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感慨,我的女儿是理科考生,当年省排名4000多,被一所985大学化工学院录取,当时报考时,我和她爸爸都建议她不要学化工,可我女儿喜欢化学,她对化学有执念,我们家那几天因为报考学校的事剑拔弩张,她爸爸简单粗暴的就是不同意,甚至用经济上不支持作为要挟,我女儿更是丝毫不为所动,坚持不让步!父女俩一度到了要断绝关系的地步。因为我和女儿从小到大沟通基本上还是顺畅的,所以我说了不想让她学化工的原因:一个是就业前景不是很好,另外我女儿从小身体不太好,每天进实验室做实验其实很辛苦的,然后我也想听听女儿怎么想的,女儿说:“妈妈,我高中就喜欢化学,大家都说最好不要学化工,可我就是想知道,化工为什么不能学,我对这个有执念,我想按照自己的想法走一次,怎么就这么难?还有,妈妈,我会对我的选择负责,我们是大类招生,大一结束,如果我发现我真的不适合学化工,或者我又有了更好的规划,我会转出来;最坏的结果,大学四年之后,我也会跨专业考研考出来!”女儿的话语气坚定,有想法,有理有据,于是我选择站到了女儿一边,我和她爸爸说了女儿的想法,告诉他,女儿大了,应该把选择权交给她自己了,作为父母我们又何德何能一直来为她做决定?我们只能提供建议参考,如果她听了我们的话上了一所她不情愿的学校,那么当她以后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父母就是她永远的借口,这个黑锅也许我们会背一辈子!包括她工作中、生活中的不如意,她潜意识里都会认定是父母当初的那个决定,而我们将永远后悔这个决定!女儿既然有主见,有担当,我们就选择相信她,相信她一定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到底。
如今女儿开学就大四了,就像她当初说的那样,大二时她转了专业,转专业的那一年她很辛苦,但是,她没有抱怨,只是偶尔会和我说有些累,因为所有这一切都是她自己的决定,我作为妈妈也很心疼,可我不能代替她成长,还有随之而来的就是,她在这个专业保研无望了,这也许就是成长的烦恼,成长的代价,而这些只有她自己亲身经历了,她的人生才一步步走向坚实。
大学期间她成绩良好,积极参加活动,参加各种竞赛,假期投简历面试找实习,今年三月份她和我商量说不准备国内考研,想申请出国读研,并给我讲了她的规划和想法,我又一次的选择支持女儿的决定,同时说服了不同意的爸爸,女儿从3月中旬开始准备雅思考试,从英语四六级都刚刚飘过的450多分水平,到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一考雅思7分,女儿向我证明了自己,只要她想做的事,就会尽全力去做好做到!
我想说的是,父母的信任和托举才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我们这一代中的大多数人无论从基础教育还是眼界都无法给到孩子更多了,所以我们何德何能?能够永远以导师自居?能够永远以长者身份指导她?事实是无论我们承认与否,孩子们早已经把我们拍在了沙滩上!我曾经和女儿说:谢谢你让我做你的妈妈,我们都成为了更好的自己!我一直相信一句话:父母的眼光决定孩子未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