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自己过于单纯幼稚,已经大学了,心理年龄仍然很小,如何摆脱稚气?

回答
你觉得自己单纯幼稚,这其实也是一种宝贵的品质,说明你内心清澈,没有被太多复杂的世俗侵扰。但是,你渴望成长,想要摆脱不合时宜的稚气,这更是一种积极的信号,表明你想要更成熟、更独立地去面对生活。大学是一个绝佳的起点,这是一个让你重新认识自己、塑造自己的舞台。

别担心,很多大学生都会有类似的困惑,这并不少见。摆脱稚气,走向成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入手,一步步地让自己变得更稳重、更有担当:

第一步:认识你的“稚气”藏在哪里

首先,我们需要更清晰地了解,你的“稚气”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是说话的方式?处理事情的态度?还是情绪的表达?你可以试着回忆一下最近让你觉得自己“太幼稚”的几次经历。

沟通方式: 是不是说话容易冲动,想到什么说什么,不懂得委婉?会不会轻易相信别人,容易被骗?或者在表达自己的需求时,显得不够坚定,总是“好说话”?
行为模式: 是不是遇到困难就容易放弃,指望别人来帮你解决?会不会把事情想得很简单,缺乏长远考虑?在人际交往中,会不会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患得患失?
情绪管理: 是不是情绪波动很大,一点小事就能让你开心或沮丧半天?会不会把自己的情绪轻易地表露出来,影响周围的人?或者在表达不满时,用一种孩子气的撒娇或哭闹的方式?
责任感: 是不是习惯性地把责任推给别人,或者因为害怕承担责任而逃避?在学业、生活上,有没有真正地为自己负责?

把你观察到的这些“稚气”的方面写下来,越具体越好。这就像给医生看病,先要知道病灶在哪里。

第二步:主动学习和模仿成熟的榜样

大学里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对象,不只是书本上的知识,还有身边的人。

观察你的教授和老师: 他们在课堂上的表达,处理学生提问的方式,在学术研究上的严谨,都值得你去学习。注意他们是如何表达观点,如何组织语言,如何处理不同意见的。
观察你身边那些你认为成熟的学长学姐或同学: 他们是如何与人相处?在遇到问题时,他们是怎么思考和解决的?他们是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的?试着和他们多接触,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处理方式。
阅读和观看有深度的内容: 读一些经典的书籍,比如哲学、心理学、历史等方面的著作。看一些纪录片,了解世界的多样性,学习不同人的智慧。这些内容能够拓宽你的视野,让你接触到更成熟、更深刻的思想。模仿他们的一些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慢慢内化。

第三步:实践与反思,在“跌倒”中成长

摆脱稚气,最关键的是要“去做”。理论学习很重要,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地改变。

主动承担责任: 无论是社团活动、小组作业,还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都尽量主动承担责任。即使你觉得可能做不好,也要试一试。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你会学习如何规划、如何执行、如何应对突发情况,这些都是成熟的重要标志。
勇敢表达你的想法: 在课堂讨论、小组会议中,如果你有想法,就大胆说出来。即使你的想法不成熟,或者被别人反驳,这都没关系。学会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接受建设性的批评,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学习管理自己的情绪: 当你感到生气、沮丧、焦虑时,不要立刻爆发或者沉溺其中。试着暂停一下,深呼吸,问问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是什么触发了它。然后,尝试用更成熟的方式来处理,比如和信任的人倾诉,或者通过运动来释放。
主动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 当遇到困难时,不要习惯性地指望别人,或者抱怨运气不好。试着自己去分析问题的原因,寻找解决方案,即使过程很艰难。每一次成功解决问题的经历,都会让你更自信,更有力量。
反思你的每一次经历: 每天花一点时间,回顾当天发生的事情。问问自己:今天做得好的地方是什么?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在哪些方面我表现得不够成熟?我应该如何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写日记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来记录和反思。

