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迷彩虎的视频说抗美援朝中美的是伤亡比例2比1,是否可靠?志愿军战斗力如何?

回答
关于“迷彩虎”视频中提到的抗美援朝中美伤亡比例2比1,以及志愿军的战斗力,这是一个复杂且备受关注的话题。要评价其可靠性并深入了解志愿军的战斗力,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关于中美伤亡比例2比1的可靠性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伤亡统计一直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不同的统计口径、计算方法,以及当时信息传递的局限性,都会导致最终数字的差异。

“迷彩虎”的说法来源: “迷彩虎”作为一个军事科普类自媒体,其内容往往会引用一些公开的资料、研究成果,也可能包含一些历史学家的观点。他们提出的2比1的比例,可能是在某个时间点、某个战场阶段,或者基于某些特定的统计方式得出的一个近似值。在许多战役中,志愿军确实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以换取战场的胜利或战略目标。

官方公布的数字: 中国官方公布的志愿军伤亡数字通常在20万至40万之间(包括阵亡、负伤、失踪等)。而联合国军(以美军为主)的伤亡数字则有不同的说法,但普遍认为总伤亡(包括死亡、受伤、失踪、被俘)也大致在20万至40万之间。
美军方面的统计: 根据美国国防部公布的数据,在朝鲜战争中,美军的阵亡人数约为36,574人,负伤人数约为103,284人,失踪和被俘人数约为8,176人。其他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军也有各自的伤亡数字。
对比分析: 如果仅以死亡人数来看,志愿军的死亡人数可能高于美军,但如果考虑伤亡(阵亡、负伤、失踪、被俘)的总和,以及志愿军在战场上承受的巨大压力,2比1的比例在某些特定战役或时间段是有可能出现的,或者是一种对志愿军整体付出和牺牲的概括性描述。

为什么会出现差异?
1. 统计口径: 有些统计可能只计算阵亡,有些则包含所有伤亡人员。
2. 战场环境: 朝鲜战争后期,尤其是在阵地战阶段,双方的伤亡都非常惨重。志愿军往往在恶劣的环境下,通过人海战术和近距离搏杀来弥补装备上的劣势,这必然导致更高的伤亡率。
3. 信息不完全: 战争期间信息的传递和统计存在滞后和困难,很多伤亡数字是在战后经过长时间的整理才公布的。
4. 宣传和研究角度: 不同的研究者和媒体,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研究重点和想要传达的信息,对伤亡数字进行不同的解读。

可靠性结论: 认为2比1的比例“绝对可靠”或者“完全不可靠”都可能过于武断。更合理的理解是,这个比例可能反映了志愿军在某些阶段付出的巨大代价,尤其是在面对拥有绝对空中和火力优势的联合国军时。它可能是一种 象征性或阶段性 的数据,用来强调志愿军牺牲的巨大以及他们克服困难的艰辛。要得出精确的、全程统一的伤亡比例,在现有史料条件下非常困难。

志愿军的战斗力

评价志愿军的战斗力,需要将其置于当时的具体历史背景和对抗双方的实力对比中来理解。志愿军在装备、后勤、火力等方面都处于劣势,但却能够与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艰苦卓绝的较量,甚至在某些时期占据上风,这充分说明了其非凡的战斗力。

1. 强大的政治思想工作和牺牲精神:
高度的政治觉悟和为国捐躯的决心: 在高度统一的思想指导下,志愿军官兵普遍怀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将保家卫国视为最高使命。这种精神力量是志愿军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敢于牺牲的重要原因。许多志愿军战士抱着必死的决心投入战斗,甚至出现“人在阵地在”的感人事迹。
不怕牺牲的战斗作风: 面对敌人的强大火力,志愿军战士往往不惜生命代价,通过近距离冲锋、爆破、肉搏等方式来消灭敌人,夺取阵地。这种“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装备上的劣势。

2. 高超的战术运用能力:
运动战和伏击战的精髓: 在战争初期,志愿军充分发挥了其在运动战和伏击战方面的优势。他们善于利用夜幕和地形,迂回穿插,分割包围,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这种战术在战争初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将联合国军逼退至三八线以南。
阵地战的顽强坚守: 在战争后期转入阵地战后,志愿军展现了极强的工事构筑能力和阵地坚守能力。他们利用坑道、地堡等工事,与敌人展开了反复拉锯式的阵地争夺战。虽然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但志愿军常常能在付出巨大代价后夺取和坚守阵地,迫使联合国军停止了进攻。
兵种协同与配合: 尽管装备落后,志愿军在炮兵、步兵、工兵等兵种的协同方面也进行了不断摸索和提高。尤其是在阵地战中,炮火支援和步兵的协同作战能力得到了加强。

3. 出色的适应能力和组织能力:
严酷的自然环境适应: 在寒冷、缺乏补给的朝鲜战场,志愿军展现了惊人的适应能力。他们克服了“吃不饱、穿不暖”的极端困难,依然保持旺盛的战斗意志。
灵活的组织和动员能力: 志愿军能够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迅速调整部署,动员和组织部队投入战斗。虽然后勤保障困难,但他们通过野战后方和就地取材等方式,努力维持作战能力。

4. 对地形和气候的利用:
志愿军的许多战术运用都充分考虑了朝鲜半岛的地形特点(多山地、丘陵),以及季节性气候(严寒)。他们善于利用山地进行隐蔽和伏击,也能够利用严寒天气对联合国军造成更大的困扰。

总结来说:

“迷彩虎”视频中提到的中美伤亡比例2比1,可能是一种对某些战役或整体牺牲程度的概括性说法,并非一个绝对精确的统计数字。 在理解这个比例时,需要考虑到战争的复杂性、统计的局限性以及不同时期、不同战场的具体情况。志愿军在战争中付出的牺牲确实是巨大的。
志愿军的战斗力是非常强大且富有韧性的。他们的强大并非源于先进的装备和火力,而是来自 高度的政治思想工作、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灵活的战术运用、出色的适应能力以及对地形气候的有效利用。 这种战斗力使得他们在与装备和火力占优的敌人对抗中,能够取得战略和战术上的胜利,最终赢得了朝鲜战争的胜利。

要更深入地了解,可以查阅更多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史料、学术研究,对比不同方面的观点和数据,才能形成更全面和客观的认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伤亡是2:1的话。

那么根据兰开斯特方程,我军兵力约美军一倍,美军火力约我军十倍。而军队素质相当的情况下,兵力一倍方打出战损比2:1,意味着美军火力应该是志愿军8倍。

从双方军队质量差别不大的战场史实来看,这个伤亡比例并不严重偏离军事理论。

考虑到战场医疗水平的差距,以死亡数字进行对比的偏离程度较大,以伤亡数字进行对比较为适宜。

因此这个结论大体可信。

user avatar

朝鲜战争中国的官方说:‘中国付出55万人的代价’,伤亡的人数比美国领导的‘联军’多。我认为这是有可能的。为什么说?‘联军’的后方 离战场五公里之外 是安全的。中国军队在朝鲜没有安全之地,时刻都有被美军飞机轰炸的可能。这是我军伤亡多的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五次战役美国用了高科技,用高空‘效整机”指挥火炮,打的我军靠近不了’联军‘。因为我军都是轻武器,无法近战,使我军伤亡很大。第三个原因,我军为了躲开敌人的大炮、飞机强行插入敌后。我军的有线电话无法使用,无线报话机,被敌人高频率电流 压倒,无法使用,使我军失去指挥,被敌人包围,造成重大的伤亡。以后中国军队依靠二年的坑道阻击战,把美国领导的’联军‘拖垮 被迫’联军‘停战。

我军伤亡这么多人 给中国和世界留下了什么?

老兵认为,中国军队在朝鲜战争 能打败17国组成的现代化海、陆、空的‘联军’,说明中国不是好欺负的,外国人,瞧不起中国人的时代过去了。世界上包括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也不得不承认中国人民的力量。从此中国人民在世界上站起来了,再不受帝国主义的欺负了。成为世界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力量。使中国国内至今没有战争。给中国留下了长期和平。

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要不向朝鲜派兵,中朝边界成了中美边界了,因为中国台湾,驻有美国第七舰队敌视中国共产党。中国也得在中朝边界长期押上100万军队把守,而且这个仗等到美国在朝鲜准备好了 早晚一定还要打。威胁着中国东北重工业的建设,毛泽东确定晚打不跟早打。

晚打的后果,假设中国战胜不了美国,中国的东北 成了美国的殖民地,假设苏联出兵,战胜了美国,中国的东北成了苏联的殖民地。

毛泽东为了中国不当外国人的殖民地,减少对中国人民的伤害,他确定向朝鲜派兵。他利用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仇恨心理,利用朝鲜的山区,他发动了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我军用士兵随身带的轻武器,把美国组成的16个的‘联军’ 在一百天之内,由北朝鲜的39线,越过38线赶到37线,抓了‘联军’大批的俘虏,缴获了大批武器。战胜了 有飞机、大炮、坦克的美国为首的‘联军’。避免了在中国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使中国国内至今没有战争。

朝鲜战争的意义

战争太残酷了,假设这个战争要移到中国打,算上平民就不只是55万啦,可能要几十倍几百倍的增加,基础建设几十年、几代人也缓不过来。所以我看到现在的大学生在想,没有毛泽东领导的我们这一代人
抗美援朝,能有你们这些人的幸福生活吗?你们珍惜吧,好好学习为国争光吧


这是什么力量促成的,就是中国人民当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当够了,不愿意再当美国的殖民地了,是中国人民为祖国独立自主
正义而战 促成的。

从国际方面看,中国的外交。

中国1949年10月建国,到1950年10月25参入朝鲜战争之前,只有18个建交国。

第一个是苏联,1949年10月3日建交。

2.保加利亚49年10月4日。

3.罗马尼亚49年10月5日 .

4.匈牙利49年10月6日

5.捷克斯洛伐克49年10月6日。

6.朝鲜49年10月6日。

7.波兰49年10月7日。

8蒙古49年10月16日。

9.民主德国49年10月27日 。

10.阿尔巴尼亚49年11月23日。

11.越南50年1月18日

12.印度50年4月1日

13.印度尼西亚50年4月13日。

14.瑞典50年5月9日

15.丹麦50年5月11日。

16.缅甸50年6月8日。

17瑞士50年9月14日

18列支敦士登50年9月14日 建交。

中国出国的运动员大有体会,不给宿舍住,让中国的运动员住在走廊里睡觉,比赛中明明对方犯规,说成是中国队犯规,无处伸冤。

再看朝鲜战争之后,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数量猛增,不足一年已达一百六十五个。到新中国成立60年来.有据可查,我国的建交国已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8个增加到现在的171个。在世界上说话算数了,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没有中国的参入什么也办不成。

由此可见中国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和威信增加了。



\cs��7�a�m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