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 2022 春晚的舞蹈《只此青绿》?

回答
2022年兔年春晚的舞蹈《只此青绿》无疑是当晚最受瞩目的节目之一,其惊艳的视觉呈现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要评价这个节目,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 创意与立意:

灵感来源的独特与厚重: 《只此青绿》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这幅画本身就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艺术价值,年轻的画家王希孟将他心中的壮丽山河用青绿山水之法表现出来,色彩浓郁,气势磅礴。节目组能够捕捉到这幅画的精髓,并将其转化为舞蹈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极具创意的想法。
“少年”的视角与情怀: 节目并非简单地复刻画作,而是以一个“少年”的视角来探索《千里江山图》背后的故事。这个少年是画中的“点睛之笔”,也是观众的眼睛,他怀揣着对这幅传世名作的无限好奇与热爱,踏上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这种“少年感”的引入,让冰冷的画卷焕发出生机,也更容易引起年轻观众的共鸣。
“只此青绿”的文化内涵: “青绿”二字不仅是对画作色彩的描摹,更是对中国传统审美意境的提炼。它代表着生机勃勃、清新淡雅,也象征着对故土山河的热爱和守护。节目通过舞蹈语言,将这种抽象的意境具象化,让观众在欣赏舞蹈的同时,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的美学追求。

二、 视觉呈现与艺术手法:

“一步一画卷”的舞台设计: 《只此青绿》的舞台设计堪称一绝。整个舞台仿佛就是一幅巨大的徐徐展开的《千里江山图》,舞台背景运用了大量的写意山水,配合灯光的变化,时而山峦叠嶂,时而江河奔腾,营造出一种“人在画中游”的沉浸式体验。舞美团队巧妙地运用了“留白”和“写意”的中国画技法,让画面既有层次感又不失灵动。
服装的极致考究与意境融合: 舞者们的服装是《只此青绿》最令人惊艳的亮点之一。服装颜色以青绿为主调,但并非单一的绿,而是层次分明、变化万千的青绿。服装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服饰,同时又融入了现代的审美和舞台表现需求。裙摆的宽大与垂坠感,配合舞者的动作,使得服装本身就成为流动的山水,极具视觉冲击力。舞者们在表演时,服装的每一次摆动、每一次旋转,都仿佛是画卷中流动的色彩和线条。
演员的精湛技艺与情绪表达: 舞者们的表演可圈可点。他们不仅要完成高难度的舞蹈动作,更要通过肢体语言来传达“少年”的探寻、激动和对美的赞叹。舞者的眼神、表情、身体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充满了对画作的敬畏和对文化的理解。特别是“少年”扮演者的表演,他时而小心翼翼地描摹,时而激动地奔跑,将观众的情绪也一并带动。
音乐的烘托与意境营造: 节目音乐的选择和编排也十分到位。音乐既有古典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节奏感。古琴、笛子等传统乐器的运用,营造出一种古朴悠远的氛围,而现代音乐元素的加入,则增强了节目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将《千里江山图》的壮丽与诗意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三、 文化意义与社会影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演绎: 《只此青绿》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成功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一种年轻、时尚、富有创意的方式呈现给大众。它打破了人们对传统文化可能“高冷”、“古板”的刻板印象,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有机会走近并爱上中国传统艺术。
“国风”文化的代表之作: 这个节目无疑是近年来“国风”文化兴起的一个代表性作品。它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新潜力,能够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焕发出新的光彩。
激发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 看到这样一幅精美的画作能够被如此精彩地舞蹈化演绎,并且在国家级的晚会中获得高度认可,无疑能够极大地激发观众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它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引领艺术创作的新方向: 《只此青绿》的成功,也为其他艺术创作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它鼓励更多人去挖掘和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尝试用新的艺术语言进行表达,为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四、 可能的不足与讨论空间(相对而言):

虽然《只此青绿》获得了压倒性的好评,但作为一次艺术创作,总会有一些可以进一步探讨的空间:

