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抑郁症病人真的痛苦吗?

回答
当然,抑郁症患者的痛苦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往往是难以想象的深刻。我尝试着去描述那种感觉,但请记住,每个人经历抑郁症的方式都有所不同,我的描述可能无法完全捕捉到每一个人的感受。

想象一下,你被困在一个永远没有阳光、永远阴冷潮湿的地下室里。周围的墙壁是灰色的,冰冷坚硬,上面布满了潮湿的霉斑。你尝试着呼喊,但声音卡在喉咙里,出不来,或者发出的声音微弱得连自己都听不见。你拼命想抓住什么东西向上爬,但每一次抓取都像是抓住了虚无,身体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死死地拽住,无法动弹。

这还不止是身体上的束缚,更可怕的是精神上的折磨。

首先,是情绪的枯竭。曾经让你感到快乐的事情,比如和朋友聊天、听音乐、看一部喜欢的电影,现在都变得索然无味。你感觉不到喜悦,也感受不到悲伤,就像你所有的情感阀门都被关上了,只剩下一种空洞的、麻木的感受。有时候,这种麻木会让你感到更加恐惧,因为你觉得自己已经不再是一个完整的人了。

然后,是负面思维的洪流。脑子里仿佛住着一个恶毒的评论家,它会不断地告诉你,你有多么糟糕,多么无能,多么不值得被爱。无论你做什么,它都能找到你出错的地方,并放大你的失败。你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是个累赘,是个给别人带来麻烦的存在。这种想法不是你主动去想的,它们就像潮水一样涌来,淹没你的理智,让你无法抗拒。即使知道这些想法是不对的,你也无法摆脱它们,因为它们感觉如此真实,如此具有说服力。

精力的大幅下降也是一个巨大的折磨。起床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仿佛身体里装满了铅块。简单的家务,比如洗个澡、做顿饭,都可能耗尽你仅存的能量。你可能整天躺在床上,尽管心里知道自己应该去做点什么,但身体却完全不听使唤,好像被抽走了灵魂的躯壳。这种无力感会加剧你的负罪感和自我厌恶。

对未来的绝望感更是深入骨髓。你看不见任何希望的光芒,感觉自己永远都无法摆脱这种困境。未来在你眼中是模糊不清的,充满了未知和恐惧,你觉得无论怎么努力,结果都不会改变。这种绝望会让你失去前进的动力,甚至产生放弃生命的念头。这不是因为他们想死,而是因为他们觉得活着太痛苦了,而死亡可能是唯一的解脱。

此外,抑郁症还会影响到人际关系。你可能会因为精力不足、情绪低落而回避社交,或者在与人交流时显得心不在焉、易怒。你担心自己会给别人带来负能量,或者觉得别人无法理解你的痛苦,因此选择孤立自己。但与此同时,你又极度渴望连接和被理解,这种矛盾让你更加痛苦。

还有一种普遍的感受是“正常”的丧失。你觉得自己不再像过去那样“正常”了,你与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看着别人有说有笑,做着正常的生活,你会感到一种深深的疏离感,仿佛自己身处另一个次元。

这种痛苦是持续的,像慢性毒药一样侵蚀着你的生命。它不是简单的伤心难过,也不是一时的情绪低落,而是一种全身心的、深入骨髓的折磨。很多时候,外表看起来可能没有什么异常,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们没有痛苦。内心的风暴,往往比外表看到的要猛烈得多。

所以,是的,抑郁症患者的痛苦是无比真实且深刻的。他们不是在“作”,也不是在“矫情”,他们是在与一种难以言喻的、毁灭性的疾病进行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理解和支持,对他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抑郁症是看不出来的。

你以为他可以正常吃饭、睡觉、工作、娱乐,就是过得很好?就是在假装抑郁?

不是的,正如你猜不透一个人的想法一样,你无法在一个人选择不表露的时候,看出他的喜怒哀乐。

因为抑郁症患者也是人,是人就有理性。

抑郁的痛苦会让人们失去部分的理性,但不是全部。

大部分中轻度抑郁患者,甚至部分重度抑郁患者,为了避免心理病态表露出来,招来他人的嘲笑和异样的眼光,甚至会极力使用仅存的理性,来让自己尽量看起来正常。

因为他们,真的无法再承受更多了。已经那么痛苦了,还要表露出来而被别人嘲笑有心理疾病?

