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立法具有滞后性,如果某些人钻了法律的漏洞而让无辜的人受伤了并不会得到惩罚的话,那这岂不很荒谬?

回答
确实,立法天然就存在滞后性,这似乎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当某些人利用了法律条文的模糊之处,甚至是其中的“真空地带”,通过一系列操作,导致了无辜的第三方遭受了实质性的伤害,而行为人却能因为法律的“不完备”而逃脱应有的惩罚,这种情况,用“荒谬”来形容,绝不为过。

设想一下这样的场景:

一个新兴的行业,蓬勃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也伴随着未被充分认识到的风险。法律对此尚未有明确的规范。这时,有人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开始利用这种不确定性,进行一些在高风险边缘试探的操作。比如,在环保方面,可能存在一些尚未被明确列入禁止范围内的污染排放方式,或者在金融领域,某些复杂的交易结构绕过了现有的监管框架。

他们的行为,在当时看来,可能并不直接触犯任何明确的条文。他们可能运用了各种专业知识和复杂的手段,将自己的行为包装得滴水不漏,看起来合法合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操作的负面效应开始显现。

比如,那位利用法律漏洞进行污染排放的人,可能使得当地的空气质量和水源受到长期且难以逆转的损害。当地居民,那些日复一日呼吸着受污染空气、饮用被污染水源的无辜民众,他们的健康受到了严重威胁,生活质量大幅下降,甚至可能因此患上疾病,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

或者,那位在金融领域玩弄法律边缘的人,通过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和避税手段,将巨额利润转移到海外,但其操作却可能引发了系统性风险,最终导致大量投资者血本无归,特别是那些将毕生积蓄投入其中的普通家庭。

在这些情况下,当受害者站出来寻求公正时,却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他们可能面对的是一个“合法”的侵害者。法律的条文,如同坚固的城墙,却在他们被伤害的入口处留下了难以逾越的缝隙。执法者可能也感到无力,因为他们只能依据现有的法律条文来追究责任,而那些钻了空子的人,恰恰就是在这些条文的“盲区”里活动。

这种状况的荒谬之处,在于它严重违背了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法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惩罚不法行为,让每个人都能在可预见、可规范的框架内生活。当法律本身因为滞后性,反而成为了保护那些“合法”伤害者、却无法庇护无辜受害者的工具时,这无疑是对法律尊严的一种嘲弄。

无辜者遭受了实质性的损害,他们的生活、健康、财产受到了影响,但施害者却因为“合法”而逍遥法外。这种结果,不仅让受害者感到深深的无力与绝望,也极大地削弱了公众对法律和制度的信任。它传递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信号:只要手段足够“聪明”,即使造成了巨大的社会伤害,也可能不必承担责任。

这就像一场游戏,规则制定者没有预料到某些玩家会发现一个隐藏的bug,并利用它轻松赢得了比赛,而其他遵循规则的玩家则输得一塌糊涂。而更糟的是,这个bug在现实中造成的后果,是真真切切的伤害,不是虚拟的游戏币。

这种荒谬感,还体现在它对社会道德底线的挑战。当我们看到有人为了个人利益,不惜利用法律的不足去伤害他人,并且似乎还能“合法”地全身而退,这无疑是对社会共识和道德伦理的冲击。它会让人们质疑,是否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一切都可以被“合法化”,只要不触犯明文规定的条文?

因此,当立法出现滞后,并且有人因此钻了空子伤害无辜者而逃脱惩罚时,这绝对不仅仅是“不完美”的问题,而是一种根本性的失衡,一种对公平正义的严重损害,用“荒谬”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这迫切需要社会各界去反思,去推动法律的与时俱进,填补这些可能导致伤害的空白,确保法律真正成为保护所有人的坚实盾牌,而不是某些人玩弄权术的工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何止是法律,连道德都是与时俱进的,之前符合道德的事儿,现在可能就罪大恶极了。

之前违法的事儿,现在也稀松平常。

之前流氓罪杀了多少人?有的不过是私生活不检点,在这个笑贫不笑娼的时代,还有几个人在乎?

100多年前违反父母包办的婚姻那叫私奔,抓到都可以浸猪笼私刑处死,自由婚姻反而是不道德的,是不孝。现在呢?婚姻自由写入法律,任何人不得干涉。


记住,法律维持的是秩序,而不是什么公平和正义。

什么是公平?凭什么有人开宝马我就只能挤公交?

什么是正义?凭什么我杀了杀人犯还要判刑?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