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不到位,谁干谁SB。钱给到位,码农也能转硅工。当年美帝怎么从欧洲挖人?支票加豪宅好吧?别说什么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那时候国家穷,为了民族独立大家奉献一发;现在国家这么有钱,依旧如此亏待科技工作者,是几个意思?天天问怎么造不出芯片,多给钱就造出来了。
中青欲言又止,读来如鲠在喉。
中青在线,原文一开始是院党委书记的标题书法,另有大量的研究院照片,并有现场采访以及引述。表明该报道取得了院方支持,那么传递的观点至少与院领导层一致。这是前提。
首先,对9院的年轻人表达真诚的敬意,你们在从事伟大的事业。
下面,属于挑刺,挑喉咙的刺。
9院做这篇报道达到了什么效果?招徕新年轻人?给留下来的年轻人鼓劲?PR推广9院?让高层注意到9院的人才机制?····
院方自封的“崇尚精神的精英群体”,将精英的迷药灌给留下来的年轻人,然后要求他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唯独不提自己,因为啥都没做。
面壁者——他们不用向外界解释自己的计划,可以调动大量资源实现自己的计划,并且不需要解释原因。
想想三体里的面壁者待遇,弗里德里克·泰勒,曼努尔·雷迪亚兹和比尔·希恩斯就不说了,都是豪做友的类型。
就是最普通的主人公罗辑,利用特权享受了多少生活?
罗辑是按照自己的梦想活着,根据他的梦想,国际上给他找到了梦想中的生活地,还给按照他的幻想找了一个符合幻想的女人(我一直觉得找个符合幻想的女人真的是太难了)。
所以,九院的“面壁者”,除了研究的内容是关系国家重大安全的,其他内容和面壁者一点都不符合。
还是说,九院认为的面壁者,就是真的只是面对铜墙铁壁的意思?
有意思的是,竟然有杨冬哈哈
身高一米八的杨冬,经常带着名牌大学的在读生观摩。他的使命就是留下其中的黄金种子。
中科大毕业的杨冬发现,在用模型演示打靶的时候,每一个90后都会在听到“砰”的一声时特别兴奋。杨冬自己也是这样,当时在上海“神光-Ⅱ号”实习的时候,每次打靶之前,都有一个电子的声音,
真是搞笑....
绵阳是四川整体上排第二的城市。
城市建设不错,而且整体生活成本不高,川西平原物产丰饶,食品齐全且价格不高,生活压力不大。
距离成都一百公里左右,不远不近,有需要买啥,周末去趟成都就回来了。
绵阳自己有机场,去北上这种大城市可以直接有飞机坐。
市区房价就几千,九院里面收入都是十几万,日子不要太滋润。何况别人有房子住,不买房也可以。
我高中在成都读的,当时同年级里有几个九院子弟。其中两个跟我一个班级,一个保送清华,一个保送北大。要知道,四川省一两百个县,至少有一百来个县,一年都出不了一个清北。
这还只是来成都的学生,他们的主力在绵阳,各种学霸.....
另外,有空去查查数据,绵阳市的整体一本率,在30%以上,秒杀一二线城市,这还是加上了几个下辖县的数据。单论市区的话......
本来这种军工单位,就最适合安置在这种各方面条件不错、且远离大型中心城市的地方。
结果又有人跳出来带节奏。
好像除了你们北上广深,别人都在水深火热中一样。
PS:我是德阳下面小县城郊区的屌丝。当年我对几个九院子弟,都是仰慕至极,他们的生活环境实在太好了。
我这种市井之徒的成长环境,实在无法望其项背。
=补充=
我是服了有些人了。
在一个中型城市,待遇相对不错,生活便利,社会地位高,经济压力小,做一份有荣誉感的事业,怎么就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了?
一堆人挤破头要留在一二线城市,抱怨生活压力大房价高看不到未来。
让去三四线城市,他们就说三四线城市没有好岗位好事业。
推荐一个有好岗位好事业的地方,他们又说教育不行。
现在拿出一个一本升学率比北上还高的绵阳,他们又说别人是大山里的面壁者。
说白了,这种文章能传播,不过那些待在一二线城市的苦逼们自我安慰罢了:
他们虽然待遇不错、生活压力不大、社会地位高、做着有意义的事业、子女教育水平不错,但是他们待在大山里啊!还是我在繁华大城市比较好,虽然买不起房、住在出租屋、吃着泡面、天天加班,但是我有前途啊!
反正在这些人眼中,三四线城市几亿人、农村的几亿人,都是没前途,都不是人过的生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