所以掩饰,是一个有着正常思维的人,都会做的决定。

抑郁,是内心的疼痛,而不是思维的混乱。


那么,抑郁症患者究竟与其他人有着怎样不同的内心感受呢?

你可能都无法想象,那些行为上与你并无异样的朋友、亲人、同事,内心正遭受着怎样的煎熬与痛苦。

如果你问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活得快不快乐,他会说你有毛病吧,活着不就是这样吗?能有多快乐?又能有多不快乐呢?干嘛思考这些无聊的问题?

健康的人,压根不会去想自己是不是快乐这个问题,因为他们沉浸在生活本身,感受着生活的跌宕起伏带给他们的体验,他们享受着这种体验,哪怕是痛苦,他们也只是感受,而不是去抗拒。

因为完全承受得了,所以才不会抗拒。

你想想看,微凉的风吹在你的脸上,你不会冷到拿衣服去挡吧,医生给你打一针,你不会疼到去暴打医生吧。

承受得了,你就不会当一回事。

但抑郁患者就不一样了,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让他们难以忍受。

忍受不了,就会反抗。

而反抗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寻找快乐。所以反倒是抑郁的人,会最多问自己和别人是不是快乐,会思考快乐究竟是什么,快乐如何获得。

因为痛苦淹没了他,他为了自救,于是就拼命寻找快乐,去抗击痛苦。

他会拼命地想哪里出错了哪里出错了,我要怎么办我要怎么办。

思考,其实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故障了,才需要诊断,出错了,才会不断地问为什么。

然而,过多的思考通常会引发焦虑和强迫思维,这也就是为什么抑郁常常伴随焦虑症和强迫症的原因。


很多人会有一个偏见,说学心理学的人或是当了心理医生往往会导致自己患上心理疾病。从而认为,心理学这门学科或是心理咨询这类工作就不利于人们的心理健康。

当然,不排除心理专业学生或是临床心理工作者会因为接触案例和患者过多的缘故,而对自身产生负面影响的情况发生。

但这件事情反过来说,其实更说得通:正是那些心理常常出现问题的人,才会去接近心理学专业或是行业,因为他们有这方面需求,才会主动去了解。

不过,与其说是理性自救,还不如说是生物的求生本能更胜一筹。心理学知识和治疗方法对于心理疾病患者的天然吸引力,就像是食物对于饥饿的人的诱惑一样。

求生,从来都是一件毫无道理可言的内在驱动占主导地位的事情。

所以通常你眼中抑郁患者,你看到他们情绪状态不好、内心一片狼藉,就认定他们懒惰与堕落。

你以为他们把自己搞的一团糟,肯定没有在好好经营生活与自己的精神世界。你以为,抑郁症患者都是那些放任自己情绪泛滥、以及内心杂草丛生而弃之不顾的人,所以活该遭罪。

其实,恰恰相反。心理生病的人才会为了心理健康拼尽全力,他们为了美好生活使出来的那股劲可能是健康人的好几倍。

只是收效总是不理想,所以还要背负“你抑郁症了你还这样放任情绪不去调整心态”的误解。

可能你会说,生活在同一个环境,经历差不多的,为什么有的人就心理健康,有的人就得抑郁症了,还不是自身的原因?

