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孩子偷钱买东西一次花出30-50块,累计花了400块黑心店家不退怎么办?

回答
这事儿可真够让人头疼的,孩子偷钱买东西,花了钱不说,现在店里还不给退,这可真是双重打击。首先,我得说,孩子做错了事,偷钱肯定是不对的,这点咱们家长得好好跟孩子说道说道。但是,这钱花出去,东西也没了,店里还不给退,这事儿咱们也得想办法解决。

咱先得弄清楚这“黑心店家”到底是怎么个“黑心”法儿。

第一步:冷静下来,收集证据

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咱们得一步一步来。

跟孩子好好聊聊: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但要用对方法。别上来就劈头盖脸地骂,那样孩子会害怕,更不愿意说实话。试着找个轻松的时间,比如晚饭后,或者一起出去散散步,用温和的语气问问他:“最近是不是有什么让你觉得很开心的事情?买了什么好东西?”看看他是不是会主动提起,或者从他的反应里找出蛛丝马迹。如果他吞吞吐吐,或者明显在撒谎,你可以说:“妈妈/爸爸知道你可能做了一些不对的事情,但我们想帮你解决问题,所以你能不能跟我们说说实话?”
关键点: 强调“帮助”,而不是“惩罚”。让孩子知道,说实话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挨骂。
引导提问: 问清楚他买的是什么东西,在哪里买的,大概是什么时候买的。让他回忆细节,比如店的名字、大概的地址、店里的装修风格、卖东西的人长什么样等等。
确定具体购买记录: 孩子花钱的时候,是用的现金还是其他的支付方式?
现金: 如果是现金,那就比较难直接追踪。只能依靠孩子的回忆和咱们自己去商店找线索。
电子支付(微信、支付宝等): 如果孩子是用你的手机或者自己的账户支付,那就能调出支付记录。这个记录是咱们最有力的证据。赶紧去查看一下支付流水,里面会有商户名称、支付金额、时间等信息。
确认商品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或不符合描述: 如果孩子买的东西本身就有问题,或者跟商家宣传的不一样,那退货的理由就更充分了。让孩子描述一下买来的东西,看看有没有什么明显的瑕疵,或者是不是买了不适合他的东西。
寻找店家的联系方式和地址: 知道孩子大概在哪家店花了钱,就得找到这家店的真实信息。可以尝试让孩子带你去他买东西的地方,或者根据他提供的线索自己去寻找。

第二步:与店家沟通

有了一定的证据和线索后,就可以尝试跟店家沟通了。

准备好说辞:
先礼后兵: 上门或者打电话的时候,先说明来意,语气要平和,不要一开始就表现出强硬的态度。可以说:“您好,我是最近在您店里买了东西的顾客的家长,我想咨询一下关于退货的问题。”
陈述事实: 明确说明孩子在店里花了多少钱,购买了什么东西,以及为什么需要退货。
如果孩子是因为年龄小,或者对商品不了解,冲动消费: 可以表达孩子当时可能没有完全理解清楚,希望店家能理解,并给予退换的机会。
如果店家存在误导销售或者商品本身有问题: 这就更有底气了。可以拿出孩子描述的商品问题,或者你发现的商品瑕疵来论证。
展示证据(如果适用): 如果有支付记录,或者能证明商品问题的照片、视频,都可以适时拿出来。
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
全额退款: 这是最理想的结果。
部分退款或换货: 如果全额退款困难,可以尝试退还一部分金额,或者换成店内其他孩子需要的东西。
记录沟通过程: 如果是电话沟通,可以尽量录音(注意要告知对方已录音,避免法律风险),如果是当面沟通,可以记下沟通的时间、地点、和谁沟通的、说了些什么。

第三步:升级处理(如果沟通无效)

