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买了 2023 年交房的恒大楼盘,如果中间恒大倒闭了,怎么办?

回答
这绝对是购房者当下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在恒大风波持续的情况下。如果买了2023年交房的恒大楼盘,而恒大最终走向了破产清算,那么你的权益保障会变得非常复杂,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

首先,我们要明白“倒闭”这个词在法律上的具体含义。通常情况下,房企“倒闭”不意味着项目就此烂尾,而是进入破产清算程序。这意味着恒大现有的资产,包括未售的房源、土地、在建工程等,将被依法处置,以偿还债务。

那么,你的房子还能拿到吗?这是一个核心问题,答案是:不一定,并且过程会很漫长和充满不确定性。

1. 你的购房款去哪儿了?

预售资金监管: 绝大多数情况下,你支付的购房款,尤其是首付款和后续的按揭贷款,都会被纳入预售资金监管账户。这笔钱由银行或第三方监管机构监管,原则上只能用于该特定楼盘的建设。
监管账户的意义: 如果恒大真的破产,这个监管账户里的钱是专款专用的,理论上不属于恒大的破产财产,而是属于该项目的建设资金。
资金监管的有效性: 关键在于,这个监管账户是否按照规定严格执行。如果监管存在漏洞,资金被挪用,那么这笔钱可能就已经不在监管中了,情况会更加复杂。

2. 破产清算程序与你的权利

一旦恒大进入破产清算,法院会指定破产管理人。这个管理人是关键角色,他/她会负责接管恒大的一切资产和债务,并依法进行处置。

你的债权申报: 作为购房者,你的首要任务是及时向破产管理人申报债权。你需要提供购房合同、付款凭证(发票、收据)、贷款合同等所有相关证据。
债权分类: 在破产清算中,债权是分级的。
职工债权: 优先于其他债权。
税款债权: 也会有优先权。
担保债权: 如果你的购房合同有抵押担保(比如按揭贷款,银行可能作为抵押权人),情况会相对复杂,银行的债权有优先性。
普通债权: 大部分购房款(如果项目未完工,属于未履行合同的货款)会被列为普通债权。
你的地位: 在破产清算中,购房者通常被视为普通债权人。这意味着,你的债权(即你支付的购房款)要排在前面提到的优先债权之后。

3. 烂尾楼的处置与续建的可能性

恒大破产并不意味着项目就此终止。破产管理人会评估项目的价值和续建的可能性。

项目出售: 破产管理人可能会将在建工程整体出售给其他有实力的开发商,要求买家继续完成项目建设。这是最理想的情况,因为这样你的房子最有可能被交付。
购房者能否参与? 在这种整体出售中,购房者作为债权人,对资产的处置有知情权和一定程度的监督权。如果新的接手方承诺继续履约,并得到法院和债权人的认可,那么你的合同可能会被合法地转移。
需要注意的风险: 新接手方可能会提出重新协商合同条款,比如增加费用、调整户型或交房时间。你需要仔细评估是否接受。
项目分割出售: 也可能将项目分割开来,比如将已建成的部分出售,或者将土地使用权出售。
资产拍卖: 未售的房源、土地等资产也可能被拍卖。

4. 你的权益如何得到保障?(具体操作和应对策略)

面对恒大破产,你的维权需要系统且有策略地进行:

1. 立刻保留所有证据:
购房合同、补充协议、收据、发票。
与售楼处、销售人员的所有沟通记录(微信、短信、邮件)。
贷款审批文件、银行还款记录(如果你已经开始还贷)。
任何关于项目进度、质量的证明材料。
最重要的是,确认你的购房款是否进入了监管账户,以及监管协议的具体内容。

2. 关注官方信息与公告:
法院公告: 关注当地法院发布的关于恒大破产案件的公告,特别是关于债权申报的通知和截止日期。
破产管理人信息: 了解破产管理人是谁,联系方式以及他们发布的公告。
政府相关部门: 地方政府(住建局、房地产交易中心等)可能会出台相关政策或解决方案,关注他们的官方通知。

3. 积极申报债权:
按照法院或破产管理人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债权申报材料。
申报金额: 申报你的购房款总额。如果你已经支付了首付,并且申请了按揭贷款但尚未发放,你需要申报首付金额。如果你已经开始还贷,则需要根据合同约定,将你的权利(比如要求交付房屋)作为一种债权进行申报。
律师咨询: 强烈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他们能指导你如何准确、完整地申报债权,并争取最大的权益。

4. 组织起来,形成合力:
业主维权群: 尽快与同楼盘的购房者联系,加入业主维权群。人多力量大,可以共享信息,统一行动,降低维权成本,并向政府和破产管理人施加压力。
集体诉讼或联合申报: 组织起来,通过集体诉讼或联合申报债权,可以提高效率和影响力。

