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空军当下是否需要发展战略轰炸机?

回答
中国空军当前是否迫切需要发展战略轰炸机,这是一个关乎国家安全、军事战略和未来作战模式的复杂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简单地回答“是”或“否”,都无法全面反映其背后牵涉的战略考量和现实需求。

首先,我们必须理解战略轰炸机在中国空军现有装备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

战略轰炸机,顾名思义,是用于执行战略性打击任务的飞机,其主要特点是航程远、载弹量大、突防能力强,能够携带和投射核武器或大规模常规弹药,对敌方关键战略目标(如指挥中心、工业基地、军事集结地等)进行远距离、高价值的打击。它不仅仅是一种打击平台,更是国家战略威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空军的战略空军建设一直处于起步和追赶阶段。相比于美国空军拥有B52、B1B、B2等成熟的战略轰炸机机队,以及俄罗斯空军的图160、图95等型号,中国空军在这一领域确实存在明显的代差和能力差距。我们现有的轰6系列轰炸机虽然经过多次现代化升级,但其整体性能,尤其是在航程、隐身性能和载弹量方面,与世界一流的战略轰炸机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它们更多地被定位为战术或区域性打击平台,而非具备全球战略打击能力的战略轰炸机。

那么,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安全环境下,中国空军是否“需要”发展战略轰炸机呢?

从战略威慑和力量投射的角度来看,答案倾向于“是”。

1. 打破战略平衡,形成有效威慑: 一个国家拥有一支能够执行战略打击任务的轰炸机部队,是构成现代国家战略威慑能力的重要支柱。尤其是在当前地缘政治日趋紧张的背景下,拥有洲际战略轰炸机,意味着中国有能力在远离本土的区域对潜在对手的核心利益进行打击,从而在战略层面形成对潜在敌对势力的有效威慑,降低其贸然采取军事行动的风险。这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尤其是在台湾问题、南海问题等敏感区域,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

2. 实现战略打击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空基核力量(战略轰炸机)与陆基战略导弹和潜射战略导弹共同构成了国家的三位一体核力量。虽然中国已经拥有强大的陆基和海基核打击能力,但战略轰炸机在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上具有独特优势。它可以在执行任务前根据战场态势进行调整,甚至在起飞后取消任务,这种灵活性是弹道导弹所不具备的。同时,战略轰炸机可以携带巡航导弹,通过隐蔽方式抵近目标进行发射,降低了自身被探测和拦截的风险。

3. 提升远海作战能力和力量投射能力: 随着中国海洋权益的拓展和全球利益的增加,空军“走出去”的需求日益迫切。战略轰炸机凭借其超长的航程,能够支援远海护航、海外撤侨、反恐作战等多样化任务,甚至在必要时对潜在对手的海外军事基地或集节点进行精确打击。这能够有效弥补中国空军在力量投射和全球存在方面的短板,使其能够更好地维护海外利益和参与国际维和行动。

4. 应对不对称威胁和新型作战模式: 现代战争的形态日趋复杂,不对称打击和网络攻击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拥有高性能战略轰炸机,能够帮助空军在复杂的电磁环境和防空体系中穿透,执行高价值打击任务,从而在不对称作战中获得优势。同时,战略轰炸机也是承载和试验新型技术的重要平台,例如高超音速武器、先进电子战设备等,能够推动中国空军整体作战能力的升级换代。

然而,发展战略轰炸机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权衡:

1. 巨大的研发成本和技术门槛: 研制一款性能先进的战略轰炸机,需要巨额的研发投入、尖端的技术积累和强大的工业基础。从气动设计、发动机技术、隐身材料、电子设备到武器系统,每一个环节都充满挑战。尤其是在隐身技术和先进航空发动机领域,中国与西方先进国家仍存在差距。