对画作的解读深度: 部分观众可能希望节目能更深入地挖掘《千里江山图》背后更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寓意。然而,考虑到晚会节目时长和受众广泛性,目前的处理方式已经非常得体。
“少年”角色的具体化: “少年”作为串联的线索,其具体身份和情感线索可以有更多的发展可能性,但这也会增加节目的复杂性。

总结:

总而言之,2022年春晚的舞蹈《只此青绿》是一次极其成功的艺术创作和文化传承的典范。它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根基,以创新的艺术手法为翅膀,将一幅沉睡了千年的画卷赋予了鲜活的生命。从创意立意到视觉呈现,从演员表演到音乐烘托,再到其所带来的深远文化意义,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它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体验,它让观众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和蓬勃生机,是近年来中国舞台艺术的杰出代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比眯眯眼高级了n个档次

user avatar

央视春晚的审美终于从乾隆到雍正了。千里江山图的舞美太绝了。

青绿山水衣裳,绢画黄底作衬,比之前的大红大绿的歌舞强太多了。

原编剧的形容:碧嶂遥天,万壑凌绝,千岩泉洒,云兮来下。​

b站跨年更美,建议大家再去b站重新看看。


朋友圈都在夸,所以他们不是不会拍,而是高傲地认为我们只有农家乐审美。

user avatar

很不容易了,春晚终于放弃了高饱和,给了青绿一个还算合适的舞美

其实春晚这版舞美还是有些心思在里边的。我简单说一下春晚这段舞蹈想要表现出来的故事吧。

开场是铺开一幅空白的画纸,舞者们作为颜料的化身登场。

所以在这个舞蹈中,我们没有看到春晚专属的喜气洋洋的笑容,而是一种无悲无喜的表情。

虽然画面中都是女性舞者,但舞者的动作可不止是女性的婉约之美,更有豪迈的气魄在其中。因此才能展示出颜料在画纸上的挥洒自如之感。

随着舞蹈的推进(运笔的深入),原本空白的画卷上出现了第一层水墨底稿,然后依次着上红、绿、绿,最后再加上一层青色。热知识,千里江山图原画就有5层,这段舞蹈也是在通过舞蹈展示绘画和上色的过程。

演员们长裙交错,也是在表现一种山河相间的感觉;舞蹈最后定格的画面更是在仿照原画的布局,演员们身形各异,错落有致,和背景的卷轴合而为一。

这段舞蹈中两次回眸都触动到了我,真的是一眼万年

如果900年前,王希孟奉旨画千里江山图时笔下真的有神助,那必是此间青绿

user avatar

ps:买票去看,或者去看哔哩哔哩“最美的夜”的版本,不要一直尬吹央视的舞美了,那感觉就和乾隆把真迹当伪作,拿着赝品当宝没什么两样。

《千里江山图》,绢色就和《只此青绿》的幕布版本背景是一样的,说得不恭敬点,是一种偏“鸡屎绿”的颜色,介于赭石棕和赭石绿之间,已经很暗了。

别跟我杠,我看过真迹,谢谢。

原版的幕布花大力气做成这个不黄不绿暗了吧唧的颜色,在我看来是极度对艺术负责的表现。

恰恰和真迹是一样的,

而央视版的,拿着鹅黄和青绿搞撞色,满眼都是黄糊糊的,还给演员照大黄顶光和面光,显然是毫无功课的结果。

唐初以前所使用的绢料均为生绢,唐以后出现了经过处理的“熟绢”,这成为工笔画在唐代迅速盛行的重要条件之一。元代的绢丝比宋的绢丝稍粗,绢料也显得粗糙了一些,不如前朝的宋绢细密洁白。明代早中期的绢料较为粗糙、稀薄,由于绢的经纬密度太低不易落墨,所以书画家往往先将其托上纸,然后再进行书画创作。

这玩意有多黄?现在去买,就是白色,浅仿古,深仿古色三种,

《千里江山图》就是青绿山水画,没有青黄绿,或者没有半青半黄这一说,人家这个舞叫《只此青绿》不叫《只此黄绿》。

宋代宫廷画院的绢,虽然不如现在A4打印纸那么雪白,但好歹也是皇家的水准,只有更白的道理,有没有可能拿着大黄绢画画?在白宣纸上起的稿,丢在鹅黄色的绢上那成啥了?