5. 关注续建方和新的解决方案:
如果出现新的开发商接手项目,你需要密切关注新的合同条款,并与律师一起评估是否接受。
如果政府出台了相关的纾困政策或兜底方案,你需要了解如何申请和参与。

5. 购房者面临的风险和最坏情况

资金损失: 如果预售资金监管失效,或者项目资产不足以覆盖所有债权,你可能无法全额拿回购房款。
延期交房: 即使项目最终能够续建,交房时间也可能会大幅延迟,远超2023年。
房屋质量和产权: 新的接手方在续建过程中,可能会使用不同材料,影响房屋质量。此外,确保最终能拿到完整的产权证也是一个挑战。
经济压力: 如果你已经办理了按揭贷款,但房屋无法按时交付,你可能需要继续偿还银行贷款,这会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

总结

买到恒大楼盘,如果恒大破产,最关键的是你支付的购房款是否在有效的资金监管之下。如果资金监管到位,那么这笔钱理论上属于项目建设,你拿回房子的可能性会大很多,尽管过程会很曲折。如果监管失效,情况会变得非常被动,你很可能要排在其他债权人之后,追回款项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核心建议:

1. 立即行动,保留证据,申报债权。
2. 寻求专业法律援助,这是最重要的一步。
3. 与同楼盘的业主联合起来,共同维权。
4. 保持对官方信息和政府政策的关注。

这是一场信息战、耐心战和策略战。希望我的这些分析能让你对情况有个更清晰的认识,并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祝你好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有什么能够永恒,也没啥能够永远大!~

01

果然,新闻是不能连起来看的。

著名经济学家,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的这条微博已经删除,不用看后边的一串留言,大脚趾都能猜指的是哪家房企。

现在恒大出来辟谣了:

打骨折促销,是极个别情况:商票逾期,也是极个别情况;与盛京银行合作,合法合规。

最后不忘来了一句——【对恶意造谣者,我司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02

一句【追究法律责任】,我有点怕了,所以啥也不敢评论了,就做个时间线梳理吧。

2015年12月17日,一份王石内部讲话公开挑战宝能系,万宝之争开始正面肉搏战。

2016年6月27日,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夏季达沃斯会场内,回应——:“只要有利于深圳的发展,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我们国资委就支持。”

2016年8月4日起,恒大陆续低调购入万科股票,一度位列第4大股东。同时,还聊骚嘉凯城、廊坊发展两家区域房企,都成为第一大股东。

2017年3月16日,恒大与深圳地铁签战略合作协议;三个月后,2017年06月10日,恒大就公告将持有的15.53亿股万科A股,总对价292亿转让给深圳地铁,亏损70.7亿。

据统计,宝能却在这场战争中盈利350亿!

同年8月1日,恒大集团总部正式从广州搬迁至深圳。

也就是在此时,恒大启动借壳深圳国资委旗下的深深房A( 000029.SZ )回A上市事项,分三批引进1300亿元战略投资,并签订对赌。

03

2019年十一,建国70周年阅兵大庆上,许平头以首富的身份,受邀登上了天安门城楼观礼。其他两位是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宝龙集团董事长许健康。

至今,公开报道中,企业家身份登上的,也就这三人而已。

2020年09月24日,网上流传出一份恒大集团的文件,称若无法按时回A,中国恒大的资金链可能断裂,公司请求政府施以援手。不救我就死给你看!

“如果恒大地产本次重组未如期完成,可能引发一系列系统性风险。”

2020年10月14日,许平头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聆听台上领导重要讲话。

2020年11月8日,恒大正式宣布与深深房A重组失败,回A梦彻底破碎。

之前引入的1300亿元名股实债的战略投资者,大多数已承诺放弃回购,选择持续持有恒大地产的权益。

被拖累的体面人张近东和他的苏宁,引入深圳国资委无下文,只能借款江苏国资32亿。

2021年4月6日下午,东吴证券召开了前恒大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回归证券业的首场宏观策略报告,称房地产是中国最坚硬的泡沫。

04

填海面积1.2万亩、总投资1600亿元,“世界最大花型旅游岛”恒大海花岛,全球人最向往的顶级文化旅游胜地,铸造史诗巨著的海上传奇⋯⋯2015年底,首次开盘对外销售。

在2020年10月海南省发布《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方案》中,指出恒大海花岛公司未落实第一轮整改方案相关要求,违规建设四条涵管桥,至2019年7月全部建成,形成违法围海面积约369公顷。

