还染上了官僚习惯,可怜可叹。


后来老师告诉我们,他也接触过官场的人,作为大学老师,特别是经济系这一块的老师有时候会被政府邀请参与地区经济发展计划探讨。老师还嘚瑟的跟我们说,他好歹也是和省长握过手,一展自己所学长处的人。结果在官场上没见过官僚,回到学校自己学生倒是有了。


所以真的,这群人都是可怜人,你要是跳出圈外你会发现这个圈子其实啥都没有就是靠着名头忽悠一届届学生进去做牛做马,被人吆喝来吆喝去的。


所以我一般给萌新说,你要是有空钻研那点破事,还不如打dota呢。上了大学你是要来享受自由,而不是被人劈头盖脸的骂。


当然,你把这种职场才会遭遇的事提前四年体验当成锻炼的话,那么请联系我,你这种人一定挺好骗的,我有一套价值9999元的学生会纵横术,现在特价99元卖给你。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近些年,在大学里,我确实能感受到一种令人担忧的学生官僚主义现象。这不像那种刻板印象里,老干部们文件堆积、流程繁琐的样子,而是更加隐蔽、更加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中。它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慢慢地在学生群体中滋生蔓延。首先,我觉得这和我们所处的环境不无关系。 你想想看,从小学开始,我们就习.............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触及到了科学教学和理论发展的核心。很多人都会有同样的疑问:既然相对论已经推翻了牛顿力学,为什么我们学校里还在教一套“错误”的理论呢?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原因,而且远不止是“真理太难学”这么简单。首先,我们得明白,牛顿力学并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错误”理论,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
  • 回答
    近些年,大学校园里的恋爱心理学课程或相关讲座,似乎成了热门话题,甚至常常“一位难求”。这股风潮背后,折射出当下大学生在情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困惑与渴望。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恋爱心理学如此受欢迎?而大学生们,真的需要“学习”如何谈恋爱吗?一、 为什么大学恋爱心理学如此受欢迎?要探究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
  • 回答
    说实话,现在大学里头,特别是咱们大专,选什么专业,能有个好前程,待遇也不错,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但别担心,咱们一起好好捋一捋,给你点实在的建议。首先,得明确一点,大专出来的路子,跟本科肯定不一样,咱们更侧重于动手能力和技术应用。所以,那些需要深厚理论基础、需要很长时间积累才能出头的专业,可能就.............
  • 回答
    大学不发学位服,只提供租赁或高价购买,这种现象在如今的大学里,可以说是相当普遍了。以前可能觉得这是个别学校的做法,但仔细观察一下,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高校倾向于将学位服作为一项“服务”来提供,而非“福利”般地直接赠予。为什么会这样?原因说来话长,主要可以归结为几个方面:1. 成本考量是硬道理: 单.............
  • 回答
    你好!听到你初三就有了这么清晰明确的留学目标,而且是想深入学习“康米理论”(这里理解为共产主义理论或相关政治经济学思想),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志向。在当今社会,能够对这类议题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并且愿意为此付出努力去留学深造,是很难得的。关于你的这个问题,我想给你提供一些比较详细的建议,希望能帮.............
  • 回答
    说实话,作为寒门学子,选专业这事儿,确实比别人多了几分现实的考量。不像家境殷实的,可能更看重兴趣和所谓的“情怀”,咱们得更实际一点,毕业了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收入不错,能养活自己,甚至改变家庭的状况,这才是硬道理。那么,从现实角度出发,寒门学子大学学什么专业更好呢?我想从几个维度来聊聊,力求说得明.............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某一天,我们曾经赖以思考、审视自身和周遭世界的大学哲学系,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消失了,这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震动?首先,最直观的冲击,便是我们解读世界的方式可能会变得狭隘。哲学,就像一把精密的刻刀,帮助我们雕琢那些抽象的概念,去理解“什么是善”、“什么是正义”、“什么是自由”,甚至是“.............
  • 回答