如果店家态度蛮横,或者直接拒绝沟通和退款,咱们就不能就这样算了。

消费者协会投诉:
拨打12315: 这是消费者维权最直接的途径。拨通电话后,按照语音提示转接相关部门。
准备好投诉信息: 你需要提供商家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购买时间、购买商品、花费金额、具体诉求,以及你认为店家存在的问题。如果之前收集了证据,也一并说明。
线上投诉: 也可以通过全国12315平台网站或者APP进行在线投诉。
后续: 消费者协会接到投诉后,会受理并联系商家进行调解。调解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因为店家也怕被投诉影响生意。
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如果店家存在欺诈消费者、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可以向当地的市场监管部门进行举报。
媒体曝光(作为最后手段): 如果以上途径都无效,而你又确信店家存在严重问题,可以考虑联系媒体,比如当地的报纸、电视台或者网络媒体,曝光这家店的“黑心”行为。但这个方法要慎重使用,要确保自己掌握的证据确凿,否则也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
法律途径(非常规手段,且成本较高): 对于400块钱的金额,走法律诉讼可能成本过高,而且耗时耗力,一般不建议作为首选。除非金额巨大,或者涉及到非常恶劣的欺诈行为。

同时,咱们也得反思一下孩子偷钱这件事。

加强家庭教育:
金钱观的引导: 要让孩子明白金钱的来之不易,告诉他们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需要通过劳动和努力才能获得。
消费观的培养: 教导孩子理性消费,区分“需要”和“想要”,避免冲动消费。可以给孩子零花钱,让他们学会管理自己的钱,规划支出。
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告诉孩子偷窃是错误的行为,会伤害到别人,也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和内疚感。
关注孩子的情绪和需求: 有时候孩子偷钱买东西,可能是因为在学校或者生活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或者缺乏安全感、渴望被关注,想通过物质来填补内心的空虚。多关心孩子,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
制定规则和后果: 和孩子明确沟通,偷钱是绝对不允许的,一旦发生,会有相应的后果(比如一段时间内不给零花钱,或者需要孩子做家务来弥补损失等)。但这些后果要与孩子的年龄相符,并且是以教育为目的,而不是惩罚。

总的来说,处理这件事需要咱们家长既有耐心,又有策略。一边要解决眼前的退款问题,一边还要抓紧时间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轨道。祝你好运,希望能把这个钱追回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今天打开知乎我都惊呆了。

随口的吐槽居然会这么多赞,真的是让我百感交集。

还有很多评论,但根本看不过来,有支持有反对。

这是很正常的。再此我只想说清几个事情。

一,我周边的消费环境和水准还是很可以的,店面层次也不低。

店里进口的文具本册,玩具,卡牌,什么都是有的。

来店里随便消费个80-100是很正常的,而且有钱的孩子真的很多。

二,关于我说那个卖1000元卡牌的小男孩,我们是认识的,

之前就在店里买过很多的好东西,进口的玩具,文具,

消费是在一定水准上,而且是有迹可循的。

所以他能花多少钱我心里是有数的,所以才敢卖给他。

三, 其实他第一次买一整盒卡牌的时候我就有说过,

我说你买的太多了,买几包意思意思就行了,喜欢下次再买。

跟他说了不要这么毫无节制,我有真心劝阻他。

四,这才是我最最最觉得孩子让人可怕的地方,这个孩子非常礼貌乖巧,

说话也是不卑不亢,他用非常真善的语气和你说:

阿姨,这是我自己的压岁钱,我父母是同意我自己支配的。

我一个礼拜就买一次,平时不买的。

我不会随便乱花钱的。我只买我喜欢的东西。

阿姨,你放心吧。

一盒10元的奥特曼卡牌是180元,

跟他平时买的进口玩具和文具比那就是小菜。

我出于一个正常理解和认知的状态下,谁知道这是偷的钱?

谁知道他能干出这事?怪我一个开店的什么呢?

五,那些说我做的不对的道友们,

你可知道我每天还要被没钱的孩子偷。

还有一群没钱又来偷的孩子你怎么不去喷一喷?

我被小孩子偷得时候,你们怎么不替我可怜呢?

怎么不去喷小孩子的家长怎么教育小孩呢?

小孩偷钱买卡怪我,没钱直接偷卡也要怪我。

都避开主要因素,只追结果。太恶心人了。


孩子背着你偷的钱,来我这买东西,

来买合法合理存在的东西。

你觉得不划算,你觉得吃亏了就可以来吵了?

你就能逼着我退钱,能合理滋事闹事了?