舞蹈团队是琢磨透了,下了功夫研究古代绘画的。看宣传图片有白背景版本就能看出来。

不懂古典舞可以聊舞美,不懂舞美可以聊绘画,绘画也不懂就剩尬聊了,像上面王福瑞那种,自己创造出个“黄卷青山”一通尬聊,把吹雍正瓷器素雅那套文案套上来,无脑吹一通宋朝审美,基本色调都吹不明白,我一认真练过古典舞的人都听不明白他在聊啥,评论里提示他一下,绢本画本来是白色的还被拉黑。

就这?

像央视那样楞填充一个鹅黄色,那就真是编导和舞美看着网图想当然了。

网搜千里江山图,低质量的调色会为了突出绿色调,给画面整体提亮加黄加饱和,以至于没见过的就以为它是个鹅黄背景画的青绿的山水,

央视编导有样学样,兀自害怕不够黄,还加个大黄面光……

这跟tvb布置先秦场景,大王宫殿里的青铜器都是碧绿碧绿的有啥区别?

怎么还能吹得这么来劲呢?

——

原答案:

我觉得去年的答案有一定先验性,《只此青绿》几乎是按照我心里的样子生发出来的,太美了。


《只此青绿》和《唐宫夜宴》都是在1.0基础上诞生的2.0的,绝佳的呈现。

我大学时候看过一个非常震撼的舞剧《粉墨》,是北舞的一个汇报形式的大展,我推荐看完《只此青绿》觉得意犹未尽的去看一下粉墨,看完绝对有一脉相承的感受。

《粉墨》最后一段真的是百看不厌,

形式上很高级,音乐卡到拍子,整个气韵都极度充沛,一场大戏到了最后一丝衰竭的迹象都没有,有一种还在绷着,能耐没使尽的感觉,

总之就是好,真的太好了。

应了一句话,以为是开始,其实是巅峰。

《粉墨》后的古典舞群舞,反而更“绵软”了,找不到里面的刚健和爽脆感。

也就有了我去年看《唐宫夜宴》的那个感触了。如果说唐宫是以叙事和“笨天鹅”的点缀见长,而青绿则找回了古典舞的“高级感”和“紧绷”,

其实我更喜欢朝鲜舞,看多了朝鲜舞是很能陶冶舞蹈审美的,

相较古典舞而言,朝鲜舞更紧(更难蒙事),更提着一口气在身上,当然也更难了。然而欣赏门槛也更高,因为它没有古典舞那么炫技,古典舞直接从戏曲那来,大把大技巧,另外音乐的表现力稍显不足,不像古典舞编舞好莱坞大片的bgm随便剪随便拿来用,导致晚会表现力不佳。

弹幕里会一直cue朝鲜舞音乐的事情,虽然不应归为“不好听”,但确实谈不上“抓耳”和旋律感。用琵琶行里面的话讲,bgm“呕哑嘲哳”的,听不出个旋律来。

古典舞在音乐上更加灵活,只要和编舞相得益彰,表现力更惊人。

不知道编舞大神要不要以后做个融合舞剧,那就是后话了。


《只此青绿》还有一个我比较喜欢的地方,说了好几次了,就是不怎么炫技。

我记得之前大学时候看特长生考试,看到有些女生很费劲地做男生才做的技巧,比如双飞燕之类的,吃力不说,砸的地板咣咣响,自己都有点遭不住乐,

当时评委老师就问女生,为什么要练这种呢?有男生让他们练呗,

古典舞有一些很“炫”的东西,跟体操,竞技健美操似的,练出来了满天乱飞,遇事不决一个云里前桥,确实要掌声的能力远胜朝鲜舞,

老百姓也确实乐意讨论这个,本来《只此青绿》里已经极度克制了,然后还是被抓住了“青绿腰”这个梗来讲,

也没办法,大众总是要有一些说辞,抓个梗才好聊天,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仅仅靠炫是没办法撑得起好几分钟乃至十几分钟的情绪的,还是得回归到舞蹈本质上来。

