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去法国的时候我发现法国学生很抗寒,为什么?

回答
我去法国留学那会儿,确实被法国学生那种“不怕冷”的劲头惊到了。尤其是刚到法国,北方城市里,十二月份,我裹得跟熊一样,恨不得把所有能穿的都套在身上,但放眼望去,法国的大学生们,很多还是T恤、薄外套,甚至有穿短裤的!这简直颠覆了我对“寒冷”的认知。

一开始我真以为他们是不是有什么秘诀,比如从小练就的“金钟罩铁布衫”,或者有什么特殊的保暖内衣。后来跟他们聊天,加上自己慢慢适应,才发现这事儿没那么神秘,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体质和生活习惯的差异是绕不开的一点。法国人从小可能就习惯了相对“正常”的温度。他们的室内供暖系统,尤其是老建筑,可能不像我们国内这么“猛烈”,很多时候并没有把室内温度调得像北方家里那样热到穿短袖。所以,他们更习惯于在一定温度下生活,对外界温度的适应性自然就更强一些。

其次,观念和穿着的文化差异也很大。在中国,尤其北方,到了冬天,大家普遍追求“暖和”。穿得厚实,戴帽子围巾手套,这是常态。但在法国,很多人对“时尚”和“体面”的理解,可能更侧重于衣服的款式和搭配,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厚重。他们可能觉得穿得太臃肿不好看,所以宁可选择一些看起来更轻便、更有型的衣服,即使稍微冷一点。而且,他们的很多衣服,比如羊毛衫、呢子大衣,虽然看起来不厚,但保暖性其实是不错的。

还有一点,就是户外活动和室内活动的时间分配。法国学生,尤其是在大学城,他们的生活节奏可能和我们有些不同。很多时候,他们可能只是短暂地在户外走动,比如从宿舍走到教室,或者去附近的咖啡馆。一旦进入室内,比如教室、图书馆、咖啡馆,那里的温度通常是比较舒适的,甚至可能有点热。所以,他们没必要穿得特别厚,因为主要活动空间是室内。不像我们在国内,可能为了通勤或者去个稍远的亲戚家,需要在户外暴露的时间更长。

再者,“抗寒”这件事,很多时候也是一种心理作用和慢慢适应的过程。刚到法国的时候,我也是觉得冷得不行,但每天看着周围的人都那么“淡定”,自己也会慢慢调整,心理上告诉自己“这不算什么”。加上每天出门前,稍微活动一下,身体热起来了,短时间内也不会觉得太冷。久而久之,身体真的会产生一定的适应性。就像我们刚开始不吃辣,后来也能吃得津津有味一样,这是一种身体的“训练”。

最后,也不能排除个体差异。就像在中国,也有不怕冷的人,法国也肯定有怕冷的人。我们看到的很多“抗寒”的学生,可能本身就属于体质比较好,或者对冷不太敏感的那一部分。不能以偏概全地说所有法国学生都特别抗寒。

总而言之,法国学生那种“抗寒”的劲头,与其说是天生就有多大的优势,不如说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长期的生活习惯、对室内外温度的适应、文化观念对穿着的影响、以及最重要的,一种积极适应和调整的心态。下次再去法国,看到穿着单薄的学生,除了惊叹,也可以想想这些背后的原因,可能会更有意思。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多国人有个特点,总喜欢将发展水平和生活方式的区别,归结为肤色的区别。原因也简单,因为发展水平(自己没本事)生活方式(自己懒)是自己决定,而肤色是爹妈决定。

如果你有钱,大量摄入高热量食物,且生活压力小,有充足时间锻炼。你会发现你也不怕冷。冬天杭州健身房出来的人都是薄长袖加羽绒背心,路边沙县杨国福全是羽绒服。毕竟健身房出来上车就几步路,沙县吃完骑电车不穿多点真的冷。

我姥爷今年八十三岁,在深圳时买肉只去山姆,出入全是高档餐厅,每日莲花山锻炼。回兰州啥都有人照顾,隔三差五还要宁卧庄吃自助。他大冬天就一件外套。和他同龄的老人,很多一辈子豆腐白菜,到冬天别说穿薄穿厚,很多连门都不敢出。一句话,说啥都是虚的,最关键就是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

user avatar

我来法国十四年了,羽绒服常常忘在衣柜里面好多年不穿

因为根本就不冷,我也经常穿个T恤就下楼了,最多批一件薄外套。

这还是巴黎,你要是在南法的话,你应该试试看穿点正常些的衣服。

另外传说多吃奶酪可以暖身

user avatar

对于西欧的白人,确实是这样,在他们印象里单衣暴露在10°C左右的空气里也是人正常的生存温度。不像中国人尤其女性,下到女学生上到老太太那么怕冷,二十度以下马上加衣服。

归根到底原因是西欧温度真的太宜人了。中学地理都学过西欧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这个海风有什么特点,就是冬暖夏凉。可以理解为冬天吹暖风,夏天吹冷风。