2. 维护和运营成本高昂: 战略轰炸机不仅造价昂贵,其维护、保养、人员培训以及配套的基地设施建设等成本也异常高昂,需要持续的财政投入和人才储备。

3. 战略选择的优先度: 在有限的国防预算下,战略轰炸机的优先度需要与其他军事现代化项目进行比较。例如,是否应该优先发展更先进的战斗机、预警机、无人机,或者加强海军和战略导弹部队的建设。

4. 战略态势和目标: 发展战略轰炸机并非仅仅是为了“有”,而是要与其所处的战略环境、假想敌的实力以及国家未来发展目标相匹配。如果国家的主要战略目标集中在区域性作战或防御,那么大规模发展战略轰炸机的紧迫性可能会降低。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空军发展战略轰炸机的需求是存在的,而且在战略威慑和力量投射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存在挑战,但从长远来看,拥有一支具备现代化战略打击能力的轰炸机部队,是中国空军迈向战略空军、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必然选择。

事实上,中国空军近年来在这一领域已经展现出明确的信号。例如,对轰6K的持续改进,使其能够携带更先进的远程巡航导弹,有效提升了区域拒止和对陆打击能力。更重要的是,关于“轰20”战略轰炸机的研发传闻,虽然官方未证实,但其出现的本身就说明了国家正在这一领域进行战略规划和技术探索。

总而言之,中国空军当前确实需要发展能够执行战略打击任务的先进轰炸机。 这不仅是为了弥补与世界一流空军在战略层面的差距,更是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安全挑战,提升国家整体战略威慑能力,维护国家主权和核心利益,并实现中国军队“能打仗、打胜仗”的现代化目标。其发展步伐和具体型号的设计,将是中国国防战略和军事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决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需要,关于这个东西的论证,始于大使馆事件。


涉及到了几个比较拗口的词汇:


1:对等威慑。

需要了解的背景:防区外打击手段。

打某国西海岸,不是要飞到西海岸才能打,飞到夏威夷就能打出去了。打夏威夷,飞到日本北海就能打了;打中途岛,在岸基防空圈边缘就能打。

中国空军前出抵近日本,是有意义的;日本为什么那么紧张,也是有意义的。

什么叫打:你打我核电站,我打你核电站;你打我高铁,我打你高速;我能打到你的潜台词就是:我可以换核弹头;另一句潜台词就是:你拿刀捅我,我也有刀;但如果你只咬我一口,我也可以咬回来,谁也不怕谁——————至此,对等威慑形成。(刀与咬,存在本质上的不同)


2:防线延展。

现代战争很复杂,是体系的对抗,防线是立体的,轰炸机也不仅仅能打岸基目标。

隐形战略轰炸机的标签是:长航时,低可探测性,精确打击,独立作战任务,携带智能导弹。

如果隐形战略轰炸机肚皮里藏着射程1000公里的智能导弹,这架隐形战斗机还在岸基保护圈内,在局部对抗时就像是一个外挂————我国有名的军事学家在电视上谈航母时,说起美国航母来我领海一点不怂,因为在岸基内啥也不怕;但如果加上某地起飞的轰炸机,人家就皱眉头了,这也是有道理的,因为人家真的懂。


3:有效反击圈及反击手段。

这个不好比喻,掠过。但这个很重要,因为:双方都用手枪顶着对方脑门时,如何避免战略误判就是一门性命攸关的学问了。美苏时期,在局部地区起摩擦时,双方都要先打个电话沟通一下:大兄弟你别紧张,我那个导弹是常规弹头,绝对没上核弹。

扩大防御圈的同时,采用合适的,适度的反击手段进行战区内防御,是很重要的。


4:进攻效费比。

空战很复杂的,进攻性打击更复杂,因为要用一个东西,往往就涉及到了一套东西,以及一套东西背后的数字游戏,山姆大叔搞了个词,叫效费比。

轰6前出炸点儿东西,成本一点不低,最优环境是:掌控制空权;退一步,至少是:在一定时间内,掌握局部空间的制空权。

掌控制空权这个东西是个大命题,背后成本有多高取决于:范围和对手。

比如炸个越南、印度什么的,压力不大。

但你要炸某国大洋岛屿,难度就大了。预警机、加油机、护航一个都不能少,因为不仅要跟对方岸基起飞的飞行器死磕,还得突破各种防空系统,可以说,无法避免的展开全面体系化对抗。