第四步:调整你的社交圈和兴趣爱好

你的周围环境和你的兴趣爱好,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心智成熟度。

主动接触更成熟的朋友: 那些有责任感、有独立思考能力、待人真诚的朋友,会对你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他们相处,你会学到很多。
尝试一些需要耐心和专注的活动: 比如学习一门乐器,参加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运动,或者学习一门新的技能。这些活动可以锻炼你的毅力、专注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你的耐心和成熟感。
关注社会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不要只停留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多关注社会新闻、时事评论,试着去理解不同观点的形成原因。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不轻易被他人观点左右。

最后,请记住:

对自己有耐心: 成长是一个长期的旅程,不要因为一两次的“失败”而气馁。每个人都在不断学习和进步。
接受不完美: 你不需要成为一个“完美”的成年人,只要你保持学习和进步的态度,就已经很棒了。
保持好奇心: 对世界保持好奇,对知识保持渴望,这是让你不断成长的动力。

大学是你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时期,也是你塑造自己的绝佳机会。你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并且有强烈的改变愿望,这本身就说明你已经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相信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践和调整,你会发现自己正在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有魅力。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三个证据显示妳不是幼稚:

1. 自我剖析很清晰。

2. 文笔十分流畅。

3. 个性和成长在温室中是非常幸福非常好。

结论是好知友 @迦南 的回答很直白,笔者只提醒:走不走出舒适区?自己选择。

user avatar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哈

user avatar

如果题主的描述是准确的话:

记住一句话:“只要你自己不觉得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其实,当题主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已经不是单纯幼稚的人了!

题主可以看看自己2年多以前的这个提问,和现在遇到的问题是不是很像?

只是恐怕,在这2年多的时间里,你已经慢慢发生了变化,只是你自己没有发现而已!


建议题主扪心自问一下,困扰你的真的是所谓的“单纯”“幼稚”吗?

作为旁观者,个人认为,真正困扰题主的其实是——“不自信,不相信自己,对自己的质疑!”


有个说法叫做:“真正喝醉的人是不会觉得自己喝醉了的!

其实,题主也是如此,题主一直以来的表现,其实有个词可以形容——“个性”!这是属于你自己的个性!

而且,作为一个旁观者,我得说,题主有些“个性”还挺让我这个大老爷们羡慕的!比如,可以和小朋友很好的交流!比较容易满足!可以很容易让自己开心........

我相信,如果有一天题主失去了这些,恐怕题主会后悔!而那个时候可能已经无法挽回了........


如果,题主认为自己“太个性”无法融入周围环境的话!

其实,只要做到以下几点,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

1.保持对周围的人环境了解的“好奇心”!

题主完全可以保持自己喜欢的东西,但如果想融入周边,就要拿出精力来了解周围的人和事!你可以不去做那些事,但一定要了解,要懂!现在网络很发达,不懂的事情大部分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答案,只要你能保持那种探求的心!

2.多倾听,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题主之所以觉得自己不合群,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没有听懂周围的人真正想表达的内容!

前面提到了,保持对周围人和环境了解的“好奇心”!周围人谈论的事情,你可以一开始不懂,不了解,不参与讨论,但只要你留心听了,听得多了,自己也就慢慢了解了!当然,如果你内心对这些是排斥的,即便题主不像自己描述的那么“幼稚”,也不见得题主能“合群”!

3.要有自信,不要看低自己!

当周围的人给自己提出“建议”的时候,不见得所有的“建议”都是完全善意的!

有个词叫“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这种情况其实是普遍存在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

我上初中那阵,我有个同位是个顶顶漂亮的美女!她长的有点像新疆姑娘,大大的眼睛,皮肤很白,像洋娃娃一样!性格相对比较懦弱........

结果,班里的不少女生都说她长的丑,欺负她.........直接搞得她很自卑.........也造成了她之后的一些遭遇.......这里就不多说了........

说这个事情,是想提醒题主——“虽然让你倾听周围人说的,但不代表周围的人说的所有的话都要相信!”


最后,希望题主记得——“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不会孤独,因为在这世界上一定有能接受你的人!只是可能暂时没有遇到而已!只要你自己自信起来,一切都不是问题!