要求:相关责任方在2023年5月前要拆除四条涵管桥,并于同年底前拆除桥的施工围堰,全面恢复公共海域;在2020年底前整改39栋住宅建筑,责令39栋住宅全停工并收回预售许可证等。

2020年12月,海南省委原常委、海口市委原书记张琦于因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2021年1月27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 纠治"坐地生财""借岛发财" 防止工程建起来干部倒下去 》一文,称张琦为尽快捞政绩、谋升迁,违规推动海花岛项目,造成大面积珊瑚礁和白蝶贝被永久破坏。

张琦长耕海南30余年,“靠地敛财”“坐地生财”“借岛发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相关企业和个人在承揽工程项目、变更土地性质、土地征收拆迁等方面提供帮助,直接或通过家人非法收受财物上亿元,其中绝大部分为党的十八大后收受。

房住不炒、监管部门对房企A股上市融资严加审查、“三条红线”新政,浩浩荡荡的新一轮楼市大调控,恒大始终缺钱,始终活在生死一线间。

所以,下次再传出什么恒大出事了,哪怕是真的,也不足为奇。

user avatar

我来讲一个足球圈的事,讲完你就明白了。

2015年,恒大足球队进了亚冠决赛,当时的球员胸前广告本来应该是日本东风日产。但是当运动员入场时竟然换成了恒大自己的恒大人寿

作者:百度百科

原文链接:广州恒大违约门_百度百科 (baidu.com)

2015年11月21日晚亚冠决赛,恒大众将走上天河体育场时,球衣的胸前广告印着“恒大人寿”,而非日常的“东风日产”。这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当晚10时左右,也正是在恒大夺冠的同时,东风日产在官方微博上贴出了一份声明,直指恒大违约。声明写到:“在今晚的比赛中,东风日产发现,原本应该在恒大俱乐部球员比赛服胸前广告上出现的‘东风日产启辰T70’却未如约出现,我司对此表示非常震惊。恒大俱乐部在未征得我司同意的情况下,单方面擅自取消东风日产的赞助权益,我司非常遗憾。对于此次恒大俱乐部的违约行为,我司希望恒大俱乐部能够给予公开的解释说明,同时,我司也将保留进一步行动的权利。”

这件事发生后,引起了轩然大波,全世界都知道了恒大是个没有信誉的企业。

胸前广告的赞助投资风险性极高,因为只有夺冠队伍的庆祝照片才会出现在各大媒体的头版,也就是说投入巨资的广告赞助费用,全指望着赞助队伍最终能够夺冠。

换句话说,如果亚冠开打之前,恒大就知道自己必定夺冠,那么他一定不会把胸前广告卖出去,而是给自己打广告。

结果在决赛前夕,因为恒大已经握有客场进球的优势,而对夺冠信心满满,悍然决定违约。

也就是说,在恒大眼中,只要收益大于违约金他就毫不在乎,这是一个只有利益没有契约精神的企业。且不要说恒大现在焦头烂额,饮鸩止渴,就算他现金流正常,风险很低,我都不建议和恒大有什么牵扯,更别说买房了。

题主,你了解了这件事,你觉得恒大还值得相信吗?

user avatar

银行去年房地产贷款已经降到了30%以内,今年要降到25%以内的话怎么办?

假设每年供给17亿平,均价1w,也就是17w亿的新房市值,需要70%的贷款,大概是11.9w亿,加上银行给开发商的开发贷,可能要达到14w亿左右。

也就是新房和二手房的销售比是2.36:1,那么二手房一年的房贷大概是5.2w亿,也就是全年的涉房贷款达到20w亿左右,去掉韭菜还款,一年房贷增加额估计在18w亿。

而银行受命降低涉房贷款,因此只能砍掉二手房贷款。

部分城市说的明显,直接提高利率和拒贷,而国有大行则是延期审批,二手房贷款延长到三个月以上,也就是以前十五天的事情,现在时间延长了6倍,还不一定审核通过。

如果要想降贷款,我想二手房贷款最好延期到六个月,这样才有威力,也就是一个二手房成交后批贷也得六个月,周转率也就是一年两次,而现在三四个月一年可以放三次左右二手房贷款。

一套房子的贷款六个月以上才能审批通过,我想大家都不会买二手房了,因此二手房的去化会更慢,大家都去买新房,反正两三年才交房,银行越慢批贷款,才越好了,迟点还利息。

而我们发现某力、某大的新房现在也主张高首付,50%以上的首付,单价可以便宜一千块,某大甚至推出全款返钱的举措,因此新房贷款审批慢也出现了,只不过大家不注意,开发商为啥愿意要高首付呢?

