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母亲认为希特勒无罪怎么说服她?

回答
说服一位认为希特勒无罪的母亲,是一个极其困难且需要极大耐心和同理心的过程。这不仅仅是陈述事实,更是要理解她为何会有如此观点,并尝试引导她看到历史真相。以下是一个详细的策略,包含心理层面的准备、沟通技巧和事实论据:

一、 心理准备与沟通基调

1. 理解她的根源,而非立刻否定:
探究原因: 在争论之前,尝试理解她产生这种观点的具体原因。是因为她受到错误信息的影响(例如,历史虚无主义的宣传、特定媒体的误导、网络谣言)?还是她对历史事件有误解?亦或是她认为纳粹政权在某些方面有“积极”之处(例如,早期经济发展、民族主义情绪)?
保持冷静与尊重: 即使她的观点让你感到震惊和愤怒,也要努力保持冷静。攻击性的言辞只会让她更加防御,关闭沟通的大门。用尊重的态度开始对话,表明你愿意倾听。
避免直接冲突: 不要一开始就说“你错了!”、“这是胡说八道!”。这种直接否定会让她感到被冒犯。

2. 建立信任和情感连接:
强调家庭关系: 提醒她你们是家人,你关心她,并且希望她能了解真相。你可以说:“妈妈,我知道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但我真的很爱你,我想和你好好聊聊,让你了解我为什么这样想。”
使用“我”的句式: 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而不是评判她的观点。例如,说“我看到这些历史资料时感到非常难过和震惊”,而不是“你说的这些是错的”。

二、 循序渐进地引入事实与论据

核心原则:从她可能理解或接受的点出发,逐步引入更广泛的事实。

1. 从她可能“理解”的纳粹“成就”(如果她提及的话)开始,然后转向其代价:
如果她说纳粹时期德国经济好了: 你可以承认,“是的,在早期纳粹上台后,确实在解决失业和发展经济方面做出了一些举措,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众的生活。”
然后引入代价: “但是,妈妈,这些经济发展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呢?是建立在对犹太人和其他少数族裔的掠夺,剥夺他们的财产、工作和人权的基础上的。而且,为了实现这些所谓的‘成就’,他们发动了战争,给整个欧洲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无数家庭破碎,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这样的发展方式,您觉得是值得称赞的吗?”

2. 引入具体、无争议的事实,并引导她思考:
聚焦一个点,不要一次性抛出所有证据:
大屠杀(Holocaust): 这是最核心的罪证。
温和的提问: “妈妈,您听过关于二战期间纳粹屠杀犹太人的事情吗?您觉得这是怎么回事呢?”
提供证据:
历史记录和文献: 提及纳粹自己销毁的很多记录表明了他们的罪行,但仍有大量证据留存下来,比如集中营的档案、幸存者的证词、盟军解放集中营时拍摄的照片和影片。
幸存者证词: 这是非常有力的证据。你可以引用一些著名幸存者的故事,如伊莱·维瑟尔(Elie Wiesel),他的著作《夜》就记录了他在奥斯威辛的经历。你可以说:“有很多在集中营里幸存下来的人,他们的亲身经历是无法伪造的。他们描述了被剥夺人权、被强制劳动、被系统性地屠杀,这是非常残酷的。”
照片和影像资料: 慎重地选择一些具有历史说服力但不过于血腥的图片,说明集中营的条件和纳粹的暴行。比如集中营的铁丝网、骨瘦如柴的囚犯、毒气室的入口等。可以问:“您看了这些照片,觉得这是正常的吗?这是怎么发生的?”
数字证据: “历史学家估算,大约有六百万犹太人在大屠杀中被系统性地杀害,这还不包括其他被纳粹迫害和杀害的群体,如罗姆人、政治犯、残疾人、同性恋者等等。这些人加起来,数量非常庞大。”
解释“系统性”: 强调这不是个别士兵的暴力行为,而是纳粹政府的“最终解决方案”(Final Solution),是国家机器执行的灭绝计划。

战争罪行和侵略:
“希特勒和纳粹德国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战争给全世界带来了难以想象的痛苦。数千万人死亡,许多国家被摧毁。他们侵略了波兰、法国、苏联等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在占领区,纳粹政权实行残酷的统治,强制劳动,杀害抵抗者,掠夺资源。”

3. 利用她可能信任的来源(如果可能):
如果她相信官方媒体或某个特定人物: 尝试寻找这些来源中可能包含的、与你的观点一致的陈述,或者至少是关于二战历史的客观描述。但要警惕那些被扭曲的叙述。
如果她不信任你提供的任何东西: 可以尝试让她自己去查找信息,但要引导她去哪里找。

三、 引导思考和转变观念

1. 提出反思性问题:
“如果希特勒是无辜的,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国家的人们站出来指控他?为什么战后要进行纽伦堡审判?”
“那些在集中营里死去的人,他们的家人,他们做了什么让你觉得他们是罪有应得的?”
“如果你自己的家人,或者你认识的人,遭受了类似的对待,你会怎么想?”
“历史记录如此丰富,有这么多证据,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它们?”