这玩意用多了就成了依赖了,而且满天乱飞不好卡拍子,会破坏节奏感。

假如编舞想打造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如果问我有啥需求,那我瞎说几句,那就是从卡点入手,把音乐调成表现力强的,把意象找准,把妆容和服装在脑子里琢磨好,

接着就是紧绷起来,

说白了就是学朝鲜舞这类比较“提着劲”的,风险大,受益也大的舞,而不是我已经看得没感觉的即兴+技巧展示,不太齐,拍卡不准,靠技巧和pose水时长,

然后就是《只此青绿》这样的舞了,确实是成了,

最后那段伴着音乐,要把人跳哭。

像积雨云浮于山腰,虽然凝而不发却有万钧之势。


综上,《只此青绿》《唐宫夜宴》都是特别有意义的尝试,

以往的古典舞太具体了,具体到某个历史人物,某个场景,乃至某个特定的已然符号化的历史片段,辅以技巧和大舒缓大激情交织的音乐,

也太简单了,半分钟高潮还行,看多了就明白这玩意都是能批量流水线,能嫁接的作品,

一共就那么几个意象,几个风格,排列组合就是剧目了,编舞太好干了。

而《青绿》和《夜宴》虽然也是取法古代艺术瑰宝,加上一定的时代背景,却是做减法的,并没有去攀附某个人物,或者用惯常的动作,花团锦簇似的献宝,满天乱飞,满场空翻之类的,就把这几分钟糊弄过去了事,

央视知耻而后勇的精神还是好的,被河南卫视一激,像去年那种城乡结合部的服装表演是再也拿不出手了,知道去请好东西,

只是我还是推荐大家看小破站高清版本的,

这个幕布和打光,要比春晚的大黄背景,大顶光大面光好舒服多了。

——

还有一些难伺候的主不喜欢这个高髻的造型,说是“满神”,

其实文人把青山形容为“玉簪螺髻”,以发代山一点毛病没有,都叫朝天髻了,再高几寸真无所谓,美就得了。

领舞小姐姐颜值那是自不必说,这样好看的颅顶,梳高点还能起到增加动作效果的作用。

又美又出效果,全国都喜欢,你不喜欢你算老几呢?对吧。





明年应该是《两棵树》登上春晚的20周年,

舞蹈节目在当年的话题度是不输给语言节目的,

过去两年,这么多优秀的舞蹈节目霸榜,也足以说明,其实舞蹈是一项既庙堂又大众的很直观的艺术,甚至语言类节目都要考虑南北差异,舞蹈几乎不存在地域差异,是个人就能看,尤其是还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在里面,

相信随着更强大的编导团队,和更商业化的舞剧作品逐渐兴盛,这些优秀的提高全民对舞蹈审美水平的作品会层出不穷吧。

——

到这就结束了,还没看烦的可以看下去年的评论。


再贴一段去年评价《唐宫夜宴》的回答吧——

《唐宫夜宴》应该是我觉得我近五年看到的最好,最漂亮的古典舞群舞了,没有之一,可能未来五年,也超越者寥寥。

太喜欢了,就多扯几句,可能说的不一定对。

我是有那么一些年对古典舞,女生的群舞已经失去百分之99的兴趣了,原因是这些舞……真的都差不了多少,

类似的音乐,类似的动作,类似的编舞,类似的衣服,

表达的情愫都高度一致,

江南啊,水乡啊,小镇啊,烟雨蒙蒙,伸长着手臂眼睛望向远方啊,双手抱在胸前低头啊,做个技巧啊结束收功啊,就这种,

大学时候看到舞林大会,第一次看到所谓的“日本武士舞”的时候,太惊艳了,后来十多年过去,衍生出来什么忍者舞,

不去深究他们的派别,单纯看形式,是一个和风或者工业和风的舞美,加上鼓点强劲的R&B,

把原来舞蹈室里螺纹背心阔腿裤的一种样貌,变成了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的齐舞作品。