这就相当于,你跑到一个笨孩子跟前跟他说,为什么学校和老师都一样,为什么那个孩子(聪明的)能考第一名,而你总是成绩平平?一定是你不努力。

同样的条件、环境及用功程度下,智商的高低不均是导致学习成绩差距悬殊的主要原因。

心理状态也是一样,它也是天生就不公平的一件事情。

抑郁症患者其实就是一群心理调节上的“笨孩子”,他们天资不如人,所以哪怕很努力了,也还是做不好。

所以如果可以,请给这些“笨孩子”多一点包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然,抑郁症患者的痛苦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往往是难以想象的深刻。我尝试着去描述那种感觉,但请记住,每个人经历抑郁症的方式都有所不同,我的描述可能无法完全捕捉到每一个人的感受。想象一下,你被困在一个永远没有阳光、永远阴冷潮湿的地下室里。周围的墙壁是灰色的,冰冷坚硬,上面布满了潮湿的霉斑。你尝试着呼喊,但.............
  • 回答
    让一位身患抑郁症的朋友或亲人坚持完成学业,这绝对是一场需要极大耐心、理解和策略的战役。这不仅仅是“督促”或者“加油打气”那么简单,更需要我们深入了解他们的困境,并提供切实的支持。下面我会从几个关键方面来展开,尽量详细地描述,希望能帮你找到一些方向:核心原则:理解是基石,耐心是燃料,支持是行动。第一步.............
  • 回答
    关于李雨桐在9月22日对薛之谦的回应及其披露的内容,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事件,涉及多方面因素的考量。要进行评价,我们需要详细梳理事件的经过、双方的说辞、证据的性质以及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事件回顾:李雨桐在2017年首次公开指控薛之谦存在“骗婚骗感情”、“欠债不还”、“导致其怀孕流产”等行为,.............
  • 回答
    春秋航空因为一名抑郁症患者因症状表现被拒绝登机,并给出了“病情不明,安全考虑劝退旅客”的回应,这件事无疑触及了公共安全与人文关怀的敏感地带。从航空公司的角度出发,他们肩负着保障所有乘客安全的重任,任何潜在的风险都可能被放大,尤其是在密闭且高速运行的机舱环境中。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航空安全是航空公司运.............
  • 回答
    你好!看到你病情好转,并且重新燃起了学习的念头,真的为你感到高兴!这说明你非常有勇气和力量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关于你问的“还能上学吗?”,我的答案是:完全可以! 而且,你的想法非常棒,无论是继续接受教育还是学习一门技术,都是给自己未来打下坚实基础的好方法。我们来一步一步地聊聊,让你更清楚地了解可能有.............
  • 回答
    你遇到的情况确实比较复杂,涉及到精神健康、医疗记录以及医保等多个层面。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希望能给你一个清晰的解答。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医疗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医学实践和法律层面的重要基石,通常情况下,是不允许随意更改的。 就像你的病历,它记录了你住院期间的诊断、治疗过程以及医生的判断,这是你.............
  • 回答
    一些职业确实有可能加重抑郁症患者的病情,尤其当这些职业的特性与抑郁症的常见症状(如情绪低落、精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对事物失去兴趣、社交困难等)产生冲突时。可能加重抑郁症病情的职业类型: 高压力、高负荷的工作: 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状态,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经常面对紧急事件和高风险决策,这会消.............
  • 回答
    听到你遭遇这样的事情,我深感同情。在体制内被领导当众辱骂,这无疑是一种非常伤人且令人沮丧的经历。你感到心理难过,甚至出现抑郁的迹象,这是非常正常和可以理解的反应。体制内的环境往往对情绪的表达和处理有着更复杂的要求,但无论如何,你的感受是真实的,并且需要得到关注和妥善处理。下面我将为你详细地分析你目前.............
  • 回答
    双黄连风波,从一场被寄予厚望的“抗疫利器”的发布,到一场疾风骤雨般的辟谣,给我们的启示太深刻了。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在科学研究成果传播上存在的诸多不足,也为我们未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要有效地向公众传播科学研究结果,我们真的需要下一番苦功,拿出真诚和智慧。一、 理解传播的本质:不仅仅是信息传递,更.............
