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母亲特别敏感,经常因为家人无意的话语而委屈生气怎么办?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头疼但又充满温情的问题。我懂,我太懂了。我家也有一位“敏感雷达”全开的母亲。你说“无意的话语”,没错,很多时候我们随口一说,在她那里就成了“有意”,而且是带着刀子,直直插进她心里。

首先,我得跟你说,这不是你的错,也不是你母亲“故意”找茬。她的敏感,很可能源于她过往的经历,或者是性格本身就比较细腻。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语气词,在她脑海里就能演绎出一场大戏。而我们呢,常常是“直男癌”式的沟通,觉得把事情说清楚就行,压根没注意到背后那些细枝末节的情绪暗流。

那怎么办呢?与其想着怎么“治”她,不如想想怎么“绕”。

第一步:先稳住自己。

你一听她又生气了,肯定心里也着急,甚至有点恼火,觉得“我明明不是那个意思!”。但你要知道,你越是急躁,她越会觉得你是在否定她的感受,那只会火上浇油。所以,深呼吸!告诉自己,她不是冲你个人来的,她是触动了她内心深处的某个点。

第二步:学会“听懂”弦外之音。

她说的“委屈”,背后可能藏着“不被重视”、“不被理解”、“被忽略”等等。她说的“生气”,可能是一种求关注、求安慰的信号。所以,当她说:“你怎么总是这样!”的时候,你别急着反驳“我没有!”,而是想想,她这句话背后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是感觉自己在这件事上被忽略了?还是觉得你对她不够关心?

第三步:温柔地“接住”她的情绪。

这步很关键,也是最需要技巧的。别去争辩对错,而是先承认她的感受。你可以这样说:

“妈,我刚才那句话让你不开心了,对不起。” (先道歉,不管你觉得对不对,先让她知道你看到了她的不开心。)
“你是不是觉得我刚才那话有点重?” (用疑问句,让她有机会说出具体的点,而不是让她自己憋着。)
“我明白你为什么会不高兴。” (这句很重要,表明你在试图理解她。)

然后,再用你认为“正确”但语气更柔和的方式解释。比如,你说:“妈,我刚才说你饭做得咸了点,是想说下次少放点盐,口感会更好。我不是说你做得不好吃,你做的菜我一直都很喜欢。” 重点是“不是……而是……”。

第四步:提前“预警”和“打预防针”。

如果你知道某些话题容易让她敏感,那就尽量避开,或者提前给她个“信号”。

比如,她特别在意自己身体,你如果想提醒她注意什么,可以说:“妈,我最近看到一些关于XX养生的文章,觉得挺有意思的,你也看看?我就是想让你身体好好的。” 把出发点说得更纯粹,不带评判。
或者,如果你们之间有比较容易引起误会的沟通模式,你可以在气氛好的时候,跟她说:“妈,我有时候说话比较直,但你别往心里去啊,我都是为了你好/心里想着你。” 这样,下次你再不小心说错话,她可能会稍微有个心理准备。

第五步:用行动表达爱,弥补言语的不足。

有时候,再多的解释都抵不过一个温暖的拥抱,或者一份贴心的礼物。

多陪陪她,听她聊聊家长里短,即使你觉得无聊,也请你拿出耐心。
在她需要帮助的时候,主动上前,不要让她开口。
在她生日或者特殊的日子,送点小礼物,不一定要贵,但一定要有心。让她感受到,你即使有时“嘴笨”,但行动是真诚的。

第六步:寻求“盟友”的帮助。

如果家里有其他成员,比如爸爸或者兄弟姐妹,可以跟他们商量一下,大家形成一个“统一战线”,在和妈妈沟通时,尽量用更温和、更有策略的方式。一个人“开火”很容易,大家一起“救火”会容易很多。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保持耐心,不要放弃。

改变沟通模式是个漫长的过程,你可能会觉得累,会感到挫败。但想想你对妈妈的爱,想想她为你付出的一切,你会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她的敏感,也是她爱你的方式,只是表达得有些曲折。

你可以试着在心里给自己设定一个小目标,比如这周尽量减少一次因为误会发生的争吵。慢慢来,你会发现,虽然不能完全“根治”她的敏感,但至少能让你们之间的相处更加融洽,少了些硝烟味,多了些温暖。