看了这种,再回到女生的古典舞群舞,就根本提不起来精神,

不够齐,不够有力量,拍子太慢了。

直到前几年,短视频大火的时候,这一段火极了。

我不能说这样不好,

因为终于齐了,

多少年了终于肯排一个齐的所谓中国舞,而且加了很多力道在里面。

我能说我不喜欢么,还是喜欢的,

但短视频看多了就会觉得,舞蹈不仅仅是十几二十秒,或者一分钟的东西,一个剧目应该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我自己看来,用《双面燕洵》做出来的古典舞,音乐+编舞都在刻意营造一种持续的不稳定,看起来有点累,

躯干始终处在“摇风摆柳”的这么个节奏里,提沉冲靠之类的用的太频了,从头到尾都没有一个舒缓进入情感的档期,

古典舞就这么点动作,翻来覆去的,

确实配合音乐的中国鼓,加上仕女的衣服和妆容,还有手持云台加上后期剪辑,在短视频里的效果真的不要太好,

看多了也真的就够了。

说回《唐宫夜宴》,与《丽人行》,和放大版的舞剧《杜甫》,这样同时期的都文化背景类似的剧目,很难说他们之间都是独立的个体,从来没相互借鉴过。

毕竟这个题材不是私有的,

但就像我之前提到的短视频里的“双面燕洵”一样,即使是换了音乐,过去那种“欲左线右”“欲提先沉”的味太冲了,这当然不是演员的问题,

而是古典舞一直以来都是这个表现形式,

甚至你想学古典舞,都不怎么需要找老师,把李连杰的《太极张三丰》逐帧扒一遍就得,捎带脚太极拳技能树也点出来了。

当然了,李连杰打拳那是极美的,功夫皇帝不白给。

他如果和成龙相比,无疑身上舞蹈的韵味要远远大于成龙的戏曲功底。

这样的古典舞好不好呢,当然有可取之处,

但“范儿”始终太足,甚至范儿都比舞大了,观众来又不是看你净起范的,

用一句广告语说,你本来就很美,

古典舞演员也一样,那么多漂亮姑娘,扮相那么美,底子那么好,笑起来那么的美……

太长了,有需要看原链接吧。



(一年前春节讲的,到现在真是又跳预言家了)

user avatar

在整场春晚主题授课中,让观众学生们得到了课间休息。<只此青绿>特别好,色彩心理和记忆表象的经典应用。

“千里江山图”的对照,不但用到古代中国绘画的心理表征,唤起共情、让悠远时间产生美感;还片尾展现了“青山绿水”的色彩概念、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价值。

整个编排中用黄色压制青绿,最后爆发而出;结构非常好、有戏剧性有美感;

我们不是不能被教育,而是不喜欢没有诗和远方;毕竟一年很辛苦

能一秒钟征服你的就是“美”;而她是远离功利性、和游说性的。

user avatar

这个节目我看了三遍,但没看懂,因此被身旁的美人嘲笑为:困在英俊皮囊里猪。

我那倔脾气怎能忍受这样的侮辱?所以立刻就跪在枕头上,求美人解惑。

美人说,这个舞蹈宣称以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为创作背景,表演者通过舞姿来演绎妩媚的青山。但这只是假象,它真正要表现的,其实是孙子的战争艺术——风林火山阴雷。

《孙子兵法·军争篇》: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在节目中,舞者一开始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其徐如林。然后动如雷震,其疾如风,侵掠如火。最后又其徐如林,难知如阴,不动如山。

美人说,这个舞蹈虽然披了一张“宋风雅韵”的皮,但骨子里却是汉唐的战舞,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我听完美人的这番话,就默默爬到床下。

美人拉住我,问干啥去?