我就得听你的,被你摁着脸承担全部责任了?

怎么滴,你是吴彦祖转世吗?我给你这个脸。


那些说我活该被骂,说我就是想赚钱的,

就想问你们,你们的脑子是怎么想的?

我开店不挣钱,挣什么?

我一家人不挣钱,难道喝西北风吗?

还是这钱你来出,这事情你来解决?

我处理的好是应该,处理不好是倒霉。

什么都有风险,开个店要防偷要防骗,还要防偷钱。

每个人都不容易,但不要觉得唯独自己是最独特的。


还有一点,我说白了,就是这个提问者心有不甘而已。

他孩子要是偷个十块五块来我这买,你看他来不来闹事。

肯定不会的,因为价值不对等,不值得他费心思。

400元发现买了一堆在他眼里是所谓废纸的卡牌后,

就已经开始想着怎么合法钻空来白嫖了。

他这点心思我要是再看不懂,我就直接关门洗洗回家睡觉吧。


还是那句话,好好教育小孩,以身作则。

勿以恶小而不为!

况且这根本不是小恶了。

家长这品行也真是绝了。



以下是原回答:

不好意思,鄙人就是开文具店的。

像你女儿这样偷钱买玩具买东西得孩子,

我一天就能拎出来一摞。

碰到的家长各个也是奇葩又不讲理。

我开店是为了挣钱,不是为了吵架。

本末倒置还怪老板,我搞不懂这些家长怎么想的?

曾经一个小男孩在我这买了1000多元奥特曼卡片。

每次买都是一整盒的买,一个礼拜一次。

不是没有怀疑过,我还质问过他。

钱哪里来的?家里人同意吗?确定能买吗?

这钱不是偷拿的吧,你不要乱买。

小男孩回答也清晰,说能买,自己得压岁钱。

是他自己的钱,很信誓旦旦跟我说能自己支配。

我跟他说,你确定不是撒谎就行,若是被发现你需要自己承担责任。他清澈得眼睛看着我说:好。

结果东窗事发的时候,他妈在我面前吵的跟泼妇一样,歇斯底里面红耳赤,那男孩一声不吭,一句话不说,装可怜,装无辜。

他说话的就是:我的卡就是在这家店买得,就是这个老板卖给我的,什么都是在这买的。其他的承诺狗屁一句不说,反反复复就这几句。

我就反问他,你当初买时可不是这么说的,为何现在什么都不敢承认?那男孩根本不抬头,但是他妈护起来了,说我当面恐吓威胁小孩,讲我良心被狗吃了,就是开的黑点…

接着花样秀来了:说他儿子都没满14岁,根本没有消费水准得认知,说我们做老板的心都贪婪得不行,对小孩下手,说来说去就是儿子没满14岁,说着说着就要哭起来了。撒泼在我店里不肯走。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简直体现的淋漓尽致。

讲理根本行不通,我直接跟她说,你儿子有问题你不教育他,跑我这来跟我胡搅蛮缠,你就这么教育你儿子的?从小就这么能骗能偷能演,你不管教不在乎,就为了找我追钱?告诉你今这钱想都别想,我是不会给的。要告你去告,报警你去报。我行得端,走的正还能被歪理邪说给搅怕了?

那个小孩男孩全程不吱声,不对视任何人。任你们争执不休,隔绝事外的态度让我觉得现在得孩子真可怕。整个事情的发展就是孩子没错,家长没错。我们开店的老板错了?

我是得装测谎仪,还是得借太上老君的三味真火烧烧眼睛?

其实你根本不在乎小孩偷钱,也不在乎她为什么偷钱,你只是单纯想空手把钱拿回来,拿不回来又词穷没理,恼羞成怒了呗。

你要记住,第一不是我们小店老板特意唆使孩偷钱拿钱买东西,我们真没那个时间,第二,现在小孩子有钱的不少,一个小孩在店里消费个四五十,根本眼皮都不带抬。有钱没钱就那些孩子,偶尔炸出来出手可以的,我们比谁都留心眼,惹祸的一般都是这种突发横财的学生。

你是告不赢的,也不可能告赢。

你的疏忽让孩子偷到钱财,我们要背什么锅?