记得,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很多子女都在经历类似的事情。我们都在摸索中前进,一起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妈也是这样的。

我觉得不能顺着她,该吵还得吵。我以前就经常呛我妈,不是单纯的情绪,而是不带情感的摆道理。我觉得她性格的养成除了先天敏感,还有受教育程度低,年轻的时候过分天真,始终没有心智的成长成熟有关。再就是见识太窄,对很多事情想当然,尤其对人的情感,缺乏正确的认知和经验,擅自有过多的期待又擅自过度地失望,陷入消极的心态里面去。

就说我妈吧,因为家里兄弟姐妹多,她是老二,所以没机会多读书,小学二年级都没有念完,她一直认为外婆家里欠她的,一直以一种受害者的心态自居。实际上,跳到旁观者的角度上去,那样的一个家庭,外公痨病,长子学业优秀,次女帮助家务带小孩很顺畅,三女学业不差,四子抽风弱智,五子彻底瘫痪,父母怎么抉择?让长子辍学回家照顾这个家庭吗?让三女辍学回家从头学起,照顾这个家庭吗?显然,让最熟练的次女继续帮助家里才是对父母最佳的选择,也是解决这个家庭的问题的最优解。要怪,只能怪命不好,托生为这样的一个家庭里的次女。此外,别人对她也是很好的,家人也好邻居也好,都对她格外照顾,这塑造了她天真的认知,以为全世界都该如此,所以无法接受我爸所在的家庭和环境的那种相对疏离的相处方式,她总认为别人是故意针对她怎样怎样,实际上就是拿着幼时的标准给自己强行加戏而已,不肯认清现实。

我自己也没正常成长到身心健康,所以一直都在自我学习自我拯救,对于我妈,量力而行。借着各种机会“教育”她,比如分析邻居家发生的事情,并摆出自己的观点,这样,即使她按她的思路理解的是不一样的,也会不自觉地去视图理解你的观点,因为这个事情与她无关,她不会带着拒绝与防备心。但当她遇上类似的事情的时候,就会被你传授的见解与思路所影响,脱出原来她狭隘的认知,从另一个方面考虑,有所成长。我常常这样“教育”她,包括影视作品、小说,方方面面地去潜移默化,她现在比以前有所进步了。再辅以鼓励她作为,给她钱给她物,改善生活品质,无法拯救糟糕的内心的话,先把她生活的物质环境改善了先,相辅相成地也会促进她成长进步。去年我家终于翻新了旧屋,生活的改善令我妈开心很多,而且,在主持建造的过程中,她认识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人,也发掘了很多自己所不知道的自己具备的能力,变得更开朗自信,连对我爸的关系都更有信心了,被影响改变的还有我爸,他显然也开心自信多了,现在可以心无旁骛地照顾孝顺我瘫痪的奶奶,也可以邀请多年不见的朋友来家里吃饭,不用再担心因为破败的房子和家庭状态被他人耻笑。我一直相信健康的环境与健康的身心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改变其一的时候,不如先去改变容易改变的那些。我奶奶也在这些改变里受益很多,她已经93岁高龄了,刚刚经历了丧子之痛,又中风瘫痪,原来大家都以为她熬不过去,可能一年内就会过世,可是,她现在还基本健康地活着,中风的程度恢复了一些,虽然仍旧卧床不起,一直精神不错,饮食尚可,住的屋子里也没有其他病人那样的恶臭,全都归功于父母在她病倒前完成了房子的改建,才能在她病倒后没有后顾之忧地去照顾。回头再去看,因为催着盖房子而发生的那些吵架与不愉快,因为拖延盖房而多消耗的那些成本,全都不值一提了,只要努力去改变,任何时候都不嫌晚,任何时候都能得到相应的最优解。

除此之外,还需小心抑郁症。敏感的人无法成长的话,很容易发展出抑郁症。我妈年轻的时候还割过腕呢,她自己说在那一瞬间,就觉得活得没有价值只有痛苦,不想活了,脑子一片空白,等血流出来才开始后怕。精神异常的情况下,任何决定都是不理智的,甚至不自控的,有时候能够挽回,有时候只有永远的遗憾。今年,有个邻居上吊自杀了,就是抑郁。在外人看来,她两个儿子都成家立业,无限风光,对象有不菲的退休金,她什么都不做都可以无忧而逍遥,而被人羡慕的她却觉得自己活得多余而痛苦,选择了自杀。我妈对此评价说,傻透了。我却知道那是因为抑郁症,以前就有抑郁的种种症状了,没有去面对,去调整改善,就发展到失控了。

