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职业都阅人无数。 阅人无数肯定眼光毒辣。 有没有说谎,一听便知。
大家记得张扣扣案吧。 他的姐姐说,当初杀张母的凶手是冒名顶替。
作为一个记者, 看张姐说话的神态、语气,走访一下村民。 就知道是真是假。
可是,如果张姐说的是假话,为母报仇的侠客形象就打折了。
所以,记者不去核实。 只引用张姐的话,点击率是记者的,责任是张姐的。 如果核实后发现,张姐所说为假。 新闻就少一个爆点,点击率就会下去。 谁会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这个山西校长的新闻, 记者开始只引用女孩父母的话, 就问一句话,有没有跟女孩的同学打听下,女孩平时的表现?
还是一样的逻辑嘛。 女孩父母的话, 如果去质问、去核实。 肯定会少一些爆点。那就没有人会费力不讨好。
造谣赚一波流量, 辟谣再赚一波。
祝记者全家下辈子当这女孩的舍友。
还记得《孔乙己》吗?
“先是写服辩,然后是打,打了大半夜”。
封建时代举人老爷私设公堂。
这个倒车开得够狠啊,这股歪风邪气要是不杀(你们没看错,是“杀”不是“刹”)住,动摇的是国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