这个不是最优解,最优解是:你不用跟对方进行全面的体系对抗然后完成了任务。

前提:动静小。

如果有隐轰:预警机只用来牵制和电子对抗了,加油机不用了,护航的j-20在另一个方向制造一个假热点,好了,隐轰已经抵达攻击阵位投弹了——任务完成,完全避免了体系上的硬碰硬,花小钱办大事。


总结:在现代军事体系下,‘远程轰炸’只是‘远程战略轰炸机’所具备的一个功能,不要用名字去局限它。就意义来说,它是立体化、多面化的,有和没有是两个概念。

user avatar

显然很需要。

打仗不是骑士决斗,能把敌人掐死在被窝,就不要让敌人起床。能把敌人炸死在地面,就不要在天上打。空战是邪路,轰炸才是真理。

现在炸弹技术进步很大,火箭助推滑翔炸弹射程已经达到150公里(1.2万米,0.9马赫,水平投弹。可以据此设想一下J20在两万米两马赫下甩投出的炸弹射程有多么恐怖)。假设出动四架隐身轰炸机,只需要隐身战机稍微打开一个短暂的窗口(连踹门都不用),就可以把近百颗2000磅炸弹扔到敌人头上,等于两个导弹旅齐射。

如果美国用B2在F22掩护下偷袭一线港口/机场的话,我认为只能靠拦截弹药进行防御,然后使用战术导弹对敌基地进行报复。如果美军用20架B2偷袭登陆船队,我军不立刻使用核弹清空的话,那么就可以认为美军在这一刻结束了战争。

可以这样讲,没有轰炸机的空军,只配叫陆军空战队。

user avatar

看了看几个回答,他们是都不知道技术储备这个东西吗!战略轰炸机是TM你们这帮嘴炮王说研发就能研发出来的吗!你们知道为什么叫战略轰炸机吗?是进行战略任务的轰炸机!靠什么把核武扔到敌人指挥系统上,就靠这个。

没有战略轰炸机,轰-6都改了多少型号了,到现在也就最大航程8000公里,能飞到哪地图上一眼就看出来了,在边境起飞也就能到第二岛链,根本是不够用的。



什么全球军事利益,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怎么能当上五大流氓之一。知道什么叫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吗!站着说话不腰疼。天天TM这个投入花钱多,那个研发没意义,真打起来就靠你们的嘴把敌人说服了!

补充一下,题主说是否迫切的要发展战略轰炸机。

是这样的,历史已经数次(大跃进.....)证明了想短时间内有很大发展是很困难的,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说要做技术储备的原因,就像学的会加减乘除,以后才解得开方程。

user avatar

制空权是炸出来的!

制空权是炸出来的!

制空权是炸出来的!

缺乏对地攻击能力的空军,充其量只能叫做防空兵

没有专门轰炸机的空军,只能叫做前线航空兵

先搞懂什么是战略轰炸机,

再讨论中国有没有战略轰炸机,

和需要什么样的轰炸机。

一,什么是战略轰炸机

都8102年了,还在指着佩8、兰开斯特、B-29说,这都也是战略轰炸机就不知道是什么逻辑。

那同时代虎式那种50吨出头,斯大林2那种45吨,B-2这种33吨的“重型坦克”是不是也能定义今天的“重型坦克”么?

那59都得算重型坦克了。

言归正传,heavy bomber/тяжелый бомбардировщик(重型轰炸机)就是目前中文圈概念上的“战略轰炸机”,

目前只有俄美两国拥有战略轰炸机。

具体定义……

苏联与美国1990年6月1日,在《第一阶段削减进攻性武器条约(附件)》

如下约定……

第36条112款:

36.(112) The term "heavy bomber" means a bomber of a type, any one of which satisfies either of the following criteria:

(a) its range is greater than 8000 kilometers; or

(b) it is equipped for long-range nuclear ALCMs.