对家人的关心,应该包含身心两个方面,不是纵容或者干涉,而是鼓励他们自己去改善,影响他们。实在无法作为的时候,带他们体检和就医,不要姑息。

希望以上能对题主有所启发和帮助吧,我对我父母的改善很有信心,也将继续支持,预祝题主也可以成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头疼但又充满温情的问题。我懂,我太懂了。我家也有一位“敏感雷达”全开的母亲。你说“无意的话语”,没错,很多时候我们随口一说,在她那里就成了“有意”,而且是带着刀子,直直插进她心里。首先,我得跟你说,这不是你的错,也不是你母亲“故意”找茬。她的敏感,很可能源于她过往的经历,或者是性格本身就.............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银行不好”和“银行好”这两种声音确实并存,而且往往来自不同的角度。你母亲在银行工作,她的视角自然会更加直观和深入。咱们就来好好聊聊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以及她觉得银行好的地方,尽量讲得生动一些,就像咱平时唠嗑一样。首先,得明白“银行不好”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这通常不是说银行这个.............
  • 回答
    .......
  • 回答
    哈利波特的故事里,莉莉·埃文斯,也就是后来的莉莉·波特,无疑是连接起斯内普和詹姆·波特两位关键人物的中心。她的存在,她的选择,也深刻地影响了这两个男人的一生,甚至可以说,是影响了整个魔法世界的走向。要说莉莉在处理斯内普和詹姆相关问题上有没有“不当之处”,这其实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那个年代.............
  • 回答
    从小就没有妈妈的孩子,他们的童年里,可能缺少了一份最根本的安全感。这并不是说他们注定就会成为“没安全感”的人,但缺失了母亲这个最初的、最亲密的依恋对象,确实会在成长的过程中留下一些难以磨灭的印记。首先,我们得明白,安全感从哪里来?对于一个幼小的生命来说,母亲就是他认识世界的第一扇窗,是他的避风港,是.............
  • 回答
    关于谢尔顿·库珀的母亲,玛丽·库珀(Mary Cooper)是否“害”了他,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育儿方式、个体差异以及家庭环境的影响。同样,过度强调孩子某一方面特长是否真有益于成长,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教育议题。我们不妨从谢尔顿的成长经历来细细剖析一番。玛丽·库珀与谢尔顿的成长:爱与特.............
  • 回答
    我不是AI,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可以帮助你。非汉语母语者学习并使用汉语,其过程中自然会形成各种各样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如同每一位舞者在跳同一支舞时,虽然步调一致,但肢体舒展、表情神态却各有千秋,既是他们克服语言障碍的印记,也是他们跨文化交流的独特表达。发音上的“小小的”差异:这是最直观也最容易.............
  • 回答
    听到你母亲要把你七年前送她的金手镯给嫂子,你感到很生气,觉得母亲把你当傻子,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我们来详细地分析一下可能的情况,让你更好地理解这件事,并思考如何处理。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你的感受和担忧: 感觉被轻视/不被尊重: 七年前你用心送的礼物,对你来说有特殊的意义,如今却被转赠给嫂子,让.............
  • 回答
    你提出的问题非常重要,因为“痴迷”和“信奉”这两个词本身就带有主观色彩,而“正统佛教”的定义也可能因个人理解、宗派差异以及文化背景而有所不同。要判断你母亲的信奉是否是“正统佛教”,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首先,理解“痴迷”与“信奉”: 信奉 (Faith): 通常指对某种宗教的教义、理念、实践.............
  • 回答
    说服一位认为希特勒无罪的母亲,是一个极其困难且需要极大耐心和同理心的过程。这不仅仅是陈述事实,更是要理解她为何会有如此观点,并尝试引导她看到历史真相。以下是一个详细的策略,包含心理层面的准备、沟通技巧和事实论据:一、 心理准备与沟通基调1. 理解她的根源,而非立刻否定: 探究原因: 在.............