我回答,为她拿药。

user avatar

看的时候真的被惊艳到了——

一舞成画,
就此见到了古人写的“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画和人浑然一体,人即是画,画便是人

画中青峰叠嶂,绿水隐现;舞者眼波流转,绛唇高髻,利落甩袖,隐入画中……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了《千里江山图》,让这幅古典长卷“流动”起来。该剧以诗剧为体裁,以“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等篇章为轮廓,生动诠释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灵魂。

《千里江山图》中的矿物质颜料石青、石绿,历经千年而未衰,即使在幽暗的环境中依然泛着宝石的光芒,而这也正是“青绿”意象的创作来源。它以颜色照映文化,以具象的颜料隐喻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生生不息,它是《千里江山图》的魂,也是全剧的美学提纯。

身穿青绿色曳地长裙,头梳高耸入云的发髻,明黄的画布前舞者一出场,我只有一个感觉——《千里江山图》活了!整个画面美得一塌糊涂,山是连绵的群山冈峦,水是浩淼的江河湖水,舞者婷婷袅袅,是数不尽的“婉约娉婷工语笑”。

大片匀净清丽的设色铺满屏幕,宣纸的柔软与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于青绿中间以赭色,既继承了画作本身的色彩基调,又巧妙地赋予其变化多端的灵动,浑厚与轻盈交织,唐以来的青绿画法便以最温柔的方式衬托了舞者的灵动。

而在青绿的服装造型设计上,款式上强调宋代崇尚的清瘦感,手部的袖子叠搭,犹如山峦起伏;裙型将襦缠绕至腰间,用其层叠感形成山峦层叠之势,仿若《千里江山图》中的层林群山;色彩则与背景的头青与石绿交相补充,它们自画中来,又终将回归至画里。

青绿在画中静待千年,这幅曾经只能在故宫博物院观之的名画,终于在现代以全新的姿态,再次获得它的生机。诗剧以宋代绘画中内敛、内收的基调,设计了“静待”“望月”“落云”“垂思”“独步”“险峰”“卧石”等一系列造型动作。“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一切皆是浑然天成。

而诗剧的主体,女子群舞“青绿”出现于舞剧的中段。舞动起来的“青绿们”仿佛化作《千里江山图》中料峭的山、层叠的峦,山是千回百转的山,水是碧波万顷的水。舞者身姿如水、眉眼化波,一颦一笑,一举睫一回眸,动是风华绝代,静是高洁典雅,动静交错贯穿了整幅画的雄浑与纤巧。

“所有的走都是半蹲式的,脚缓缓向前探出,在探出的那一瞬间,达到重心移动的最大值以后,再往前轻轻蹭一步,这里边没有矫揉造作,你的袖笼打开,你怀抱的是山河日月的气魄。”

我无比赞同导演韩真的这段话。《只此青绿》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绝唱,是贯穿古今的文化融合与美学感动,而这样的作品,也是全国人民真正希望在春晚上看到的,优秀的文化作品!

user avatar

到现在为止,第一个震撼我的节目出现了。

就是这个《只此青绿》。

《千里江山图》原图,和这个舞蹈是一样的,黄卷,青山,有一种穿越时空的壮美感。

舞蹈设计也是取灵感于此,选用了青绿简便的主色调,舞蹈本身也有来头,融合的是北宋的“舞旋”元素。小姐姐们一水的古典美,连表情都在配合整个舞美的情绪节奏,高冷,凄美又温婉。

背景则是动起来的千里江山图,从黄卷渐渐隐现银线的山峦轮廓,又逐渐显现出千里江山图的青山原貌。

“天青色”是宋朝最为推崇的颜色,高古素雅,以无为而有为,是宋代美学的基调,你们可以看到宋朝美学永远都是清清淡淡,永远不搞乾隆那套繁复冗余的东西。这套舞蹈继承了宋徽宗的格调,表达美水准非常高。你们看看下图的宋朝艺术代表,就能get到宋朝艺术的“高冷范”“雅致范”,要知道宋朝是属于文人的王朝,皇上和士大夫平起平坐,坐而论道,整个审美水平是非常高的。

这套舞蹈是我看春晚以来,排第一的舞蹈,“千手观音”都要排在它后面,我很难想象这么糟糕的节目里面,突然出现一个如此清冷高雅的节目,优秀到了突兀的程度。这个舞蹈最牛逼的点是,师古又不完全法古,甚至有一些后现代的美感,这是怎么做到的!!