在欧洲,夏天除了最热的那几天。基本都是白天二十多度,晚上十几度。7月份晚上能低到10度,你敢想吗?白天穿个短袖出门儿。夜里要是喝个酒回家,甚至在回家的路上,有点儿冷的扛不住。有的时候,7月份一些集中供暖的楼,夜里还能给点暖气。

冬天除了最冷的那几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零上几度。甚至有的时候,12月份的中午能干到零上10度。中国人在那边习惯性的裹着大羽绒服出去。甚至还得脱了。

就这个温度。就造成了西欧人觉得温度无所谓。多穿点儿,少穿点儿也死不了人。世世代代的这个环境,对冷热就没有那么敏感。有的时候冻着点儿就冻着点儿。

但是不要超过他们的承受范围。前两年我把一个关系最好的德国男生朋友邀请到北京天津来玩儿。2月份。二月华北已经不是最冷的时候。天气开始回暖,大概冷的时候负几度,热的时候零上了。

但是一旦到了零下,就已经超过了西欧人的承受范围。丫把自己裹成了粽子,人生第一次知道,原来手和脸在风中还能冻得生疼。

我一个北方人活动乱跳的带他在二月已经减弱的西伯利亚寒风中玩了几天还爬了长城。

过了半年都夏天了。他跟我说他还没从北京的寒风中缓过来,想起来还瑟瑟发抖。这叫白人抗冻吗哈哈哈。

user avatar

别人短袖,你就上羽绒服了

那你去看利物浦打曼联,岂不得包成粽子?