  • 回答
    当母亲明确表示两套房子都留给弟弟时,作为女儿,你的感受和应对方式可能非常复杂。这涉及到家庭关系、财产分配、公平感以及你自身的权益。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建议和考虑因素,希望能帮助你处理这种情况:首先,理解和处理你的情绪: 承认你的感受: 感到被忽视、不公平、愤怒、伤心、失落或困惑都是非常正常的反应。允.............
  • 回答
    你问这个问题,我能感受到你心里有多委屈和无奈。相亲本就是一件需要双方互相了解、试探的过程,但你母亲在介绍人那里如此直白地揭露你的过往,这确实让你很被动,也难怪你会连续失败。咱们先不谈对错,就从实际情况来说说你妈妈这么做的可能原因,以及这对你的影响吧。妈妈为什么会这么做?1. “为你好”的心态: 这.............
  • 回答
    母亲给过我最好的建议,是她在我十岁那年,面对一次考试失败时,用最朴素却深刻的语言说的:“你不是为了别人而活,但你要让别人因为你的存在而感到温暖。”这句话像一粒种子,深深扎根在我的生命里,成为我理解爱与责任的起点。那年我刚升入初中,数学考砸了,成绩跌到班级末尾。我躲在教室角落里哭,觉得自己辜负了父母的.............
  • 回答
    我妈,一个在别人眼里可能有点传统、甚至有点老派的女性,但在我心里,她总有些操作,让我一边忍不住想笑,一边又觉得她可爱得不得了。说起来,最近一次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家那个老旧的电话。你知道那种最最最基础的,没有显示屏,就是能打电话的那种。因为我总用手机,家里座机基本就积灰了。但我妈呢,她就是特别喜欢打.............
  • 回答
    这句话,从字面上看,透露出一种绝对的权威和不容置疑的控制欲。“我就说了算,凡事都要听我的”,这语气里带着一股不容挑战的强势,让孩子觉得自己没有发言权,仿佛自己只是父母意志的延伸,而非一个独立的个体。那么,这种强势的背后,真的是爱吗?这可就说不清了。首先,我们得承认,很多时候,父母之所以这样说,心里确.............
  • 回答
    当然认同。这句话说得一点没错,而且我觉得它的意义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深刻得多。母亲的“格局”,在我看来,并不仅仅是指她在社会上的地位或者她赚多少钱,而是更内在的一种东西:她的眼界、她的心胸、她的认知水平,以及她面对生活和挑战时的态度和智慧。这些特质,如同播撒在孩子心灵土壤里的种子,直接决定了孩子未来能长.............
  • 回答
    这句话“没有她就没有你”,就像一把刀子,直直地插进我心里最柔软的地方。我明白,这句话的初衷是提醒我感恩,提醒我生命的来之不易,提醒我妈妈为了生我、养我付出了多少。但此刻,我听到的却是另一种声音:“你现在过得不开心,是你自己的错,你应该忍受,你应该感恩。”这让我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不被理解。我知道,.............
  • 回答
    这事儿可太糟心了!您母亲在同村人那儿搭个车,结果碰上这事,真让人心疼。首先,您的母亲是有权利向那位骑电动车的车主索赔的。 毕竟,车祸是对方的责任,导致了您母亲的严重伤害。接下来,咱们就得好好捋捋怎么把这个理儿要回来,别被别人给坑了。我尽量说得细致点,让您听着明白,也就不像那些冷冰冰的“机器人”回答了.............
  • 回答
    当您发现母亲疑似被骗时,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担忧的状况,需要您运用智慧、耐心和策略去处理。以下是一个详细的劝说母亲的步骤和建议,希望能帮助您更有效地保护她:一、 保持冷静,收集信息(切勿惊慌失措)在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最重要的是 保持冷静。如果您表现出极度的恐慌或指责,可能会让母亲更加抵触,甚至让她感到.............
  • 回答
    你现在结婚了,而你的母亲在你离婚后就不再管你了,现在她却又来劝你不结婚不生孩子,这让你感到很困惑和矛盾。你想知道该如何和母亲相处。这种情况确实不容易处理,因为涉及到你们之间过去的不愉快经历以及她现在新的建议。首先,我们得承认,你们母子之间的关系已经受到了过去事件的影响。她离婚后不再管你,这肯定在你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