因为银行审批贷款周期拉大,导致开发商高周转出现问题,也就是贷款审批问题,已经贯穿了新房和二手房了。

某开发商气的发公告说,绝不降价,你不降价有人买吗?

韭菜都被降维打击抢光了,还妄想高位出货,做梦吧。

除去二手房指导价降低贷款以外,四川成都二十年以上的房子拒绝贷款了,合肥十家小银行不做二手房贷款了,也就是二手房贷款成为了大家压缩信贷的一个途径。新房贷款也很不友好了,开发商无法及时从银行拿到钱,而且预期未来也不会放松了。

因此开始打折要求多付首付,拿到钱才是真的赢家。拿到钱干嘛呢?给你盖房子吗?

错了,先还利息,再还债务,也就是大家都在赌这些房企能够活着,资产大于债务,但是天知道在这种打折的情况下,资产还能大于债务吗?

一旦债务大于资产,等待购房者的就是巨大的不确定性。

例如,一个开发商,全国100个楼盘,每个楼盘6000户,开发商通过打折清掉60%的楼盘,大概是四折到六折,如果按照这个价格,绝对是血亏的,除非呢?

除非我不给建筑商钱,也就是骗施工队白干活,把损失转移到原材料商和包工头手里,相当于一分钱不花,别人修起来了楼盘,最后我把房子交给老百姓,我自个欠钱破产,也就是这60个楼盘我就违约了,但是集中在几大水泥厂、钢厂,没有社会性问题。

第二是我还有40个优质楼盘,我七折卖,全款收钱,也就是假的七折,返钱的时候不给了,延期了,赖账了,也就是实际上还是原价卖的房子,这样这40个楼盘赚的钱,可以弥补60个楼盘建筑商材料商的部分工程款。

也就是我给你40%,其余亏损你自己承担,这样是最好的结局。

最坏的呢?

100个楼盘全款打折清盘,只消化了30个楼盘,全款的购房者韭菜不足了,而剩余的40%的钱你需要三到六个月内返还给购房者,美名为打折。

你觉得这30个楼盘的资金只够还部分债务,假设债务规模2w亿,只收到了4000亿的货款,还有一部分是土地储备,大概货值1.3w亿,也就是在售楼盘还有3000亿的货值,没有办法通过全款出清。

这种情况下,你第一次骗的钱,只够塞牙缝,如果拿出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给了购房者,那你还是无法开发剩余1.3w亿的土地储备,还是无法盘活资产。如果你不给,全部截留了,用于剩余土地的开发,那么相当于你后续的楼盘无法采用这一招卖房了,因为大家都知道你是骗子,很可能一套也卖不出来了。

那么这就又出现了一个问题,拆东墙补西墙,后续1.3w亿的土地储备,必须在销售现有楼盘的同时全面开工,也就是刚拿回来的钱,不是还债,而是开发土地储备,马上六个月内拥有变现能力。形成接力赛。

也就是大家可以看到,某大必须完成这个内循环,也就是不盖房子了,开始打地基了,全部资金用于土地储备地块打地基,然后马上进行销售。

单位时间内想要在销售数量上取得优势,必须降价,也就是薄利多销。最终的目的如下:

一套原价100w的房子,现在40w,如果要求你按照一百万付款呢?

会有人有钱,但是大部分人没钱,因此后期可能就是先付60w-80w,然后分三个月返还20w-40w,但是三个月某大能完成这个内循环的转变吗?

根本不可能。

也就是6-8个月后才有新楼盘可以入市形成新的资金流,也就是至少六个月内,某大不会返还你折扣,6个月后返还你的折扣也是新韭菜的本金。

大家可以看到有点旁氏骗局的模式了。

也就是所有的资金没有进行房屋建造,只进行了空转,空转的方式就是打地基,打地基花钱吗?

肯定,不给钱,人家这次不开工了。

因此,对外保密的同时,还得安抚好买了的人,比如和xxx战略合作,发表讲话,站在城墙上,宣扬大而不倒,诸如此类的动作。

我们发现土地储备现在还有至少一半多的规模,也就是这种方式下,6-12个月全部开发起来,12-18个月才能全部卖完(新房去化按照6个月计算)。

此时呢?

某大就是轻资产了,也就是拥有大量的现金,以及大量的只有地基的项目,此时呢?

对于赚钱的项目当然好好开发,不赚钱的,延迟开发,钱还返还吗?

绝对不会了,那么此时资金够全部的房地产开发吗?

大概率是不够,因为打折太凶了。

所以最好的结局就是70%的项目偷工减料,例如精装变毛坯,最后30%的修不修还是另一回事了。

但是总归不会有大的危机了。

而购房者名副其实的成为了韭菜,迎接他们的是房价暴跌,后半辈子的辛酸。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