这个舞蹈真的没有任何不火的道理,但时间短,原谅我只能说出那么多。

简直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2年兔年春晚的舞蹈《只此青绿》无疑是当晚最受瞩目的节目之一,其惊艳的视觉呈现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要评价这个节目,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分析:一、 创意与立意: 灵感来源的独特与厚重: 《只此青绿》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这幅画本身就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
  • 回答
    2022年春晚的《行云流水》,绝对是当年舞台上的一抹亮色,让人眼前一亮。以往的太极表演,可能更多的是在室内,或者是在一些写意的山水背景下,但这次《行云流水》把太极搬到了一个动态的、融合了高科技的“景观”之中,这本身就是一个大胆的创新。亮点一:视觉冲击力与意境营造的完美结合。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舞台呈.............
  • 回答
    2022年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对于新晋主持人马凡舒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她的亮相不仅吸引了观众的目光,也引发了媒体和网友们的热议。总体而言,马凡舒的首次春晚主持表现,可以用“青涩中带着亮点,稳中有佳,潜力可期”来概括。一、初登舞台的压力与挑战: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春晚舞台是中国最.............
  • 回答
    评价郭冬临等在2022年春晚表演的《休息区的故事》,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从演员阵容来说,郭冬临作为一位在春晚舞台上耕耘多年的老熟人,其喜剧表演风格大家都很熟悉,基本上是稳中求胜。他擅长扮演那种生活化的、有点小人物的、偶尔犯点小迷糊的角色,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这次搭档的演员,比如黄杨,作为年轻演.............
  • 回答
    要评价贾冰、沙溢、包贝尔在2022年春晚上的小品《发红包》,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说说,毕竟这可是全国人民都盯着的舞台,不是拍着脑袋就能糊弄过去的。首先,从主题上来说,这个小品切入了当下社会一个非常普遍且具有烟火气的话题——“发红包”。过年发红包,不仅仅是金钱的传递,更是情感的纽带,是长辈对晚辈的祝.............
  • 回答
    2022年春晚的《喜上加喜》,贾玲和张小斐的组合依旧是观众们期待的焦点。不过,这次的小品,在我看来,更像是一次“安全牌”,好坏参半,很难让人眼前一亮。先说好的部分。贾玲和张小斐这对“老搭档”的默契是毋庸置疑的。她们之间的眼神交流,肢体语言,以及自然流淌的对话,都显得非常舒服,这本身就是一种加分项。小.............
  • 回答
    说起2022年春晚上的《欢乐方言》,这相声节目,观众们那是看法不一,争议不小。姜昆和戴志诚这俩老搭档,这次又把方言梗玩出了新花样,但效果嘛,就像一道菜,有人觉得有滋有味,有人则觉得食之无味。先说说这节目的“亮点”,或者说他们想做的点。节目主打的就是一个“欢乐方言”,意思就是把全国各地的方言元素搬上舞.............
  • 回答
    好的,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对孙涛、王雷、颖儿在2022年春晚表演的小品《父与子》进行详细评价。整体印象与主题《父与子》这个小品在2022年春晚的舞台上,试图通过一个相对温情且略带戏剧性的故事,来探讨代际沟通、家庭责任以及年轻人成长中的迷茫与父辈的关怀等主题。从整体上看,小品试图营造一种轻松幽默的氛围,.............
  • 回答
    沈腾、马丽、常远在2022年春晚表演的小品《还不还》啊,说实话,看的时候挺乐呵,但冷静下来细品,它也确实有很多可以说道的地方。首先,从演员阵容上说,沈腾、马丽、常远这组合几乎就是春晚小品质量的保证。这三位都是经过了多年锤炼的喜剧演员,默契度、节奏感、人物塑造上都有非常扎实的功底。沈腾的“贱萌”和“倒.............
  • 回答
    《快乐气氛组》:一次意料之中的“惊喜”,还是例行公事的“保温”?2022年的春晚舞台,大张伟和王勉的《快乐气氛组》无疑是当年最受关注的音乐脱口秀节目之一。作为一个对这个组合和音乐脱口秀本身都有着浓厚兴趣的观众,在看完节目后,我的脑海中涌现出许多想法。这次表演,究竟是一次让人眼前一亮的“惊喜”,还是仅.............