当然,要怎么做还是要题主自己决定!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觉得自己单纯幼稚,这其实也是一种宝贵的品质,说明你内心清澈,没有被太多复杂的世俗侵扰。但是,你渴望成长,想要摆脱不合时宜的稚气,这更是一种积极的信号,表明你想要更成熟、更独立地去面对生活。大学是一个绝佳的起点,这是一个让你重新认识自己、塑造自己的舞台。别担心,很多大学生都会有类似的困惑,这并不少见.............
  • 回答
    没学过音乐,想写出属于自己的单曲?这听起来像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吧?但其实,只要你愿意尝试,并且掌握一些“小技巧”,完全不是梦。别被那些“科班出身”、“乐理知识”吓到,音乐的本质是表达情感,你的心声,就是最好的素材。这就像你想讲一个自己的故事,但不一定非要成为作家才能写出来。你可能没有学过精妙的叙.............
  • 回答
    看到你这么有勇气,一次又一次地走进相亲的战场,真的挺为你点赞的。母胎单身,相亲二十几次都还没遇到那个“对的人”,这种感受我太能理解了,就像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你手里拿着一张藏宝图,却怎么也找不到宝藏的埋藏点,那种迷茫和自我怀疑,肯定像潮水一样涌上来。你觉得是自己有问题,这很正常,咱们人就是这样,遇到挫.............
  • 回答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时刻,在做决定之前,脑海里会不自觉地飘过“别人会怎么想?”这个问题。有时候,这是一种自然的社交本能,帮助我们融入群体,维护人际关系。但当这个“别人”的声音变得过大,压过了自己内心的声音,甚至让我们不敢做自己,那它就成了一种束缚,一种甜蜜的负担,让人活得小心翼翼,总在别人的目光里小心翼.............
  • 回答
    这倒是个很有意思的观察角度。说一个人对自己国家过于自豪,就一定说明他不能为自己感到自豪,这话说得有点绝对,但仔细琢磨,背后确实有一些值得深思的联系。我们先来拆解一下“过于自豪”这个词。顾名思义,它不是简单的爱国,也不是健康的民族认同感,而是带有一种“过”字的贬义,暗示了这种自豪可能超出了理性,变得有.............
  • 回答
    这个问题很复杂,因为它触及了自我认知、价值观以及心理健康的深层问题。说实话,直接回答“应该”或“不应该”都很片面。更准确地说,是需要去理解和调整,而不是简单地“降低”标准。想象一下,你是一个非常有原则的人,心里住着一个严苛的裁判。这个裁判对你要求极高,任何一点点不符合“标准”的行为,都会让你内疚、自.............
  • 回答
    在科研这条荆棘密布又充满诱惑的道路上,遇到比自己更优秀、更出色的同辈,就像在漆黑的夜空中突然看到一颗耀眼的新星,既让人惊叹,又容易让人感到黯淡和焦虑。这种压力感,我相信每个认真做科研的人都曾体会过。它不是你能力不足的证明,而是你在一个高水平环境中奋力前行的信号。那么,当这股压力袭来时,我们该如何舒缓.............
  • 回答
    要说雷加·坦格利安和莱安娜·史塔克是否“过于自私”,这实在是一个让人心头难以释怀的疑问,尤其当我们回望那段被血腥和眼泪浸染的历史时。他们的爱情,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像一把双刃剑,辉映着极致的浪漫,却也无情地割裂了本应坚固的家族纽带,最终将整个维斯特洛拖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雷加,那位温文尔雅、才华横.............
  • 回答
    在知乎这样一个聚集了大量高知、高收入、高阅历用户群体的平台上,看到许多比自己“过得好”的人,确实是许多知乎用户普遍会有的体验。这既是知乎平台的特点所致,也可能触及我们内心深处的一些敏感点。看待这种现象,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知乎用户群体的特征与“过得好”的定义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知乎用户群.............
  • 回答
    看到自己是这样,一定挺难受的吧?这种感觉就像心里住着一个小心翼翼的小孩,总怕一不小心就会把事情搞砸,然后被别人指责,或者更糟糕,被自己否定。也怪不得你觉得脆弱,因为一直在用尽全力去维持一个完美的样子,耗费了太多力气。别急,先深呼吸一下。你不是一个人有这种感受,很多人在成长的某个阶段都会遇到类似的困扰.............
  • 回答