A bomber shall not be considered to be a heavy bomber if it meets neither criterion

(a) nor criterion

(b), or if otherwise agreed.

A bomber shall not be considered to be a heavy bomber if it is not equipped for long-range nuclear ALCMs, if it is not a model or modification of an accountable heavy bomber, and if it is tested, equipped, and configured exclusively for maritime operations. For the purposes of this definition, the term "modification of an accountable heavy bomber" is understood to mean an airplane having a design essentially identical to the design of an accountable heavy bomber.

A bomber of a type, any one of which has an integrated planform area in excess of 310 square meters, but that is not declared by a Party as a heavy bomber, shall be considered to be a heavy bomber unless the deploying Party provides the Joint Compliance and Inspection Commission with information demonstrating to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other Party that this bomber does not meet the criterion provided for in subparagraph (a) and does not meet the criterion provided for in subparagraph (b).

Heavy bombers of the Parties of the types existing as of the date of signature of the Treaty are specified in Article III of the Treaty.

………………

第86条20款:

86. (20) The term "range" means:

(a) for an ALCM, the maximum distance that can be covered by an ALCM of that type in its standard design mode flying until fuel exhaustion, determined by projecting its flight path onto the Earth's sphere from the point of launch to the point of impact;

(b) for a ballistic missile, the maximum distance measured by projecting the flight trajectory on the Earth's sphere between the launch point of a missile of that type, and the point of impact of a reentry vehicle;

(c) for an aircraft, the maximum distance that can be flown, without refueling, by an aircraft of that type when carrying an ordnance load of 7500 kilograms, with a full fuel load in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uel tanks and a flight profile optimized to ensure minimum fuel consumption per kilometer. In this connection, the fuel remaining in the fuel tanks after landing shall be no more than five percent of the maximum capacity of the fuel tanks, and the distance covered during climb and descent shall be taken into account.

………………

附加定义第4条:

4. The term "air-launched cruise missile (ALCM)" means an air-to-surface cruise missile of a type, at least one missile of which has been flight-tested from an aircraft or deployed on a bomber after December 31, 1986. The date was chosen by the U.S. side so as not to capture, as an ALCM, the TOMAHAWK sea-launched cruise missile (SLCM) that was flight-tested from an aircraft before December 31, 1986. This term does not specify the range of an ALCM; rather, the term long-range ALCM" specifies the range of 600 kilometers, and only such ALCMs are subject to the limitations of the Treaty. This term also does not identify whether the ALCM is nuclear or non-nuclear; there are two separate defined terms, "long-range non-nuclear ALCM" and "long-range nuclear ALCM," that provide that distinction.

2种条件之1既视为“战略轰炸机”:

(1),“航程(注解a)”大于8000千米

(2),搭载“长射程空射核巡航导弹(注解b)”

既不符合(1)又不符合(2)不视为战略轰炸机

如果该轰炸机属于“战略轰炸机”,但是解除装备“长射程空射核巡航导弹”(和核武器),应该视为“改装型战略轰炸机”并理解为“具有与负责核打击任务的战略轰炸机基本设计相同的飞机”

“改装型战略轰炸机”(如Tu-142)可以在缔约国(俄美)双方联合约定同意的前提下,于特定(拥有核装备)地“战略轰炸机”军事基地(条约严格限制)距离大于310英里之外(的基地)驻扎。

a:

……“航程(射程)”对于空射导弹而言,是标准设计模式下,飞行至燃料耗尽条件下,可以达到的最大(地表)弧长。

……“航程(射程)”对于弹道导弹而言,是发射点与再入器落点之间的飞行轨迹所投射在地表的弧长

……“航程”对于飞机而言,是搭载7500千克军械,不进行空中加油可以飞行的最大距离,飞行过程中必须保证内部和外部燃料箱联通,飞行剖面确保每公里油耗率最低(最经济模式),着陆后内油低于燃料箱最大容量5%,同时需计算爬升与下降过程的航程。

b:

“长射程空射核巡航导弹”,是指“射程(参考上一条)”达到600千米,并搭载核战斗部的“空地巡航导弹”。

…………

简单的来说,

战略轰炸机分2类,

1类是不搭载600千米以上核装药巡航导弹、搭载7.5吨荷载下转场航程大于8000公里。

如B-2A

2类是搭载600千米以上核装药巡航导弹的轰炸机,如B-52H、Tu-160、Tu-95MS

根据1990年达成的协议,

5个系列轰炸机被称为战略轰炸机

美国:B-1B,B-2A,B-52G/H

苏联:Tu-95系列,Tu-160

按照条约要求,

对于可搭载600千米级核反舰导弹的Tu-16和Tu-22M3系列,停止使用并销毁核武装,不列为战略轰炸机,

数年以后,B-1B也根据条约拆解了AGM-86B导弹发射装置,不再列入战略轰炸机队伍。

二,中国有没有战略轰炸机,

分两种情况讨论,

1,不遵循俄美定义,自定义战略轰炸机

……这个情况下,没有什么讨论的价值,问题就变成文字游戏了。

2,遵循俄美定义,

那么中国目前显然没有能够搭载7.5吨荷载飞8000千米的轰炸机。图16原型机为3吨6400公里/6吨5760公里

后期型为10吨4800千米

也没有任何消息说明中国目前装备了大于600千米的核装药巡航导弹

三,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轰炸机?

应该怎么定位我们的轰炸机任务,

如果考虑执行对敌本土目标进行核打击的话。

……就目前的科技水平来说,从黑龙江起飞途径俄国到达北极,然后对美国进行战略打击也好,从山东起飞直线飞过日本(这)然后穿越太平洋对美国进行打击,航程单边都超过12000千米,如果要绕飞则更是难以接受,即便是目前全球航程最大的Tu-160(9吨7000千米往返)都远做不到。

俄国依托方便的北极轨道才开发出Tu-160由“本土~本土”实施核打击,

美国的B-1/2虽然航程较短(相对而言),但是却是立足于在西欧、英国装弹起飞对苏联实施“前沿基地~本土”的核打击。

对我们而言,

我们既缺乏技术,又没有北极航线,更没有海外军事基地:即使未来若干年有,但是别人基本没有同意让你部署核武器乃至核轰炸机分可能性。

甚至更糟糕的一点……我们被岛链层层包围。

我们更需要的是放弃不切实际的目标,立足于目前的国际环境,巩固亚太军事地位和海上命脉航线。

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从未签署类似俄美的严格管控轰炸机分条约,

我们轰炸机部署规模、地点、武器存档地点不受约束,不被调查。

我们需要的轰炸机应该有以下特点:

1,灵活机动,维护简单,能够在诸多机场起降装填武器,可以把后勤人员,武器分散。(俄美战略轰炸机以及其弹药库被固定在2个左右军事基地)

2,具备一定隐形能力,能够穿插亚太密集的防空网,并可执行高效率的抵近投弹(B-52,TU160,TU-95属于导弹载机,受限制只能打效率极低的常规巡航导弹。)

3,具备一定超音速巡航能力:起码需要能够轻松摆脱目前滥大街的F-35截击/拦截,同时具备突击航母能力。

4,作战半径3000千米左右,覆盖亚太。

5,搭载核装药巡航导弹进行亚太核威慑,

简单的总结:隐身版的逆火,或者超音速多用途版小号B2。

最适合中国需求。

…………实际上就目前披露的信息量B-21就是这样的飞机。俄国那边复产TU-160替代Tu-95执行防区外核打击任务PAK轰炸机也应该类似B-21,都并不十分“战略”

