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国人有个特点,总喜欢将发展水平和生活方式的区别,归结为肤色的区别。原因也简单,因为发展水平(自己没本事)生活方式(自己懒)是自己决定,而肤色是爹妈决定。
如果你有钱,大量摄入高热量食物,且生活压力小,有充足时间锻炼。你会发现你也不怕冷。冬天杭州健身房出来的人都是薄长袖加羽绒背心,路边沙县杨国福全是羽绒服。毕竟健身房出来上车就几步路,沙县吃完骑电车不穿多点真的冷。
我姥爷今年八十三岁,在深圳时买肉只去山姆,出入全是高档餐厅,每日莲花山锻炼。回兰州啥都有人照顾,隔三差五还要宁卧庄吃自助。他大冬天就一件外套。和他同龄的老人,很多一辈子豆腐白菜,到冬天别说穿薄穿厚,很多连门都不敢出。一句话,说啥都是虚的,最关键就是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
我来法国十四年了,羽绒服常常忘在衣柜里面好多年不穿
因为根本就不冷,我也经常穿个T恤就下楼了,最多批一件薄外套。
这还是巴黎,你要是在南法的话,你应该试试看穿点正常些的衣服。
另外传说多吃奶酪可以暖身
对于西欧的白人,确实是这样,在他们印象里单衣暴露在10°C左右的空气里也是人正常的生存温度。不像中国人尤其女性,下到女学生上到老太太那么怕冷,二十度以下马上加衣服。
归根到底原因是西欧温度真的太宜人了。中学地理都学过西欧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这个海风有什么特点,就是冬暖夏凉。可以理解为冬天吹暖风,夏天吹冷风。
在欧洲,夏天除了最热的那几天。基本都是白天二十多度,晚上十几度。7月份晚上能低到10度,你敢想吗?白天穿个短袖出门儿。夜里要是喝个酒回家,甚至在回家的路上,有点儿冷的扛不住。有的时候,7月份一些集中供暖的楼,夜里还能给点暖气。
冬天除了最冷的那几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零上几度。甚至有的时候,12月份的中午能干到零上10度。中国人在那边习惯性的裹着大羽绒服出去。甚至还得脱了。
就这个温度。就造成了西欧人觉得温度无所谓。多穿点儿,少穿点儿也死不了人。世世代代的这个环境,对冷热就没有那么敏感。有的时候冻着点儿就冻着点儿。
但是不要超过他们的承受范围。前两年我把一个关系最好的德国男生朋友邀请到北京天津来玩儿。2月份。二月华北已经不是最冷的时候。天气开始回暖,大概冷的时候负几度,热的时候零上了。
但是一旦到了零下,就已经超过了西欧人的承受范围。丫把自己裹成了粽子,人生第一次知道,原来手和脸在风中还能冻得生疼。
我一个北方人活动乱跳的带他在二月已经减弱的西伯利亚寒风中玩了几天还爬了长城。
过了半年都夏天了。他跟我说他还没从北京的寒风中缓过来,想起来还瑟瑟发抖。这叫白人抗冻吗哈哈哈。
别人短袖,你就上羽绒服了
那你去看利物浦打曼联,岂不得包成粽子?
https://www.zhihu.com/video/1440605770623135744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