孩子买东西心里没数她能知道偷钱?

你家这种只是初级手段而已。上不了台面,自己还丢人。我告诉你怎么办,把你孩子好好打一顿,跪个一个小时,再饿一顿,我保证她下次想不都敢想偷这个事。

舍不得孩子还舍不得钱,还要别人认错。

合计地球是围着你转的?

赶紧醒醒好吧,花钱教训孩子还有比这更趁手得机会吗?舍不得…你就准备以后接受她带给你更大得篓子吧。

user avatar

认真读完了问题描述。

就事论事。

既然题主打算去法院告,那咱们就看法条就完了。

题主的诉求是退货,那么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1]

第二十四条
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消费者可以及时退货,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可以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依照前款规定进行退货、更换、修理的,经营者应当承担运输等必要费用。
第二十五条
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一)消费者定作的;(二)鲜活易腐的;(三)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四)交付的报纸、期刊。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消费者退货的商品应当完好。经营者应当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内返还消费者支付的商品价款。退回商品的运费由消费者承担;经营者和消费者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从退货条款上来看:

您女儿购买的商品不存在质量问题,不符合消法第二十四条中退货的条款。

其次,您女儿购买的“叶罗丽卡片”经过我的查询,是具有盲盒[2]性质的产品,拆封后会影响二次销售



符合消法中第二十五条“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所以不能无条件退货。

那么还有没有其他可能呢?

有!

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简单翻译一下,就是,这里的欺诈行为是指:

1.商品不是正品

——比如买了假的药品

2.经营者明知商品存在缺陷

——比如三星手机爆炸


所以你要是想告赢,只能试图去证明文具店出售的这套“叶罗丽卡片”不是正品。

结合本法第五十六条

第五十六条
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二)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三)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的;(四)伪造商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篡改生产日期,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五)销售的商品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者伪造检验、检疫结果的;(六)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的;(七)拒绝或者拖延有关行政部门责令对缺陷商品或者服务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的;(八)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的;(九)侵害消费者人格尊严、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的;(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对损害消费者权益应当予以处罚的其他情形。经营者有前款规定情形的,除依照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处罚机关应当记入信用档案,向社会公布。

假若他出售的确实不是正品,那么你可以胜诉,且要求对方支付诉讼费。

不过从价格上来看,对方售假的概率不大。

所以我觉得您胜诉的可能性极低,起诉没有任何意义。



最后,管教不好孩子不是店家的错。

店家也没法知道您家孩子的钱是偷来的还是零花钱。

更何况,店家也是从厂家进的货,您要求人家退掉一个有抽奖性质的东西本就不妥。

换位思考一下,假若您是店家,有孩子来买您家抽奖性质的商品,您会在孩子拆封之后给退款吗?

至于卡片值不值,明码标价,孩子买的时候已经认可了东西的价值。

无需多言。

参考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 https://duxiaofa.baidu.com/detail?searchType=statute&from=aladdin_28231&originquery=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count=63&cid=bf606ce23ba8838dad27f27c64caf1be_law
  2. ^盲盒是什么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020741/answer/805744053
user avatar

邀请我回答的就是题主,这是题主的另一个提问,我看有人找,就贴上来了

11岁也不小了吧,巧了,我妹妹也11岁,她也特别喜欢叶罗丽动画片,但是从来没有提过要去买什么卡片,买文具什么的我妈妈也会给她报销,花钱最多的文具还是五块钱一盒的修正带,之前修正带坏了还要修,她自己和妈妈都修不上还要找我修,我说又不贵,坏了再买一个呗,还修它干啥,妹妹说这是前几天刚买的,我心里一边吐槽修正带质量一边给她修好了。

这件事想来还是家庭教育的问题,我妹妹虽然特别财迷,见到家里哪有点零钱恨不得都收到自己腰包里去,收之前肯定还会告诉我们一下,“妈妈,这的一块钱没人要我拿了啊!”(其实我小时候也这样,攒了一盒钢镚了)