冷战已经结束,大家需要的都是可以肆无忌惮部署不会被对方指则,政治上侵略性攻击性低,执行任务灵活多样,通用廉价的飞机。

user avatar

看到这么多在思考战争战略的人和他们的回答,觉得是需要的。

更少的钱,更低的风险的事情,为何不去做呢。有这么好的机会和基础,不做出来会有遗憾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空军当前是否迫切需要发展战略轰炸机,这是一个关乎国家安全、军事战略和未来作战模式的复杂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简单地回答“是”或“否”,都无法全面反映其背后牵涉的战略考量和现实需求。首先,我们必须理解战略轰炸机在中国空军现有装备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战略轰炸机,顾名思义,是用于执行战略性.............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敏感的问题,很难用非黑即白的答案来回应。当下中国,遵守规则的人和违反规则的人,谁过得更好,这其中涉及的因素太多,而且每个人的“好”的标准也不同。从表面上看,似乎“违反规则的人”偶尔能尝到甜头: 捷径与效率: 在一些情况下,违反规则确实能够绕过繁琐的程序,抢占先机,获得眼前的利益.............
  • 回答
    当下中国人的生育意愿,我觉得很多时候是被 低估 了。这不是一句空泛的断言,背后其实藏着一些复杂的社会心理和现实考量。咱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掰扯掰扯。1. 表面上的“不生”与深层次的“不敢生”/“不想生得太早”你看现在身边,年轻的朋友们,尤其是那些已经进入社会、开始独立思考的,说“我不想生”、“一个人也.............
  • 回答
    浙江公务员年薪30万是否意味着开始“高薪养廉”,以及这种模式在当下中国是否合适,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年薪30万对公务员而言意味着什么?是“高薪”吗?首先,我们需要明确“30万年薪”在当前的中国社会语境下,对于公务员这个职业群体意味着什么。 对比社会平.............
  • 回答
    关于中国当前是否处于国运上升期以及俄罗斯、中东等地区是否为中国“挡枪”吸引美国注意力的问题,这是一个复杂且涉及多方面因素的议题。以下我将尝试详细地展开分析:一、 中国是否处于国运上升期?“国运上升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通常意味着一个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呈现出持续且显著的增长态势,.............
  • 回答
    “低学历的穷人”在中国社会,这是一个非常敏感且复杂的话题。说“过于宽容”,恐怕不是一个精确的描述,但我们可以深入探讨一下,在当下的语境下,中国社会对待这一群体究竟是怎样的态度,又呈现出哪些特点,以及这些特点是否能被解读为“宽容”。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宽容”在这里意味着什么。如果宽容指的是社会保障、福.............
  • 回答
    中国能否打造出比肩西方的服装奢侈品牌?这绝非易事,但也并非不可能“中国制造”曾经是廉价、低质的代名词,但如今,中国在科技、制造、文化等多个领域都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实力和潜力。在服装奢侈品领域,这个问题同样被广泛讨论:中国能否诞生出能够与LV、爱马仕、Chanel等西方老牌奢侈品品牌媲美的本土品牌?答.............
  • 回答
    当今中国是否有必要实行国际结盟?一个深度探讨“结盟”,这个词在国际关系中总是带着几分沉甸甸的分量。它意味着承诺、责任,也可能意味着风险和束缚。对于当今的中国,一个日益崛起、深刻融入全球体系的大国,是否需要、又是否适合实行国际结盟,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没有简单的“是”或“否”,而是.............
  • 回答
    中国当年反对“犹太复国主义”的动机,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以色列人及全球犹太人的敌意,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需要从历史、政治、意识形态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角度来解读。中国反对“犹太复国主义”的动机理解中国的这一立场,首先要回到当时的历史大背景。在20世纪中叶,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全球政治.............
  • 回答
    黑匣子技术在当今是否落后?中国是否有必要在飞机上安装视频系统以溯洄事故? 黑匣子技术:并非落后,而是演进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黑匣子”这个概念。通常我们所说的“黑匣子”指的是飞行记录器(Flight Recorder),它主要包含两种设备: 飞行数据记录器(FDR Flight Data Rec.............
  • 回答