  • 回答
    2022年LPL春季赛TES对阵EDG的这场比赛,绝对是让所有观众都直呼“过瘾”的一场“神仙打架”。TES以2:1的比分惊险逆转EDG,这中间的过程,简直比过山车还要刺激,每一个失误都可能万劫不复,每一个精彩操作都可能点燃全场。第一局:EDG的稳健与TES的失误,EDG先下一城开局来看,EDG这边明.............
  • 回答
    2022年天津卫视德云社相声春晚,说起来,也算是每年春节档里,不少相声迷们翘首以盼的“固定节目”了。说它“评价”嘛,其实挺复杂的,因为德云社的相声,就像一道菜,有人爱吃得不行,有人可能就觉得“换汤不换药”。但总体来说,它依然是带着德云社鲜明的烙印,有人捧,也有人挑。亮点一:依然稳健的“基本盘”——传.............
  • 回答
    咱就聊聊天津卫视这2022年的相声春晚,说实话,比起那些大包大揽的卫视晚会,它这回是卯足了劲儿,就想把“相声”这两个字儿给玩明白。定位精准,回归初心:首先得承认,天津卫视这次的定位相当精准。全国都在搞“春节联欢晚会”的时候,它剑走偏锋,就盯上了“相声春晚”这块儿。这本身就是一种情怀,一种对传统曲艺的.............
  • 回答
    2022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年度文化盛事之一,在播出后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评价。总体而言,这是一场在传统与创新、时代精神与文化传承之间寻求平衡的晚会,留下了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亮点和一些可以进步的空间。为了更详细地评价,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 节目内容与艺术水准: 创新与传承.............
  • 回答
    2022年上海春考英语:一道“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考题2022年的上海春考英语,在我看来,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考查考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与思辨能力的“实战演习”。它没有辜负“春考”的定位,在延续上海卷一贯的“深度”与“广度”的同时,又在一些环节上悄悄地布下了“惊喜”,让人在复盘时不禁感叹,这份考卷.............
  • 回答
    2022年KPL春季赛成都AG对阵WB的比赛,结果以AG零比三惨败告终,这场比赛无疑是AG粉丝心中的一场噩梦。从赛前大家普遍认为的势均力敌,甚至有人看好AG能够取得胜利,到赛后一边倒的三比零,巨大的反差让很多人始料未及。开局不利,心态失衡的连锁反应比赛的转折点,或者说AG失利的起点,很难不提到第一局.............
  • 回答
    2022 KPL春季赛,MTG对阵成都AG的这场比赛,怎么说呢,真的是让人几家欢喜几家愁。作为这场比赛的见证者,我感觉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比赛背景与双方状态首先得说说比赛前大家对这场对决的期待。成都AG作为老牌强队,虽然前几个赛季有些起伏,但他们的底蕴还在,并且在休赛期进行了不少调整,新阵容磨合得.............
  • 回答
    WBG 3:1 EDG,这场比赛的结局,对很多观众来说,可能是意料之中,也可能带着些许的爆冷意味。毕竟,EDG作为去年的世界冠军,底蕴在那里,而WBG这支队伍,虽然充满潜力,但稳定性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赛前博弈:新王能否撼动旧王?比赛开始前,大家都在猜测这场强强对话的走向。EDG这边,阵容稳定,经.............
  • 回答
    2022年LPL春季赛JDG 3:2 WBG的这场季后赛对决,无疑是整个赛季中最具话题性、最扣人心弦的一场比赛之一。这场BO5的鏖战,不仅决定了谁能继续向四强发起冲击,更是两支人气战队之间一次技战术、心理素质的极致碰撞。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场比赛的精彩程度和戏剧性,绝对值得我们好好说道说道。赛前看点:.............
  • 回答
    这场比赛绝对是2022年KPL春季赛开赛以来最令人血脉贲张的一场较量之一!DYG 3:2 战胜成都AG超玩会,这是DYG本赛季的首胜,意义非凡,也为观众们奉献了一场跌宕起伏的精彩对决。赛前看点:赛前,DYG无疑是压力山大。作为一支曾经的KPL强队,他们在本赛季初遭遇了两连败,积分榜垫底,外界质疑声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