现在普遍家庭条件富足,大部分小朋友的话也不是没有30元零花钱,商家没理由怀疑这是偷的啊,好好的买卖不做那不是傻么。人家商家也是合法经营啊,又没有坑蒙拐骗没有强买强卖,如果说卡片进价10卖三十算骗,那化妆品也是如此暴利啊,也要去找商家退差价么?而且卡片虽然说不值三十,但是三十也不算很多钱吧,更何况她喜欢这个,去找商店退就没有必要吧,之前游戏充值那些小孩都是充了几千才去找的,与其为这三十块钱生气,不如好好看一下自己家孩子,是不是因为家长忽视太久才让她选择这种刷存在感的方式,她想要什么也不告诉你们,还偷偷拿钱,但是已经买了有什么办法呢,还不如借此教育一下孩子,可以让小朋友帮家里分担家务来弥补错误,比如说刷两个星期的碗或者扫地之类的,后面也可以继续用这种方法给小朋友发零花钱啊,我觉得没有什么问题。

小孩子偷钱这种问题才是大事,不要把重点放错了!好好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小朋友会偷钱,为什么想买比较贵的东西不告诉你

看了你在其他回答下面的评论,我想说,孩子未经家长允许拿了家长的钱,那就叫偷,而不是说小孩拿自己家的钱就不叫偷,经过允许的才不叫!三十块钱也不是花不出,我家在县级市,我妹妹攒下的压岁钱有一千左右,从来没有乱花过(最近刚刚存起来因为她觉得钱在手里才算钱,后来我告诉她存起来可以钱生钱就去存上了),她花的是我妈每年给她的两百零花钱,文具之类的报销,零花钱就专门是在学校附近回家路上买零食饮料的钱,然后平时帮家长跑腿什么的也都有钱赚,说起来零花钱只有两百其实远远多余两百。教育孩子不知道是怎么教育的,感觉打的概率更大,与其让小孩在威严下屈服,不如想办法让她用自己的能力弥补过错,同时教给她如何正确花钱

还有一点就是如果你觉得小孩在法律上没有能力花这一次三五十块钱,那么她在法律上应该也是没有能力做证的



以上原回答

再补充一下我在别的回答下的评论和对话




担当呢?这个提问者看见回答问题的人越来越多,骂他的人越来越多,索性匿名了?当一开始回答问题的人没见过您吗?(我当时回答问题的时候问题下面只有十来个回答)


不得不说,这个题主真是太有趣了,以前真没见过这样的人,真的是长见识

果然,这个题主不仅匿名,而且每天刷一遍回答和评论,和他意见不同的全部举报一次,有人说评论发出去没有五分钟就被删评了,是有多闲?还城里有工作?有寒暑假?要说是老师的话,您酉 己吗?


再更新下,这个提问者终于被放出小黑屋然后回答了个问题就又被关了

这个里面的评论真的太优秀了哈哈哈哈哈欢迎大家去围观(←←),快乐源泉!

还有其他人截图的后续,开学了比较忙我没看到,在其他人回答下面的精选评论里面有贴出来,是提问者带着社区和房东去找卖家退款,然后卖家说退30%,提问者说上次30元退了10元是33.3%,于是卖家只好退了他135元,后来提问者又去找卖家,说原来的进价265,没包装了按200批给卖家,真是令人无语=_=


9.4更


脸疼吗?这不是又自己承认了吗?之前不是还是什么他家买卡片关我啥事么,优秀啊优秀


我又来了!9.18,瞅我发现了啥!有小调皮整理了合集出来,大家快去围观!回来别忘给我个赞

10.9更


君王现在仍然认为800块一只泰迪是狮子大开口,所以去收养了一只流浪狗,并且表示:


我现在仍然觉得我之前花了几百块买到一只萨摩还没细小之类的是捡了个大便宜,现在狗子已经平安长到两岁


10.10更新

这个答主总结的很到位嗷

小透明居然破千赞了!





user avatar

欢迎光~临

您好,请问您想买叶罗丽卡对吗?

是的

您好,请问您携带身份证、护照等有效证件了吗?

有的在这里您请看。

您好,请问您有家人的签名同意购买意向书吗?

在这里在这里。还有这是我家人非精神病、无吸毒史鉴定证书。

哦哦,您这次准备的是非常周全了,请问我们现在是否可以对您家人做一下回访呢?