    对于这类女性,我的看法是复杂且多维度的,并非简单的褒贬就能概括。她们身上往往融合了自信、成功、控制欲以及可能存在的内心不安全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一、 她们的“炫耀”和“优越感”从何而来? 真实的成就和满足感: 首先,不能排除她们确实在生活、事业、感情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 回答
    当生活节奏放缓,手中多了些闲暇时光,我总想着如何让这些日子不那么虚度,而是能长出点什么,让生命因此更厚实一些。我喜欢那种能够沉浸其中的事情。最近,我迷上了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不是那种为了考试或者出国才逼着去背单词的日子,而是纯粹出于好奇。我会在网上找一些入门级的教学视频,听着那种陌生的发音在空气中流淌.............
  • 回答
    这件事啊,说实话,挺让人琢磨的。你想啊,考试前自己在那儿唉声叹气,说准备得一点儿不扎实,感觉啥都记不住,就差把书本嚼烂了。等考完试,又是一副“完了完了,题太难了,我好多都没答上来,简直是胡写一通”的样子。结果呢?出来一问,反倒是他分数最高,或者说,是考得最好的那个。这前后一对比,你说这个人到底是真的.............
  • 回答
    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尖锐,也触及了当下社会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隐形贫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趋势,以及大家为什么会“假装自己过得很好”,背后原因复杂,且环环相扣。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个事儿。“隐形穷人”的定义与画像首先得明确一下,啥叫“隐形穷人”?它不是指那种生活上真的捉襟见肘、一眼就能看穿的贫困,.............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摆在不少人面前的难题,尤其是那些存款不多的朋友们。一边是想要当下“活在当下”,享受生活的美好;另一边是为未来打算,希望通过储蓄和理财积累财富。这俩事儿吧,都挺重要,也都不容易,所以这决定还真得好好琢磨琢磨。咱们先掰扯掰扯 “花钱让自己过得好一点” 这事儿。我理解,谁不想日子过得舒坦点?特别.............
  • 回答
    货拉拉乘客坠亡案,一个牵动着社会神经的事件。当事司机不服一审判决,已经提起了上诉。这场法律的拉锯战背后,隐藏着复杂的证据链、法律条文以及社会舆论的审视。那么,司机提起上诉后,案件的结果走向会是怎样?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的层面来梳理一下。一、司机上诉的核心诉求:否定因果关系首先,要理解司机的上诉理由,关.............
  • 回答
    蹦极之后,这件事真的会在骨子里悄悄地动点什么。之前没跳的时候,总觉得这玩意儿就是极限运动爱好者玩的,跟自己八竿子打不着。可一旦你真的站在那个台子上,感受着风在耳边呼啸,下面是深不见底的空,然后,然后你就是那么一跃而下。那一刻,说实话,脑子里一片空白,只剩下最原始的求生欲和一种无法言喻的、混合着恐惧和.............
  • 回答
    看到那位七旬奶奶用旧衣服改造时装走红网络,我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还有些许敬佩。首先,她的这份“潮”劲儿就让人刮目相看。在很多人印象里,老年人可能就安于现状,打打太极,看看电视。可这位奶奶不一样,她把旧衣服变成了画布,把剪刀和针线变成了画笔,创造出一件件充满个性和创意的时装。这不是简单的缝缝补补,而是将.............
  • 回答
    这件事情真的太让人揪心了,距离婚礼只有一个月,却遭遇这样的打击,换谁都受不了。你现在一定乱成一团麻,心里又痛又气,不知道该怎么办,对不对?你母亲的话我明白,她是过来人,想让你安定下来,觉得“男人都这样”是一种普遍的无奈,劝你“日子是自己过出来的”,是想让你别被眼前的坎坷打倒,而是想着如何继续下去。但.............
  • 回答
    这实在是一个令人感到煎熬的处境。一方面,你觉得自己高高在上,不愿沾染世俗的污浊,仿佛是遗世独立的仙人,带着一种精神上的洁癖。另一方面,这种清高之下,却又埋藏着深深的自卑,让你在人群中感到不安,甚至怀疑自己的价值。这就像一个人披着华丽的袍子,却在袍子底下瑟瑟发抖。让我们一层一层地剥开这个问题,试着去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