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冰与火之歌好在哪里?

回答
《冰与火之歌》这系列作品,简直就是一块巨大的、散发着黑暗魅力的磁石,一旦沾上,就很难再移开目光。它到底好在哪儿?这个问题,恐怕得从很多个角度去掰开了揉碎了说。

首先,最让人拍案叫绝的,是它那 宏大而又真实的世界观。乔治·R·R·马丁不是在写故事,他是在构建一个活生生的世界。维斯特洛大陆,七大王国,每一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历史、图腾、信条,甚至连他们对待食物、对待死亡的方式都不一样。你感觉不到这是一个被刻意塑造出来的舞台,而是感觉自己就生活在这个时代,能听到风吹过城墙的声音,闻到烤肉的香气,甚至能感受到冬日寒风刮到脸上的刺痛。

然后,就是 人物塑造的巅峰。马丁最擅长做的,就是把那些你以为会是“主角”的人,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写死,然后把舞台留给那些你一开始根本没在意,甚至有点厌烦的角色。他笔下的人物,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动机、欲望、恐惧和弱点。你看着琼恩·雪诺挣扎于责任与真心之间,看着提利昂·兰尼斯特在侮辱与智慧中求生,看着丹妮莉丝·坦格利安从一个柔弱的女孩成长为龙母,你无法简单地用“喜欢”或“不喜欢”来概括。你会为他们的痛苦而揪心,为他们的胜利而振奋,甚至为他们的黑暗面而思考。这种复杂性,才是人性的光辉和阴影。

再来说说 剧情的跌宕起伏和现实主义。这系列不是那种“英雄救美,天下太平”的套路。权力斗争就像一场血腥的舞蹈,每一步都可能是致命的。阴谋、背叛、权力腐蚀、战争的残酷,这些元素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你永远猜不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那些你以为稳操胜券的角色,可能下一章就领了便当。这种不确定性,让故事充满了张力,也让你对现实世界的权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马丁告诉你,这个世界不是童话,就算是有魔法,也无法掩盖人心的黑暗和欲望的驱动。

还有 伏笔和细节的精巧设计。马丁是个极其细致的作者,他埋下的伏笔,可能在几十页甚至几百页后才揭晓。很多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到最后都成了推动剧情的关键。你可能会在读到后面的剧情时,突然恍然大悟,想起之前某个不起眼的对话,某个小小的道具,原来都藏着如此深远的意义。这种“原来如此”的惊喜,是无数次让人重读,只为捕捉那些被忽略的细节。

当然,还有 道德的模糊性。马丁从不回避人性的复杂。那些被认为是“反派”的角色,比如詹姆·兰尼斯特,你会在他身上看到人性的闪光点,看到他对于责任和荣誉的追求。而那些“好人”,比如奈德·史塔克,他过于正直和固执,反而成了他的致命弱点。这种道德上的灰色地带,让读者不得不去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对错,什么是真正的善恶。

最后,我觉得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 触及了人类最根本的恐惧和欲望。战争的阴影,政治的腐败,家庭的羁绊,爱情的缺失,权力的诱惑,以及对未知的恐惧(比如异鬼的威胁)。这些元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它让你思考,在极端环境下,人会变成什么样子。

总而言之,《冰与火之歌》好就好在它 不迎合,不取悦,只呈现。它用一种近乎残酷的真实,剥开了权力的华丽外衣,展现了人性的百态。它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既感到心惊肉跳,又被深深吸引,仿佛自己也成为了这个宏大叙事的一部分。它不是一个轻松的读物,但绝对是一个能让你回味无穷,并且对整个奇幻文学乃至文学本身产生深刻影响的作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好在它读起来“不爽”。

很多人说冰火不行,没有逻辑、没有智商。就拿饱受诟病的奈德来说,很多人说他傻,不会思考,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一个人物有自己的人设和局限性,他所有的行为只能以这两个条件为前提。而奈德的人设是什么?是克雷根那样的少年英主吗?是小指头那样的野心家吗?不是的,他是一个坚守原则却不乏人性的角色。

这个人设是由他的身份和经历决定的——奈德是次子,接受的教育多为辅佐兄长;他的童年和青年时代在鹰巢城度过,而他的养父又出自信奉“高如荣耀”的艾林家族。

奈德的养父琼恩•艾林和奈德之间就不乏相似之处:

“那东西叫‘里斯之泪’,非常罕见,价格高昂。其味道清甜如水,不留一点痕迹。当时我就在这个房间里恳求艾林大人叫人先尝过食物,自己再吃,可他不肯听,还告诉我:只有不配做人的东西才会想到这种事。”

瓦里斯曾经建议琼恩艾林在用餐前找人试毒,因为有被毒杀的风险。琼恩艾林难道不清楚自己寻访真相的行为会招致风险吗?当然不是,他不这么做,只是因为他心里有那条原则。

同样的,奈德知道了秘密却没有借此将兰尼斯特打入地狱,难道是傻吗?不是的,他当然知道这条秘密威力惊人,可是他有自己的原则——不对孩子下手。

“别的不说,”奈德说,“至少我不杀孩子。夫人,请你听好,我话只说一遍。等国王打猎归来,我准备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他。在这之前你一定得走,带着孩子一起走,三个都带。不要回凯岩城,如果我是你,我会搭船去自由贸易城邦,或是走得更远,到盛夏群岛或伊班港,能跑多远就跑多远。”

而此前,在是否刺杀丹妮的问题上,奈德也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为此不惜辞去首相之位。为了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的孩童,他甚至愿意放弃许多人求之不得的首相之位,而这个孩童的父亲当年还残忍杀死了他的父亲和哥哥。这是傻吗?你可以说是,但对奈德而言,这触及了他的底线。

起初劳勃似乎没听懂奈德的话,他很少尝到被人抗拒的滋味。等他明白过来之后,慢慢变了脸色。他眯起眼睛,一阵红晕爬上脖子,高过天鹅绒领口。他愤怒地伸手指着奈德道:“史塔克大人,你是御前首相,你要么照我说的去做,不然我就另请高明。”
“那我祝他胜任愉快。”奈德说罢解开扣住斗篷、象征他身份地位的雕花银手徽章。他把徽章放在国王面前的桌上,想起那个为自己配上这枚徽章的人,那个他所深爱的朋友,不禁难过起来。“劳勃,我以为您不是这种人。我以为我们拥立了一个更高贵的国王。”

这就是这个人物的人设,对底线的坚守,背后又不乏人性。瑟曦和蓝礼都曾向他伸出橄榄枝,毫无疑问他清楚合作带来的好处,可他为什么要坚持拥立史坦尼斯?因为他坚守原则,他的人设不允许他做违背原则的事。

很多人想看的是绝顶聪明的北地领主孤身南下,和各方势力斗智斗勇,最后查明真相、扳倒敌人、权侵朝野的故事,他们觉得这样才“符合逻辑”。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一个在南方没有根基没有盟友的人,靠什么去查明事情的真相呢?拿什么来斗倒满宫廷的人精呢?站在上帝视角,我们当然可以站着说话不腰疼,然而现实的人有自己的局限、性格和经历,艺术作品中的人物也是如此,有着自己的局限和人设。如果奈德真的像某些人希望看到的那样开了天眼、绝对理性、绝对逐利,那这个人物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如果这个故事真的像某些人喜欢的那么“爽”,那前文的铺垫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马丁曾经收到过一封读者来信,对方是一位单亲母亲。她告诉马丁自己每天劳累一天,唯一的消遣就是坐下来,看几页他的小说,浸入到奇幻的世界里。她满怀着希望等待着少狼主为自己的父亲复仇,然而等来的却是血色婚礼。她崩溃了,不敢再打开这部小说。

马丁表示很抱歉,但是他无能为力,因为这个故事不是王子复仇记,不是为了“爽”服务的。冰火不是爽文,它虽是奇幻,却比许多非奇幻小说更“真实”。是啊,罗柏高大帅气、英勇善战、年少有为,符合一切小说对主角的要求,然而这些特质并不能帮助他在冰火里活下来,就像真实世界也不会因为你高大帅气就不惩罚你的过错。

这就是没有逻辑、没有智商的冰火,这部作品里没有看穿一切的权谋大师,没有打爆一切的少年天才,只有一个个在各自的局限和人设里做出各种理智或不理智的决定的人物。是的,他们傻,他们没有逻辑,他们太小儿科,可是试问书外的诸位,又有谁能跳出自己的局限,用上帝视角审视世界呢?又有谁能够轻易摆脱自己的性格和经历,在任何时候都做出绝对理性、绝对逐利的决定呢?