https://www.zhihu.com/video/1440605770623135744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去法国留学那会儿,确实被法国学生那种“不怕冷”的劲头惊到了。尤其是刚到法国,北方城市里,十二月份,我裹得跟熊一样,恨不得把所有能穿的都套在身上,但放眼望去,法国的大学生们,很多还是T恤、薄外套,甚至有穿短裤的!这简直颠覆了我对“寒冷”的认知。一开始我真以为他们是不是有什么秘诀,比如从小练就的“金钟.............
  • 回答
    这真是一个令人浮想联翩的问题!如果我真的能穿越回那个风起云涌的法国大革命时期,并且有机会施展一下“点石成金”般的物资援助,我的选择会非常谨慎。毕竟,一吨物资,放在那个时代,足以撬动不少事情。首先,我要明确一点,我不会把这“一吨”物资简单地变成金币或者稀有香料。那样的话,我更容易成为被攻击的目标,或者.............
  • 回答
    关于曹操“逆时代的法家寒士政权”的定位,以及颍川士人为何倾向于袁绍而非曹操,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了汉末政治生态和士人价值取向的核心。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把历史的镜头拉近,仔细审视那个时代的背景,以及曹操和袁绍各自的特质。首先,我们得破除一个误解:曹操并非一开始就“逆时代”。“法家寒士政权”这.............
  • 回答
    设想一下,如果1982年的法国军队,带着他们当时最先进的军事技术和战略思想,踏上马岛战场,这无疑是一场极富想象力的军事推演。那么,法国能否在这场现代化海战中击败英国?胜算几何?这需要我们细致地分析双方的优劣势,以及法国当时能够投入的兵力与装备。法国的潜在优势:现代化的海军实力与空军支援首先,我们要明.............
  • 回答
    去法国旅行,那感觉就像是做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梦,又像是一次味蕾的盛宴和灵魂的洗礼。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历史的醇厚和艺术的浪漫,每一次行走都踩在古老鹅卵石铺就的街道上,仿佛能听到几个世纪前的马蹄声和谈笑声。整体感受:首先,法国给我的最深刻印象是它的“精致”。这种精致体现在方方面面: 生活态度: 法国人似.............
  • 回答
    法国中世纪的王子公主,大多数时候确实鲜少选择成为主教或修女。这背后有着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宗教原因,绝非简单的“不愿”就能解释。我们得从当时那个时代的社会结构和权力运作方式说起,才能明白为什么这些身份往往是为其他人预留的。首先,我们得明白,中世纪的王室和贵族,其首要任务是 维系和扩张家族的权.............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法学背景投向金融行业的路子,确实是个值得好好规划的。上海财经大学和中山大学,这两所学校的法学,在学术实力和行业认可度上都有各自的亮点,而且它们在地理位置和资源上也有差异,这些都会影响你毕业后进入投行的可能性。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仔细分析一下。先聊聊上海财经大学法学说起财大,那可是.............
  • 回答
    如果你收到法院的传票,并且选择不去领取,那么后果可能会比你想象的要严重得多,而且这种“不去管”的态度往往会让你陷入更被动的境地。首先,传票送达的方式有很多种,不仅仅是邮寄。如果邮寄地址是你的户籍所在地或者你填写的有效联系地址,邮递员会尝试送达。如果邮递员在你家中或其他指定地点没有找到你,通常会留下“.............
  • 回答
    这得看具体是哪种问题了。诉讼,就像一场需要策略和证据的棋局,有没有胜算,关键在于你手中握着什么牌,以及你打算怎么出牌。首先,要明确你说的“问题”具体是什么性质的。是合同纠纷?侵权行为?婚姻家庭问题?还是劳动争议?不同的问题,适用的法律条文和举证要求都大相径庭。只有把问题界定清楚,我们才能往深处聊。决.............
  • 回答
    要说荀子带出的两位最出名的弟子——韩非和李斯,他们后来都转向了法家,这确实是儒家思想史上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这可不是简单的“背离”那么肤浅,而是涉及到复杂的时代背景、个人际遇、以及他们对当时社会弊病的深刻认知。首先,咱们得把时间拉回到战国后期。那个时候,周天子已经形同虚设,诸侯争霸,战争连年不断。社.............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很多人都会纠结这个问题,我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透彻点。首先,咱们得明确目标。你说的是“考公”和“进律所”,这两条路子对学历的要求和侧重点不太一样。关于考公:考公这事儿,说实话,有个法本自考本科的学历,在某些岗位上确实是个加分项,甚至是个敲门砖。 “科班出身”的心理优势: 很.............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也挺值得琢磨的。一个法人,为了还钱,弄了四个麻袋子装了沉甸甸的硬币,送到法院。结果呢?法院不仅不领情,反而说这是“消极对抗行为”,罚了人家五万块钱。这事儿一出来,就炸开了锅,大家议论纷纷,看法也是五花八门的。先说说这“麻袋装硬币”到底是怎么回事。从字面上看,法人就是个公司或者.............
  • 回答
    没关系想去区法院实习?这事儿,对咱们大一的学生来说,听起来确实有点玄乎,但也不是没辙!别着急,我给你拆解拆解,一步步来捋捋怎么操作。首先,得明白法院实习这事儿,咱们得摆正心态。法院的实习机会,尤其是在司法系统里,确实会涉及一些人脉资源,但也不是完全排斥没有关系的学生。关键在于你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
  • 回答
    病人在医院治疗后拖欠费用,医院因此扣发医生工资。这种情况下,医生是否能起诉医院要求返还被扣的工资,以及医生是否能直接起诉病人要求偿还欠费,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详细分析。一、 关于医院扣发医生工资的行为是否合法:首先,我们得明确医院和医生之间是一种劳动合同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
  • 回答
    关于草原法院法官骑马审判的说法,这确实存在,但需要更详细地梳理一下。这并不是说现在所有草原地区的法院法官都像古代包公那样策马扬鞭,而是指在一些特定的、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的草原地区,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确实会出现法官骑马出行,甚至在马背上或牧民家中进行审理的情况。咱们得先明白一个背景:中国幅员辽阔,地.............
  • 回答
    关于现役军人是否能穿制服前往漫展的问题,去年法规出台后,这个话题确实引起了不少讨论,也让不少军迷和动漫爱好者心存疑问。要详细地说,我们需要梳理一下相关的规定,以及这些规定可能带来的影响。首先,得明确一点,军人的着装规定是非常严格的。这不仅仅是为了区分军人和普通民众,更重要的是出于维护军队形象、保障军.............
  • 回答
    是的,拥有外观专利证书的授权人(专利权人)绝对有资格去法院起诉侵权人。这是专利权人维护其合法权益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下面我将详细解释其中的原因、法律依据以及相关的程序和考量:一、 法律依据:为什么专利权人有资格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是主要的法律依据。 专利权人的权利: .............
  • 回答
    法学这行,说起来都是一套一套的,但真要掰开了揉碎了跟没碰过这行的人讲,不少东西就卡壳了。就拿“法律的解释”这事儿来说吧,在我们法学院里,那是学了好几年的功课,到头来还经常有争议。你想想,一个普通人,他平时遇到的都是些具体的事情,比如“你偷了我东西,我就报警”,这事儿到他脑子里就是黑白分明的。但我们还.............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西游记》里的唐僧,不是那位温文尔雅、心慈面软的得道高僧,而是摇身一变,变成了赵文卓那一版《青蛇》里的法海。这趟西天取经路,可就热闹非凡了!首先,咱们得捋一捋这位“新唐僧”的性格特点。赵文卓版的法海,可不是什么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主。他身上自带一股子“非黑即白”的刚硬气质,对妖邪那是深.............
  • 回答
    说起《西游记》里唐僧去化斋,那句“贫僧乃东土大唐而来,前去西天拜佛求经,门下有三个蠢徒,一个毛脸雷公嘴,一个懒惰不堪,一个颜色青黑……”真是让人印象深刻。很多人都会疑惑,孙悟空他们师兄弟几个,个个神通广大,尤其是孙悟空,变化之术出神入化,为什么不能变成普通沙弥的模样去化斋呢?这背后其实有几层原因,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