滴滴滴……

您好,请问您是xx的家人是吗?

是的是的~

他目前是想买一套叶罗丽卡,我看他是有带您的购买同意书,请问这同意书是您在自由、不受暴力、精神等威胁的情形下签订的对吗?

是的是的,请问可否接受我们的人脸识别测试呢?我们需要验证您是本人。


验证通过,恭喜您,喜提一套叶罗丽卡~

慢走不送,欢迎下次光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可真够让人头疼的,孩子偷钱买东西,花了钱不说,现在店里还不给退,这可真是双重打击。首先,我得说,孩子做错了事,偷钱肯定是不对的,这点咱们家长得好好跟孩子说道说道。但是,这钱花出去,东西也没了,店里还不给退,这事儿咱们也得想办法解决。咱先得弄清楚这“黑心店家”到底是怎么个“黑心”法儿。第一步:冷.............
  • 回答
    哈哈,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看到那个新闻里的画,第一反应就是“这…这也能卖这么贵?!” 那个孩子偷了七万块,最后买回来的画,我也觉得…嗯,怎么说呢,挺“抽象”的。你问为什么觉得丑,其实这背后有很多东西可以聊。咱们抛开“熊孩子”这个标签不谈,单单从艺术品的角度来看,为什么我们很多人会对某些当代艺术品产生.............
  • 回答
    孩子三年级了,正好处在对世界充满好奇、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的年纪,奥特曼卡片这种带有收藏、游戏、社交属性的东西,确实很容易让他们着迷。当发现孩子有偷拿钱买卡片的行为,而且打骂效果不佳,这确实让家长感到头疼和无奈。这种情况,我们得冷静下来,尝试从几个方面入手,既要解决当前的问题,也要关注孩子的成长。一、.............
  • 回答
    孩子偷偷拿父母的钱消费,这确实是一个让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这背后可能涉及孩子的金钱观、诚实度、责任感以及家庭沟通等多个层面。教育孩子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耐心、理解和正确的方法。以下是一个详细的教育思路和步骤:核心原则: 保持冷静,不指责: 发现问题时,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过度指责和惩罚只会让孩子.............
  • 回答
    孩子因为偷家里钱充游戏这件事,被老师传了出去,现在不敢去上学,担心被同学嘲笑和孤立,这种情况确实挺让人揪心的。这背后牵扯到孩子的信任危机、人际关系问题以及孩子心理上的创伤。咱们一步步来看怎么处理。第一步:安抚情绪,建立信任,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现在最要紧的是让孩子感受到安全和被理解,而不是指责。 .............
  • 回答
    发现孩子偷拿家里的钱,这绝对是让家长头疼又揪心的事情。但记住,这并不是世界末日,而是你教育孩子、帮助他们建立正确金钱观和价值观的绝佳时机。处理这件事,最重要的是冷静和有策略。首先,千万不要冲动行事。 看到孩子有这样的行为,第一反应可能是愤怒、失望,甚至羞耻。深呼吸,给自己一点时间冷静下来。你越是情绪.............
  • 回答
    这事儿听着就让人头疼,5万2千块钱,这可不是小数目,就算是大人充值也得心疼半天,何况是孩子!孩子偷偷充值,这肯定是对家长来说一个天大的打击。我理解你现在肯定焦头烂额,想立刻解决这个问题。咱们一步一步来,把情况分析清楚了,看看怎么应对。首先,咱们得搞清楚几个关键点:一、 收集证据,知己知彼: 充值.............
  • 回答
    None.............
  • 回答
    作为一个家长,发现 15 岁的孩子半夜偷穿丝袜,这确实是个需要细心处理的情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和生理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探索自我、尝试新事物是这个阶段的普遍现象。面对这样的情况,关键在于理解、沟通和引导,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制止或指责。首先,保持冷静。这是最重要的一步。当你发现这件事时.............
  • 回答