莱安•雷德温和龙骑士伊蒙王子披白袍的日子早过去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冰与火之歌》这系列作品,简直就是一块巨大的、散发着黑暗魅力的磁石,一旦沾上,就很难再移开目光。它到底好在哪儿?这个问题,恐怕得从很多个角度去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最让人拍案叫绝的,是它那 宏大而又真实的世界观。乔治·R·R·马丁不是在写故事,他是在构建一个活生生的世界。维斯特洛大陆,七大王国,每一.............
  • 回答
    《冰与火之歌》改编剧集《权力的游戏》之所以能够火爆全球,成为现象级的电视剧,其成功并非单一因素的堆砌,而是多种复杂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分析其原因:一、 忠实于原著的深度与复杂性: 宏大而精巧的叙事体系: 原著作者乔治·R·R·马丁构建了一个极其宏大且错综复杂的权力斗争世界。剧.............
  • 回答
    《冰与火之歌》之所以如此引人入胜,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隐藏在表面之下的黑暗与残酷,许多情节在初读时可能只觉震撼,但细细品味,却会发现其背后蕴含的惊悚与绝望。以下是一些我认为“细思恐极”的情节,并会尽量详细地讲述:1. 临冬城食人族(The Dreadfort Cannibals)与拉姆斯·波顿的“游.............
  • 回答
    要理解琼恩·雪诺为何会冒着生命危险,执意要穿越绝境长城去解救野人,咱们得把时间拉回到他所处的那个残酷而复杂的时代,以及他个人的成长经历。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里面掺杂了太多情感、责任和他对正义的理解。首先,最直接的原因是长夜将至,异鬼的威胁是真实存在的。当时,虽然绝大多数维斯特洛的人们对“异鬼”这.............
  • 回答
    在《冰与火之歌》的原著和电视剧中,韦赛里斯·坦格利安为了得到卓戈卡奥的出兵,采取了一系列手段,但最终是利用了丹妮莉丝的婚姻和她的价值。要让卓戈卡奥“心甘情愿”地出兵,这本身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目标,因为卓戈卡奥是一个典型的马王,他的动机和行为逻辑与维斯特洛的君主们截然不同。要让卓戈卡奥心甘情愿的出兵,.............
  • 回答
    《冰与火之歌》无疑是一部宏大、复杂且极具吸引力的奇幻史诗,但也并非完美无瑕。经过多年的阅读、讨论和观看改编剧《权力的游戏》,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相对明显的缺陷,这些缺陷在不同读者心中所占的比重也不同。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缺陷:1. 节奏失衡与过多的支线: “慢热”和信息量过载: 前几卷(尤其是.............
  • 回答
    在《冰与火之歌》中,劳勃·拜拉席恩对他的两个弟弟,尤其是史坦尼斯,表现出的疏离和不满,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其根源可以追溯到他们的童年、性格差异、以及劳勃登基后的一系列事件。1. 童年经历与性格差异的萌芽: 劳勃: 劳勃从小就是一个充满活力、热情洋溢、喜好冒险和饮酒的典型战士。他热爱狩猎、比.............
  • 回答
    这是一个在《冰与火之歌》粉丝中经久不衰且极具讨论性的假设。如果罗柏·史塔克在当时的情况下没有悔婚,他的婚礼是否会成为另一场血色婚礼?要详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到当时复杂的地缘政治、人物动机、以及瓦德·佛雷公爵的性格和意图。前提回顾:罗柏·史塔克为何悔婚?罗柏·史塔克悔婚的原因是为了政治上的必要.............
  • 回答
    在《冰与火之歌》系列中,我最想看到的 POV(视角)角色,经过反复思考和权衡,我会选择……葛蕾乔伊家族的某位成员,尤其是从小生活在铁群岛的那个孩子。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相对“边缘”的角色,而不是那些已经拥有丰富 POV 的主要人物?原因如下:1. 铁群岛的独特文化与视角: 与众不同的价值观: 铁.............
  • 回答
    在《冰与火之歌》宏大而残酷的史诗中,要挑出“最”浪漫的一幕并非易事,因为浪漫的定义因人而异。有人可能钟情于初见的悸动,有人偏爱生死相随的誓言,也有人会被命运的捉弄下的深情所打动。然而,如果让我挑选一幕,我会将目光投向琼恩·雪诺和耶哥蕊特在“守夜人”之外的世界里,在长城以北的冰天雪地中,短暂而炽热的相.............