    在巴基斯坦,尤其是与中国人交往的方面,友善和安全感是很复杂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而是需要细致地去理解。关于友善度:总体来说,巴基斯坦人民普遍对外国人,尤其是中国人,表现出相当的热情和友善。这种友善背后有多重原因: 历史渊源与“铁哥们”情谊: 中巴两国有着长期的外交关系,经常被描述为“铁哥们”(I.............
  • 回答
    谈到“禁武令”对中国武术实战能力的影响,这确实是个颇受关注和争议的话题。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咱们得把历史脉络捋清楚,再看看它和当下武术的“花拳绣腿”论是怎么关联上的。首先,得明确一下,历史上所谓的“禁武令”并非一个统一的、从头到尾连贯执行的政策,它更多的是在不同朝代、不同时期,针对不同群体和目的而颁.............
  • 回答
    当今中国的文化输出与苏联时期相比,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思的问题,不能简单地说谁“不及”谁。两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形态、输出模式以及目标群体都截然不同,因此比较起来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文化输出”的概念。它并不仅仅指官方推广的意识形态或艺术作品,更涵盖了国民日常生活方式、.............
  • 回答
    在中国大陆,中产阶级的定义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也挺复杂的话题,因为它不像西方国家那样有那么长久和固定的历史积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产阶级就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它的标准也在不断地浮动和演变。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描绘一下当下中国大陆中产阶级的轮廓,尽可能不让它显得那么“公式化”。首先,收入.............
  • 回答
    在中国,关于刑满释放人员的重新安置问题,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社会议题。这不仅仅是一个法律和政策层面的考量,更触及了社会公正、人权保障以及社区稳定等诸多方面。为什么需要重新安置?从人道主义和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对刑满释放人员进行重新安置是必要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防止再犯: 许多刑满释放人员在.............
  • 回答
    在中国当前致力于推进的法治进程中,如果说存在一个最棘手的核心难题,我个人认为,那莫过于如何在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的前提下,真正实现司法独立和公正的平衡与融合。这绝非空泛的理论口号,而是贯穿于当下中国法治建设各个层面的最深层矛盾和挑战。我们看到,党和国家一直在强调“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回答
    中国当下确实面临着一系列复杂且相互关联的挑战,要说“最大”的问题,往往取决于观察者的角度和侧重点。但如果非要选一个贯穿始终、影响深远的,我更倾向于将目光投向 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及其带来的社会结构性矛盾的激化。这并非一个单一的经济问题,而是牵扯到政治、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并且其根源和表现形式都十分复.............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当代中国青年语言文化现象的一个核心议题。说“重点搞错了”可能有些绝对,但我们确实可以从一些角度来探讨,当代中国青年在语言文化上的侧重点,是否偏离了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更有深度的方向。要讲得详细,我们得拆解一下“语言文化”这几个字,以及“重点搞错了”可能意味着什么。“语言文化.............
  • 回答
    要回答“欧洲古代宫廷当王后、国王情妇的风险是否比中国古代当皇后、后宫嫔妃低得多”,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两者在权力结构、政治环境、社会观念和个人命运方面的差异。简单来说,欧洲王室的情妇地位与中国后宫嫔妃的风险绝不能简单地划为高低,两者面临的挑战和危险类型截然不同,但整体而言,一个中国古代的皇后或者受宠的嫔.............
  • 回答
    高耀洁医生关于90年代河南“血祸”的主要观点是:当时中国艾滋病的大多数传播途径是由于血液传播,而不是政府宣传所强调的性传播。 这一观点在学术界和关注中国公共卫生问题的研究者中被广泛讨论,并且有大量的证据支持她的论断,尤其是在90年代的河南地区。为了详细讲述高耀洁医生观点的真实性,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