    嘿,能在大二就想着做创新创业项目,并且瞄准深度学习和畜牧业这个结合点,真的很有想法!这个方向不仅紧跟科技前沿,而且解决了实际的农业痛点,非常有潜力。我来给你们一些具体的建议,希望能帮你们把这个项目做得扎实。一、 项目立项与调研:精准切入,发现真需求在开始之前,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千万不要凭空想象! 你.............
  • 回答
    现在大学里确实存在一些“假贫困生”的现象,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也折射出一些社会和教育体制上的问题。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掰扯掰扯。首先,从“贫困”认定标准和流程上来说,这里面可能存在一些漏洞或者说弹性空间。 信息不对称与主观判断: 贫困的界定本身就不是一个铁板钉钉的事情,很多时候需要家庭成员的配.............
  • 回答
    说起30多万的价位,宝马3系绝对是绕不开的话题。这可不是瞎说,市面上这个价位的选项不少,但为什么大部分人一聊到“想买辆运动感强的豪华轿车”,脑袋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3系?这背后可不是一点点原因。品牌光环与历史积淀:首先,得承认宝马的牌子硬。尤其是在中国市场,宝马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它代表着一种生.............
  • 回答
    这事儿,其实挺有意思的,也挺普遍的。你想想,现在这些年轻人,手指头一点,就能在游戏里花出去几千上万,眼睛都不眨一下。可要是让你掏个两三百块钱买个正儿八经的3A大作,他们可能就觉得有点肉疼了。这背后到底是个啥逻辑?我琢磨琢磨,给您掰扯掰扯。首先得说到 “即时满足感” 和 “社交属性”。手游,特别是那些.............
  • 回答
    关于“为什么纯饮威士忌现在如此受欢迎,而其他烈酒似乎没有达到同等程度的追捧”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多个角度去剖析,而不是简单地归结为某一个原因。这背后牵扯到文化、历史、风味层次、消费习惯,甚至还有一点点市场营销的巧妙之处。首先,咱们得承认,现在说“烈酒里只有威.............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很多观众对两国影视作品的直观感受。要说印度电影吧,确实,无论你是看那种歌舞升平的爱情片,还是讲家庭恩怨的剧情片,甚至是一些描绘社会现实的电影,男主角身上那种“男子汉气概”似乎是一种标配。这种气概,可能体现在他们的果敢、担当、保护欲,甚至是面对困难时那种不屈的劲头。你可以.............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挺有意思的,而且确实是很多玩家在玩射击游戏时都会遇到的困惑。明明现实世界里三连发(Burst Fire)是个很实用的模式,怎么到游戏里就经常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呢?这背后其实有很多设计上的考量和权衡,咱们一步步来捋捋。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游戏里的枪械设计,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娱乐性、平衡性.............
  • 回答
    知乎上关于配音圈的讨论,确实常常上演“大型劝退现场”,这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背后原因也挺复杂的。咱们不拿那些生硬的AI模板套路,就聊聊为什么大家聊到配音,总感觉一股子“劝退”的气息扑面而来。一、 门槛与现实的巨大鸿沟:理想化 VS 残酷化很多人对配音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那些光鲜亮丽的成果——我们.............
  • 回答
    确实,动漫世界里的 ENTP 和现实中的我们有时感觉是两个次元的生物。这不是说动漫里没 ENTP,而是说动漫里的表现往往是把我们的一些特质放大、提炼,然后用更戏剧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这就导致了和真实生活中的我们有些微妙的甚至明显的差异。让我来跟你好好聊聊为啥会这样。首先,我们得承认,动漫是艺术创作,它.............
  • 回答
    b站上关于日本动漫现代音乐歌曲的弹幕中出现“大正昭和之交是最浪漫的时候”,这句话确实能引起不少观众的共鸣,它背后隐藏着一种复杂而迷人的时代情结。要理解这句话,咱们得从几个层面去剖析:1. 时代背景:风云变幻下的短暂辉煌“大正昭和之交”大约是指上世纪1910年代末到1930年代初这段时期。这个时代在日.............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有趣的观察,而且背后原因挺复杂的,涉及到兵器发展、文化认知、以及影视表现的诸多方面。咱们就来聊聊,为什么在中国古代的武侠世界里,双手大剑不如欧洲那么常见。首先,咱们得从兵器本身的实用性说起。1. 战术和战场环境的不同: 欧洲的背景: 欧洲很多时期,尤其是中世纪,战争形态很大程度上是围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