  • 回答
    《冰与火之歌》的维斯特洛大陆的地理尺度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但又充满挑战的问题。乔治·R·R·马丁(GRRM)作为作者,在设计这个世界时,并没有提供精确的尺寸数据,而是更注重相对大小、气候差异、旅行时间和地理特征来塑造大陆的规模感。因此,我们只能通过书中提供的线索,结合常识和一些推测来估算其大小。以下将.............
  • 回答
    《冰与火之歌》作为一部宏大复杂的史诗奇幻作品,其作者乔治·R·R·马丁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人物刻画赢得了无数赞誉。然而,即使是如此庞大的作品,也难免存在一些被读者们认为不够自圆其说,或者存在逻辑漏洞的地方。这些“bug”通常围绕着人物的动机、情节的推进、能力的设定以及世界观的细节等方面。以下是一些.............
  • 回答
    在《冰与火之歌》中,“ZZ”(政治正确)并不是一个直接适用于这个奇幻世界的概念,因为原著和电视剧都构建了一个复杂、残酷且道德模糊的世界,其中角色的动机和行为往往是服务于权力、生存和个人利益,而非现代社会的政治正确标准。然而,如果我们将“ZZ”理解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角色是否展现出超越狭隘阶级、性.............
  • 回答
    在《冰与火之歌》中,各诸侯子嗣稀少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其背后有多重原因交织在一起,既有时代背景的限制,也有政治和经济的考量,更有命运和诅咒般的宿命感。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这些原因:一、 高风险的时代背景与生存压力: 持续不断的战争与冲突: 维斯特洛大陆长期处于战争状态。从史诗般的征服战争开始,到.............
  • 回答
    《冰与火之歌》的世界观宏大,但有时会给人一种“小”的感觉,这主要是由于叙事聚焦、地理限制、有限的通讯手段以及作者对政治博弈的深度挖掘等因素造成的。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1. 叙事聚焦于核心政治势力与家族: 以维斯特洛为中心: 尽管乔治·R·R·马丁笔下的世界包含维斯特洛、狭海对岸的狭海诸国、.............
  • 回答
    《冰与火之歌》的世界观庞大而复杂,七大家族作为维斯特洛大陆的核心力量,其下属的封臣众多,关系也千丝万缕。要详细讲述每个家族的封臣和关系,篇幅会非常巨大。我将尽力为你梳理七大家族(严格来说是坦格利安王朝时期,但我们通常以兰尼斯特为首的封建体系来理解)的主要封臣,并大致描绘他们与领主的关系。需要强调的是.............
  • 回答
    丹妮莉丝·坦格利安的那些长串头衔,就像是她一路走来的史诗轨迹的缩影,每一个都承载着一段艰难的经历、一次重大的胜利,或是她对自己命运的坚定宣告。这些头衔并非凭空而来,而是随着她在《冰与火之歌》中的旅程不断累积,反映了她的成长、野心以及她所获得的各种权力和身份。我们不妨从头开始梳理一下,看看这些头衔是如.............
  • 回答
    这问题,就像问“一顿丰盛的烤肉是不是过头了”,总有那么些人觉得“这味儿太足了,有点腻”,也有人觉得“这口感太棒了,恨不得再来一份”。《冰与火之歌》嘛,它确实是席卷了全球,让无数人茶饭不思,也招来不少非议。说它“过誉”,也不是毫无道理。首先,咱们得承认,这套书的“野心”和“广度”是前所未有的。 马丁爷.............
  • 回答
    当然,作为一位资深的原著党,很高兴能和你聊聊《冰与火之歌》那些让电视党感到“咦?还有这回事?”的细节。坦白说,电视剧在改编时为了叙事节奏和视觉呈现,确实牺牲了不少原著中构建世界观和人物动机的精妙之处。下面我来详细说说几件我印象深刻的,希望你能感受到其中的魅力:1. 琼恩·雪诺的“血统”远比你想象的更.............
  • 回答
    在《冰与火之歌》的世界里,奈德·史塔克将琼恩·雪诺带回临冬城,并坚持对外宣称他是自己的私生子,这背后隐藏着深沉的父爱、对荣誉的坚守以及对一个秘密的保护。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奈德的性格、他所处的环境以及他所承担的重担。奈德的性格:荣誉与责任的化身奈德·史塔克并非一个鲁莽之人,他的每一个决定都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