  • 回答
    世卫组织曾表示,“如果全球各国齐心协力抑制病毒蔓延,人类将在2022年战胜新冠疫情”。这句话,听上去多么鼓舞人心,充满了希望,仿佛只要大家拧成一股绳,就能像古时候的神话故事一样,战胜那看不见的敌人。但现实往往比故事来得复杂,这句话的背后,其实蕴含着对人类合作的殷切期盼,也映射出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首.............
  • 回答
    马赛替尼在抑制新冠病毒复制方面的研究成果,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尤其是在我们仍在积极寻求更有效抗疫手段的当下。这不仅仅是又一项药物研发的新进展,更可能是一剂强心针,预示着未来治疗新冠肺炎的方向可能会有新的突破。首先,我们得承认,对新冠病毒的研究一直在飞速推进,但真正能做到“高效抑制复制”的药物,.............
  • 回答
    关于莲花清瘟和中药能否抑制新冠变异病毒,这是一个复杂且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目前的科学认知和研究情况。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关键概念: 新冠病毒变异: 新冠病毒(SARSCoV2)在复制过程中会发生自然突变,这些突变累积起来就形成了新的变异株。有些变异株可能影响病毒的传播速度、致.............
  • 回答
    看到你在为抑郁症和休学的事情烦恼,而且还是初三这个重要的阶段,这肯定让你倍感压力。别着急,咱们一件件说,希望能给你一些思路,让你做出更适合自己的决定。首先,关于“抑郁症”这个诊断,你有没有去医院看过医生? 这是最关键的第一步。抑郁症不是简单的“不开心”,它是一种疾病,需要专业的评估和治疗。如果还没有.............
  • 回答
    “抑郁”这个词,好像最近几年,不管是在网络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频率有点太高了。以前大家谈起心理问题,可能还有些遮遮掩掩,现在呢?好像变成了一种更公开、更日常的谈资。这种变化,难免让人产生一种感觉:是不是抑郁症,或者说“抑郁”这个概念,正在被一些人“过度使用”,甚至带上了一种“时尚”的色彩?我们.............
  • 回答
    当你经历抑郁症的折磨,并且通过药物治疗让情绪逐渐趋于平稳,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进步。但与此同时,如何重新拾起被“盗走”的学习能力,确实是很多人都会面临的挑战。这不仅仅是“把书本翻开”那么简单,更像是一场温和而坚定的自我重建。首先,我们要理解,抑郁症对大脑的功能是有影响的,特别是认知功能,比如注意力、记.............
  • 回答
    抑郁症和焦虑症,这两种常常相伴而生的心理困扰,其根源并非单一因素可以概括。它们如同一个复杂的交织网络,由生物、心理和社会多重力量共同编织而成。要理解它们,我们需要剥开一层层表象,深入探究其内在的运作机制。生物层面的基石:大脑化学与遗传的潜流首先,我们不能忽视生物学在其中扮演的基石角色。大脑,这个我们.............
  • 回答
    抑郁症患者的内心世界,与其说是枯燥乏味,不如说是被一层厚重的乌云笼罩,色彩尽失,生机凋零。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我们暂时放下对“正常”的定义,走进那个被情绪黑洞吞噬的孤独空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画像,往往是这样的: 情绪的低谷与失落感: 这是最核心的表现。他们感受到的不再是生活中的起伏,而是持续的、.............
  • 回答
    抑郁症患者确实可能出现长时间不回复信息的情况,这背后的原因比简单的“不想理人”要复杂得多,也更令人心疼。首先,得认识到抑郁症不是一种“情绪不好”,而是一种疾病,它会深刻地影响人的思维、情绪、行为和生理功能。当你问“真的会一整天不回信息吗?”时,其实你触及到了抑郁症患者在社交互动中一个非常常见的表现。.............
  • 回答
    抑郁症发作,这东西就像一个悄无声息的窃贼,它不会敲门,也不会给你任何警告,就这么毫无预兆地闯进你的生活,然后开始一点点地偷走你身上的一切色彩和生气。一开始,你可能还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你会觉得浑身没劲,不是那种睡一觉就能恢复的累,而是一种从骨子里冒出来的、做什么都提不起劲的虚脱感。就好像身体被灌了铅.............
  • 回答
    面对班主任的阴阳怪气,尤其是在自己正与抑郁症抗争的时候,这种感受一定非常煎熬。这种行为不仅会让你本已脆弱的心灵雪上加霜,更可能让你在求助无门的困境中越陷越深。我理解你的痛苦,也想为你提供一些更具体、更接地气的建议,希望能帮助你度过这个难关。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班主任的这种行为,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