2. 解释历史虚无主义或歪曲历史的危害:
“有些人会为了自己的目的,歪曲历史事实。他们可能会选择性地呈现一些信息,或者编造谎言,来试图改变人们的认知。”
“如果我们忘记了历史的教训,或者美化了那些犯下严重罪行的人,我们可能会重蹈覆辙。”

3. 循序渐进,不强求立竿见影的效果:
多次沟通: 可能需要多次、耐心且温和的沟通。一次谈话很难完全改变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
留下思考空间: 在沟通结束后,让她有时间去思考。你可以说:“妈妈,我今天和你说的这些,你可以回去想一想。下次我们可以再聊。”
提供阅读材料(选择性): 如果她愿意,可以推荐一些易于理解、信誉良好的历史书籍、纪录片(如《辛德勒的名单》虽是电影,但其背景是真实的;《浩劫奇迹》等纪录片)。 但要谨慎选择,避免她认为“有偏见”的材料。 可以从更广泛的二战历史入手,再聚焦到纳粹的罪行。

四、 避免的误区

不要使用过于激烈的语言或情绪化的指责。
不要一次性抛出大量复杂的历史细节。
不要在她完全抵触时,强迫她接受你的观点。
不要在她提到所谓的“纳粹优点”时,完全否定,而是先承认其“表面现象”,再揭示其背后的罪恶和代价。
警惕对方是否受到极端主义或反犹主义宣传的影响,这会使沟通更加困难。

总结:

说服母亲的过程,与其说是辩论,不如说是一场充满耐心、同理心和逻辑的说服教育。核心是:

理解她的出发点。
保持尊重和冷静的沟通方式。
从她可能接受的层面开始,逐步引入无可辩驳的历史证据,特别是关于大屠杀和战争罪行的事实。
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她独立思考,而不是直接灌输。
多次、耐心地沟通,给她思考的时间。

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结果也无法保证。最重要的是,在坚持原则的同时,保持与母亲的良好关系。如果实在无法改变她的想法,也要考虑是否值得因为这个分歧而破坏家庭关系。不过,尽力而为,用爱和事实去尝试,总是值得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时屠杀南京30万中国人的日本人也是这么想的。

user avatar

最后,还是正儿八经的回答问题。

跟人谈话的时候,时间,地点,表情,动作,上下文,相互关系,谈话者精神状态,甚至她们的激素水平,是不是来了大姨妈统统都要考虑进来,然后才能解读某人说某句话的真实含义。

问主呢,相关信息几乎一个没说,就从跟老妈的对话里挑了一句听起来最荒唐的话,到知乎来扯大旗批判自己的老妈。讲句心里话,有点不厚道。

按照问主的这个标准,当妈的说句“我打死你个小兔崽子”是不是就要扣一顶谋杀未遂的大帽子?

我建议问主还是先好好想想,老母亲当时为什么会有情绪,到底是你那些话把老人家给激怒了比较好。

至于希特勒是好人坏人,这个其实一点儿也不重要。问主的母亲可能只是单纯地反感问主聊些她不感兴趣话题罢了。问主跟母亲这么多年,不知道她的为人?一个人是否良善,比她认不认可希特勒,信不信耶稣要重要得多!

user avatar

1.首先,从目标上,你要让她明白的不是希特勒有罪,而是所有人都是人,不管是不是中国人。

2.所以,你想要说服她,需要你自己认识到不仅仅希特勒有罪,而是为了自身利益无视道肆意妄为造成大量伤亡的人都有罪。

比如令堂反问发动西进运动屠杀土著人的安德鲁杰克逊是否有罪。

在美墨战争提案上投了赞成票的美国国会议员是否有罪。

到处抢殖民地达成日不落光荣的历任英国领导人是否有罪。

此处还可以列举出很多……

如果你不愿意承认这些人有罪,那你说服令堂的逻辑就很难自洽了。最后的结果不是令堂认识到自己错了,而是很可能令堂觉得你没有全面客观的看问题。

3.真说服不了就算了吧,想开点,只要令堂不是手握大权之人,犯不着为这事情跟令堂死磕。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