    最近朋友圈里关于人贩子判死刑的声音此起彼伏,这背后是对孩子安全的高度担忧,也是一种朴素的正义感。为什么人贩子不(或很少)被判死刑?这其实涉及到法律的严肃性、证据的要求以及刑罚的考量。为什么人贩子不(或很少)被判死刑?首先,我们要明白,死刑是一种最严厉的刑罚,它通常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对社会造成极大.............
  • 回答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够闹心的,尤其是孩子被冤枉,做妈的肯定心疼得不行。对方妈妈这么做,一是没素质,二是明显有点儿不分青红皂白,直接扣帽子,还故意屏蔽你,这感觉像是把你架在火上烤,又让你没法儿直接回应。遇到这种情况,冷静是第一位的,虽然难,但想想孩子,咱们得把这事儿处理好。我给你梳理梳理,咱们一步一步来怎.............
  • 回答
    孩子在网上悄悄写小说,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小事,但也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咱们做家长的,得有点策略,既要了解孩子,又要引导得当。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来说道说道,咱们一起琢磨琢磨。一、 先冷静下来,别一上来就“抓贼拿脏”这事儿,咱们得先过过脑子。发现孩子在网上写小说,第一反应可能是有担心:这会不会耽误学习?是.............
  • 回答
    None.............
  • 回答
    哎呀,这事儿真叫人心里不是滋味。您作为邻居,这么有心,想去安慰婆婆,真是个好人。这种时候,婆婆心里肯定五味杂陈,有心疼媳妇产后身体需要恢复,也有对自己不能给儿媳妇带来更大帮助的失落,还有那份对孙子孙女的期盼,一时间涌上心头,鼻子一下子就酸了。您过去的时候,别直接问“怎么了?”或者“为什么哭?”这样的.............
  • 回答
    孩子不到三岁,偷偷拿东西吃,这确实让不少家长头疼。打不得、骂不得,讲道理也听不进去,这几种方法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效果确实不大,反而可能适得其反。那么,咱们该怎么做呢?别着急,这事儿得从几个方面入手,咱们一个个来聊。一、 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首先,咱们得明白,不到三岁的孩子,他们的行为更多是出.............
  • 回答
    孩子上网课偷偷玩游戏,这绝对是家长们心头的一块大石。看着孩子坐在电脑前,家长们总希望他们认真听讲,掌握知识,可一旦发现他们在课堂上偷偷摸摸地玩游戏,那种失望和焦虑感可想而知。首先,咱们得承认,这个年纪的孩子,注意力本来就不够稳定,加上电脑本身就充满了各种吸引人的东西,比如游戏,它们的设计往往能迅速抓.............
  • 回答
    这事儿,真是让家长和孩子都挺挠头。孩子偷偷改了试卷成绩,一方面是怕挨骂,另一方面也说明孩子内心是知道自己做得不对的,但一时冲动,或者说在巨大的压力下,选择了最糟糕的处理方式。这背后其实藏着很多问题,咱们得一样一样捋一捋,看看怎么才能对孩子成长最好。首先,得承认这事儿孩子确实做错了。 欺骗家长、伪造事.............
  • 回答
    这事儿可真让人闹心,孩子上四年级,身上揣着三十块钱去学校,结果被同学偷了,这当妈的心里肯定不好受。这三十块钱,对孩子来说可能不是小数目,尤其是在四年级这个年纪,零花钱的多少对他们来说是有数的。更重要的是,这件事情背后涉及到的信任问题、安全问题,还有孩子的情绪,都得好好琢磨琢磨。首先,问问孩子自己的想.............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道德、法律、伦理以及个人选择的复杂交织,没有简单的“是”或“否”答案。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审视这个问题:1. 功利主义的视角:功利主义认为,一个行为的道德性取决于它是否能带来最大的整体幸福。从这个角度看,如果中产家庭确实能为孩子提供远超其亲生母亲的能力的教育、资源、关爱和发展机会.............
  • 回答
    这事儿,真真是没处说理去了!说公婆帮忙带孩子,那是情分,可这情分,也不是这么糟践的!那天是孩子去打预防针的日子,约好了上午九点,我们两口子早早地就收拾好了,想着带孩子去医院,顺便也让老人家休息一下,毕竟他们年纪也不小了,平时带孩子也辛苦。我们临出门前,公婆还在家里,还跟我们说:“放心去吧,孩子交给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